對於地球今日起進入「生態透支」狀態,我們該怎麼辦呢?

【相關問題】相關機構是通過何種手段,如何推算出每年「地球生態超載日」的準確日期的? - 環境保護

中國日報網8月8日(信蓮)2016年才過去了7個多月,但人類卻已經將一整年的自然資源配額,比如水、食物和清潔空氣,使用殆盡,以迄今為止最快的速度進入「地球生態超載日」。

  所謂「地球生態超載日」,是指地球當天進入了本年度生態赤字狀態,已經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總量。據法新社報道,2016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為8月8日,比去年提前5天,這意味著本年度剩下的4個多月里人類將背上更加沉重的生態欠債、更多透支地球的生態產品和服務。

  國際民間組織「全球足跡網路」是地球生態超載日的發起者。就像銀行對賬單可以追蹤收入與支出一樣,該組織利用其國際化的網路追蹤人類對於地球自然資源的需求(即「支出」)和地球的生物承載力(即「供給」)兩者之間的狀態。

「地球生態超載日」代表著到一年中一個特定日期為止,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已超過地球在這一年可以產出的資源總量。

  「我們的生態負債繼續增加,」帕斯卡爾·坎分是綠色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成員,他強調,人類在2016年以史上最快速度進入「地球生態超載日」為世人敲響了警鐘,這說明目前全球環保形勢嚴峻。

  「全球足跡網路」發表聲明稱,人類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超過了海洋和森林所能吸收的最高值,人類從自然界中獲取食物的速率超過了動植物再生的速度,「目前看來,溫室氣體排放是造成地球生態超載的增長最快因素。據聯合國估計,本世紀末地球總人口將從目前的73億增長至112億,屆時勢必給我們的地球和地球上有限的資源施加更大的壓力」。

  不過,情況也不是太糟糕。「全球足跡網路」指出,在過去5年中,地球進入生態超載日的速度為平均每年提前不到一天,比上世紀70年代的平均每年提前3天下降了不少。

(中國日報網)

是不是以後就會脫離和平年代了,

漸漸的改變了呢?


首先,環保組織自身要轉變觀念,刀耕火種救不了地球,越原始的生存方式越粗放、越浪費資源、越破壞環境。原始人可以刀耕火種,那是人少,到封建時代再這麼搞,分分鐘寸草不生。游牧民族風吹草低,每平方公里才養活個位數的人,現在你在內蒙古玩游牧,分分鐘全成沙漠。

環保組織不能成為技術進步的攔路石,只有技術進步了,資源利用率才會更高。事實上根本不存在廢水廢氣廢渣,所有廢物都是資源,之所以成為廢物,是因為我們的技術層次不夠,以至分離開發利用的成本遠高於將其廢棄的成本。虧本的事沒人愛做,靠政府強制執行,永遠不可能解決根本問題。再怎麼呼籲「有識之士」、再怎麼樹立「正確」的道德、再怎麼罵政府也是揚湯止沸。

環境保護有三條路:一條是積極促進集約型工業的發展,推動技術進步……這條路任重道遠,而且不會那麼一呼百應名利雙收,但是是唯一一條真正有利於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路。一條是做輿論明星,製造媒體喜聞樂見的大新聞,這樣作為一個政治組織,可以快速擁有話語權,但是,絕對不可能有一個利益組織,在佔有分配利益之後,還能讓既得利益的各方放棄利益來源,轉頭去走第一條路,並且,走這條路,所作所為往往是反環保的,就像很多環保組織現在做的那樣。第三條路,變成邪教,以減少人類數量為宗旨,宗教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什麼樣的歪理都能擁有大批信眾,掌握予取予求的權力……當然,走這條路的不少,但是能善終的也不算多。

再說個更反常理的,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資源匱乏,而是資源太多了,多到奢侈得把石油這樣幾乎預處理好的工業原料拿來做燃料,多到豐富的有機大分子堆在田間地頭一把火燒光,多到可以養活多少生物群落的脂類蛋白質被稱為生活垃圾。在資源利用上,藍星人金手指開得太多,都土豪慣了,改不了。所以別憂慮資源枯竭了,倒是該擔憂地球給我們準備了太多的儲備,讓人類文明遲遲無法斷奶。


大多數人類在感覺不到某種後果之前是不會改變行事策略的。

比如說石油漲價之前,人們消耗石油的方式和規模不會變得節縮。

雖然所謂生態透支日之類的可以給一部分人傳達一個信號,但對絕大多數人而言,等於什麼也沒發生。

價格信號,要比任何環保主義教育更能迅速地調節社會行為。


環保不是一個技術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

當然這裡可以引用戴蒙德或者其他人的言論作為證據,但我懶得去查書。只提出一點就已經足夠,20世紀中農業綠色革命使糧食產量提高了多少,但於此同時人口卻連續突破60億,70億,地球上仍然存在8億飢餓人口

為什麼會存在飢餓人口,不是因為糧食產量不夠,是因為發展中國家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是因為現代資本主義的本質是中心對外圍國家的剝削——獲取附加值,歸根到底這是政治問題。環境問題和糧食問題根本上是相同的,人類缺少的不是凈化污水的方法,是這樣去做的動機和決心。在現代資本主義體系下,環保是沒有利益可言的,僅僅是附加的成本

純粹的技術進步無法解決人類面臨的困境,根本原因在於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實際上人類是在百年之內消耗著地球幾億年積蓄的太陽能,透支著生態環境存量,才維持著現代工業體系和化肥農藥支撐的現代農業體系的運轉。這種負反饋的體系總會走到盡頭——除非核聚變不再是永遠50年的童話,但即使如此,即使能夠解決能源危機,200年來造成的生態環境改變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可逆轉的,比如物種的滅絕永遠無法彌補,以及溫室氣體含量的上升可能會繼續持續幾萬年

唯一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是堅定的政治意願,和強有力的執行力量。這需要一個具有足夠約束力的國際組織,至少比聯合國或者IEPOA要更強大,比當前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更有強制力

除了凝聚政治意願,人類還必須建立一個後資本主義的新的經濟體系——這裡我並不是說蘇聯式計劃經濟。因為資本主義的本質是不斷的擴張和創造性毀滅的過程,它對全球能源和環境的壓榨總會到達極限

因此在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下,改變現代工業體系的發展路徑,解決環境問題可能是不現實的,可能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

舉個例子,全球變暖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全球變暖本身已經被認為是事實,但是這個議題卻被高度政治工具化,歐洲想收碳稅遏制其他國家發展,美國和中國以及發展中國家拒不合作,為自己爭取增長的空間,每一方都在出於自身的利益進行政治博弈,最後哥本哈根議案等於一張廢紙

巴西亞馬遜森林每年被砍伐16萬平方公里,誰來約束巴西政府?沒有人。

日本年年捕鯨,國際社會強烈反對,群眾紛紛表示抗議,那又如何?誰能去約束日本政府?

有些事情就是沒有解決辦法,或者有,但身在局中的人明明清楚,就是沒辦法推動事情按這個方向去發展。否則像瑪雅這樣的古典文明也不會毀滅,星空也不會永恆的沉默了。

誰規定人類文明一定是上天選擇的幸運兒了?這不過是又一種人類中心論罷了。我們應該歡迎樂觀主義,但樂觀主義必須建立在現實的牢固的基礎上。

現有樂觀主義的基礎是什麼?

1. 有了需求技術革命就一定會發生,儘管這點已經被歷史證明是錯誤的

2. 技術進步一定能解決社會問題,同樣被歷史證明是錯誤的

3. 核聚變前景樂觀,50年內能夠實現,誰能給技術路線列出一個時間表呢?又不是玩文明5

隨手一答,歡迎批評指正


一個舊圖


爭取在主礦用完之前開分礦吧


在中國,環保事業太難了,得看政府的決心和力度!


推薦閱讀:

打仗污染環境么?
柴靜既然在美國生的孩子,為什麼還要調查中國的霧霾?
再見螢火蟲
世界塑料在中國重生,但中國環境誰來拯救?
廠區整體降噪都不在話下,卻為何解決不了民用雜訊污染問題?

TAG:地球 | 環境保護 | 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