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女工作能力很差怎麼辦?

本人虛歲27歲,女,先自我介紹一下我的生長環境:從小寄養在親戚家,長到現在見過爸爸4面(他在國外)。從小覺得自己比別人低人一等,內心不自信。做事情之前顧慮太多,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哪怕去超市買個東西都怕收銀員會討厭自己。

後來通過自學通過了英語專業八級,並學習了護理專業,希望以後有機會去國外當護士。

由於一直把精力放在讀書上,我與社會幾乎脫節。找工作頻頻失敗,更嚴重的是,就算找到工作,我也不知道如何把工作做好,幾乎每個工作過半年就被炒魷魚了。

幾次被炒魷魚,我總結了一直工作失利的原因:

1.完全不知道別人的內心想法

2.對工作完全不感興趣

想在此請教各位知乎的大神,27歲的人,還有可能改變自己嗎?如果可能,怎麼樣能夠著手改變我那兩個最致命的問題呢?

真的很想改變自己,好好找一份工作,並把工作做好!存夠錢,實現我的理想!

在此先跪謝各位了!我不想成為一個loser!


謝邀。

其實問題和成因你都很清晰,只是需要一個內化的過程。

和很多30出頭還自我陶醉的人相比,你已經是對自己認知很敏銳的人了。你懂得去思考,去總結,去分析,並且有願望去改變,這說明你沒有放棄改變的可能,所以你仍然在前進。

有句話不是這麼說的「當你發現路不好走的時候,那是因為你在走上坡。」

那麼,接下來就是如何改變的問題了。方法論上我沒有什麼大的建樹,我只知道一個簡單的道理,那就是生活沒有捷徑。

人都是喜歡偷懶的,所以我們在學生時代的好好學習,會被我們誤以為自己是在「努力工作」,其實呢,我們只是一個消費者而已。你在問題中也說,自己把精力主要放在學習上,這對一個學生而言,是本分,但對一個工作的人而言,是自己工作之餘拼了老命都要去惡補的東西,是必須,是每個人都在做,而不是值得驕傲的東西。

而為什麼有的人能靠學問賺錢?因為他們已經不僅「吸收」知識,而且可以「產出」知識了。你積累了很多,而或許只是缺乏一個「產出」的窗口。

那就讀書吧。但是每個人都在學習,為什麼效果不一樣?拋開天生的智商等因素來看,只不過是因為人在學習的時候心態不同而已——有的人學習是為了給自己多一些時間去享受,而不想去工作。(我之前就是這樣的,但後來意識到問題所在),有的人是想好了要做什麼,而去針對性地充電(比如想做會計而去考資格證)。

而且,其實我們的理性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強大。人是很善於給自己找借口的生物,有時候我們會用「學英語」為借口去看美劇,用「別熬夜」去應付越來越緊的deadline。然而,事情就在那裡,無論你做還是不做。

好吧,讓我們討論你說的兩個問題

1、完全不知道別人內心的想法。

其實這個並不是問題,莎士比亞不是說,人生就是一個大的舞台嗎。

每個人其實都只會讓他人看到一個「塑造出的自己」,換句話說,沒有人喜歡自己的內心想法都被別人看透。

所以,你想知道別人內心想法,別人還不一定告訴你呢,哈哈。

所以我推測你想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更好地了解周圍人的需求,去溝通和共享情緒,讓他人與你敞開心扉。

心理諮詢師的教材有提到這方面的內容,其實就是如何【與人共情】的問題,有興趣可以去書店找找看。

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其實很微妙,人在隱藏自己的時候,又很希望別人闖入自己的世界,和自己分享秘密。也就是說,別人其實很希望和你交流,只是你自己沒發現或者比較害羞而已。不信,你可以試試和周圍鄰居說一聲「早安」!

其實人和人的交往就是一個「熟悉度」的問題,所以,時間長了,只要你不是窮凶極惡之徒,周圍的人肯定會和你熟悉起來。

那麼,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你的環境問題了。成年後,人有很大一部分時間,其實都是在工作,都是在和工作中的人相處。所以,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就意味著選擇什麼樣的環境。

比如,醫生就是和病人接觸比較多,律師就是和當事人、卷宗接觸比較多,老師就是和學生接觸比較多。

當然也有特例,這說的是普遍情況。

就你給的信息來看,如果你想到國外當護士,那將接觸的人可以這樣簡單分類:

●外國人

●病人

●同事與上下級

這些分類並不是互斥的。

首先,你英語過了專八,比很多人有優勢,所以,和外國人打交道,只是需要突破之前所說的「觸發交流」的問題。當然,語言的實際運用會和考試有些不一樣,需要轉換一下思路。有時候我和外國同事,見面突然不知道怎麼寒暄,就是因為腦海中重組語法,結果人家都擦肩而過了。

其次,你的病人。其實行業之間是有一些相似之處的。我是做廣告的,類比以後我面對的客戶就像你面對的病人。因為這兩個行業,都只不過是在滿足人的不同需求而已。

所以問題又繞回來了,你需要優先解決的是【溝通】的問題。

這也是你要解決的核心所在。

有無數的人討論過這個問題,也有很多心理學、傳播學等學科在討論這個問題。而我的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就是通過接觸不同的人(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來一點一點突破自己內心給自己的限制。比如,和第一個人說話的時候,我會害羞,和第二個人說話的時候,好像好了那麼一點點。所以,【第一個人】也就是你的【開端】。

很榮幸,我成為了你的第一個人。和很多對自己定位模糊盲目自大的人相比,你已經很優秀了。你知道如何認識自己,如何改變自己,而不是就這樣消沉下去,所以,至少我很樂意和你相處,也有耐心多說兩句。

那麼,你只要順著找到【第二個人】【第三個人】……就越來越容易了。

嗯,溝通的問題解決了以後,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怎樣對工作感興趣?

而我的觀察告訴我,很少有人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因為有了工作,有了責任,而習慣了去告訴自己「你很喜歡你的工作」。

這是不是和主流地觀點有些不一樣?嗯,很多人都說「興趣是自己最好的老師」「把興趣當成工作真是太棒了」云云。

當然我也不否定這樣的可能。不過我之前因為喜歡電影,所以做過1年左右的電影營銷,每天看電影看到吐,別人都以為我很開心,然而我卻很無奈——好吧,愛好是電影,電影變成了工作,那我的愛好是什麼?無論上班下班我都和電影打交道,所以去電影院的時候突然變得不開心,自己看電影休息的時候,卻強迫自己要讀懂每個細節,多累,對不對。

所以,如果「對工作感興趣」,也不一定是好事。因為興趣會轉移會消失,但沒有工作,我們就只能餓肚子。所以,工作的動機,或許「必需」大於「有意思」會好一點吧。

所以,你對工作不感興趣,其實挺好的呀,因為反正哪個工作都不感興趣,正好可以在工作之餘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好好享受,而不用在工作中把自己的興趣消耗殆盡。

這樣看來,任何工作,只要你覺得不討厭,其實都是ok的,接下來就是熟悉度的問題了。

而在工作的維度中,其實沒有「想不想」,而是只有「能不能把事情搞定」這個說法。

能搞定,你就多了一點信心和他人的信任,搞不定,就想辦法去搞定。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離開。

我還記得自己苦苦等offer到處面試的時候,覺得每一天都是那麼難熬,因為沒有工作,似乎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空空蕩蕩,不知道你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感覺——玩了一天睡前覺得自己虛度光陰。

所以,其實工作對普通人而言是一個必需品。嗯,就像吃飯睡覺一樣——你會說你對吃飯睡覺沒有興趣嗎?

其實工作不僅給人帶來收入、符號,更重要的是給人一個精神上努力的方向,一個【說服自己在社會中生活的理由】。

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我么有也因此看到了自己不足對嗎?

比如你之前的工作,也讓你收穫了反思的材料,還是有收穫的,對吧?

總結一下,對於你的問題,

1.完全不知道別人的內心想法

2.對工作完全不感興趣

我的建議是:

1多接觸人

2沒有必要要求自己對工作感興趣,不然只會讓自己找工作時越來越挑剔。

至於27歲來不來得及這個問題,我不知道,因為人生變化太多。

我只知道,林肯是40歲以後才開始走上政治舞台,喬布斯第一次被趕出蘋果的時候已經人到中年。

至於攢錢,開源節流,前面的問題解決了,心情好了,工作有了,懂計劃(這點我也正在學),自然就有了。

一些拙見,希望可以幫到你。


推薦閱讀:

誠如神之所說,誠如人之所說
椰子遺精了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是誰說的?如何看待這句話?
人生做出的選擇越多,友誼的小船翻得越快?
該教給孩子些什麼?

TAG:人生 | 心理 | 工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