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史研究中常用來估計經濟水平的數據都有哪些,各有什麼優劣?

由於經濟水平的歷史數據匱乏,在量化歷史研究中,研究者常常不得不使用其他的替代性數據來對它進行估算,這些替代性數據常用的都有哪些?各有何優劣?又有哪些是在特定研究中才能使用?


最好的是用人均GDP,比如這篇文章:Acemoglu, Johnson, Robinson, 2001, 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作者使用國家的人均GDP來研究制度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好處是準確,壞處是數據不好找。

一個常用的替代方法是使用該地區的人口數量,比如:Blum, Dudley, 2003, Standardised Latin and Medieval Economic Growth

作者使用中世紀歐洲城市的人口(增長率)來估計信息技術的進步(即拉丁語的標準化)對中世紀經濟增長的影響。

此外,這篇文章 讀那麼多書真的有用——知識精英與啟蒙時代 - 以量化角度看歷史 - 知乎專欄 也是用的人口規模。

用人口數量的好處數據相對好找,特別是對於上百年以前的經濟現象。缺點是有時候人口數量或人口增長率不一定完全等同於經濟增長,但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是常用的辦法。


由於古代GDP的測算方法有很大爭議,在古代經濟史國別比較的文獻中,衡量古代經濟水平常用其他客觀指標作為度量:一個是扣小米說的人口數量/人口密度,我還見過的另外兩個指標分別是人均糧食產量人均攝入熱量(卡路里數)。糧食產量是計算國民收入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攝入熱量可用來衡量人們的生活水平。

值得指出的是,生活水平和經濟水平這兩個概念並不相同,但前者確實是後者的一個指標。

糧食產量在經濟核算中的重要性,我隨手搜了一篇文章。劉瑞中(1987)發表在《中國經濟史研究》的文章《十八世紀中國人均國民收入估計及其與英國的比較》中指出,糧食作物的產值大概佔中國十八世紀農業產值的70%。而按照估算,農業產值又占國民總收入的70%~64%。

人均攝入熱量其實是通過人們的飲食結構來測算的。原始數據也是糧食/肉奶/蔬菜等的食用量。彭慕蘭教授在《世界經濟史中的近世江南:比較與綜合觀察》(2003年刊登於《歷史研究》)一文中分別引用了Pomeranz(2000)和Fogel(1992)的計算,說明1790年前後中國成年男性僅從穀物中獲取的熱量(為2651千卡)和英格蘭成年男性從所有食物中獲取的熱量(2700千卡)幾乎一樣多。

除此以外,研究者們還使用了更多的度量指標。LSE的馬德斌教授在收錄在《量化歷史研究》(第二輯,2015年出版)的《大分流》一文「採用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s,PPP)、實際工資、身高、年齡堆積(Age-heaping)等指標,比較長歷史周期內的國際生活水平,探尋大分流的起點」。


推薦閱讀:

為什麼包容性制度會失敗?來自歐洲中世紀民主革命的啟示
棉花何以吃人——私刑的經濟根源
中國歷代最鼎盛時期,綜合實力在世界處於什麼水平?
有過歧視傳統的地區,時過境遷後,其歧視現象是否仍會比其他地區嚴重?還是會更易形成反歧視文化?
身份、信任與宗族網路——一位華人經濟學家40年前的洞見

TAG:經濟史 | 計量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