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發聲位置?


已更 未完

涉及老師多年研究心血,望勿轉載,勿拍照截圖

這堂課我們來講:如何尋找正確的發聲位置

在我的另一個回答中講解了發聲機理(原諒我如此之懶,懶得放傳送門,如有興趣請自行查閱我的回答)

在這我們就其中的一點:發聲位置 來好好說說

我說了(並不是我說):99%的人發聲位置是錯誤的,而且比例絲毫不誇張。

除了醫學生和播音 聲樂專業之外,其餘的人可能一輩子不知道甲狀體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更不知道甲狀體的作用。當然,在醫學上有醫學上的作用,發聲學有發聲學的作用。

發聲學中,甲狀體是幫我們找到發聲位置的一個標誌物。

播音所有的後續課程全是建立在正確的發聲位置上的,無論是播音創作基礎、業務,主持創作基礎、業務都需要正確的發聲位置去支撐。

你看現在很多娛樂節目主持鬼叫怪叫的,那都是那嗓子在喊,而且聲音聽起來極其不舒服。

而且在聲音的運用當中,如何讓聲音有立體感,讓聲音自帶畫面,這都是需要正確的發聲位置。

好了,強調了這麼多發聲位置的重要性,到底該怎麼找發聲位置呢。

不好意思,這是我們浙江傳媒學院李德富教授歷經多年,解剖了人頭喉器之後得出的一個很重要的結論,恕不外傳

要真是這樣你們還不得拆了我?

好吧,德富哥,請原諒我。。,拿你的科研成果出來顯擺(只是為了更多的人可以科學用聲)

具體的有三種方法 有圖有真像

第一種 空口咽唾液法

分別摘取了兩個同學的喉部正側面圖

男生比較明顯,突出那個部位叫喉結,上面中間部位有個凹槽,這個東西就是甲狀體

女生一樣有,也是個小小的突出,就是位於這個女孩手指位置

然後

然後....開始咽口水

咽口水同時手指輕撫喉器(甲狀體)

這時候會明顯的感覺到甲狀體的運動——先上後下

多體會幾次,先上,再下....停!下來停住的位置就是你發聲最科學的位置

然並卵,大多數人一說話喉器就跑了,說明什麼,說明你的發聲習慣是錯的~

這種方法最簡單 但是沒有面對面指導掌握還是較困難

第二種 張大口急呼吸法

圖嘛。。。在找我的學生拍。。。但是要露臉,大家好像都不願意當志願者。。。於是我只好自己上了

張大口急呼吸法,顧名思義,把嘴巴張大,猛吸氣

那怎麼做呢?

如上圖

頭部平直,目視前方,然後用右手虎口處卡住下巴,此時左手應該手撫喉器(我此時不知道在想什麼,不要學我)

然後再如上圖,下巴被戶口卡著,手和下巴一定不能動,此時,頭向上仰起40到45度,另一手撫喉器,感受甲狀體位置變化

此時動作做好之後,猛吸一口氣,左手會感覺到甲狀體明顯向下位移,這時甲狀體位置就是正確的發聲位置(其實呢,這個位置更偏向於配音,廣告、專題片等等)

第三種 低能兒法

名字起的不好聽,也有叫蹲便法的。。。。鑒於姿勢難看,依然在徵集志願者中

大家勿急 包教包會

更新於一年之後。。。。

萬求大家原諒 照片最近就上


這個問題還是從喉部控制的角度來講更適合。

我們在從事科學發聲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要讓大家找到自己最適合最舒適的發聲位置,作為所有聲音與表達的起點。只有找到了正確發聲位置並且能夠熟練運用了,才能夠有基礎和資本來提高發聲能力。

而有些聲音愛好者在初學階段毫無根據的模仿別人的聲音,學習別人的發聲位置,往往最終會陷入誤區。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發聲位置?

喉頭位置穩定。發聲時候喉頭位置偏移,都會導致發聲狀態的不自然。偏高會導致聲音尖銳、聲道收緊。偏低會導致喉頭壓迫,聲音僵硬、卡死,也就是所謂的壓喉。我們要時刻保持自己的喉頭位置在一個不高不低的狀態,也就是喉頭位置的相對穩定。

在一些極端發聲狀態里,比如唱歌,高音部分非專業人士就會有非常明顯的喉頭位置偏移,高音上移,低音下壓。但是在平時發聲中這樣的問題往往依舊存在,那麼,如何做到喉頭位置穩定呢?

1.體會舌根與喉頭位置改變的關係。喉頭位置的改變與舌根有巨大關係,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反覆改變舌根位置,體會到這兩者的聯繫。先學會熟練運用舌根控制喉頭位置高低,然後再來考慮如何用舌根穩定住喉頭位置。在這裡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舌根處的控制是不可以用力的,舌根用力也會成為一個巨大發音誤區。

2.發音時,手摸喉頭,監測是否有位置偏移。分別試一下發,高中低三個音域的a音,檢測喉頭位置。中音域a音在發的時候,絕對不應該有喉頭位置的上下移動,如果出現了,那就存在比較大的發音問題。那麼練習a音時候,要適當用舌根控制喉頭不要出現偏移。


————————————————————————————(簡單粗暴的下面為安利內容的分割線)

最近剛剛錄完了「一分鐘解決一個語音問題」系列視頻,前幾期講基本功練習,後幾期將實踐。

內容不深,適合對此想要自我提升的朋友們觀看。

有興趣可以進我的專欄 看看:沒時間解釋了!快上車! - 知乎專欄 傳送門在這裡。

————————————————————————以下為原答案:

謝邀,答晚了見諒。

首先,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自然也沒有兩套完全一樣的發音系統。在各類書籍以及專業教學當中都會提到完整的標準化體系,而所有的播音主持教學都會趨向於這一套體系來對學員進行打造。

然而事實卻是,標準化體系基本是根據比較早期的那一批優秀播音員主持人為原型制定的,所以個體所存在的系統差異性導致我們在專業進擊的過程當中存在非常大的難度————我們可以進行模仿,然而卻永遠做不到重合。
所以在現代發音學角度上,我們僅僅把標準化體系作為參照,從而尋找到最適合於打造本體的發音模式。

首先從【字音】角度上講
舉個栗子:
z、c、s的發音,從所有的教科書上我們都可以看到以下敘述:舌尖前音,舌尖向上齒背接觸或接近構成阻礙。
而實際上,一半以上的人在發z、c、s的時候成阻的部位是在上下齒之間,而也因為本身教科書上的說法中有「或接近」的說法,本身就模稜兩可,所以也就默認為是這麼回事兒。
然而,事實證明,這種發音模式有著非常大的弊端————雜音極重。 氣息通過舌尖與上下齒間的時候所形成巨大雜音,會在麥克風前成百倍的放大。
那麼在實戰的時候,作為不適應教科書發音模式的我們是怎麼做的呢?
喏,將舌尖放在下齒背的位置,於此同時,舌面下壓,微微抬起軟齶,發音。
這樣一來,曲線救國。
and so on.

2011年還在央二,某財經類欄目,常做同期聲,製片人有嚴重的聲音潔癖,被磨出了一套不斷作死提升的錚錚鐵口。
那年普測98.6。

所以,從現代普通話發音教學角度上講,我們不管你是如何進行發音,舌位是否為標準舌位,只要你的發音是與標準音無限接近的,我們便認為,這是正確的發音。

然後從【聲線】角度上講:
又舉個栗子:
(前些日子很多人說「我的聲音聽起來不好聽,求老王拯救。」打開知乎私信,一看400多條都嚇尿了,乾脆放在這裡來講,私信就不一一回復了。)
每個人的聲線都是具備延展性的,一個人的聲線可以有多種變化,所謂的「適合的發音的位置」實際上是認知上的一種誤區,如果有人說「這樣的發音位置是適合於你的」,要表達的意思無非是「你這樣去發音會比較好聽」,僅此而已。
回歸到聲線延展性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如音區」,在那樣一個狀態下進行發音,會很放鬆,很舒服,然而發出的聲線,卻不見得好聽。
就學員而言,最近有幾位比較業內比較有名的幾個主持人朋友因工作需求到我手上在進行聲線打造,A為標準男中音,聲線賦磁,原為某欄目新聞主持人,但最近,準備轉型做綜藝,一口天生的新聞音原本是驕傲,現在卻變成了蛋疼。
而原因則是因為其長期的發音習慣,貼近於新聞腔的發音狀態已成為他發音的常態,所以當他開玩笑的時候,大家甚至都覺得是在聽新聞,一點兒都不覺得好笑
一個人的發音習慣可以覆蓋很多東西,尤其是聲線延展性。
這是真的,否則你可以試想一下讓謝娜來播段兒新聞試試,你看你想不想笑。

B為鳳凰台,女,和我是湖南老鄉,非播音專業。挺有意思的一點,是當年帶著一級乙等並磨出一口相對完整的新聞腔高高興興的去了鳳凰,回來帶了一口純正的港台腔,日常發音嗲了很多,共鳴靠上至少5度,而近期準備跳槽到某新聞台,回頭來準備撿一撿,卻發現再也回不去了,於是包了我兩個月的飯,蹭了一套方案,參與打造,目前回歸狀態良好,共鳴也回歸中音段。

所以,所謂的「合適的發音位置」,是個完整的誤區~~~呵呵呵呵~~~~
在聲音延展性板塊上,任何一個發音區間,只要成為習慣都可以成為某種意義上的「合適區間」。

所以,作為本專業學子,我是不建議從現在就給自己進行任何形式任何區間的定位的。

保持聲線的延展性是本專業是必須要具備的能力,這樣未來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而不是局限於某一領域,聲線的可變化性,是一塊寶玉。

你的聲音可以很小孩兒,也可以很老態,同樣也可以做渾厚的中年。每個人都是這樣,可控程度取決於開發深度。

而在如此平板範圍內,自我打造也應該將自己打造成如同變音槽刻度一樣,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高可低。

【轉載請註明出處】


用蹲便器的時候說幾句話,感到震動的地方,再稍微往上一點就是正確的位置。(菜雞攻略,僅限入門找感覺)


發聲位置?理論上來說所有人的發聲不都是聲帶發出一個微小的聲音經過口腔唇舌不同的節制和放大之後形成的嗎?所以……你的發聲位置就是聲帶……有毛病嗎?

你要問的應該是如何更科學地發聲吧

通俗來說「我的聲音怎麼樣才可以更好聽一些呢?」

很多初初學習播音的同學,那種感覺似乎是要把自己的嗓子壓爛,感覺所有的聲音都鬱結在喉部。自以為美美地用美聲講話,這就是好聽……

其實這是壓嗓神功,容易造成聲帶小結。你自己看著辦,反正我覺得不通暢的聲音一點也不好聽。這種壓抑的聲音不是初學者所追求的那種渾厚有力的美。

不過首先感受學習美聲講話其實是有一點點用的,因為機智的小朋友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忽然觸碰到胸腔共鳴的美好以及找到合適的一個發聲位置。(具體怎麼體會,我覺得多聽多試,一直感受不到的話,這就是造化了)

好聽的聲音一定是氣息通達的同時輔以良好的共鳴……那……我這樣講……你可以明白怎麼樣去體驗科學地發聲了嗎?

好的!我知道你不明白,沒關係,我繼續講細一點點……

首先,我們說有些初學者(小學姬)的小可愛會用美聲的發聲方式來體會。好,那現在你嘗試用美聲講話吧……嗯,你擠壓得最嚴重的那一塊喉部的位置,應該就是在你的甲狀體那一塊,感受到了嗎?(感受不到……我只能阿彌陀佛了)而且,因為你用這種方式說話的時候,你一直壓著那一塊,所以,你的那個被壓制的位置基本不怎麼胡亂動,(被壓制的位置情緒穩定,並不打算提起上訴) 好!好!好!灰常好!我們平時要科學地發聲,就是要讓病人家屬情緒穩定……啊呸,讓剛才你擠壓的這個位置也就是你的甲狀體這一塊情緒穩定,別動!保持他的日常狀態,那日常狀態是怎麼樣的呢?就是你平時relax的時候它停住不動的位置,應該比你剛才壓他的時候那個位置靠上一些些,好啦,我只能講到這樣了,再聽不懂……另請高明吧!

保持住剛才你感受到的那個位置,讓那個區域出於一個日常最普通的狀態,加上你通達的氣息,以及你的共鳴,就是你發聲的時候最科學最好聽最美美噠帥帥噠的樣子啦!

好了,朕累了


謝邀!

第一、系統層面:建立起關於發聲原理的大局觀,理解發聲不是一個點,或獨立的部位,而是一個科學的生理系統,適合自己的正確的發聲狀態一定是一個最佳的生理狀態和運動過程;

第二、組織層面:硬體的修正,包括唇舌的力度和靈活度、下顎的鬆弛度、軟齶的挺起、橫膈膜的彈性、口腔的控制肌肉等等,都需要系統性的修正這些硬體的肌肉慣性與技能;

第三、技術層面:共鳴與氣息的訓練,通過哼鳴練習在固定的音色水平上使大腦與發聲器官之間形成反饋與控制過程。通過在正確的狀態下反覆的訓練,達到肌肉記憶和條件反射的效果。

最後一句話回復你的問題:「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發聲位置?」我的理解是,大音自成曲,但奏無琴弦。所謂的「發聲位置」是不存在的,「發聲位置」只存在於正確的發聲過程中。我們不要去試圖尋找「發聲位置」,而要去使所有的發聲器官處於正確的發聲狀態中。

(以上均為自己的摸索與體會,沒有一個是照搬或照抄的字眼。或有不當之處,歡迎高人指正!)


拉屎的時候跟你媽/女朋友/男朋友/死黨打電話

這就是最舒服的發聲位置


能給我你的微信嗎,我也是熱愛播音的一個一夥,想問你幾個專業的問題,謝謝哥,


推薦閱讀:

專家細說引起聲帶息肉的原因
有沒有操作性強,比較好把握的共鳴的練習方法?
如何解決說話吐字不清?
如何提高自己辨別聲音好壞的能力?
如何練習嗓音可以提高音量,避免講課聲音沙啞?

TAG:發聲 | 播音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