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印度總理莫迪訪華?

印度總理莫迪即將於14日-16日訪問中國,這是他當選印度總理以來首次訪華。這次訪華將為中國和印度各個方面,帶來那些影響?


我們該如何客觀評價莫迪此行呢?來的都是客,「來」總比「不來」好。中印關係能往好處走,必然是惠及兩國人民;但專業人士在舉國樂觀的氛圍下不能只當留聲機、唱讚歌,一味迎合媒體和大眾。

此次莫迪訪華收穫頗豐,不僅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在國家層面促進了兩國關係,也在中國民間掀起一陣莫旋風,引一眾關注和點贊。而坊間亦有不少論者對此津津樂道,甚至無比樂觀且鄭重其事地探討「中國的460億美元大單引印巴競相巴結中國」、「當代玄奘莫迪來中國取經」云云。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真學者不打誑語,有文獻才敢說話,見數據方可著文。莫迪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中印關係的未來,而其中最系統完整、從容不迫的大概要數其在清華大學發表的主題演講。相對寬裕的時間和寬鬆自由的校園氛圍或許更能讓這位大國領袖少一點外交辭令,多幾句直抒胸臆,暢談中印關係與亞洲的未來。本文試做解讀。

演講大體可分五個部分。一是「開場」,引經據典談中印兩國友好交往的歷史淵源與現實基礎。二是「展示」,在稱讚中國的同時展示印度的成就與巨大潛力,再由此談到中印合作的潛能。三講「威脅」——中印需要共同應對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四談「障礙」,這是最實在,也是最值得分析、玩味的段落。在「亞洲多極崛起」的背景下莫迪分析兩國進一步加深合作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包括:(1)邊界問題、(2)戰略溝通與互信、(3)雙邊關係的日常管理(如簽證和跨境河流管理)、(4)「入常」問題(中國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最後「總結」,並通過給予中國遊客「電子簽證」表示誠意,賺得眼球和讚美。

對以上諸點,已有大量評論,本文茲無贅言。筆者最感興趣的恰恰是其「留白」——莫迪沒說什麼?有何弦外之音?對這樣一位老練的政治家所發表的內容專業、措辭考究的主題演講,我們不用藝術的眼光去品讀鑒賞,那就真是焚琴煮鶴、暴殄天物了。

莫迪第三部分著重談到:「我們都要面對來自周圍鄰國的不穩定因素,而這些因素會威脅我們的安全,減緩我們的經濟發展速度。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蔓延是我們共同面臨的威脅。」

了解中國政治話語結構的人聞聽莫迪此言,第一反應恐怕都是——「分離主義威脅」去哪兒了?中國政府歷來旗幟鮮明地反對「三股勢力」,這一點莫迪的幕僚班子不可能不知道。可他的演講為何只談「宗教極端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卻隻字不提「民族分裂勢力」呢?答案眾所周知。是故,此間「留白」就是一個極好的提醒,讓自以為「中印蜜月」又要到來的人們冷靜下來。它充分說明了莫迪政府無意在西藏-達賴問題上做任何微小的調整,哪怕只是姿態上的表示。此前有外媒稱,人民黨高官取消訪問達蘭薩拉,旨在為莫迪訪華營造氛圍;而眼下來看「取消」改成「推遲」恐怕更為貼切。莫迪的堅持也從反面印證了我國部分學者的洞見,如社科院葉海林等學者就曾指出,在中印兩個同等雄心壯志、同樣將「在全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的洲際大國間,固有的結構性矛盾是難以消除的;因此印度的「西藏政策」也是其既定崛起方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中國試圖通過經貿往來、文化交流等低政治的「軟手段」去緩解甚至改造印度在戰略、安全等高政治「硬領域」的行為,是難以奏效的。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在說完「兩股勢力」後,莫迪談到「連接碎片化的亞洲」:(中印)同等地,都力圖把亞洲各國連接起來。我們各自也在進行著不同的項目。但很少有像孟加拉國-中國-印度-緬甸走廊這樣的機會讓我們可以進行合作。而地理位置和歷史告訴我們,只有當印度和中國聯手合作時,亞洲互通的夢想才會實現。

網上流行的中文講稿把此處副詞equally翻譯成「同樣」是不準確的;聯繫上下文,他其實在強調兩國「同等重要、平等地位」的意圖。後文中強調「亞洲地區內多個大國的同時崛起」也是此意。

分層解讀。普通民眾聽到前兩句自然聯想到「一帶一路」倡議,於是將這段熱情友好的話語自行解讀為對我倡議之支持。其實不然。細查講稿,無任何能與One Belt或One Road掛鉤的措辭。莫迪雖然脫稿,但外事活動中的講演從來都是看似隨性實則字斟句酌,每一個辭彙的遣用都拈斷無數幕僚莖須。所以,結合此前印對我倡議的官方反應,更專業的解讀應是——莫迪在「默否」——你搞你的,我不摻和。當然,考慮到俄羅斯「最初對我倡議冷漠後來態度轉變」的案例,中國在對印問題上也並非沒有活動的空間,只是這還需要探討另外一組問題——印度的積极參与,對我倡議之推行是否真的不可或缺?動員印度加入獲得的收益是否大於付出的成本?對此,圈內尚存爭議,筆者將另行撰文分析。

聽其言,觀其行。出於某些可以理解的原因,聰明的清華學子們在會場上非常配合,統一行動,沒有向莫迪提出任何有關「一帶一路」的問題,營造出和諧友好的氛圍。從外交角度看這也無甚不妥;而更妙的是,它檢測並驗證了前文中我們有關莫迪對「一帶一路」真實態度的研判。

進一步分析,「我們各自也在進行著不同的項目」實際指印度自己在南亞推行的「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AARC)。該組織成立於1985年,由印、巴、孟、不丹、馬爾地夫、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組成(後加入阿富汗);中國只有觀察員身份。

普遍認為,印度的綜合國力使其在該組織中居於有利地位。因此顯然,在南亞地區以內,印度不需要、也不希望中國在SAARC等組織中發揮作用。句末副詞individually便有「各自地」、「各干各事」之義。而在南亞以外,迄今為止,印並無在整個亞洲(或者更大範圍)推行互聯互通的倡議,故而對中國也無類似的戰略需求;唯獨中國這麼做,且其聯通南亞的分支項目牽涉印度。所以此話應理解為,印度在南亞「各自」(實為排除中國的『獨自』)推行的目標不應受我干擾,其獨立自主和勢力範圍須被尊重。而同時,中國推進的孟中印緬項目,由於「歷史和地理位置」之緣故,倘無印支持(『當印度和中國聯手合作起來時』),就讓你幹不成(『打造互通的亞洲這個美夢才會實現』)。[2]官樣文章,正話反讀,其意自現。

好詞好句說過,該談談實際要求了。歸根結蒂就兩條:一支持「入常」,二「迅速」解決邊境爭端。兩者都是老生常談,但莫迪句末的那個副詞——「迅速」(quickly)卻又引起筆者警覺:急什麼呢?

回顧歷史,中國在1962年邊境戰爭取得了軍事上無可爭議的勝利,但出於道義等原因主動後撤(不排除現實考慮),「讓」出部分已收復領土,隨後印軍進駐並實控至今。因此,就當年戰爭結果而言,印度並沒有在領土上吃虧,而是既得利益者,只是其實際控制線並沒有被「邊界化」而已,即沒有通過兩國外交談判而被合法地固定下來。

筆者的擔憂被數十秒後莫迪的原話所證實:這是因為雙方均不知道這些地區的實際控制線。這也是我提出重新明確實際控制線的原因。我們能夠在不影響邊境問題姿態的情況下處理該事宜。

莫迪的理由冠冕堂皇,但筆者以「小人之心」度之:儘管演講伊始他描繪了印度加速發展的美好前景,但對中國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實際上是愈來愈忌憚的——借用閻學通教授的話就是在未來十年里,在「超級大國」中國和「最大發展中國家」印度間的綜合實力差距會不斷拉大。而對此,作為實際上的「佔便宜者」,其最優策略莫過於在將來更為強大的中國謀求改變現狀前,趁早拉著中國用國際條約的形式解決爭端,並取得對自身有利的結果。打個比方,一個五十歲的中年人從一個十歲的小男孩手裡搶騙到本屬於小男孩家的一大壟田地,他一定要當著全村人的面,哄著小孩高高興興立下字句、摁上手印,說這幾畝田都是自願給的,大伙兒也都做了見證——因為中年人很清楚,十年後的自己是不可能用拳頭在一個二十歲的壯小伙面前保住這份地的。

拋開辭藻冷靜思考:中印邊界問題可能「和諧地」解決嗎?筆者不敢樂觀。原因在於爭議面積太大,且雙方期望懸殊。印度要求我首先承認其對東、中段爭議區的實際控制,即所謂「阿魯納恰爾邦」(9萬餘平方公里,約合3個台灣島)和中段0.2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約合深圳)的合法統治;然後還要將由我實控、印聲索的新疆阿克賽欽地區(3.3萬平方公里)「歸還」於它。顯然,任何中國領導人簽署這類協議都將成為歷史罪人;對印度領導人同樣如此。

中巴「鐵杆朋友」(Iron Friend)關係當然為印所忌。新德里拆散「中巴特殊友好關係」的願望恐怕也不亞於北京之於美日同盟。果不其然,說完邊界,莫迪話鋒一轉:如果上世紀是聯盟的年代,那麼,如今就是相互依存的年代。所以說,結盟反抗其他國家就沒有意義。畢竟,我們都是文明古國,偉大而獨立的國家。我們(的發展/崛起)不可能被別國遏制(contained),也不可能成為第三方的棋子而被其利用(becomes part of anyones plans)。因此,我們兩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在夥伴關係只能由兩國自身的利益所決定,而不能由他國擺布。

對此,有論者認為是利好信息,說明印依然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傳統,未倒向美國針對於我。筆者不敢苟同——這不過是一種「願望思維」。聯繫去年9月莫迪訪美和今年1月奧巴馬訪印的盛況和實際成果,很難讓人懷疑美印接近的誠意和程度。聯繫中巴關係,以及不久前習主席訪巴所取得的巨大外交成果,莫迪話外之意似乎自不待言。

這裡,中國陷入一個話語上的困境。正如閻學通教授所指出的,傳統上我們把「結盟」當作一個貶義詞,專門用來批判美日同盟等「冷戰思維的產物」、「地區安寧的破壞者」等,而沒有把這一普通、正常的國際關係現象當作一種重要的外交手段和權力來源加以利用。近年來,我們也多次重申「不結盟只結伴」的立場,與俄、巴等外界懷疑為我盟友的國家「劃清界限」。這樣做或許有防止「不必要牽連」和「安全困境/激發敵對聯盟」的好處,但是「沒有敵人(或口頭上不承認敵人)」的代價同樣高昂——「沒有盟友」。具體說,第一,當周邊國家對我有需求時,我難以理直氣壯提供援助,從而提升地區/國際影響力並樹立大國的戰略信譽。第二,當印借我「不結盟」話語旁敲側擊中巴關係時,我無言應對。第三,一旦有事,當他國將「結盟反抗」、「破壞和平」的帽子順手扣在中國頭上時,我們將遺憾的看到,這頂帽子的每一針每一線竟然都是自己親手縫製的。

從民間角度看,此次莫迪之行給中國老百姓最大的收穫莫過於電子簽證,筆者也由衷點贊。但理性來看,這不過證明莫迪團隊對「首腦公共外交藝術」掌握的爐火純青。從一開始放風,到後來故作低調,再到臨行前雪藏,直到最後一刻捧出——「球進了」——這一整套「帽子戲法」教科書式的運作,值得我們每一個從事公共外交研究與實踐的中國學人深入領會。能把一個互惠互利(且本質上更多是服務本國旅遊等產業)的政策包裝成一件禮物,甚至被對象國民眾看成恩惠,這也是「蠻拼的」。如今,印度已經拿這件「大禮」表示誠意,已經把球踢到皇城根下,北京如何接招?新德里,樂呵呵,正拭目以待。

中印之間既有競爭又有合作,這是常識;但進一步細分,就是學問了。葉海林研究員在一次內部座談中對中印相互需求做過比較,指出印度主要在三點上需要中國支持(或至少不反對):一是助其「入常」,二是勘定邊界(實為割讓領土),三是解除和巴基斯坦的特殊關係。顯然,這些要求實質上都是「一鎚子買賣」,即中國一旦公開表述支持印度「入常」,或公開簽署勘界協議承認領土歸屬,或公開發表聲明重新界定與巴、印兩國的關係,印度對中國的戰略需求即告滿足,而且其效應是不可逆的(即中國不可能再反悔說不再支持印度入常,或邊界協議無效,那將成為國際笑話)。這意味著,中國一旦鬆口,戰略上對印度也就沒有利用價值了。反過來,中國對印度的戰略訴求,亦即印度給中國的好處卻都是按「分期付款」支付的,因為我對印最大戰略需求是「維穩」。它不是一個指向具體結果的行動,而是一種需要不斷投入資源加以維持的狀態;它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條「線」。故印可在「交易」中「履約」、支付,也可「違約」而隨時拒絕。任何有借貸經驗的人都知道那句老話「借錢之前他求你,借錢之後你求他」;否則,怎麼會有那麼多「老賴」需要法院強制執行呢?況且這還是在國內「有政府體系」(hierarchy),有強大的中央權威保障法律的強制執行;而在國際無政府體系(anarchy),印度一旦賴賬,中國能夠找誰「評理」呢?找美國嗎?美國笑了,全世界都笑了。

在明確上述前提後,我們該如何客觀評價莫迪此行呢?來的都是客,「來」總比「不來」好。中印關係能往好處走,必然是惠及兩國人民;但專業人士在舉國樂觀的氛圍下不能只當留聲機、唱讚歌,一味迎合媒體和大眾。古人云:「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作為非政府人士、作為獨立學者,我們必須發聲,哪怕明知自己的話不中聽、不和諧,也要諍言政府、提醒公眾,指出隱含的風險,才對得起國家的培養與人民的期望。


隨便答的。讀書那會兒學校印地語專業一直傳就業不好,你知道學小語種的,談到就業就是看兩國關係如何。我覺得這下學印地語專業的可以鬆口氣了。另外,這次第一站是西安感覺有點玄機,有人能道一下么。(我知道習大大祖籍是陝西富平的)這次訪問西安北京和上海,剛好三個地方的外國語大學都有印地語專業)


中印關係無解,中國的讓步就是在扼殺自己的未來。

中國之困在於能源,印度做大,俄羅斯強硬,那中國就徹底完了。

莫迪訪華只能證明中印會一同對抗美元霸權,有可能會同意建設一帶一路。

如果印度做大,中國的一帶一路就很可能被敲竹杠。所以慎之又慎啊!


近年經濟文化交流增多,例行公事而已,無需過度解讀。PS 你關注的人里 例果 此人是做傳銷的,大家切記保持距離。


朋友來了有好酒,你要是心存歹意,我們還有獵槍!


跟蹤觀察中。


對印度前景看好。希望能多簽一些單子

對奧巴馬訪華真是已經厭惡了。


充分說明藏南已經幾乎被事實放棄了,……不知道地圖上那一大塊土地,是用來意淫的,還是幹啥的。

另外,

3部中印友好交流題材電影項目啟動

這個世界太複雜了,確實很難理解…………


推薦閱讀:

看得見的手——政府在中國工業革命中扮演的角色(一)| 文一
道瓊斯指數大漲五年後的回顧 | 陳經
2015 年「史上最強裁員潮」是真還是假?應該如何看待?
對印度來說被美國剪羊毛和超越中國,哪種情況會是大概率事件?如果印度被剪羊毛,會對中國經濟更加有利嗎?
把中國的錢算清楚(下) | 陳經

TAG:印度 | 中國經濟 | 互聯網公司 | 中印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