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部很爛的片子,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跑部電影院排隊貢獻票房?
1.我們口袋裡有錢了,而電影便宜得很。
我家鄉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電影院是5年前開張的。在此之前,小縣城唯一跟電影能扯上一點關係的是政府舊址旁邊的人民禮堂,從名字上就充滿了五十年前的氣息,不論是外面還是裡面都是破破爛爛,跟旁邊政府舊址裡面的防空洞是一樣的裝修風格。裡面其實挺大的,還有上下兩層,說不定在上世紀也曾經輝煌過,只是90後的我已經連它輝煌的末班車都沒有趕上。
當然小學時代我還是基本每年都會去哪裡看電影,雖然是學校組織的,雖然都是地道戰和南京大屠殺之類的抗日片,雖然裡面還是用的投影機放電影,當然這些沒什麼影響,那時候的我根本就看不懂那些抗日片,大人們又不給我解釋一下前因後果,只能說這些不知道是愛國教育還是仇恨教育的方式還是不夠先進。所以那時候的我,或者說全班的人都只是當這是去特別的地方郊遊而已,一個個的書包里都塞滿了零食,在那裡說笑猜拳交換零食,在電影的槍炮聲中大家嘻嘻哈哈,頗有大難臨頭處變不驚的氣質,其實挺有樂趣的。而那也是我每年唯一有理由找我媽要錢買零食的機會,無法不記憶深刻。
五年級之後學校打算真的去春遊了,也許是去人民禮堂看抗日電影活動效果太糟糕了,但這時候剛好別的城市的學校春遊出了意外,我們的春遊也就泡湯了,沒有春遊也沒有去看電影。
于是之後這麼多年,我再也沒有進過人民禮堂,而且那裡地處偏僻,連路過都沒有機會。只在馬路上麵包車上貼著的深夜激情大波熱舞這些低俗廣告上見過人民禮堂的名字,堂堂人民禮堂居然用來做這些事情了。偶爾還會聽同學說他們的家長去那參加那些快速記憶課堂被強迫買了幾百塊書之類的事迹。無論如何,反正這人民禮堂是跟我的人生再無瓜葛了。
直到2010年前,縣城四十幾萬人民一直沒有機會接觸到商業電影,但日子還是那樣過。其實哪怕是在十年前開家電影院,也不會有多少顧客,因為那時候大家都很窮,我還是那個為了兩塊錢的玩具要哭半天的孩子,而且哭了半天之後我媽依然不會給我買。
終於近年來經濟是發展了,樓層的平均高度節節攀升,馬路上柳州五菱少了,多了保時捷和法拉利,我也變得更有錢,要30塊才能讓我和同桌反目成仇了,於是第一家影院也就開張了。 雖然影院很小,影廳里聲音很大,官網連我都做得出來,但畢竟是第一家影院,大家對此都十分熱衷,影院門前排的隊將馬路堵得水塞不通,大家終於過上了有電影的日子。
兩年之後大地影院也來了,這次畢竟是有那麼一點名氣的影院,於是大家熱情更甚,我也終於是一頓飯吃三十塊也不心疼的人了,也就沒事去看一下電影。
電影院多了之後,票價是確確實實的低,原價也就四五十塊,但按時段、按買票方式、按人數,有太多的半價方式,最後一場電影也就二十塊左右,實在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眾娛樂。
2.你不去電影院還能去哪裡?
回家那幾個月,基友找我去吃夜宵的時候跟我說,他的女朋友好煩啊,一天到晚就是在逛家樂福,唱K,看看電影,每天都是如此,都想要分手了,難道就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了嗎?我跟他說,還真沒有。當然到現在他跟他女朋友的關係還是好得讓人嫉妒,呸。
我認識的女性朋友跟她的男朋友也不過是看看電影,看看景點,逛逛街,唱K,去一些看起來逼格很高的咖啡店吃一些用香草、紙鶴甚至是白熾燈泡來裝飾的但是本身還沒有那個白熾燈泡大的蛋糕。
這個時代能給情侶們一起遊玩的項目實在是太少了,吃飯逛街唱K去遊樂場看電影,來來去去也就這幾樣,而且別的幾種成本實在是太高,用四十塊去電影院打發幾個小時,男方肯定是相當樂意的,只要女孩開心就行,電影好不好看有什麼所謂?作為電影院主力的情侶們和閨蜜們需要的並不是一部好的電影,而是讓他們在一起的契機,看的並不是電影,而是旁邊的人兒啊。
社交方式不多,你出得起錢的社交方式更不多,除了去電影院你還能去哪裡?
3.爛片多了,也就不存在爛片了。
很多人都沒看過多少電影,你不能指望他們有太高的影片審美水準。一個人自小就在郭敬明和饒雪漫這些爛書包圍之下成長,觀影水平的確不會太高,你可以罵他們是傻逼,但實際上他們才是電影市場的主體,你罵或者不罵,他們就在那裡,只增不減。何況爛片是要有對比才能知道是爛片的,當整個電影市場都被爛片所充斥時,就沒有什麼爛片之分了。現在在上映的最好的電影也就是《速度與激情》了,但怎麼說都是爆米花電影,雖然說相對來說已經是最好的,但也好不到哪裡去,中國院線會引進的外國電影基本都是爆米花大片,好是比很多國產電影好,但也就那樣了。
別跟我說《闖入者》,整個七百萬人口的城市只有三家影院上映五場,還跟我這裡有著千里之遙。我會為了看一場好電影跑上很遠,但大多數人可不會,只會挑一個最近的影院隨便看一部最熱門的電影,這些算是好電影的在一大堆爛俗的青春片夾縫之中連排期都沒有,沒有排期的電影跟沒有上映是差不多的。《闖入者》是這樣,《綉春刀》也是這樣。那些不算很爛但是還有不少排期的電影,比如《後會無期》和《心花路放》,已經讓我很滿足了,至少對比起大多數的青春電影來說,這些真的是寶。
所以上個星期在看完速度與激情之後,我發現真的沒有電影可以看了。我抱著一顆自虐的心,去看了《左耳》,要是說我的目的是自虐的話,非常成功。
看完之後我只記得幾句台詞:「愛對了是青春,愛錯了是結婚。」
「醫學專家說乳房是最接近心臟的器官,有什麼甜言蜜語要說給乳房聽。」
嗯,沒有問題。
但就算是這樣的爛片,朋友圈的女孩們都紛紛表示「還好吧,我就喜歡這種小清新。」、「還是挺青春的」、「雖然沒有想像中好看,但也還可以。」畢竟他們不是真的去看電影的,而是為了和朋友去看電影,順便懷緬一下自己居然會喜歡那些腦殘小說的青春。當整個市場都是這樣的爛片的時候,就算是爛片人們也必須要掏錢去看了,因為那幾乎是必須看的,畢竟除了電影院你找不到別的地方好去了,所以青春電影哪怕再爛也不用擔心賺不到錢,既然賺到錢了就會有人繼續拍,人們也只能繼續看,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你說你抵制爛片,但並沒有什麼用,情侶們還是會為爛片買單的。
有人為爛片貢獻票房是必然的事情,你我都阻止不了。朋友,你真以為他們看電影去了嗎?
那些穿窄馬甲緊身褲的小鮮肉,褲腰帶提到胸口的眼鏡大叔,一手捧著糖鹽過剩的爆米花,另一手拎著微商量產的 Birkin包,他們排著長長的隊伍,花上30-50塊軟妹幣,難道就是為了看幾片硅膠和鹽水袋,在銀幕上飛來飛去?
在這個男多女少的國家裡,大家都很忙好不好。
不管是多大年齡的姑娘,她們精心描好了大平眉,貼好了炫彩美瞳和眼睫毛,把嘴唇和指甲塗成各種顏色,套上平時難得一穿的小禮服,蹬著細細尖尖的高跟鞋,打算奔赴一場籌備已久的盛大約會。那麼問題來了,體貼的男士們應該把姑娘往哪裡領呢?
酒吧?有音樂、有情調、還有走場藝人,可兩個沒多少了解的人,坐那裡除了喝酒能幹嘛,你確定能hold住不冷場;夜店?去那裡都是找ONS的,你自帶一個給別人共享,難道你是Duang員;酒庄飯店太吵,桑拿足浴格調太低,演唱會也不是每天都有。高級會所里什麼都有,問題是你得有那麼多的錢。直接帶去酒店?你不先看看自己的臉,那麼就要注孤生了。
數來數去,還是去看一場電影吧。
不管是阿里、豆瓣還是時光,一切支付寶搞定。很快你就可以獲得個聲光效果一流的劇場,裡面可以上演各種大片、小片和國產片而不需換台;你可以西裝革履地坐在冷氣十足的房間里,不必擔憂女伴臉上的妝會被熱浪和不懷好意的搭訕者弄花;你可以正襟端坐,也可以敲二郎腿,還能時不時地兩腿相碰一下,不用顧慮歌劇院那些看不懂的禮節。紳士和淑女們手搭著手魚貫而入,在別人的悲歡離合里度過2個小時,然後帶著或喜或憂的神情踱步而出,奔往各自的下一站。
這一切,只要你支付iphone6百分之一的價格。在這個物慾橫飛的年頭,實在找不到比看電影更經濟實惠,而又不缺Bigger的約會方式了。
那麼電影內容是什麼,這個真的有人關心嗎?
《小時代》再爛再拜金又怎麼樣,妹子們只會盯著柯震東的胸肌尖叫,順便討論下郭碧婷飄逸的裙子和楊冪華麗的假體;《富春山居圖》再無邏輯再混亂又怎麼樣,男人們只會看著林志玲的腿流口水,心裡暗暗盤算著能玩幾宿;《三槍拍案驚奇》再怎麼奇葩惡俗又怎麼樣,人家就當古裝版的東北二人轉看了,行不行。就算是《血滴子》這種無厘頭的穿越劇,你還是可以看看春哥的女裝打扮嘛。
更何況,你們真的把注意力放在電影上了嗎?
爛片給你們提供了多好的服務呀。那些低智商而又毫無內涵的情節減輕了你的燒腦負擔,讓你得以保持清醒的姿態,把精力專註於身邊的人;那些噱頭十足的特效和光影效果,把正常觀眾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給了你們多麼便利的空隙;爛片減輕了你注意劇情的負擔,你們可以偷偷溜出去轉一圈再回來,也不用擔心錯過重要的情節。
就算你什麼都沒看也沒關係,隔天你還是可以在同事朋友面前把它批判一頓,反正它都那麼爛了,你隨便怎麼罵都成,人家也不會發現你沒看,這是現成的掩護手段,懂不懂。
再說,這個約炮盛行的年代裡,你花言巧語把人約出來了,不好好地坐一塊看場電影,消化一下前面那頓飯的熱量,順便在黑暗中驗證下彼此的尺碼,你好意思直接把人往酒店帶嗎?
至於看的是不是爛片,重要嗎?排名前兩位 @胡嵐 和 @伯倫 的答案都寫得很對。
其實我覺得,之所以現在進電影院的人多,同時他們實際上還並不懂電影,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價格。
差不多八年前,上初中的我進到當時新建的數字放映影院觀看一場電影,原價40元,學生票20元。
兩周前,我到萬達看了一場IMAX 3D電影,網上購票35元。今天的電影市場,院線的建設速度過快導致的競爭激烈,同時再加上O2O電商燒錢掐架的催化,最終導致了現在看電影幾乎成了人均消費最低的娛樂活動之一。當然,如果你願意在KTV里歡唱一晚上只喝涼水的話,當我沒說。
一個邊際成本如此之低的生意,院線老闆也不會在乎票價是高是低或者上的片質量是好是壞,只要上座能好就行。就好比周一下午的《速度與激情7》上座能滿,那我就敢賣35的IMAX票。
知乎上關於在電影院里體驗到的惡意的討論已經夠多了。但其實如果你願意在周一早上買一張原價的影票進入電影院,我相信你會感受到跟你一樣的影迷群體的善意。
其實我覺得爛片是抵制不了的。它從一開始就是當觀影人群被無限地攤開之後的必然。因為普通觀眾不會介意在電影院里看到電視劇,甚至是電視綜藝節目。無論我們作為影迷如何去支持優質的嚴肅電影,如何去抵制爛片,到最終都只是杯水車薪,抵不過「女神」的一次邀約。
電影太便宜了,便宜到看兩個多小時的電影跟在網咖上兩三個小時網的價格差不多。便宜到幾乎沒人會在乎自己花那點錢進影院到底看了些什麼。
這是一種矛盾,電影藝術不低的門檻(反正我是在看了4 50本《看電影雜誌》閱片近千之後才敢說自己是個入門影迷)和觀影行為的無門檻之間的矛盾。市場也不會允許這個觀影行為的門檻沒理由地升高。
我的同學在知道我經常會一個人去看電影的時候都感到非常吃驚。我確實是會在去看我挺在意的電影的時候選冷門場,甚至首映場,盡量避開過多的人群。
我能為了獲得一次好的觀影體驗接受冷門場的時間要求,冷門片沒有折扣的票價,但在遇到整個市區的影院一場《闖入者》都不排這樣的事情的時候同樣感到無力。
其實我從內心還是喜歡華語的好電影的,畢竟沒有任何語言文化的間隙,能最好地把自己代入到電影創作者的角度里去。只是我不知道還能不能等到大陸院線開始做細分市場的那一天,也許真的到了那一天,已經是嚴肅電影死去好多年之後的事了。看爛片的人的目的不是看電影,真正懂電影的人才沒有時間去看爛片。即使闖入者排片再少,我也會默默安排好時間,鄭重的去看。而大部分人,只是結伴到電影院打發時間,看什麼電影剛好有場次,又有喜歡的明星,即使明知道是爛片,也會掏出他們的鈔票。
大部分時候,是因為同期其它的片子更爛。或者其他的想看的片子已經看過了。或者因為想看的片子沒位置了。
至於高票的某些回答簡直是搞笑的。有好片你會刻意為了約會故意選擇爛片嗎?
如果,明明有好片你刻意選個爛片邀請別人,你的約會(pao)對象不會認為你的品味有問題嗎?
總之,看爛片的原因,一般應該是:因為同期的片子全是爛片,或者同期沒看過的片子只剩下爛片了,或者想看的片子沒位置但你已經來到電影院不想就此回去了。不會是因為你故意選爛片看。我父母不喜歡好萊塢大片,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反正他們就是覺得好萊塢的片子很無聊,個人英雄主義很空洞。當然我更不指望他們會和我一起去看婦聯,素雞這樣的片子了
那麼,這就涉及到一個「你認為」和「實際情況」之間的差異
你可能會覺得片子爛,或者片子好,而認為其他人也和你同樣想法
但事實並不是如此,你覺得大片的,別人可能壓根沒興趣,你覺得爛片的,說不定有時候大家去電影院了反而就是沖著這個片子去的我記得去年上半年我去電影院看《美隊2》(忘了去看哪個好萊塢的大片了),同期還有鄧超的《分手》,按理說很多人都吐槽分手是爛片吧,但是一起排隊的好多妹子還就是沖著分手去的。。。
你不要吐槽一個片子爛,照樣有大把人就是去看它的,不管是什麼理由。向以前小時代,有些粉絲就是包場看,別人就是願意任性,我們也管不著啊大部分人是從藝術的角度評價電影好壞的,但是電影的藝術水準並不能完全左右其娛樂性。題主所說的那些為爛片貢獻票房的人,人家不在乎是不是爛片(不在乎藝術性),人家在乎的是能不能得到娛樂(不管是不是很蠢),能不能得到消遣。
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如果經濟文化足夠發達,大眾可以選擇多樣的文化活動而不是一窩蜂的去電影院看爛片。觀眾眾多,電影產量非常高的國家除了美國還有印度,印度也和國內一樣爛片無數,觀眾去電影院就是去吹空調的,但印度至少每年還能出幾部精品,而國內現在一年都出不了幾部好片子,大陸電影連印度都不如。。。。。。不甘落後!
嘴上說不好看,眼睛卻很誠實。
1.中國現在極速增長的觀影人群是極速膨脹的二三線市場。
「天將雄師明明很爛但是為什麼這麼多人去看@( ̄- ̄)@」你要知道這些人可能一年一共就看兩到三部電影,可能就是剛剛入門的觀影者,你想想看你小時候看前幾部電影的時候,是不是覺得部部都是經典?那好既然偶爾幾次選擇花個百來塊看電影,是不是要看個大片,怎麼樣也要是個大明星,大場面,特效好的片子吧,對於這樣二三線的觀眾,看完一定不忘嘚瑟一句「啥啥啥真是爽感,裡面還有啥啥啥」2.嚴肅片和商業片競爭就是件可笑的事情。而且小影院來說就那幾個廳,怎麼會給你排小眾文藝片。文藝片票房不高不僅在國內,國外也好不到哪去。不過國外有專門的文藝片影院,這些可以保證至少大部分文藝片不虧,這樣各有所好,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自己喜歡的電影,不會造成沒有對口影片看的情況。也只有在中國才會將文藝片包裝成商業片來營銷,「一步之遙」就是很經典的例子,口碑不好一大部分的原因可以歸為商業片的營銷,本來就是小眾的東西,對大眾一開放自然觀眾的層次就出現了。3.爛片大買,甚至爛片遭遇口碑滑鐵盧之後持續大買,在中國是個十分普遍的現象。此時爛片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了,大家都抱著一探究竟「究竟能有多爛」的心態湧入影院,花上百來塊博一個和朋友的談資。「呀呀呀,你也去看那個啥啥啥啦」當朋友圈都在瘋轉,狂噴這部爛片的時候,無需營銷,這就是最好的宣傳手段。也希望大家在噴完一部影片的時候,能夠誠懇加上一句,希望不要去看,並且推薦一個同期的好電影,可能效果會很好。不過可能越是叫不要看可能產生負面效果更大,越勾起不明真相的圍觀者看的慾望。4.不得不說有些爛片也是很好看的,爛也分層次,有些電影爛的原因是平庸,這些電影最難看,不過有些爛的原因的獵奇或者是爛出了風格爛出了審美,可以說它拓寬了電影的表達,在爛的境界中讓我們看到了新的表達形式,至少是一次有益的探索,能夠激發思考,反而,這樣的電影我覺得值得一看,不過這樣的片子中國至今還沒有出現。這樣的電影我想導演初衷一定不是奔著胡拍完電影去的,而現在中國基本就是奔著掙錢和糊弄上去的。5.觀影成本太低。設想一本厚厚的不知名作家寫的小說,你在看之前是不是會到網上搜搜評價,如果反響不好,那你就會慎重考慮一下了吧。為什麼?時間成本太高,反觀現在的電影市場,19.9一張票,一個半小時,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花的錢都是很低的,大部分人我想可能已經不在意了,反正要不了幾個錢。如果100塊一張票沒有折扣,我想可能效果要好很多。6.最後在這個生存基本沒有問題的電影界,希望大家強忍不看爛片的衝動,不要造成一種爛片賺錢,導演沖著拍爛片去的中國電影新浪潮,不過也說不準,或許幾十年後,這樣的審美成為了一種中國電影的風格登上大雅之堂呢。誰愛看誰看,反正我是不去看那些爛片
夜幕降臨,
下班了,家裡的沒有剩下什麼吃的了。索性找個館子湊合一下吧,明天就是周五了。周末估計弟兄們有空會聚聚。吃完
想找一個地方打發下時間。走進影院,嘈雜的人群中我抬頭望著紅格子里的片名。「選擇真少啊...」寥寥幾部的選擇讓我這個平日果斷的人都開始搖擺不定起來。
「看那個啥啥啥吧」旁邊一個男生諂媚的對她的女伴說。
「不要,那個***說這片子很爛」女孩毫不留情的拒絕。熱戀中的人兒吧,我心中想著。
「那看什麼?!哪部不爛啊?」男生似乎很堅持,估計事先團購了吧。
「你這麼說也對哦,那隨便吧。」女的說完低頭繼續看手機。看樣子是接受了速8的結局了。當都是爛片的時候,當然選宣傳力度廣的了。我已作出了決斷。
「你好,我想要一張***,8點的票還有嗎?」「小區有人在吃屎」
「真的假的?好噁心!」「真的,我勸你別去看了」「具體在哪裡?」——來自匿名用戶對《富春山居圖》的評價。35元就可以刷好幾天朋友圈呢
我們批判爛片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最常見的就是劇情空洞,技術落後,邏輯荒謬,思想粗俗。換個角度看這些元素背後代表的是什麼?
觀眾無需思考。
在中國現在的環境來說,大眾本來就喜歡無需思考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還有很多人相信微信段子一樣。簡單粗暴,無需思考反而成為票房上最大的優勢。一部中國電影,只要滿足幾個元素就可以保證足夠的票房:鋪天蓋地的推廣引起羊群效應,大明星的加盟來帶動觀影熱情,差不多的激烈打鬥來滿足觀眾對看熱鬧的期待,簡單粗暴乃至媚俗的中心思想以迎合觀眾的內心價值觀。《富春山居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電影對於中國大部分的觀眾來說,更多只是一場用來圍觀的熱鬧而不是用來欣賞的文化作品。在電影尾聲動作戲結束但電影還沒完結的時候,就有觀眾離座的情況其實比比皆是,並不是因為電影爛而離座,而是因為「熱鬧」的部分已經看完了。你不可能要求這類型觀眾去理解拍攝技術上的進步,不可能讓他們反思電影背後體現的社會現象和人生意義。去理解懸疑故事背後的邏輯?人家還覺得看個電影還費那勁幹嘛。
最近大賣並且「好評如潮」的《戰狼》也是一個例子。地攤文學的編劇,過於單面的人物塑造,中心思想沒有明顯的體現,動作場面的觀賞性在動作片範疇又沒有很大的進步。但是90分鐘內佔有全片時間80%的動作場面,已經讓普通觀眾有足夠的理由去觀影,稍微煽動一下民族情緒又能引起不錯的輿論效果。但是縱觀影片本身,是因為動作戲拍得真的很有觀賞性,還是只是因為國內電影已經很久沒有槍戰電影了?是因為影片用了具有說服力的方式傳達了愛國主義,還是電影的營銷口號上迎合了觀眾內心「愛國主義」的價值觀?大家喜歡冷鋒這一角色是因為他真的體現了軍人的品格,還是因為主角的塑造滿足了觀眾對軍人形象的幻想?這些問題分析下去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因為人有點閑錢就會追求所謂的精神滿足,而花錢看爛片就是這種行為,當然並不是因為爛片本身可以讓人有精神滿足(雖然有人也會因為爛片而獲得精神滿足,但那是少數人,在此略過不談),而是因為他們在花錢跟隨潮流。
不管一部片子好壞,只要炒作得當,都可以成為一股潮流,而很多人跟隨潮流就可以獲得精神滿足。這只是一種潮流,與片子本身的素質好壞關係反而不大了。想去看看真的像傳說中那麼爛嗎?
首先,你要明白,如何定義一部好的電影,什麼是爛片。這本身就是一個仁者見仁的事。你認為小時代次,但是蜜蜜的粉絲就是喜歡。你說一步之遙是牛逼電影,拜託,沒看懂的人怎麼會覺得好。林子大了,什麼鳥沒有,本身人口基數巨大的中國就是分群化嚴重的,外加上近幾年影視市場活躍,電商的底價票務興盛。可以說,在國內,一部電影只要是上映了,基本上騙回成本是沒問題的。其次,看電影這件事不要把它想的高大上,對於9成以上的人來說,看電影不過是一種基本的社交方式。兩個小年輕,吃完飯,壓完馬路,關係還沒到去漢庭,七天,怎麼才能找到一個相對封閉,黑暗的空間呢,當然是看電影,從成本上看,還是很便宜的。從我個人來看,看電影更是一種迅速消費時間的方式,最起碼保證了女朋友有兩個多小時看一部逛街,買東西。最後,還要說,做自己,讓別人哪涼快哪呆著去。不要以為不看爛片就是高端,也不要說只看imbd就是牛逼。姜文至今都說,羅生門他沒看過。是的,有必要跟隨別人的評論看電影嗎,自己是什麼人,就看什麼電影,這就夠了
由於貧富,城鄉,知識結構等等的巨大差異,有人可能每天在上海北京過著比歐洲某千年古城的文青更加有文化品味有內涵的生活。而有人可能每天把一半的時間都花在維護某3線明星是否出軌這個問題上了。可以說,中國社會現在是這個星球上最多元的社會了,而你做為其中的一元,為什麼要讓別人認同你的欣賞口味,認同你的觀影標準呢?
我早就不會去勸任何人不去看所謂的爛片了,甚至,我盡量讓自己的朋友圈裡不出現喜歡去為爛片捧場的人,這樣真的沒多難啊,所以說到底,你幹嘛要為那些你幾乎不認識的,跟你處於完全不一樣生活觀,消費觀的人操心呢?
至於中國電影的未來之類的,哈哈,我更是不操心了,就讓它自生自滅吧,就算以後中國電影絕種了,我還有日本電影,韓國電影,歐洲電影,好萊塢電影,甚至台灣電影可以看,我絲毫不會為中國電影的消失掉一滴眼淚。我覺得選擇去電影院看電影更多的是一種感覺吧(約會的不在此列),二三十塊的電影票,在價格上也能被大眾輕鬆的接受。不知道朋友們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同樣的比較差的電影,在電視上播放,可能你會看完,並覺得很有意思,但是根本不會在網上去搜索這樣的片子。
看了才能罵啊(???︿???)
來都來了,還是選一個看吧
約了個妹子,準備晚上啪趴的,要是看了個藝術片或者揭露人性險惡帶點哲學意味的電影。晚上啪啪啪還能全身心投入嗎?萬一人跑了就更糟了。哎,當初第一天為了華叔排隊去看《富春》到現在也將近兩年沒去過影院了。總算也不是什麼憾事
我是不願意當小白,除非是沖著第一部的口碑。然後,電影院就只看國外的了。那麼,剩下的看爛片的,都不是為了看電影而看電影啊!
我不知道我的回答算不算切題,因為其實我只是從我自己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我覺得,除了前面幾位的回答之外,可能還有一個原因:電影院很討人喜歡。
一部電影,在電腦上放和在電影院里放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驗。巨大的銀幕,完美的5.1杜比音效,為電影本身加了特技,把電影的美放大。加上等候區漂亮的裝修,昏暗又專註的觀影環境,甚至是身邊佳人的陪伴,這樣的美,只要幾十塊錢,人們有這樣的剛需,我一點也不奇怪,至於剩下的,就是各自發行商的本事了。因為看的人覺得不是爛片。。就這麼簡單。。對於貢獻票房的絕大多數來說,不是爛片也未必是好片。。就那小時代來說吧。。劇情狗血嗎?人物關係混亂嗎?社交媒體都黑出翔來了。。。傻逼觀眾下次不會去看了吧,結果呢?第三部比第一部票房還要更高。。實際上小時代選角,音樂,鏡頭,場景都甩國內其他青春電影一條街。。儘管這是一部很狗血的電影。。整天說xx是爛片木空國產電影那些人,真的沒有偏見嗎?雖然他們可能連在網上都沒看過。
拍下電影票/爆米花/可樂/自己藍後發朋友圈藍後接受別人點贊藍後在知乎該電影的問題下寫回答藍後在沒看的人面前裝成「知名影評人」的樣子
好奇它有多爛……
因為需要票根發微信。。。
不看的話,別人罵的時候怎麼找共同語言?
從早期好萊塢開始,演員自己買票沖成績就已經開始不是大新聞了。所以現在,你懂的。
哇,電影的小鮮肉真嫩哎呦,這裡的爆米花不錯哦嘿嘿,剛剛在朋友圈發的票根照片有好多人贊啦(≧▽≦)嘻嘻,經常與朋友來一起看電影也不錯哼哼,請我看電影的男孩也挺帥的嘛咦,那電影講的什麼來著?
電視屏——中屏——家庭定位;電影屏——大屏——社交定位;電腦、手機、PAD等——小屏——個人消費定位
因為約會沒事做阿!!!!!周末和男友出來吃完飯。夏天太熱冬天太冷還可能下雨下雪下冰雹。我又擔心晒黑。不去看電影吃甜品難道一起自習去╭(°A°`)╮雖然我男友處女座完全不能接受爛片所以還是自習去了。。憑心而論有了團購什麼的看場電影又不貴。算上爆米花可樂還100塊以下夠兩個人打發2個多小時的時間而且非男女朋友可以趁機拉拉小手我們這種老夫老妻還可以多個吐槽的話題晚飯以後起碼有的聊了何樂而不為阿(?? . ??)
曾經有個朋友打電話給我說他和這次追的女生沒戲了。我問為啥,他說在看啥電影的問題上出了分歧,結果不歡而散。我沉思了一會——嗯,看來你是真的想看電影,活該單身一輩子。
其實電影院對電影是有加成的…我在電影院裡面看很多片子,看得挺歡樂,例如說不二神探什麼的。當時並不覺得這40塊錢白花了。但是如果在電腦上看肯定是爛片一部。
電影爛不是重點,重點是陪你看爛片的人。票價高於本身價值不是重點,重點是你花了有限的金錢換取了某人無限的記憶。
因為總會有人覺得那不是爛片的
世上就是有很多你不理解但是常見且自己無能為力改變的事啊。
電影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一起看~
人民對影片需求增多,編劇作家尋求越多的創作靈感,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從天涯等各大社交網站,論壇抄襲別人的故事,開始隱秘的監控監視平民生活,從以我網路吵架的故事改編成《萬萬沒想到》開始到現在,我的生活經歷被改編多部劇作,而我只能網上電影院里看到,發現劇情有自己故事的影子才知道自己的生活題材被盜用。因為我在網上看的懂他們作品暗含的意思,有互動交流,知道他們正監控監視著我,知道他們知道我發生的一切事情才會去懷疑的,如果其他人不知道的,也許就以為如有雷同實屬巧合了!
開始他們還假情假意的在劇里暗示錄用我,期間我還遭受了匿名網路語言暴力,現在完全不通知一聲就拿我的經歷去改編,而且沒有一個人承認這些劇改編自我的故事!微博也拉黑了我!趁著沒人知道撒腿要跑!請廣大網友為我伸張正義!
有人看電影是看到好片上映了,去看看有人看電影是有時間了,要休息一下,去看個電影。對後者,只能從現在上映的電影裡面挑沒看過的,順眼的。
你真的以為看電影是去看電影嘛?
因為花點錢可以過幾小時別人的人生,你告訴我為什麼不?
再說你不看就知道是爛片了?不花錢驗證就是道聽途說。
舉個栗子:一步之遙。很多人說是爛片。而我覺得是一部值得反思的文藝片。
所以我認為只有小時代那片才屬於爛片,而你們卻很愛看。你們難道不是為了花幾十塊錢體驗一把富逼的生活?因為閑著沒事幹,有事不想乾的人太多了。
贊高票。
另外補充,除去那些不是真的去看電影的人,剩下的情況。
按照我的理解,爛片之所以也能有票房,是因為你在看之前你不了解它爛不爛,總不至於你先從電腦看過以後覺得好再跑到電影院細細觀賞吧。當然,也有很多人會說,有各種影評啊,看過的朋友會告訴你啊。但是,你們真的在看每部電影之前都會先看影評的嗎,看了影評說好的你一定看,說不好的你一定就不看了嗎?你就不好奇這片為什麼這麼爛,爛到大家都說它爛嗎?所以,無論怎樣,你還是會去看的,能和其他看過的人一起吐槽,也是一件很歡樂的事情。不然,別人吐槽的梗你都看不懂,會覺得自己又跟不上潮流了不是?最後,正因為有了這些爛片,讓我們有了吐槽的資源,正因為有了這些爛片,才襯托出優質片的可貴。爛片絕對是以前有,現在有,將來更不可或缺的一大神器。存在即合理,讚美爛片。(^0^)/看到頂樓的答案,我這種一個人無聊到去看明知道是爛片的電影是不是沒救了T_T
謝邀。。。
我想題主問的應該是國產電影。那我就說一下國產電影。
先說為什麼爛片多吧。主要原因是電影高產。量大了,這其中就難免出現爛片了。電影的高產一來和政策有關係,還有就是現在的投資者也比以前更加大膽了。
就拿後會無期來說,韓寒的一本書《告別與告白》曾花過比較大的篇幅說過他怎麼找到投資的故事。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投資者覺得韓寒只要靠粉絲效應也能賺到錢,如果演員找的對的話票房能更上一層樓。所以很多電影的誕生純粹就是為了賺錢,劇本好嗎?演技怎麼樣?都不管,能賺錢就好。
後會無期在我看來根本算不上電影,寫成小說的話應該還行,所以說它非常符合我心裡爛片的標準。但是他在網上的名聲似乎比小時代要好得多?我覺得應該是上映前的營銷做的很好,幾句雞湯式的「名言」給人一種錯覺那就是,如果你覺得這電影爛的話,那就是你的內涵不夠,看不懂,因為這是文藝片。
在電影高產的情況下為了競爭票房,各家劇組就開始在微博上面炒作,我覺得我會進電影院看國產電影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微博的宣傳。雖然我沒有直接去關注這些劇組的微博,可是我依舊會通過熱門話題或者我關注的人的轉發的微博得到關於這些電影的消息。這就造成了和廣告效應是一樣的效果,看的多了就自然會想去看了。加上現在各家團購出的特價電影票也是非常之多。我也是受益者,因為我看過很多0元,9.9的電影了。這麼便宜的電影票為什麼不看?要是爛的話也無所謂,反正不要錢/10塊錢。
P.S.千萬別看左耳還有何以笙簫默,爛到我沒話講了。。。。。知乎上好的問題少人答,爛的問題一堆回復,我也跟題主一樣困惑呀
因為妹子說她想看那個。我會退步。
看電影現在已經是主要的娛樂方式了,我是只有節假日才會和家人或者朋友出去看一場電影,並不能保證每個假期都能有好片,現在網路票價都不高,所以一般出去看電影選的都是票價有特惠的,真正好片爛片並不是太在意,節日看電影就是看一個好的心情,更關注影院看的氣氛。要看經典的好電影還是偏向於在家裡開電腦下載看
電影沒看過,你怎麼知道爛不爛,看過才知道。我去看爛電影不外乎兩種原因,一種是支持自己喜歡的明星,另外一種純粹無聊去看看爛片。不過我這種窮孩子是不會有第二種原因的。
有一部分人是想看一下片子有多爛~
去看到底有多爛吧,爛片永遠是喜劇片
黑小時代就大聲黑出來嗎
35塊錢看幾張好臉,順便看完臉酒店啪啪啪,不是挺划算的嗎題主還能找到更廉價的約會方式嗎
1.想進電影院感受電影氛圍的慾望來了
2.沒有國外的好片可以看3.電影票不貴,時常有兌換券(我爹的單位好啊)4.我能說是為了鼓勵他們拍出一部好片而進行的投資行為嗎(瞎扯的)5.面對宣傳預告的高逼格,我本人的分辨度逐漸崩潰6.沒有預先看評論查分數的習慣,總期待能遇上好片得到驚喜和滿足7.跟身邊一群瞎bb還覺得自己超有格調的人有一丟丟的共同語言(這在其次的其次的其次)好吧,就是自己閑的。
有一句話叫,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國產電影怎麼發展,還得看製片編劇了。能做出好片,自然國產好片的票房就上來了。然而做的都是爛片泥石流、跟風、不鑽研怎樣融合深度和劇情、怎樣和觀眾對接、怎樣提升技巧,而是宣揚爛大街經不起推敲的雞湯、濫用觀眾的情懷、賺錢?如今不能這樣單純的定義了,大概連導演自己都沉醉在自己的「有情懷」「充滿誠意」里了。而願意捧爛片的觀眾們,大概很大一部分和我一樣,我知道你們也期待一種精神上的奇遇,雖然往往沒有還被卷了錢,但還是提高鑒別預告和成片的能力吧。
當然了,也別給所有國產電影貼上標籤,也不要一提國產就嗤之以鼻,有一些許國產小眾還是很不錯的,給國產一些發展空間,未來導演編劇不就是我們這一代人嘛,還是可以期待的。
為爛片貢獻票房,我深知了這很可恥。你還真的想看電影啊
要麼是有喜歡的明星單純去看顏要麼真的是太閑了片荒,還有就是造假了。其實上我不能動懂得看爛片的人
開房又不是為了睡覺。。。
跟女生去看電影還需要在乎電影好不好看?( ̄▽ ̄)題主你醬會沒女盆友噠~~
或許看電影不是關鍵,和誰去看才是重點
很簡單,我們不再是為了看一部好看的電影而進電影院,在這個時代,真正的影迷有,但絕不是佔大多數。更多的人只是為了某種目的吧。比如,為了約會。但你的目的變成只想和對方相處幾個小時的時候,兩個人開心就好的時候,你還會有多在意你到底看的是什麼電影嗎?似乎不錯,就看了,沒有任何理由。看電影是可以集體性完成的一個行為,不像我們自己獨立形成的行為。比如你看書,或許還會去挑一部好看的書,而不是浪費時間的去看所謂爛書。根本來說,影響看電影這個行為的因素,已經不再是你單純想獲得一次美妙的觀影體驗了。
因為他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價錢消磨大段的時間,並且還不覺得尷尬,並且能讓你再接後的幾天多了很多與其他人的談資。因為如果團購或者會員卡,最後的票價30r左右,比咖啡廳的一杯咖啡便宜,還不用承擔附屬的甜點等消費
不看爛片的前提是你給部好屁阿寶看
看電影因為啥?因為學生多,沒錢的更多,不會表達自己只能通過熒幕向別人傳達信息的人最多。
鍛煉審美評價分析能力
他們不覺得爛啊
第一批不知道爛不爛的告訴了第二批想知道有多爛的跟第三批不管爛不爛我只是來把妹的和睡覺的,於是看起來很多人看。畢竟人口基數大
想看看到底片子有多爛
才有注意力談戀愛啊
就只是為了吃電影院的爆米花,就只有我覺得電影院的爆米花比別的地方都好吃嗎?
演員的臉就是一個刷卡機
1.人傻 錢多 2.帥哥 美女3.憤青 文青
倆字兒:得瑟
你不看怎麼知道是爛片,別人說不好看就不好看,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你跟朋友說小時代是部爛片,別人問你你看了嗎,沒看你怎麼知道是爛片 親身經歷看了又會後悔
電影院已經不止是起看電影的作用了吧 多少男男女女把它當做了炮房
推薦閱讀:
※赫拉克勒斯1:努得爾斯(《美國往事》)
※從文案角度看《夏洛特煩惱》?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比利·林恩
※《新木乃伊》虧損近1億美元,阿湯哥寶刀已老,中國錢是進是退?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