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聽國內民謠專輯總體感覺缺了什麼覺得不完整?
平時什麼專輯都聽。可是作為一個folk愛好者在聽國內的民謠總覺的民謠歌手們的錄製專輯與流行或者其他風格的音樂總覺得不飽滿(完全是聽覺上),如果說僅僅是編配的原因那麼李志擁有團隊之後做的1701靜靜聽下來還是與國內主流專輯錄製有細微區別。要是說他們都是獨立音樂人的話 那國內那些做電子的(麻將等)jazzhiphop就算和同類音樂比也算不上『骨感』。相信有人提到萬青但是我真的有仔細聽(這張專輯剛出就聽了覺得可堪神磚)可是還是感覺不是很豐富。總的來說就是覺得國內獨立音樂的錄音室專輯有一種單薄的感覺但我卻不覺得全是編配問題。有望知乎大神賜教
謝邀。
這種感覺我也有,在我看來主要是三種情況。
第一,獨立音樂人寫出的旋律不夠悅耳。
有許多民謠歌手都是半路出家,沒有經過專門的寫作訓練。寫出的旋律沒有張力,不夠抓人。對於民謠歌手來說這一點太致命了。如果沒有豐富的編曲手段來充實歌曲,也沒有優秀的唱功來表達歌曲,那麼能拿來吸引人的東西就只剩下旋律和歌詞。幸好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喜歡歌詞,這才讓一些民謠歌手得以生存。
同樣是創作歌手,我不拿周杰倫欺負人。咱們就聽聽民謠圈子裡寫旋律有幾個能趕上李榮浩?
第二,編曲太簡陋。
這一點同樣致命。一把吉他一套鼓,間奏再加一段口琴,這就是一首典型的民謠配器。配器單調不說,錄音和混音做的更是像Demo一樣。這種水平怎麼可能比得過(相對)成熟的流行音樂製作。
第三,唱功。
唱功這事可能沒那麼重要,畢竟國內有羅大佑,國外有Bob Dylan。但是如果和流行音樂做對比的話,唱功的好壞就很影響評判了。如果李志去唱Eason的專輯,那真是什麼編曲都救不回來......但是反過來就會增色不少。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民謠歌手們的功力還太嫩。推薦閱讀:
※李志今年「春末的南方城市」的巡演海報(如圖)為什麼第一眼很好看,但不久就覺得粗糙簡陋乏味?
※如何理解李志的《牆上的向日葵》?
※李志跨年專輯狂賣數萬張,對音樂而言這是最好的時代
※聽了李志這麼多歌,哪首是你的故事
※來,讓我們幹了逼哥(李志)這碗12年的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