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俗諦的因果與勝義諦的空性是不二的?

如題空有不二。 佛陀是最明白該怎麼活著與什麼是活著的人,就象他隻身阻擋報復家鄉的大軍,回家使妻兒如法生活,過去世被歌利王節節肢解時的表現等等,不管從世俗諦看,還是從勝義諦看,都是如此如法正確!


佛陀說法有兩個方向,這兩個方向的選擇取決於聽法者是什麼樣的人。諦,是真理,不虛之理。【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者世俗諦,二者第一義】

一,世俗諦:針對世俗之人也就是凡夫所說的真理。凡夫多執著「有」。我有房有車有錢有病,都是建立在有上。無論是法有,還是我有。所以在凡夫角度而言「有」就是真實的。比如,跟你說你是不存在的,你是空的,凡夫是沒有辦法接受的。所以才說,有。那跟凡夫說因果是有,這個有,是假有,也有說叫妙有。是為了讓其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但是因果本身是空性的,因為因果也是緣起法,緣起法就是性空的,空性不代表沒有作用。那麼凡夫會認為因果起作用,所以因果是存在的。所以就按照凡夫的觀點說因果是有的,既然是諦,那麼這個有就應該是真理,那麼是說這個有是真理嗎?並不是,只是對於凡夫而言,這個有,是真理,對於佛而言,只是方便,但是佛是可以通過教化這個有而轉化到空性的,所以這個有也能夠稱為諦。

如果直接說因果是空的,凡夫的根基就會執著因果是空,如果執著因果是空的,那麼就會無惡不作,就是執著空。所以根據凡夫的根基,說因果是有的,歷歷在目,了了分明的。說(有)是為了讓他入空,如果直接說空就只會執著空而不明白空有不二的道理。

二、勝義諦:也就是真諦,第一義諦。這是聖人自己所悟的真實境界諸法實相,諸法之實相又是性空的。聖人證悟一切法皆空的真理,所以叫勝義諦。勝義諦說空,也就是因為空性,所以諸法能夠成立。(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那為什麼因果是空的呢?如果因果不是空性的,那就是定有實在的,如果是定有實在的因果就不會有變數,那因怎麼成為果呢?所以,就是因為是空性的原因,所以因果才能成立。如果因果是定有,那麼就是宿命論了。就是今生殺雞來生變成雞被殺。所以來生要變成人就只能去殺人?顯然這是不符合佛教的因果理論的。

最後,空和有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取決於對他了解的人的程度。

離開了有,不會單獨有一個空的存在。

沒有空,有建立不起來。

離開了有不會有空的存在:就是說,你的勞斯萊斯丟了,那麼你得先有勞斯萊斯。那你都沒有勞斯萊斯,你怎麼可能說,你的勞斯萊斯丟了。

沒有空,有建立不起來,就是說,你得先是健康的,然後才會有病。或者說,你得先是活人,所以才會有死。你不可能對一個死人說,他死了兩次吧。

所以那些電視劇什麼真真假假的車軲轆話來回倒就是這裡的意思而已。

本來就是一個東西,分成兩個角度說,順應凡夫所說,是為了讓他從有入空。明白空有不二的道理,執著有和執著空都是極端,所以有一個中道,然後後面有人告訴你,執著空有不二這個中道也是執著。

所以你知道為什麼學中觀的容易禿頭了


首先,我得承認我不懂,光是上述佛學名詞的基本概念我都不清楚,我只是對佛說的東西感興趣,沒有任何真修實證。

既然受邀回答問題,就嘚啵幾句。我下面說的完全是以盲引盲。

世俗諦是什麼?不懂,跳過。

因果:即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例如,佛被人故意用開水燙,還是會疼,還可能會嗷嗷叫的罵娘,但不會起嗔恨心。這就是因果不空,哪怕你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被車撞了還是會掛。

勝義諦:不懂,跳過。

空性,不二:佛經中經常會出現「不空」,「非有」、「不二」等詞。我的理解是怕讀者著相,例如:說「一」就會讓人覺得真的有個東西,只能用不二。至於空性是什麼,更是只能靠真修實證,無法用語言去說。

最後,提問者如果是真修行,上述問題應該去問你的師父。如果是普通人,建議別在名相上打轉,也別提這種裝13的問題。以個人經驗來看,對普通人不修行的人來說,讀佛經會非常傷神,特別是沒有老師指導。不如看看黃色小說,擼擼雖然傷腎,但不會傷神並有助睡眠。

我的研究方向是給水管網,如果吃瓜群眾有給水管網建模、漏控的業務,歡迎給我留言,但凡不懂的問題我會弄懂。不說了,搬磚去鳥。


地藏菩薩言。

如來所說。無生無滅。即是無常。滅是生滅。生滅滅已。寂滅為常。常故不斷。是不斷法。離諸三界。動不動法。於有為法。如避火坑。依何等法而自呵責。入彼一門。

佛言。

菩薩。於三大事呵責其心。於三大諦而入其行。

地藏菩薩言。

云何三事而責其心。云何三諦而入一行。

佛言。

三大事者。一謂因。二謂果。三謂識。

如是三事。從本空無。非我真我。云何於是而生愛染。觀是三事。為系所縛飄流苦海。以如是事。常自呵責

三大諦者。

一謂 菩提之道。是平等諦。非不平等諦。

二謂 大覺正智得諦。非邪智得諦。

三謂 慧定無異行入諦。非雜行入諦。

以是三諦而修佛道。是人於是法。無不得正覺。得正覺智。流大極慈。己他俱利。成佛菩提。


有一種懶人的解釋方法,說因為真諦不生不滅,所以俗諦上才能因果歷然,所以真諦與俗諦,空性與因果是不二的。

但是這種說法其實似是而非,不甚準確。因為按照我們慣常的理解,有因有果和無因無果是沒辦法融合在一起的,邏輯上這講不通。所以知道當在說因果與空性不二時,這並不是慣常理解上的因果與空性。

按照吉藏大師的說法,此處的俗諦中的有生有滅說的是無生滅中的有生有滅,是假生,此處的真諦中的無生無滅是有生滅中的無生無滅,是假滅。以假生為俗諦,以假滅為真諦。

然世諦生滅,是無生滅生滅。第一義無生滅,是生滅無生滅。然無生滅生滅,豈是生滅。生滅無生滅,豈是無生滅。故非生滅非無生滅,名二諦合明中道也。

這裡才可以說世諦與真諦是不二的,因為按照以上的引文,它們本就不是兩個東西。

有人問,如果按照慣常的態度去理解因果與空性,會有什麼失誤呢?吉藏是這樣說的:

他有有可有,則有生可生。則有生可生,則有滅可滅。有生可生,生不由滅。有滅可滅,滅不由生。生不由滅,生非滅生。滅不由生,滅非生滅。生非滅生,故生是自生。滅非生滅,故滅是自滅。自生則是實生,自滅則是實滅。實生實滅,則是二邊,故非中道。

所以如果實有生實有滅,邏輯上講不到空性那頭去,這叫做陷入了邊見。

以上引文皆出自《中觀論疏》。

所以,有人會說,非空非有是中道,即空即有是假名。其實,講到正義上,非空非有何嘗不是假名?即空即有何嘗不是中道?為什麼呢?因為此處的空有原本就是假空與假有。就像《般若經》說的,諸法但有名字而已,本就不能以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而論之。


六祖惠能:「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註:宗,印宗法師


因果即是在空性上運轉,空性本身也是因果。因果本身就是空性,空性也是因果。樹木長成時即是空性,待結果消滅時也是因果。眾生所做善因惡因,待結果受身時也是因果,此因果也是空性。如來藏中各各發明,各各受業,因果空性常住不易。


一、關於世俗諦:

世俗諦是我們最了解的,平時我們在二十四小時里所接觸的一切,也就是前五識所能感受到的,第六意識所能思維到的一切都屬於世俗諦。世俗諦中包括了因果、輪迴、造業、行善、學佛、成就、墮落,還有物質、精神、時間、空間、運動等等,也包含了古往今來的哲學、科學、藝術等一切學科。

二、關於勝義諦:

勝義諦對凡夫而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境界。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從未接近過的境界叫作勝義諦。這如同當空中烏雲密布時,一陣風將烏雲吹散,就露出了烏雲背後的藍天。我們現在的所觸、所及就像烏雲一樣,它遮蔽了一切真相,使人無法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現在我們就要尋找一種能夠象風一樣吹散這些「烏雲」的有力手段。當這些「烏雲」消失以後,我們就會發現另外一個境界。就像一片深秋的藍天,萬里無雲萬里晴。

但是,誰能知道這種境界的存在呢?佛、菩薩和一些證悟了的凡夫隨時可以進入這種境界,他們知道。而普通的凡夫雖然不能直接感受和體會此境界,卻可以通過理論來證實這個世界的存在,所謂的理論即指中觀的邏輯。

三、世俗諦與勝義諦

對於世俗諦和勝義諦,凡夫是無法切換的,只能停留在世俗諦中,無法進入勝義諦。現在我們雖然知道有勝義諦的存在,卻沒有辦法親自證入。一地以上的菩薩則時而在世俗諦,時而在勝義諦,當他進入空性境界的時候,便處於勝義諦中,從此境界出來後,又處於世俗諦中。佛則永遠超越了世俗諦,始終在勝義諦當中。但是,佛知道世俗諦是什麼樣子,佛知道眾生在世俗諦中幹什麼,以及度化眾生的方法等等。

所以,樓主提及的往昔佛陀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節節支解的公案也是這樣的一種「切換」。這個公案源自《金剛經》中,佛陀與須菩提之間的一段對話。但當時,忍辱仙人是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境界行持的,因為一旦 「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而這樣的境界,和凡夫是不一樣的。如果佛陀在當忍辱仙人時,有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執著,肯定會對歌利王生嗔恨心。但他並未如此,由此可見,他的心中存在空性智慧。


因果是相,空性能覺,覺與相的關係是一體兩面,即相離相、非即非離的,就像可樂的顏色和味道這兩個屬性,看似同是可樂,但又確實是兩個屬性,不一又不異,所以叫做不二。這個很難在道理上明白,需要實際體會,推薦《楞嚴經》。


( ??ω?? )自動摺疊


您在俗義里研究俗義與勝義及其關係,反正都是俗義,當然不是二了,是一


我們去照鏡子,看到鏡子里的影像,請問影像和鏡子是兩個嗎?所顯現的影像和能呈現的鏡子,不二。


感謝您的邀請!

本人願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倡導大家找到一門跟自己契合的法門,然後去踏踏實實的「真修實證」,關於各種名詞或者概念理論的討論基本上是不參與的,謝謝 。


感謝你的邀請

不過我是基督徒 對這個不懂 抱歉

不過 佛論因果 基督的意義是

上帝會以誘惑試煉你 看你是能戰勝魔鬼增加向主的信心 還是被魔鬼攪擾

你正在激戰神對你的烈怒 在適當的時候 神會來教導 督責 歸正你當行的路


既然已為人,超脫於人世的同時,又是要活在人世的。講求的是靈活變通,不能把萬物萬事想得太絕對。


這種問題請不要邀請我,我只關心與原始佛法相關的內容(參考雜阿含經)


我想這就類似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個物體,左視圖是長方形,俯視圖是圓形,如果你知道它是個圓柱體你就知道不矛盾。從我們的角度看過去是因果,從證悟空性的聖人入定角度看是空性,但這很可能就是它的本來面目,所以不矛盾。以上說法僅是個人猜測,僅對個人負責,供參考。


題主的問題補充我沒看明白,就標題說一下自己淺薄的理解,只作探討,歡迎指正

比如說真實存在是一個硬幣,硬幣的一面是顯現上的因果,另一面是空性,而無論顯和空實際上都是這個硬幣,所以說顯空不二,這個意義上來講空性也不是了義的


謝邀,我目前在看論語別裁,原本大學微言,水平有限,題主的問題暫時回答不了


因果屬於"諸法"的範疇。

麻煩題主理清概念再提問。


推薦閱讀:

發生了什麼事情促使你還俗?
不世俗的人就真的不好嗎?就真的在別人眼裡是奇葩嗎?
如何看待年輕人加速向世俗社會靠攏?
如何看待理科狀元流浪街頭,稱世俗生活很無聊?
世俗化穆斯林能做到多世俗?

TAG:生活 | 現實 | 空性 | 因果 | 世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