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冥想時要盤腿坐?
是真的有幫助么?還是電視劇小說什麼的傳遞的錯覺?
作為哈他瑜伽流派的習練者,我有必要強調一下,哈他瑜伽這個流派的冥想是「移動中的冥想」,在體式中冥想。而盤坐只是眾多瑜伽體式中的幾種(幾種盤坐方式),數量比例上只是很小比例。即使是在常用性上,也不是最常用的冥想體式。最常用的是:攤屍式
錯覺。
冥想是關於心,專註的練習,絕不是關於坐。
現代人明明身體僵硬,非要雙盤,那是拗腿練雜技,與冥想無關。
當然,人家身體柔軟,雙盤坐得自在,那當然也是最穩固,最適合長坐的姿勢。打坐的重點,在於止或者觀,姿勢不是最重要的。
下面文章,希望能夠幫到你:
禪修的傳統四種姿勢有:斜靠,坐,站,走。每一種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同的姿勢適用於不同的情境。
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進行練習。全天,我們都可以覺知到我們在哪,在做什麼,在感受什麼。
從內觀的角度出發,選擇哪一個姿勢都沒有區別。
但是,從實用的練習角度出發,不同的情境下,有些姿勢的確優於其他。選擇姿勢的核心在於,符合當下的情境,並且符合你的能量級別。
斜靠的優點是,這個姿勢相當穩定,你不用花力氣去保持姿勢,通常也沒有痛苦,因此你可以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細微的感受上面。但是呢,斜靠讓人容易睡著。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還是選擇「端坐」的原因。但也存在一些人,比如說我,就喜歡斜靠。斜靠讓我能夠很好地練習,端坐反倒讓我覺得很緊繃。你只要稍微試一下,就知道斜靠適不適合你了。
端坐,是最傳統主流的姿勢,但並不特別。端坐,比起斜靠來說,能夠產生更多的能量,沒那麼容易睡著。端坐,比起站和走,產生的能量少一些。當你坐好了,這個姿勢也相當穩定。但是,人們發現,「坐好」也是要花很多精力的。
關於坐,這裡面也有很多不同的姿勢:坐在椅子上,蓮花坐,半蓮花坐,印度坐法,散盤。
很多教派煞有其事地把「坐姿」弄得特嚴肅,其實這和禪修效果關係不大。關於坐姿,關鍵的其實是:
- 你能保持這個姿勢較長一段時間
- 你的脊椎是挺直的,所以你能夠順暢地呼吸,也不會造成長期損傷
疼痛在禪修中是正常的,但是假如在結束練習後,疼痛持續很長時間,尤其是膝蓋的部位,那麼你就要考慮轉換姿勢了。
站立,比端坐產生的能量要更多,所以更加不會睡著。當能量很低的時候,你可以選擇站立。你可以微微張開眼睛,就不會睡著或者摔倒。但你喜歡的話,也可以閉上眼睛。
走,是產生最多能量的一種姿勢。久坐之後走一走,能夠幫你舒展筋骨。它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移動能夠幫助我們活在當下,但是也使得穩定的專註變得困難。有些人覺得,走比起端坐要低級一點。但是,我的經驗告訴我,它們都是很好的姿勢。我們走得快,還是慢,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否覺察我們行走中的各種感受。這也是個很好的機會,去研究,我們的心念和動作之間的關係。行走,包含了心和行動複雜交互的過程。假如行走有太多的感受,你無法全部處理,那麼我建議你,就關注你的腳和腿就好啦。
微信公眾號:U_Undefinable
冥想使用坐姿,是因為相較於站立、靜行等姿勢,坐姿是較為穩定的,不用花太多力氣就可以讓脊柱自然挺拔,並且長時間保持。當然,仰卧平躺是最穩定且不費力的姿勢,但是並不是最常用的,也不是推薦姿勢。原因很簡單,因為太舒服了...... 基本躺著躺著,放鬆放鬆,就很容易想到不該想的地方,或者直接進入夢鄉見周公去了。
至於盤腿,原因有三(敲黑板,劃重點了)
1. 三角形穩定性。不多說,大家可以自己試一下,在保持脊柱自然直立的情況下,兩條腿向前伸可以做多久,兩條腿打開可以做多久,都很難保持,很想躺倒對不對。因為這個時候我們的接地面是兩條線。只有屈腿而坐,我們的接地面才可能成為梯形,四邊形,三角形等,構成一個穩定的底盤。而小學畢業的同學們都知道,三角形穩定性是杠杠的。
2. 能量閉環。很多修身型的運動都講究能量,比如太極講「行氣」,瑜伽講「能量」,日本武道講「合氣」(想到龍珠里有「龜派氣功」,海賊王里有「霸氣」,哈哈哈~ )。冥想也是一種匯聚提升能量的練習,盤腿時,我們雙腿彎曲,腳尖會指向自己或者緊挨著另一條腿,雙手會合掌或者放在膝蓋上,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聯通閉環,能量才能在全身循環流動。
3. 凈化經絡,加深冥想。這點要說到瑜伽理論。印度傳統瑜伽認為人體有三脈七輪和一股沉睡的能量,這股能量被稱為昆達利尼(Kundalini),位於根持穴。而盤坐冥想可以調整呼吸,調節情緒,提升能量流動,這整個過程有利於凈化經絡,加深冥想,最終激活身體的潛能。是不是說的有點懸乎~ 那就金庸爺爺的一句話總結下「盤坐,則可氣沉丹田,打通任督二脈」。
不過,坐姿的第一準則是舒適。如果盤腿坐給你的膝蓋,腰背部帶來不適,或者疼痛感,則不能勉強自己的身體。可以用坐墊墊高臀部,或者在背後放置靠枕,或者坐在椅子上。如果是在課堂上,也不用覺得害羞或者不好意思。因為聽從我們的身體,做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正確的。
使用椅子坐坐姿冥想,則要注意,背部離開椅背,雙腳踩實地面,保持髖關節、膝蓋與雙腳在同一平行線上。
謝。
盤坐是最適合修行的姿勢。
在修行中,這是結身印的形式。據說是把血液循環集中在上半身,大腦可以得到更多血液供應,有利於思維運動。
夏天把腿盤起來坐防止蚊蟲叮咬,冬天盤腿坐可以給腳保暖,這是習慣到自然的事,並沒有刻意去練習。
不太贊同一些觀點…雙盤是為了使人保持清醒(或者說意識?)同時雙盤坐的穩固,可以保證忘掉身體時不會摔倒…躺著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但躺著容易睡著…這些東西都是從求簡的角度出發才被發明出來的,當然如果你能想出更簡單的方法也可以,沒必要追求形式
這是最適合修行的姿勢。躺著太舒服,沒一會你該睡著了;站著太累人,沒一會你該分心到維持站姿上了。只有坐姿,適中。而且雙盤的姿勢比較穩固,你知道冥想或者禪修的時候,這樣的狀態是很有幫助的,不然你初期沒有發展起來的心力容易被衝散。
穩身體不會晃動
雖然不懂這其中的大道理,但是個人體感如下:
我覺得盤腿坐式的冥想比較容易進入狀態,而且比較容易放鬆,也容易集中。
其實還有一種冥想方式,叫「攤屍式」,這個方式冥想真的很不錯。
但是有個缺點, 很容易睡著。。。。
尤其是在一組動作完成之後。
我經常有大汗淋漓的攤屍冥想睡著後著涼了的經歷。。。
冥想就是一個讓自己精神放鬆的過程,只要自己覺得舒服的姿勢都可以,所以我自己嘗試過很多自認為舒服的姿勢,比如斜靠在床上、正坐在沙發上、蜷坐、平躺、葛優癱…
最後發現,很多姿勢才開始的時候以為舒服,結果過個三五分鐘身體某個部位就會有壓迫感,而依靠斜躺等姿勢,冥想後會發現,呼吸並不舒暢,因為背部沒有伸直,影響胸腔和肺部的擴張。而看似彆扭的打坐姿勢才是可以坐最久,同時呼吸最順暢的姿勢,並且兩手放膝蓋上,手掌向上也是手臂最放鬆的姿勢。其次是平躺(但平躺容易睡著)。
不要覺得用打坐姿勢的人冥想做作,那可確實是最符合人體生理的姿勢。有本叫禪者的初心的書上說,這個姿勢可以讓你忘掉左和右的概念。沒法分辨左右腿-_-
我個人覺得這個姿勢就是印度人的一般坐姿而已。
最後,不用糾結於姿勢,廣義的說,人無時無刻都在打坐。啊哈哈哈哈。推薦閱讀:
※冥想,喬布斯、施瓦辛格、科比都會做的同一件事
※佛教的修行,是要磨掉個性習氣嗎?
※每天冥想,降低焦慮 - Sattva
※怎麼修內觀?
※最快的水感提升方法--玩和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