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和日本、歐美國家的讀者的閱讀習慣有何不同?


首先明確一點:讀書少的不止我們中國人。

Pew Research Center 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成年人平均每年閱讀的書籍數目只有12本。而50%的美國人在過去的一年中,閱讀量不足5本書。

調查結果一出,一片哀鴻遍野。類似「The Decline of the American Book Lover」 (The Atlantic), 「The Long, Steady Decline of Literary Reading"(The Washington Post)的文章充斥各大媒體,不勝枚舉。

因暫時沒找到國內相關數據,這裡暫先羅列Pew Research Center對美國讀者調查的幾點發現,供各位看官參考把玩。

1. 閱讀書目數量

女性每年平均閱讀15本書,而男性只有9本。閱讀量與教育、收入水平呈正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65歲以上的人群平均閱讀量為每年13本,高於其他各年齡段。這從側面反映「工作忙」的確是拿不出時間讀書的重要原因。

2. 閱讀媒介

紙質書依然是最主要的閱讀媒介,電子書其次,而有聲書再次之。

高達38%的讀者只閱讀紙質書,而只有6%的讀者將電子書作為唯一的閱讀媒介。

我推測這點可能與美國書籍定價有關。

拿Harari的暢銷書《未來簡史》舉例。目前亞馬遜報價如下:精裝本$20.42,Kindle電子書$17.99,在線有聲書$23.95,有聲CD $33.67。

一般來講,美國電子書相較紙質書無明顯價格優勢(況後者可以從圖書館免費借閱)。而有聲書因錄製成本、版權問題,相當昂貴,較為小眾。

3. 閱讀目的

美國人讀書的首要目的是「考察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其次是「了解時事動態」和「愉悅身心」。

而最末才是「為工作或學校學習需要」。

即使是對於在校或剛入職的年輕人群(18-29歲),為「考察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依然是他們閱讀的首要目的。

供參考。

數據來源:

Andrew Perrin. "Book Reading 2016". Pew Research Center. Sept. 2016.


具體到每一個讀者的閱讀習慣很難總結,不過中、美、日的書店我都接觸過,歐洲雖然沒去過,但估計應該和英文系統的出版業差不多。我可以從我所見識到的不同國家的出版風格角度來窺見各地讀者的閱讀風格。

首先,全世界的讀者讀書,其最主要的目的一般都是兩點,一是爽,二是實用,這是全世界的普遍規律,也是全世界的出版行業立足的準則,沒有哪個國家的大眾天生的讀書習慣就是「提高修養」的。

其次,所有那些你認為的中國讀者或出版行業的「毛病」,比如心靈雞湯、成功學、養生、勵志、戲說、獵奇、速成、浮誇式宣傳,乃至偽科學、未解之謎、靈異現象等等,都不起源於中國,這些基本都發源於西方或日本。

具體說,在現代的出版業,東方和西方的體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系統。整個東亞漢字圈的現代出版業受到了日本的很大影響,這個影響是從書的內容、形式、主題到封面、裝幀、印刷,乃至書店布置方方面面的,跟西方的字母文字出版系統大相徑庭。中國的出版風格和閱讀風格,跟日本的差別要遠小於跟西方的差別。

先說一下所謂的「爽」,體現在書的體裁上,就是在美國、日本、中國,讀的最多的,賣的最好的,都肯定是虛構類(小說、漫畫),以及內容類似的傳記、紀實等,總之是講故事的書。在西方出版業,fiction和non-fiction在出版上的差別可能比中國的教輔書和一般書籍還大。而且請注意,「爽」書範疇的小說跟經典、名著的小說沒有關係,而是指高度時興性的當代流行小說,以幻想(Fantasy、Sci-fi)、懸疑(Mystery、Suspense)、情感(Romance)三大主題為代表。之所以說「爽」,是因為東西方的出版業都已經高度向「爽」的方向進化,快消費化、系列化、品牌化、名作者效應、根據讀者年齡指向等,這些讀者群體對「爽」的追求而產生的市場表現。比較有意思的是,中、美、日都有各自規模龐大的本土「爽書」體系,尤其是針對最主要的目標讀者——青少年群體的體系,中國的網路文學、青春文學衍生不必多說,日本的漫畫和輕小說,美國的圖小說(graphic novel,一般也是漫畫)和Teen文學,都是能達到在書店裡獨立成區的規模(而且會有意和其他區域分隔開)的。

「爽」這一點在東西方讀者和出版者眼裡可能差不太多,但說「爽」以外的點,這在東西方的差異就相當大了。上一段說,西方出版業很強調fiction和non-fiction的區別,而東西方的閱讀習慣也在這產生了一個根本性分歧——書應該看重便攜還是看重保存?放到讀者角度就是——讀書應該追求快速閱讀還是深度閱讀?

首先在裝幀上,西方在這方面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硬皮封面裝幀的書(hard back),即國內俗稱的「精裝」,尤其在非虛構圖書中,其比例遠比東方高。講到虛構與非虛構的區別也在於,虛構類圖書的出版口徑相當寬,暢銷作品會同時出版精裝版和平裝版(hardback和paperback),以及便攜型的「口袋本」(學名「mass market paperback」),但非虛構圖書很多都會優先出版硬皮書。硬封的特點很明顯——防損、易保存,但不便攜,硬皮在桌面上讀相當完美,但拿在手上就累得要死,因而實際上收藏,或者說就是放書櫃的意義也更大。所以,就像當年馮鞏和倪萍的小品演的,「買一壁紙全都畫上書,以假亂真,那多便宜啊」,藏一柜子書但不讀,這種裝門面的手法是典型的西方傳統,連同西方的出版業都使勁迎合。也不要吹西方人在地鐵上讀書,人家讀的多半是小說而已(反正我自己的體會也是如此)。

而東方圖書,尤其是非虛構類明顯要更強調便攜,書的尺寸整體比西方小,採用紙封平裝的比例也遠比西方高,標準是能只靠一隻手閱讀。而日本的出版業可以說把便攜講到了極致,這之中的標誌就是所謂「文庫本」。文庫本其實跟西方的口袋本差不多,但其尺寸(常見105mm*148mm)比西方的口袋本(110mm*178mm)還要小,而且要薄很多。而且,西方的口袋本絕大多數是小說,但日本的文庫本能覆蓋任何題材(當然小說還是主要的),而且很多非虛構領域都有專門的文庫系列。這幾年國內引進了一些日本的文庫本圖書,不過引進得還不算很多。

而跟便攜相關的另一個特性就是——厚度,這一點上東西方的分別也相當明顯,東方喜歡把書做薄,而西方喜歡把書做厚。西方圖書比較強調一本書內容的完整性,文字較多時,寧可加厚度也要把所有內容集成進一本書中。而東方圖書則對厚度很敏感,一旦字數多了,就要麼分卷,要麼壓縮行距,但厚度必須保持在不影響便攜的程度。分卷這大概沿襲自東方書籍的傳統,日本出版業更是把這發揚得很廣大,一套書動輒十幾卷地出,但每一本只是三四百頁的篇幅。甚至一本書(單行本)也經常要分出個上下冊。拿西式口袋本和日本文庫本比較也能看出,口袋本的厚度有近3cm,放褲子口袋還是有點吃力的,而日式文庫本是真為了塞進口袋設計的,厚度壓得很厲害,而後果是行距也壓得相當要緊,閱讀感覺並不好,典型的給通勤人士打發時間的物品。另一方面,西方那種不顧整體觀感硬堆厚度的書其實也不怎麼好讀,你可以想像一本16開本的平裝軟封書動輒七八百頁(還全是字),厚度近5cm,一本普通的書都跟字典似的,光書的重量就夠折磨人了,所以這樣的書一般人都寧可去買精裝的硬封。

體現在內容上,東西方的非虛構類圖書也有很大不同。西方非虛構圖書的出版門檻一般是比較高的,尤其是歷史、科學、經濟、藝術等嚴肅學科分類,所以書都寫得相當細,插圖很少,腳註、章節附註詳細,正文後面還有一個文獻列表,大部分還有一個索引(index),頁數多也是正常的。而門檻比較不高的一般只有兩類,一是時事類,二是像心靈雞湯讀物和靈異現象獵奇讀物這種比較「玄」的書(通常和宗教關係很緊密)。而東方的非虛構圖書則沒有這麼多顧忌,所以也顯得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這一點其實日本人始作俑者的嫌疑要更大,包括前面說的勵志、獵奇、戲說、養生、偽科學等太「俗」的話題,這些反正在日本的書店屢見不鮮。當然這也有積極的一面,就是快速涉獵、碎片閱讀、圖文編排這方面,這些倒是東方,尤其是日本的強項。日本的書店給人印象比較深的就是遍布各個領域的「圖解」「圖說」「圖典」「事典」等等,這類書的形式經常是300~400頁的小開本,以兩頁為一個單元,通常一頁文字一頁插圖,圖文比例相仿,可以說吸取了很多「爽書」的製作思想,適合快速碎片式閱讀(有些書乾脆就直接做成漫畫了,比如五六年前國內引進的那套歐姆社科學漫畫系列)。

在西方也不是沒有碎片化、通俗式的非虛構書,但這類書的出版在西方通常被壟斷在出版巨頭的品牌下,比如美國著名的Dummies系列,這套書倒是各個領域都有所涉獵,但同時讓人感覺各個領域的通俗讀本也就只有它。Dummies雖說是比較通俗的讀物,但編寫風格還是以文字為主,插圖並不多,而且開本較大,也不是東方式的便攜讀本。

跟東方式內容編排相應的是東方風格的宣傳,東方圖書的封面宣傳容易走浮誇路線,類似「史上最強」「三天學會」「一本精通」「極簡單」等浮誇型宣傳語,這也有很大可能是日本人搗鼓出來並傳播到中國的。日本人還搞出並向東方出版業推廣了所謂的「おび(帯)」,中文叫「腰封」,也就是套在封面上面的那一條印字的帶子,這東西可以說就是為了強化浮誇屬性設計的。而西方的書籍封面就簡單多了,除了標題和作者,一般就一句字型大小很小的「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或者引用某個媒體的一句評論。

還有一種東西方讀者都喜聞樂見的書——實用類圖書,包括菜譜、生活百科、計算機、攝影、教輔、語言學習、旅遊指南、手工教程、智力遊戲等。在實用性圖書方面西方的功力還是相當深厚的,西方人很強調實用性圖書的參考價值,所以要求書要寫得面面俱到,內容要非常詳細以致到啰嗦的程度(你讀過美國出的考試輔導書就知道了)。這類書一般不是設計來快速閱讀或者從頭讀到尾的,所以也不太強調便攜(旅遊書、智力遊戲書除外),但必須好翻、好保存,所以多使用銅版紙,一般也不太用硬封。這類圖書尤以英國的DK出版社出版的大量百科圖書為代表,前面提到的美國的Dummies書系,也是一個廣泛涉及各個實用領域的代表。現在中國和日本都在努力翻譯引進西方的實用類圖書(日本人擅長做簡潔直觀的小書,但做大書、細書的水平還得看西方)。

不過西方,主要是英文出版界的實用類圖書也有個問題:專業學術、技能類的書籍被壟斷得很厲害,不單單是課本,稍微專業一點的學術書籍都無法在大眾書店上架(一般只能在大學或專門的學術書店賣,價格當然是眾所周知的貴)。在中國和日本的書店,法律、醫學、自然科學、工程等專業性質強的領域都能在大眾書店裡獨立成區,但在美國的書店這些頂多就是一兩個書架的分量,而且大多是科普性質的。

最後再提一點——雜誌。美國和日本都有相當發達的雜誌出版業,書店裡有很大的雜誌區。和國內常見到的雜誌不同的是,西方和日本的雜誌的主題覆蓋面相當廣,不僅有時政、時尚、體育、汽車、旅遊等大眾性的主題,一些相對小眾、專業的領域都有專門的雜誌出版物,而且是放到大眾書店而非作為專業期刊發行的。對於東西方雜誌區別,東方的雜誌領域整體來說頗受東方特色的浮誇式出版的影響,八卦文化在東方的雜誌領域的存在感要比西方強很多,以八卦、噱頭、色情為主打的賣「俗」的雜誌在東方明顯要比西方普遍,這方面的始作俑者估計也是日本人(比如日本常見的「週刊XX」型雜誌,大多數就是典型的八卦小報式雜誌)。

和雜誌相關的是介於圖書和雜誌之間的那一類出版物,日本人弄了個所謂「mook」的概念,即按「雜誌的形式出版的圖書」,有ISBN註冊號,厚度接近圖書,印刷也走的是圖書的流程,但出版頻率接近期刊,一般傾向於在圖書區上架,國內的出版業現在也引進了一些日本式「mook」模式的叢書。而在西方則更傾向於出「按圖書形式出版的雜誌」,類似於我們俗稱的雜誌的「特刊」。這類出版物走雜誌的印刷流程,在雜誌區(包括便利店和超市的雜誌架)上架,但像圖書一樣有一個明確的主題,而且一整本書都是這一個主題,而不是按期出版的雜誌那種不定話題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不像常規出版的雜誌那樣有廣告,一般也不算入訂閱而需要單獨購買。前面說到,西方的非虛構類圖書不傾向於出多插圖、輕內容、碎片化、快速閱讀式的流行書,但實際上這方面任務是被雜誌社給接管了,雜誌特刊滿足的就是多圖、區塊式文字、速讀等需求,性質跟東方式的快消費輕讀物是一樣的。

從小說、圖書、雜誌三方面可以看出來,東西方的出版業體現在閱讀習慣上的基本差異是:東方強調閱讀這個行為本身,一切都圍繞著「書」這個載體來設計,終級目標就是讓人去讀書,但並不介意讀什麼。而西方對於讀什麼則很看重,虛構或非虛構、嚴肅類或實用類、通俗或專業、圖書或雜誌,都要區分得很清楚,並且每一者都有各自的一套閱讀習慣,甚至還設有準入門檻。正因為東西方差異巨大,拋開實際而泛泛而談「中外」是很不可取的。


我倒覺得中國看書的人並不少。但是如果我們看到各大書店的暢銷書,基本就是如下幾類比較受到關註:

1. 體現中國人民歷史和(普通人)生活的小說,比如說余華的《活著》

2. 成功學及其衍生品:比如說《厚黑學》、《唐駿》系列等等

3. 健康養生類的一堆

總體來說,中國人讀書的口味比較「實際」,就是說都是一些不是安撫一些直接情緒的,就是解決一些實際需求和問題的。

美國的情況是1和3和中國差不多(3包括做菜),但是2比較少。這也許和中產階級數量大,書籍昂貴,只能供中產階級消費,所以總體來說2的要求比較少。同時,這也可能是因為美國的階級固話比較嚴重,像中國這種一夜爆發的夢還是比較困難的。


美國人讀書少,而且流行書籍的英文非常簡單。

中文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見字識詞。大多數詞語特別是專業術語的意思都是其組成的漢字的意思,哪怕人沒接受過相關教育,也能大致猜出來詞是什麼意思,極大的幫助了閱讀。

英語就不一樣了,一詞多義,詞根來源多樣並且專業辭彙老喜歡用拉丁文或者希臘文詞根。如果教育不高的人是很難猜含義的。

好處就是,中國人讀書的障礙比較低,壞處是中國人容易出民科。而美國人普遍教育水平比較低,一半人的閱讀能力還不到小學畢業水平。其中很大的障礙就是被專有名詞擋住了。

不討論那種沒營養的口水書,沒意義。


真說不看書,其實我國地鐵上拿著手機看電子書的人很多。只不過教育和宣傳毀了大家的閱讀趣味,好東西(經典,名著,經典的譯本)得不到普遍賞識,無數的電子小說充實著底層勞動人民的精神生活。人們真的沒錯。錯的是啥來著?


他們主要看中文。


中國有的書店竟然給自己起名叫「考試書店」


我覺得尺度感影響了閱讀的自然發生,進而影響了閱讀習慣養成

我們的出版商一老遞給我們砧板大小,板磚重量的書,以至於每次想帶本書路上看,都要痛下決心背一塊板兒磚上路,猶豫帶哪本的時候一般「兩磚取其輕」。想翻翻書了,從包里薅出一本書的陣勢,連周圍的空氣也為此忸捏地躁動起來,可是可是靜悄悄偷著樂才是我想要的呀。隨意閱讀原有的嚴肅的(serious)歡跳感,因為糟糕的尺度和體量變成了鄭重的(solemn)的儀式感;彆扭了,不自然了。

我們沒有統一開本的讀本,所以也就沒有萬用書套這回事。路人不自覺的掃過封面,不自覺看到書名,怎能不自覺的暗自編排一番?看速效成功學書籍得是被扣了獎金的白領民工吧,看素色封面散文集的還能不是大齡未婚偽文青,看《源氏物語》的大叔絕對家裡養著一群蘿莉啊。因為避免不了這樣失禮又合情的推斷,地鐵上我掏書那一剎那開始是絕不敢再抬頭啊。

再加上,公共場合也缺乏鼓勵「以看書作為消遣」的氛圍。地鐵上大多在看手機或者是地鐵報,看書總會引人側目,無論是讚許的還是不解的關注,都會讓人感受到在地鐵看書不被看作是自然發生的行為。從眾的壓力也不利於閱讀的自然發生。

要是出版商貼心的遞上尺度宜人的書,給書穿上外套,放包里感覺到微弱的存在,自然而然人們會習慣在無趣的時候掏出書來消遣的。試想地鐵上一半的人默默看書,相互獨立的個體在一個物理空間,腦洞里的世界又是完全不同的,氣氛是不是會更加有趣。

總之我覺得,閱讀習慣的養成不是在圖書館,不是在書城,是在日常。

日本有可以放在衣服口袋裡的文庫本,隨身帶著哪裡有點空閑都方便看。

下圖:新幹線上老人隨手掏隨手看文庫本,少女隨手掏隨後看手機。多了一種消遣的選擇,車廂也沒那麼單調了。

下圖:大阪到奈良的kintetsu express,兩個小時的樣子吧。這個時長正好看看書。可惜在廣深鐵路上,也是兩個小時的路程,很少人有幸享受這份旅途的孤獨感。


今天不考校一下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我來吐槽一記中國讀者的道德、素質水準和最低良知。

原來真的存在那種寧願用盜版逼作者棄文,而且還大言不慚,毫無愧疚的人渣。

大多數讀者是盜版讀者,但大多數也只是默默看著,至少知道盜版是不對的讀者。

可今天才突然發現,已經有不少盜版運營者不滿作者打擊盜版,於是憤而宣布要嚴打「囂張的反盜版作者了」


現在的中國人不是不喜歡看書,是靜不下心來看書。都是功利性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制度……一切一切都是。即便是看書,也是以放鬆娛樂為主,本來學習(考試)工作生活壓力就已經很大了。


每次這種問題下面就會有人說中國人都不看書,中國人沒有閱讀習慣。。

那我想說市場上那些暢銷書都是鬼買的?網上的電子書都是鬼下載的?在線小說的點擊率都是鬼點擊的?

確實可能中國人閱讀的比例不那麼高,正版買的不那麼多,閱讀的層次在高端人士看來很LOW。但是直接一句 沒有 就抹殺了也太無聊

我不清楚其他人都是如何閱讀的,所以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國外讀者有什麼區別這麼大的問題不好回答。

不過看了上面的一些回答之後,我大概可以說,國外讀者讀書總是讀很有深度的,有著高級趣味的書,而中國讀者是為了自己開心而看(或者說為了自己開心而買)。

至少我純粹是為了自己開心才看的,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呢


兩個例子:

我和德國朋友去倫敦開會,在地鐵上幾乎人手一本書或是一個kindle在看書,我們都不好意思大聲聊天。中國地鐵大家自己想想是什麼情況吧。

上學坐tram坐公車坐火車的時候自己也基本在看書,在車上說話的基本是遊客,或者teenager。

記得很久之前見過鳳凰周刊的一篇文章,提到採訪我們學校的一個中國留學生,說到到了他家之後書架上寥寥幾本書,平時很少看書,要看也是偶爾在網上看。當然我了解有些人可能有經濟壓力不能買太多的書,但是我不理解的是有人能夠每周都和朋友出去聚餐花上十多歐元卻不捨得花上三五歐元去買一本書看。不是炫耀,我家三個書架,兩架小說和nonfiction,一架專業書。我可以不逛街不買新衣服新鞋子不買化妝品不旅遊,但我一定會固定去書店買書,有些值得收藏的書我甚至會買了kindle版之後再買hardcopy收藏。我不是大款,只是一個靠獎學金生活的窮學生,只是覺得看書是很重要的事情而已,沒有經濟能力去很多地方旅行,看書也是充實豐富自己的一個好方法。好吧,當然書太多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搬家,呃,上次搬家的時候已經被眾朋友鄙視過了 ==

我沒有和別人比的意思,別人如何做跟我沒有任何關係。不喜歡的默默路過就好。


一個人都有一個人的閱讀習慣,更毋論國家了。


就談談在路上的閱讀習慣,我覺得跟一些硬體條件有關吧。

1. 交通設施:適合閱讀交通設施無疑是軌道交通,地鐵火車等,每次從學校到火車站的一小時地鐵都是讓我很享受的閱讀時光。而軌道交通在國內大多地方都是不發達的,公交車上顯然讓人無法安靜閱讀。

2. 閱讀設備:聽過一個中日混血兒講設計,著重提到了書籍最合適的大小就是單手可持,而且Kindle也是隨身閱讀的利器,這兩樣東西在中國都不多見。

所以我覺得提高閱讀可以從提高閱讀舒適度入手。


隨便說幾條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1. 消費習慣上,對於很多國人來說,只要是能夠免費得到的東西都是沒有價值的東西。所以想看書只要上網找找就有免費的電子版可供閱讀。對於大多數的書,比如小說等,這種閱讀方式對讀者來說是無所謂的。但是另一邊,出版社的書賣不出去,自然就會提高書的價格,採用高毛利的策略,也就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2. 商業模式上:我在荷蘭見過一種類似於書友會的模式,讀者每年交一定的錢,書友會每月寄一本書來,要求會員一個月後寄回,當然讀不讀自便。寄來的書裝幀精美易於閱讀便於攜帶,激發了讀者內心的「閱讀慾望」,並且有效減少了讀者單獨購買多本圖書的負擔,實際上將購買變成了租賃。而在中國如果想讀一本不要錢的書只能去圖書館找被別人翻得破破爛爛的書,或者花高價買一本新書。
  3. 中國雞湯勵志多,歐美家務烹飪多,其實都沒好到哪裡去。對大多數人來說看書無非是放鬆消遣。沒見過任何一個國家有大量的人會趁著通勤、排隊的時間看大部頭的學術書籍,國人也無需妄自菲薄。


如果憤青們想看到更多的中國人讀書,請努力不讓孩子們補課,請努力不讓加班,請努力讓每個人擁有合法的休假時間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