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孔孟的書算不算速食文化? 你如何看待速食文化?

他們的書放到當今社會來賣,和市面上的『關於方法』的書籍並無大異。

舉例、說明、下結論。

這種結論被大部分中國人視為自己的價值觀。


你速食一個我看看。


不算,不看。


我靠,這幾本書要是能速食,不是天才就是蠢蛋,《論語》還好點,《道德經》和《莊子》是要用一輩子去讀的,不同的人生階段讀起來感悟是不一樣的,《菜根譚》倒是可以算是速食。


你是不是吃多了


在吃不在書。

老莊孔孟不僅僅是這四個人的智慧了,還有古今中外各種天縱之才的闡述理解發揮。

給戴三個表表演完之後,給我也速一個看看。票錢戴三個表一塊付。


能夠在兩千多年後還讓人吃得下去的速食,必定已經是主食了。


是現代人把他們速食了,而不是他們是速食~~~


當一個人長期自己在家有無所事事的時候,我想很多人都會變得很懶。當然了,我並不屬於這很多人的行列,因為我不光懶,我還宅。

又懶又宅的人面臨的第一大問題就是吃飯,家裡的吃的被我吃光了,如果再不想想辦法我說不定就要吃床了,可理智告訴我不能吃床,如果吃了床,就沒有地方讓我一動不動地舒服呆著了。

也許你知道,俗話說得好,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我最終還是決定靠自己的雙手解決吃飯的問題,於是我拿起了滑鼠,訂了肯德基的外賣。

因為當時只要訂滿39元就可以免外送費,所以我多訂了一份蛋花湯湊數。

我從前從來沒有喝過肯德基的湯。我又輕微的被害妄想症,我總在腦補我喝完湯之後倒地不醒的場景。

也許我倒地之後,肯德基上校就會帶著招牌式的微笑從後堂轉出,並說道,饒你奸似鬼,還不是喝了老娘的洗腳水。然後我就被加入到了豪華午餐。

可這回我訂的是外賣,我在家的話就不必再害怕這樣的場景了。

我喝下第一口湯的時候,我覺得,還不如去喝上校的洗腳水。

於是我出離憤怒了,我真的想不到有人做湯會跟我的水平不分伯仲。在這碗湯的激勵之下,我特意出門買了食材回家,準備煲湯和上校一決高下。

身為東三省精神病集團軍總指揮的我,在煲湯的領域,不應該輸給一個區區的上校。郭德綱老師有雲,不想當司機的士兵不是好廚子。

為了贏得這場比賽,我做得格外認真。最後,在這場我兼任裁判的公平比賽中,我自己獲得了勝利。

其實蛋花湯一直都存在。只不過在快餐店裡,它就變成了索然無味的一道快餐。而在我們自己家裡,精心烹制,它還會是一道美味。

而老莊孔孟亦然。文化的普遍涵義都是時代賦予的。所謂普遍意義是指在大多數人眼中文化的意義,這種意義往往又和政治有關。

拿孔教舉個例子。

在春秋戰國,它不過是百家爭鳴中的一家。這時它算什麼樣的文化?

秦朝焚書坑儒,論語藏於牆壁之中才得以保全。這時它算什麼樣的文化?

漢武帝獨尊儒術,從此孔教一統江湖。這個時候,它又算什麼樣的文化?

批林批孔的時候,算什麼文化?

到了現在,怎麼就成了速食文化呢。

的確,我們活在浮躁的時代。有人希望成功發財一夜暴富。甚至連小的願望也是浮躁的,有人想一周減肥,有人想快速增高。

浮躁的時代把一切都蒙上了浮躁的色彩,甚至連孔孟老莊都變得速食起來。但是你不能站在狹隘的時代里去看萬古的文化。

他們是超脫於時代,凌駕於萬世的。

你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你應如是。

你把老莊孔孟看做什麼文化,那麼老莊孔孟就給你什麼樣的回報。


傳統中國書籍分類分為「經史子集」。儒家有十三經,其中就有大家熟悉的四書五經。而道家經典老子莊子列子是歸於子部。當然道家和道教的道藏中這三本也是「三經」,不過名字叫做道德經,南華經,沖虛經。

經在定義是恆古不變的道理,所以經不是用來讀的。讀只是學習的方法和手段,讀了記下來,在生活中與所遇到的事物和人生經歷進行參照,印證。才是為學的目的。

傳統文化的學習並不注重看過多少,記得多少,關鍵是能夠運用多少,能否一直堅持下去,不受外物和內在慾望的誘惑。

至於讀經的方法,首先是背下經文,再看歷代各家的註解。近百年來曲解古文的人太多,所以大多數白話解釋不是味同嚼蠟,就是標新立異。


老子和莊子代表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因為有了他們,所以中國文化一點也不遜於印度文化。我們很難說他們跟佛陀相差多遠,因為,老莊和佛陀之間的差別,主要在於事業,而不是境界。雖然很多人可能更推崇佛教,但這是因為很多人對道的理解都出現了偏差。這不怪道教本身,也不怪很多誤讀道教的人,只能怪道教的魚龍混雜。 道教的衰微,遠比佛教更加嚴重,道教已經沒落了,基本上處於衰亡的狀態,多流於道術的層面了。就是說,關心道、想要證道的人已經不太多了,學到老子《道德經》核心層面的人越來越少。一些很有名的道教領袖人物,也不講道,只講道術,一見人就打卦算命,再高一點的,就把內丹作為一種生命科學在訓練,這已經很不錯了。所以,很多人並不了解道教,有些人甚至以為道教只有道術。其實,道術根本不能代表道教,也不能代表道家。能夠代表道家的,是老子和莊子所講的本體的道。你可以看看《逍遙遊》和《齊物論》,至少在表述上,莊子的境界不在老子之下。因為,《道德經》還有一種即時性、格言性的味道,畢竟它是在別人的要求下誕生的,而莊子是系統地著書立說。所以,莊子對證道的表述更加圓滿。莊子的境界不會低於老子。有人一提起禪宗的開悟者,就覺得莊子可能不如他們,實際上不是這樣的。老莊的境界,超越了很多高僧大德。 ? 我上面說過,老莊和佛陀的區別在於事業,即影響力。老莊活著的時候,其思想的影響力沒現在大,經過了幾千年的流傳和積累,他們才形成了今天這麼恆久的影響力;而佛陀在活著時,就已經開宗立派,創建了佛教,整個印度半島很快就接受了佛陀的思想,無論是佛陀本身,還是佛教,影響力都非常大。佛陀培養了很多優秀弟子,在這方面,老子和莊子是不如釋迦牟尼的。 佛教衡量一個人的成就時,通常會看身、口、意、事業、功德這五個方面。身,就是他的生命境界,也就是他的修證到了什麼程度,這需要他用行為來展示。口,也就是語,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般若的境界到了什麼程度,能不能把他證到的東西表達出來,要是表達不出來,這說明他的成就不圓滿,就像禪宗開悟後,要對機鋒,看看能否生起妙用。意就是思想境界。功德是利益世界的程度。事業就是影響力。如果其中哪一項缺了的話,就說明他的成就不圓滿。 ? 我看了很多對《道德經》的註解,從東漢到現在,很多人對「恍惚」一直解釋得不到位。事實上,老子對道的證悟是非常清晰的,他沒有那種不清晰、含含糊糊的東西,他所說的「恍惚」和現代人所說的「恍惚」不一樣。如果一個得道者對智慧本體的解釋和體驗不清晰的話,他就不是得道者。 所以,在今天這段非常有限的時間裡,如果我能把「恍惚」給解釋清楚,就是對老子最大的貢獻了。

雪漠著 摘自2017-04-22 雪漠禪壇


粗暴地解析得支離破碎


古往今來,能讀懂老子的只有一個人,李耳;能讀懂莊子的比較多,兩個,周庄,惠子。


推薦閱讀:

萬物之源|重解道德經 第四十章
為何傳銷組織總是自稱弘揚傳統文化?
法國是最早在簽訂關貿總協定時提出「文化例外」的國家,大家如何看待文化排除在一般性服務貿易之外這一政策?
他說要用蘋果震撼巴黎,我想講講他的友誼
成年人為何大多嗜煙嗜酒?

TAG:文化差異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