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是不是審丑多過審美?為什麼?

以前我和身邊朋友都會興沖沖地給對方推薦最近又聽了哪個樂隊了很牛逼你也聽聽,或者又看了哪個漫畫了畫功和腦洞都很好你也看看,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各種吐槽這個奇葩那個傻逼的言論開始在網上蔓延,大家不再去關心什麼東西好,不再想著去輸出好的價值,更多的停留在這種審丑上,這是為什麼?你覺得一樣東西爛,你可以選擇不去接觸它啊,哪個好你就選擇哪個不就行了么,為什麼要一直深陷這種審丑泥潭不可自拔呢?而且這種頻繁的審丑對於審美的提高有幫助么?


謝 @夢旅十方 邀。

很有意思的問題,也是很可能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勉力一答。

按我的估計,這大概有幾種情況。

一種是標榜自己的品位,俗稱裝逼。一種是對劣幣驅逐良幣的不滿。還有一種呢,就是單純的捍衛自己專業領域的審美

第一種情況比較有意思,應該也最常見。這類人往往並沒有在什麼方面有高深的造詣或者專業的研究,而又不甘於與芸芸眾生為伍。他們靠什麼支撐自己的價值觀呢?就靠貶低其他事物。其他人都低了,就顯得自己高了。這其實是一種負反饋機制。一旦建立了這種機制,就意味著陷入自我中心的怪圈,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出不來。無論什麼,只要是自己不喜歡的,都斥之為辣雞。後果是局限了自己的眼界,且限死了自己成長的空間。

第二種情況也很常見,本質上是對審美市場的徹底絕望。比如市場喜歡小花小生的流量劇,市場喜歡粗製濫造抄襲網文,久而久之,有人就對這兩塊市場絕望了。於是對所有網文都稱辣雞,所有熱播劇都罵傻逼。這種人也未必自己有什麼專業能力,跟上一類人不同的是他們並不是熱愛裝逼,而是確實有審美需求。他們的行為可以理解。

第三種就不一樣,他們是自己對某個領域有很專業的研究,所以對於一聽就是外行的言論特別煩,所以直斥傻逼。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為自己的想法發聲的自由。爾之蜜糖我之砒霜,我之犀利你之傻逼,只要人家沒有強迫你接受,你管人家怎麼看呢?

有人就說了,那我怎麼判斷這個人是裝逼,還是不滿,還是捍衛自己的專業領域呢?答案是不用判斷嘛!比如我吧,我屬於第一類人,凡是跟我意見不同的都是傻逼,哪裡需要什麼判斷?!!

以上。

公眾號:@理想的蘑菇


這是營銷的勝利,普通人的喧鬧,正直人的噩夢。

你說的沒錯,在最初的時候,我們聽樂隊是從音樂性和唱功上找優點,看漫畫是從畫工和故事性上找有點,這是正常的審美開端。

可是你也懂的,我國社會最先富起來的那一撥人沒什麼正常的審美情趣的,所以對他們銷售東西最成功的就是比誰的「嗓門大」而已。

◆你怎麼看?遼寧古寺清代壁畫 慘遭修復;仙人變花大姐(組圖...

所以我們能看到出現這種審美變化真的不奇怪的。這是因為享受物質階級人群的文化素質降低了。

我們不可不說的是我國的審美一直存在於兩種極端。

一種是存在於民間的民俗式勞動者的審美

這種審美都是與勞動場景息息相關,並且透露的都是節慶的喜悅,並與效用直接綁定。例如風箏,年畫(多數都是門神),糖人等等。

雖然這類器皿都是有其原來功用的,但實際上,在擁有他們的主人家裡就都是一擺設而已。這種審美已經是脫離於實際物質生活的純精神享受了。這也即說明了兩種審美的差異來源於階級掌握資源的巨大差異造成的,這無可厚非的。

如果理客中的回答,審美本身沒有高低上下,但是人的主觀性會自然的給他定一個高低上下。

例如,鄧麗君的歌在大陸一度被禁,有人說是因為她個人的政治傾向,我覺得這其實和意識形態有關。在2000年左右,我比較喜歡聽爵士與香頌,我一多才多藝的女同事聽了之後對我說這是靡靡之音啊。這其實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審美和一個人所處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我當時就問過她這樣一個問題,常香玉和鄧麗君相比,就因為鄧麗君靡靡之音而低人一等么?她沒有回答。

可是當我國現代社會的變遷和過度營銷的參與之後這些審美就變了味了。營銷加入其中無非是要增強審美產品的營銷能力,獲得更多的利潤。

我們仍以音樂舉例,一首歌的旋律是否好聽和配樂相關工作奠定了這歌的傳唱度,基本上唱功到位的歌手都能做好這部分工作。但是,對於音樂專業人還是有區別的,這個差別外行很難體會得出。《蒙面唱將》這類音樂真人秀,我還是會偶爾看看的,雖然點評很水,但是有很多時候他們也會蹦出來說一說歌手的唱功技巧如何。對於他們說的這些東西,我完全聽不出來,那麼這些歌手的利益哪裡獲取?這就是營銷乾的事兒了。我根本就不再這裡和你糾纏,我賣外表,賣人設。例如最初的香港四大天王,說實話,他們剛進大陸那會兒我是先看電影之後才去買音樂的,當然其實他們算不得真正的音樂人,可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音樂帶賣的比專業的人多是事實。張學友是專業唱歌的,名氣最差,以至於當年很多人認為「四大天王」里第四是鄭智化,沒有張學友。

過於專註營銷專業產品的專業賣點,對於不懂行的外行人來說,是無用功的。這是錯誤的方向。

但是當所有產品都走向這條道路的時候,過度營銷就成了死胡同。一個歌手唱歌跑調的出現了,一個畫家還不如小孩塗鴉,一個IT工程師寫不了一個完整的程序出現的時候,就說明要回歸了,它還得走回來。

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音樂選秀節目歌手上台賣慘,畫家靠炒作抬高身價,90後靠一個idea、PPT 融資千萬……

當你我看到更多的這種買櫝還珠的事情時,說明末世來臨之後需要新的秩序建立。

題外話,我個人真的鄙視暴發戶行為。所以我對那些賣音響比聽玻璃摔碎還原度的人一律拉黑,幾十萬的機器就為了聽響真靚。這些錢你買真杯子天天摔也夠摔上幾十年了吧?


有幫助呀。

知道什麼是丑的要素,對我們認識了解美有幫助。

而且題主說的這種行為不是審丑,而是獵奇罷了。


大眾的審丑審美都是為了娛樂

審美需要投入的精力跟產出是有大段低谷的曲線,有時候甚至為負

審丑就不一樣了,一個可以迅速佔領道德制高點和隨意指摘的內容是相當可靠的娛樂來源

要不然每天快手罐頭笑聲,微信diss毒雞湯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市場

審丑將會是人類史中最堅定的主流,今時如此,往後皆然。


中庸佔大多數,美很俗,需要丑來刺激感官


以前廣告和炒作沒這麼囂張啊,大家比拼的都是「玩意兒」,不缺好東西。

現在想找好東西,上哪找去?你放眼之處都被資本運作佔據了,點開哪個都是流水線產品。就算不點開,滿大街放的也是這些東西。好不容易你找到個好東西,享受一下吧,然而審美已經不知不覺被熏陶成另一個樣子的你怎麼覺得好東西沒有那些流行暴款簡單粗暴有效果呢?

好東西只能去專業圈子裡找了。最近在b站看拉丁舞,認識了世界冠軍里卡多尤利婭,那才叫動人,把我看哭了都。

另外,我學畫畫的,新手時期只能接觸到古風言情小說封面那種真人轉手繪的作品,後來才慢慢知道了許多大神,從此踏進星辰大海。

看來好東西都在本專業的高級圈子裡默默地流傳著,和資本運作老死不相往來,也避免了門檻太低招來太多愛搞事的腦殘粉。


審丑可以從裡面找到優越感,人發現有比自己還差的東西就會從中找到優越感。,認為自己是很優秀的。


美與丑本來就是相對的,而且審美這個問題很寬泛。其實每個人的審美觀都不一樣,但是很多人並沒有表現出自己審美觀的獨特性,這其實有一定的社會影響與從眾心理作祟。比如說一朵花,別人都說美,你其實自己感覺很醜,但是周圍朋友都說他很美,你會覺得是不是自己的審美觀錯了,也跟著說的確很美。當然還有一種,參考指鹿為馬的故事。現在審美稍微是有點扭曲,也應該來說和現代人的工作壓力、文化(傳統與現代的衝擊)有關,比如說,工作壓力大、節奏快,可以靜下來慢慢看書看報時間都沒有,大家更喜歡先看標題後讀原文,所以出現了標題黨;而從小教育的傳統倫理觀念,長得後受到西方倫理觀念的衝擊,加上工作壓力等因素,大家可能更喜歡去消費點情色、暴力的東西,所以什麼主播無下限吸引眼球,不打胎不青春片之類的應運而出。以及現在貧富差距大,導致對金錢的憧憬,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耗子都是好貓。這些人也樂意去嘩眾取寵,反正賺了錢。而大眾雖然嘴上批評,其實內心非常嚮往他們,也想這麼輕鬆的賺錢,所以就惡性循環。有人表演,有人埋單。當然自己也在懷疑到底是自己的審美錯了,還是社會的審美錯了。


因為審美基於移情,而那些疏遠美的人並不能移情於美的東西。因為理解基於共情,所以審美如呼吸者難以理解他們。然而,商業社會理解他們,並且要賺他們的錢。


審美是為了拔高自己

審丑是為了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品位,不算矛盾吧

當然很多時候就是圖個樂


推薦閱讀:

幻燈片製作 | 如何提高審美
有什麼戴起來冷酷的眼鏡推薦?上課戴著看黑板能讓老師不寒而慄的那種!?
看臉時代,王老師來講一講看臉基本法
如何欣賞拳擊的美感?
不懂藝術?看這裡!

TAG:心理學 | 審美 | 社會現象 | 審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