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這種信仰是不是純粹的信仰?克爾凱郭爾和蒂利希關於信仰的態度是一樣的嗎?

先描述第二個問題:(敢於將無意義納入自身中去的勇氣,是以與存在之根基的關係為前提的,我們稱這種關係是絕對信仰,它並無特殊內容,但也不是無內容。絕對信仰的內容是上帝之上的上帝。絕對信仰及其後果,即那種把徹底的懷疑——對上帝的懷疑——納入於自身中的勇氣,超越了有關上帝的有神論觀念。」「只有有神論的上帝被超越了,對懷疑和無意義的焦慮才會轉變為存在的勇氣。」)括弧內引自蒂利希《上帝之上的上帝》。

關於克爾凱郭爾就不多說了:只有克服荒謬感,才可完成從倫理階段到宗教階段的超越。(本句自己總結,有謬誤還煩請指出。)

然後是第一個問題。

本人非基督徒,但是有信仰,而且對於信仰的態度是和蒂利希類似的:能夠將對上帝的懷疑納入自己的信仰體系之中。那麼,就此而言,我信仰的對象究竟是什麼?除此之外,我還可以確定神是存在的,因為我明確地感覺到了他的召喚,他明確地交付給了我一些問題的答案。(本人精神正常。)

現在的問題就是:1、對於上帝的懷疑確定無疑地被納入在我的信仰體系之中。 2、我確定上帝存在。 我是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信仰的並不是神,而是信仰本身?或者說,神的本質就是信仰本身?

那麼,我的信仰就成為了一個空殼子,裡面什麼都沒有,而這是無關緊要的,因為我信仰的是這個盒子本身。這是克爾凱郭爾式的信仰嗎?這是否具有拋棄一切實體化神靈的純粹性?

最後說一下這種信仰對於我自身生活的影響。我確定我的信仰是堅定的,但是其並未對我做任何的要求,只是簡單的存在,並且我可以感覺到。看起來這種信仰並未對我的生活產生影響。我該怎麼做?我想找到組織。

對於各位的解答,本人感激涕零。


謝邀

我沒有經歷過任何「他的召喚」之類的超驗體驗,所以對題主描述的「明確地感覺到了他的召喚,他明確地交付給了我一些問題的答案」這種事情,我沒有體驗也就沒有什麼好說的。

關於信仰,最近看了一個豆瓣小組帖子 哲學家都幹了些什麼 ; 最後一章,是關於這本書 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 的讀後感,我看了之後覺得說的有點意思,就把這書找來看了,之所以我在回答中提及此書,是因為我覺得你的疑問,說到底還是個哲學問題,而這本書的最後一章,對題主的問題有所涉及。

哲學是不會給你答案的,一旦這種信仰有了確切無疑的答案,就變成了宗教,而如果要求能夠反覆進行獨立的驗證,就變成了科學。

我討厭哲學,尤其是近現代哲學,它們創造(預設)了太多的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什麼的玩意,然後用這些並不牢靠的概念來進行邏輯推演,看起來很炫,對讀者卻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實際意義,所以,哲學可以說已經被哲學家們玩死了,有用的也就剩下邏輯學了,然而很多宗教其實也不缺乏邏輯思辨。

任何信仰本身,都不能武斷的就說其理論是根本錯誤的,但是可以肯定的說,不以人為本的信仰,是對人類無用的,所以任何信仰,能流傳下來的,必須是對人類有價值的。

所以佛陀的教法,一般都要從布施做起,這是對自己、他人、乃至人類,都有實用價值的宗教。

綠教為何被異教徒所排斥,深層次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從教義上歧視異教徒,並且還落實到行為上,這樣的宗教能夠被異教徒或堅定的無信仰者接受才是怪事。

現在的問題就是:

1、對於上帝的懷疑確定無疑地被納入在我的信仰體系之中。

2、我確定上帝存在。

我是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信仰的並不是神,而是信仰本事?或者說,神的本質就是信仰本身?

對我這個佛教徒來說,我並沒有面臨題主所描述的困境,當然我也有未解決的疑問;

對我來說,我能肯定的是:

1、我確信2500年前那個自稱佛陀的喬達摩悉達多,是真正覺悟者,並且將他覺悟的方法教給了他的弟子們。

2、我不假設上帝的存在,因為我沒有感覺到上帝的存在,也不能證明上帝不存在,所以假設上帝存在對我毫無意義。(雖然帕斯卡從理性角度的分析說選擇信仰上帝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投資行為,但是某些教徒告訴我不是上帝讓人下地獄而是惡行導致下地獄,這樣一搞不就是業力理論嘛還要上帝幹什麼)

3、我信仰的不是佛陀,而是四聖諦、八正道以及最終的涅槃果,佛陀只是引路者。

4、最後就只剩下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哪些是悉達多所說的「正法」?


感謝邀請。

我想從系統神學的角度來說,人是通過自然啟示可以感知有神存在的。但一般啟示的局限性是你並不不能真正的認識神,了解神。

如果,你不認可現有宗教所講的神,也不認可基督教所講的上帝,那麼可能是位自然神論者,或不可知論者。感覺更像是不可知論者。


謝邀。

1,道可道,非常道。這是李耳的說法。道是存在的,確信的,但沒法一下子給你說清楚。

因此,你希望神是什麼樣子,一個白髮蒼蒼慈祥的爺爺?美麗性感的女神?或者,一團能量體?

那麼,根本不需要急著告訴自己信不信。應該問,神,是什麼?或者說,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足以纏繞一生了。

2,你不太需要找到所謂組織。

組織、偶像、儀式、具象化的任何與宗教有關的東西,也許能把你引進門,但終究會是束縛信仰的東西,變成教條,變成框框。


謝邀

我覺得 妖猴 的回答其實很明了

本來想評論回復的,想想還是簡單的說一下我的想法

我就照著你的問題的節奏。

首先對上帝的懷疑,納入在你的信仰體系裡面。這不是問題。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過程。一個會思考的人,去相信或認識上帝必經的一個過程。這是好的。

第二個問題,我覺得你目前還是一個無信仰者。

什麼是信仰,信仰是有對象的。不然只是信念那種味道,信仰的對象是,你存在的意義和你依靠的,是你活著的必需品。一個真正有信仰的人,如果有一天他真正放棄了他的信仰,他已經不再是他自己。這是我對信仰的定義。按照這個定義其實大多數人是沒有信仰的包括很多基督徒。也是照這個定義再從你的描述我把你歸類為無信仰。或者就是自己。以自己為中心的信仰,沒有任何意義。人人天生都是

請問當你發現沒有你概念中的這位神存在,你能活下去嗎?當然可能發現不了,也確定不了。但是只是請你思考

至於你說的這兩位,我都不怎麼認識。我簡單在網上看了一下。克爾凱郭爾倒是熟一些,

我看的書不多。

我們就,上帝之上的上帝,這個概念來談一下。上帝,是一個客觀存在完美的概念。那麼上帝之上的上帝就這幾個字而言頗有浪漫主義的色彩。從邏輯的角度來說,這句話本身是有邏輯問題的。

比完美更完美。在邏輯上,是衝突的。如果說不衝突,那麼。前面一個上帝跟後面一個上帝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那麼上帝之上的上帝這個概念,可能是為了針對某個上帝的概念提出的一個概念。

有兩個可能,一個是前者的上帝是我們平時所談到的完美的概念,另一個就是後者。

從描述中。我覺得蒂利希要表達的是前者是基督教的上帝,後者是作者自己本身所創造出的一個概念,那麼。上帝。完美。在前面。那後一個上帝的概念顯得很可笑,強行的提出一個不同的,更完美的上帝,但上帝至始至終都只有一位,也不會變得更完美,除非以前祂不完美。那樣上帝豈不是不是上帝了,所以上帝一直都是完美,永不改變。

這個概念是提出了一位上帝,是要合乎你的規則的上帝才是上帝,這其實就是以自己為上帝之上的上帝。認為前面的那個上帝是別人所提出的上帝,而不是真正的上帝。自己卻提出一個上帝的概念,實際上是一種自我膨脹。作為膨脹家族的一員。對於膨脹這個特質是很敏感的。

而我的上帝是祂告訴我祂是上帝,不是我告訴祂你是我的上帝。

蒂利希在百科上說是基督新教與存在主義的結合,存在主義不用談上帝,他自己就是他的上帝。


簡單來說,這是種以人本,存在主義為主的信仰,也可以再加上自由。所以這種信仰有三個重要的特性,個體,存在,自由。

首先,我不能確定題主對蒂利希這段話的理解跟我所理解的是否相似。上帝之上的上帝。在我看來,前者是一種普遍被理解被認知的上帝,而人們喜歡把這種上帝當作客觀真實終極的上帝。但這是不對的。所以,上帝之上的上帝,是一種終極的,甚至是不可知的上帝。所以,在這個體系下,蒂利希幾乎是建構了整個體系,基督教傳統意義上對上帝的理解都不重要。因而,這個也涉及到對上帝的懷疑,這只是對人們所普遍認知上的上帝的懷疑。這種懷疑,被蒂利希認為是勇氣。因為很難。

其次,克爾凱戈爾重視一種個體的思想。個體被放大,而這若是放到個體觀點的角度來說,這是在衝擊傳統或是權威性的觀點。就好像每個個體所認知所感受的上帝,不同於普遍被認知上的上帝。從某個角度來說,這都算是一種自下而上的認識。

所以,這種信仰都是很個體很個人的,不受整體或是所謂權威的限制。可以自由的思想。同樣的,這種信仰可以自由地去感受或是經驗或是認知,屬於自己的上帝。這種自由不受制於教條或是教規的限制,這種自由是脫離這些東西的,甚至這些東西對於這種信仰來說沒什麼意義。

最後,在這種信仰里,你可以自由的思想,表達。慢慢地,你也會理解這種信仰的自由到底帶給你什麼。因為前面講過了,這種信仰是很個體的。沒有宏觀普遍的模式。

但是這些觀點最好不要和保守的基督徒講,他們往往比較難以接受。此外,說實話,對於題主提到的這兩個人,一般的大陸基督徒,甚至讀過神學的基督徒,也未必知道這兩個人。因為太自由了。

以上。


信仰我吧。然後一切疑問就消失了。


從心裡研究角度看,並非這樣。心理中,有個注意力,信仰就是跟這個相關。

1,注意力集中在想像上,還保留清醒,是第一種。有了一個可以關注的目標,所以不會無聊,不會迷茫。卻又不會太投入。跟興趣愛好是一樣的。比那個多一分認真對待和尊敬。

2.注意力完全在想像上,自己都迷失。這就是超越的信仰。其實,就是一種病態。接近了幻想症。

所以,宗教並不是神創造的,是人。

而信仰可以一定幫人集中注意力。過了,自己是誰都會不知道。那不是信仰,而是並了!


題主的一些觀念與猶太教很相似。

拉比猶太教的學者文獻對聖經的詮釋中,

十誡第一條,要求猶太教徒要傾向於一種泛神論的一神論。

十誡第二條,要求猶太教徒不能迷信於任何具象的概念。

第二條涵蓋的範圍超過第一條,其效力也高於第一條。

故而猶太教對泛神論的一神論的傾向,也是不能演變為對這個概念的迷信和崇拜的,否則就違反了猶太教戒律。

懷疑主義是泛神論式的一神論以外猶太教最重要的基礎,甚至還要高於泛神論式的一神論。

守猶太教戒律的懷疑論者通常也會被視為猶太教徒,只要其不否認泛神論的一神論的傾向。而偶像崇拜者不能成為猶太教徒。

希望以上可給題主以參考。


這取決於你的懷疑是什麼懷疑。

從理論層面講,上帝是完滿的。

如果「上帝」存在可懷疑之處,則「上帝」是不完滿的。「上帝」不完滿則不可能是萬物之因,即存在事物其因不是「上帝」。

那這個「上帝」是否還有因呢?如果「上帝」與「上帝」以外的事物有共同的因,是不是就是你所說的「上帝」之上的上帝,完滿的上帝呢?

如果是的話,那會不會是你原來認為的那個「上帝」其實不是上帝,而這個才是?

如果是這樣,那你懷疑的是不是本質上是人對上帝的認識?那顯然是沒有問題的。人不可能完全認識上帝的,所有人都只認識上帝的一部分,即上段中帶引號的「上帝」。認為自己認識的上帝的部分以外,依然存在真理,而不是自己掌握的就是完全的真理。這種其實不是懷疑,而是信,對上帝完滿性的信,及對自己的懷疑。我們所信的上帝,並非我們已知的上帝部分。

我認為你對神的信在理論上是符合基督信仰的。

只信真理,而不是信真理之下不完滿的律法,這正是耶穌基督降臨告訴猶太人的道理。

任何不完滿的,真理之下的,都不可崇拜,可以懷疑,但是你相信至完滿者的存在。

但基督信仰並不只是一種理論上的信仰,並不是信關於上帝的知識,只知道上帝的存在並不足夠,信體現在行為上。既然上帝完滿,則上帝是至善;上帝至善,那信仰就必須行出至善。

什麼樣的行為才算至善?答案在聖經,這是上帝通過人能理解的方式給人的啟示。

從現實層面講,人認為自己可以懷疑上帝,認識超越上帝的真理,本質上就是一種傲慢。

撒旦就是如此誘惑夏娃的:當你吃下果實,你就能在上帝以外分辨善惡,認識上帝以外的真理。從此罪入肉體。


謝邀,最近看到很多以懷疑論開始信仰路程或者來認識宗教的。我這麼說吧,懷疑論的一大弱點在於懷疑論無法懷疑自己,其不是探尋真理的絕對工具。懷疑論與批判主義,在吸取有益於自身的知識上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如果你所探求的是絕對真理,建議你以信心開始。因為信以至於信,這話出自聖經,希望對你有啟發


所有信仰都是這樣,對於相信的人來說就是真的,對於不相信的人來說則是假的。

每個人對世界的看法都各不相同,去評價孰高孰劣都是沒有意義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相信的,並且把它貫徹下去。


你有特殊的經歷 這讓你確信有上帝

但你對上帝有懷疑 是否是懷疑「上帝」之上還有上帝?或說 你所經歷的「上帝」之上還有上帝?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那麼你所經歷的上帝只不過是天使,並非真正的上帝。

所以將懷疑納入信仰體系中,是因為無法分清天使與上帝。(暫且不論這天使出自哪裡。)


從古至今,沒有外在的上帝,只有人的內在的本源關係心理,你所說的信仰,實際上不是向外的,而是反向遵從自己。


那麼你提出這個問題的根源又是什麼呢?

你的信仰 就是信仰 很像梯雲縱。。。


謝邀!你的信仰是神之上之神。屬未知界。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和已知界的生活交集很少。所以感覺影響現實生活很少。

因為沒有目標,所以迷茫。因為孤獨,所以想找同類人。


去讀加繆吧!國內出版了他的日記(《加繆手記》),很值得讀,散文優美,而小說我推薦《鼠疫》、《局外人》,戲劇也都可以,而如果已經喜歡上了加繆最後再讀讀《墮落》。你會喜歡他的!

我感覺我就在散步邪教2333,但是加繆的一些回答——雖然確實是艱難甚至模稜兩可——是能給我們勇氣與愛的。


推薦閱讀:

如果有人問「耶和華是種族清洗者嗎」,基督徒會如何回答?
作為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塊自己舉不起來的石頭」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上帝不阻止饑荒?
不信教者能夠看懂聖經嗎——從歷史背景去看這一問題

TAG:哲學 | 信仰 | 基督教 | 上帝廣義 | 神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