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知乎用戶Peter Tam?
沒什麼好評論
不服就大家把豆子送上 coffee research 看誰分數高。國際知名咖啡店 大牛都有豆子在上面評分 如英國square mile 北歐Tim Wemdelboe,美國Intelligentsia,stumptown,澳洲campos,seven seeds,日本丸山。我在各種論壇看過他和各種人互噴。總之神道道的。還總要提提他的培訓學校。
最後一個問題,請譚老師指教:您所認為的好喝如何定義?虛虛實實而已,問題已舉報,本來希望譚老師能直面問題並解釋,然而。。。。。。到此為止,不回復不更新。吃瓜群眾撤了。
首先表明立場,不贊同直接掛名撕逼。其次收穫當事人回復曰看不懂,特解釋:所謂辯論,總歸要擺事實講道理,你的理論要大家認同,要麼有各項參數或是基礎學科的支持,要麼有大數據統計結果支持,譚老師物理學碩士,並且博士在讀,這點應該知道吧。然而譚老師的回復,我看到更多是他主觀斷定,以及某某試過,證明了我的觀點,或者我們培訓就有針對這種情況的培訓,來上了自然就知道。要是沒有事實或理論依據,那就不要在意別人的質疑,大家自然有自己的判斷。關鍵是譚老師的回答不但沒有支撐,還極力反駁別人觀點,這就不是辯論而是耍流氓了。
然後,關於評委的話題,無論杯測還是評委,工作是打分,告訴選手還有哪些方面可以提高,而不是說選手做錯了。世間萬物沒有絕對,持續學習,保持謙遜,共勉。以下原答案呵呵,不了解其人,但最近好多問題下都能看到他的回答。總結他的答案就是,我才是最懂意式咖啡的,其他人都是渣渣,我的口味是唯一標準。你想知道這個問題的原因,可以來我這培訓啊,我這中國第一家專業培訓,我從業16年了,不屑於參加任何比賽,鄙視所有評委。我入行時間也不長,但一些認識的人都很謙遜也樂於分享,當然,按譚老師的標準就是完全不懂盲目自信去參加比賽以及一些什麼都不懂的人。有些言論看看就好。關於評委這一點,我聽過其他評委的話,評委不是一個批評者和找茬者,而是一名服務者,所有的評委其實都是在為選手服務,幫助選手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我老師也曾經對我說過,一名杯測師的工作不是為咖啡豆找茬,而是幫助烘焙師或是產地更好的表達這支咖啡豆。高下立判。。。。。。。這樣真的有意義嗎?我看到這樣的帖子真的很心痛,撇開咖啡問題不談,這樣的行為真的是好的嗎?作為咖啡師當用心去做咖啡就好了。莫名其妙在這裡撕?有這份心思還不如多多學習,和分析一下個個大神的理念和理論。
在繞回咖啡的問題來講,咖啡的好喝標準就一定是要按照金杯理論來討論咖啡的好喝與否,或者說咖啡的好壞與否,這樣本身就是錯誤的,好與壞永遠都是在於個人的感覺和判斷。按照金杯理論來說這杯咖啡是好喝的,可是我不喜歡,那麼這杯咖啡對於我來說是否是好喝的標準呢?反之亦然。
我也有我自己的理念,對於咖啡師來說,咖啡師做一杯咖啡應該是讓喝咖啡的人喜歡喝,而不是做一杯咖啡師喜歡的咖啡讓客人喝。
搞清楚這些我覺得才是一位真正的咖啡師。
我是王龍,作為譚老師的門徒。我做出來的咖啡我認為很好喝,這樣對於我自己來說就足夠了。我想說一下,因為我也是玩咖啡的,不過並不專業,自己買了台咖啡機就開始琢磨了。。偶然一次在知乎評論譚老師關於咖啡的回答,他給我回復了很多字,我不知道那些觀念是對是錯,對我來說都是新大陸,後來我有一段時間經常問他問題,他也是有問必答,而且都是認認真真給我寫很多。我知道他是培訓師,但是他也沒有給我發什麼廣告。我還是蠻感謝他的,在我剛入門的時候給我提供了很大的知識援助。
這就是咖啡界的民科啊
首先,他的理論無法兼容而且拒絕兼容現有的理論
同時,他不承認口味的個性化,用唯一的標準來衡量每個人不同的偏好
鄙視現有評判體系的同時又用自己的唯一標準來評判其他人
基本等價於「解決了咖啡界哥德巴赫猜想」但是又不肯發論文證明這事或者論文漏洞百出,或者乾脆撒潑打滾用各種主義來解釋科學道理的民科
我終於想到了一個比較恰當的比喻,那就是一個讀過大學物理的人看著初中生做物理作業,那是一種什麼感覺?他這時候說話當然會「很肯定」呀!
相反的問題就是,那個初中生會怎麼想?
~~~~~~~~~~~~ 補充 ~~~~~~~~~~~~
也許我應該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按照我的理解,確實大家都錯了。因為大家都在跟著美國人學,那麼美國人的理解錯了,大家不就都錯了嗎?所以關鍵在於,美國人的理論是對的嗎?
現在考了SCA證書的人不少吧?通過他們還不能了解SCA的培訓水平嗎?要說喝一杯就知道了,有點過於簡單。有些人確實喝不出來,或者說是喝出來了,但是不知道該如何判斷。
現在行業里其實就只有二個完全不同的理論,一個是我們的,一個是以SCA為代表的流行的理論。沒有其他的理論,除了義大利傳統的咖啡師的操作手法只是一種沒有上升到理論的技能。
………………………………我想很多人都看到了,我們的理論(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幾乎是沒有人支持的。所以大家都可以理解,我們的理論是不可能抄襲任何人的。因為還沒有人承認,當然沒有人原意出來背鍋。能有大家作證,我心足矣。
~~~~~~~~~~~~~還是都熱心於評論人,而不討論有關咖啡的問題。再一次呼籲,來談談咖啡好嗎?
我已經提出了好幾個問題。如果對這些問題沒興趣,也可以談別的。
~~~~~~~~~~~~~回到咖啡的問題,你可以懷疑他做咖啡的技術,和他對咖啡口味的評價水準,但是他在八個月前和八個月後都是用的同一款豆子,都是他自己製作,他自己喝。作為一個相對標準,我相信他的感覺。
何況這並不是第一例,在此之前很多年美國也有人有相同的經歷。結論相同。
只是這個結論與美國的咖啡行業內大多數企業的利益相違背,所以沒有人支持這個看法。後來就被人忘記了。
~~~~~~~~~~~~~~~~~~~~~~~~~~
最後補充一點:其實我對知乎也很失望。我已經刪除了我分享的幾篇主要的文章,剩下幾個無關緊要的,和鏈接到其他地方的文章。我並沒有太大興趣在這裡爭論,因為並不存在爭論。
~~~~~~~~~~~~~~在補充一點,為什麼誰都不回答我提出的任何問題,只是在評論我的語氣,口氣,,,還有什麼氣?為什麼不討論問題呢?
~~~~~~~~~~~~~~再補充一個:以Kramer為代表的SCAE在一次北京展會期間曾經發言,介紹他們對意式濃縮咖啡製作的理解。按照他的說法,意式濃縮咖啡可以是微苦、明顯苦,和非常苦的,要在這之間找到平衡,才能做好意式濃縮咖啡。
那麼我想問這裡那些「正確的人」,你是否知道應該如何去找這個平衡,或者是你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嗎?
也許你什麼都不知道,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你也就聽到「現在」的某些說法,你知道他對在哪裡嗎?
~~~~~~~~~~~~~~
大家應該都能看到,我還是貼在這裡,也讓更多的人能看到。
這是最常見的說法:你不可能是世界上做咖啡最好的,你也不可能是世界上最懂咖啡的。所以你不可能沒有錯誤。
可是你怎麼就不能說我錯在哪裡了?為什麼錯了?你的理由是什麼?
你上學的時候是怎麼想的?老師不可能錯,所以老師判你的卷子的時候老師說你錯了,你就去改,自己不會改就問別人?至於為什麼錯了,你想過嗎?
~~~~~~~~~~~~~~~~~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放在這裡供大家參考。沒興趣不看就是了。文中所說的群體問題,應該就是勒龐的那本書《烏合之眾》所說的人群。https://zhuanlan.zhihu.com/p/24894064
~~~~~~~~~~~~~~
再補充一個:我曾經在有的地方說過,我們店裡自薦的咖啡飲料是「意式濃縮咖啡」。我不知道這裡,或者誰還聽到過,哪家咖啡館也是這樣做的。
當然我從不過多向顧客推薦任何飲料,我基本上都是尊重顧客的選擇。但是如果顧客問道我,我就會向他建議,但是也跟他說清意式濃縮咖啡的特點,然後讓他自己決定。
自私的說,我並不介意別人是否走彎路。那對我們反而有好處。這個世界上的整個咖啡行業就是走在一條歧路上,這麼多年有多少改進?從意式咖啡機的PID溫控,到變壓萃取,再到濃度和萃取率測定,除了設備多賣錢,有什麼對咖啡的製作有改進的作用?絲毫都沒有。
而我們的理論和技術從最初的框架,到逐步補充完整的內容,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並還在不斷地改善培訓方法,提高培訓效果。從開始比較模糊,到逐步變得越來越清晰。
我們從來都沒有停止進步,只不過我們走在另外一條路上,你們看不到而已。
~~~~~~~~~~~~~
再次補充:首先我對可能被我傷害的人道歉。但是我這個人真的不記人名,所以我從來沒有想針對過誰。我只是想就事論事,討論我覺得有討論價值的事。
關於很多人反應,我說話過於絕對。這一點恐怕沒錯,我承認。但是我並不覺得這是我的問題。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假如說有兩撥不同的人,一撥人了解某件事的來龍去脈,而另一撥人不了解。那麼在大家一起談論這件事的時候,前一撥人是否說話就會特別肯定呢?
關於意式咖啡的製作過程,我們有我們的理解。而且經過十幾年的應用的檢驗,包括與各種各樣的人面對面的交流證實,我們的做法是實用而有效的。這就可以證明,我們的理論和技術是與事實相符的。
客觀世界的理論只有一個,同一個理論的不同形式也應該是自洽的,不應該是矛盾的。所以如果二個理論相矛盾,那就只能有一個是對的。誰對誰錯,只要對雙方的解釋進行分析,並不難分辨。
僅舉一例:製作一杯意式濃縮咖啡所用的時間並不能判斷這杯咖啡的好壞,這在2009年WBC修改規則中取消萃取時間超出建議標準扣分的做法,就說明了時間不是判斷咖啡好壞的依據。
那麼,現在有多少人還在用時間來判斷咖啡的好壞?很少嗎?
最早幾期WBC比賽中國區的比賽評委我都知道,而且可能比在坐的都更了解。對於他們對意式濃縮咖啡的了解,我不信。我不知道這裡有誰更了解,可以出面介紹一下?
~~~~~~~~~~~~~~~~
不如咱們說點具體的。如果誰覺得我說的哪些屬於「亂答題」,那就轉過來,我們大家看看,是否屬於「亂答題」。~~~~~~~~~~~~~~~~~
題主說我總說自己八年從業經驗,其實是十六年。
早在2000年我專程去上海的一個展會上考察中國的咖啡市場,那一年還不算我正式進入咖啡行業。我真正進入咖啡行業是在2001年,收集了七、八個義大利咖啡公司的產品進行比較,最後選定了一家公司的產品。
進口了義大利那家公司的產品後,我走訪了幾家咖啡店。結果你知道嗎,誰都不知道意式濃縮咖啡長什麼樣。你告訴他就是那一小杯,只有40毫升,誰也不理解。他們根本不相信,那一小杯咖啡怎麼喝?
所以我們不得不自己開了一家咖啡館。在告訴別人如何製作咖啡之前,我們自己要學會製作咖啡。我們開店的目的就是要告訴別人,意式咖啡是什麼樣的,應該如何製作。
在通過各種渠道學習和了解咖啡的製作方法和技術的時候,我們逐漸開始掌握了咖啡的製作方法。但是在接觸了各種不同的說法之後,我們逐漸了解到,國外那麼多不同的說法,有些是相互矛盾的。而且那些說法並不能讓我們做好咖啡。
我們在用專業半自動意式咖啡機做咖啡,並總結經驗的時候,那個時代僅有的幾個咖啡培訓機構也都是在用家用全自動咖啡機做咖啡培訓。甚至青島的一個培訓機構還在QQ上質問我,你們讓顧客買那麼貴的專業半自動咖啡機開店,顧客什麼時候才能賺回來?我也只能無語!
我們開始培訓學生用專業半自動咖啡做咖啡大約是始於2003年。一個烏干達合資企業要開店,需要幾個咖啡師,所以通過朋友找到我們。因為我們當時做的就是標準的小杯意式濃縮咖啡。而其他人做的意式濃縮咖啡都是二百毫升以上的。
在到了2007-2008年的時候,經過幾次與美國、澳洲,特別是義大利咖啡公司的專業人士面對面地接觸之後,不但證實了我們做的咖啡確實很好,而且我們基本已經成型的理論和技術在實際應用上是非常有效的,那就是我們可以穩定地做出「比大多數義大利人做的咖啡都要好」的咖啡(義大利咖啡公司生產部經理的評價)。
大家都知道,無論跟誰學,最後要做好咖啡還要靠自己的不斷練習。但是我們的培訓不但告訴學生好喝的咖啡什麼味(喝到嘴裡體驗),而且讓他們知道那樣的咖啡是如何做出來的。不信就試試,按照我說的調整,結果一定可以做好。這就是實踐的驗證。
有人說,我總是拿十年前的東西教現在的初學者。
不對!
我們的理論是全新的,十年前沒有人知道,現在知道的人也很少。我們不但沒有停步不前,而且我們的理論也在持續進步。就在前一、二個月,我們還有了新的理論進展。還是一個不小的進展!
有一個極大的區別,不知道有誰了解。
在一個理論的發展上,新的進展意味著什麼?這樣的進展到底是如何改進了舊的理論?是推翻了原有的部分說法和錯誤,還是更細緻、更清楚地解釋了原有的說法?這二種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例如,2009年SCAA修改了比賽規則,取消了對萃取時間的扣分做法。這就是糾正錯誤。而且他沒有理論上的合理解釋,只是因為有很多人觀察到了這一現象,否定了扣分的理由。所以不得不取消。
而我們的理論也在不斷更新,但是幾乎沒有過任何的否定。基本上都是一步一步地推進,越來越細緻,越來越清晰。我們的很多練習方法也都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所以你很少見到我們的學生在網上提問題,因為幾乎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知道問題所在,也知道該如何解決。
不用太著急,我的新書馬上就會出來了。到時候自己看就是了。但是別問我參考書,因為我們的理論和技術都是我們自己的,很少人知道。更沒有任何書里介紹有關的內容。我很尊重譚教授。隨著咖啡的更新速度,我在群里都承認,我已經跟不上腳步了,唯有學習。而譚教授有自己的觀念及自己的想法,我覺得不錯,但是.....如果理念不更新,遲早要被大時代甩開的。
蹭蹭蹭冒出這麼多答案
我個人覺得吧
去喝一次就知道了所以有機會去北京嘗一下說到譚老師,我覺得在知乎里,應該沒有人比我更有資格評價他。我只想說,那些指責他的人,你們有幾個人真正和他面對面交流過?你們誰用靜下心來思考過一下他的理論是否正確!又有誰知道現在咖啡製作的所謂標準有一部分當初是他首先提出來,而在那時被所謂的專家和和你們一樣的從業者或狂熱愛好者所鄙視和詬病然後又不聲不響的最後用起來了?最簡單的例子,當初大家在瘋狂的追求壓粉力度要每平方厘米多少磅的壓力的時候,他第一個提出來壓粉力度和咖啡製作完全無關!!這個理論方式受到了包括SCAA的人在內的一致反對和質疑,同樣也像現在一樣被戴上了騙子和偽專家的帽子,可是現在呢?過了多年以後,他當初提出來的理論被大家認可了!!可是你們誰又知道誰又承認這個理論最初是他提的?!說到這,肯定又有人說要讓我拿出證據,對不起,我沒有證據,我的證據就是我認識譚老師這十幾年來所看到的所經歷的……作為一個從他從事咖啡行業開始就認識他的朋友,作為他的第一批學生,作為他的前同事,十六年來我們亦師亦友,我感謝他!雖然我到現在仍然時常質疑他,時常因為一個問題和他爭得面紅耳赤,但我感謝他一直教導我的一定動腦子思考,一定要質疑一切,包括他自己……其他的不想多說了,就此打住了。我知道會有人說我在給這倔老頭兒洗地,那就是洗地吧……不會回復,不會解釋,不會反駁了……一句話:你們高興就好……問題已舉報,我鄙視題主這樣的人!!
不請自來強行回答一波啊。
我在一個拿鐵打不打發牛奶的問題上回答了一下,然後大師就跑過來了,我真不知道他是誰啊當時。一個簡單的小學物理學問題非跟我抬杠還說自己是物理學碩士吧啦吧啦。我當時真的醉了啊。
我覺得此君最大的問題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一切和他的想法不一致的都是異端邪說必須燒死。而且呢,問題是你90年代專修桑塔納捷達是很NB,但是現在專修桑塔納捷達還很NB么?
P.S回答中那位號稱是他良師益友的親我不知道為啥要舉報這個問題??這是多好的替大師洗白和增加曝光的機會啊???
1.有一次去咖法,譚老師正好在教學生。那個學生說想用稱把豆子重量秤好達到每次用量精確。(大概是這意思,時間比較長原話記不清了)。其實這個方法在我們小白咖啡群也很流行。我自己也用了一段時間,所以我就比較好奇的問譚老師為什麼不用稱,好像挺科學的啊。譚老師說他是從一個做零件加工的朋友還是家人那裡得到的啟發。工人可以用眼睛判斷零件的誤差到很小,咖啡也一樣。呵呵,後來我就記住這句話了。直到現在也沒用過稱。
2.那會兒我剛買機器(為了避免「利益相關」說明下機器是我認識譚老師之前從別的商家那裡買的),連最基本的都不懂,就在微信上來來回回問了好幾天。為了不浪費版面,中間截圖省略。我既不是譚老師的學生,也沒什麼關係。只去過咖法三、四次,每次都是點杯esp連帶問問題。譚老師都會很認真的回答。當然交流之間譚老師也表示過對一些權威的不屑,我甚至也私下懷疑他是那種「老子宇宙第一」的人,後來有一次跟譚老師聊起北京的咖啡館,他向我推薦了他去過的一家。
我對譚老師沒有任何評價。只說事。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喝到好的咖啡,以及有一天自己能做到。
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就是那種受忽悠的萌新,沒所謂。事實上我也是萌新。不得「痣」;想出名想瘋了!「全宇宙都沒有我做咖啡牛X,爾等一群屌絲不配和我聊咖啡;比賽拿冠軍時恥辱,按照金杯理論萃取出的咖啡不是任何的,比賽評委都是臭傻x;比賽前三甲做的咖啡會讓你失望;」
作為咖啡小白,知乎咖啡版塊的幾位老師都提供了很多乾貨,受益匪淺,不太了解這位老師做了什麼什麼被人掛起來,但知乎作為問答社區,友善交流是第一位,望大家維護好一個良好交流探討的地方,離了這兒真找不到有乾貨的地方了(攤手)
各種圈子的互撕都會讓人興緻勃勃,請原諒我這顆熊熊燃燒的八卦之心,哈哈。
首先請調整到輕鬆的心態去閱讀本篇答覆。
自我介紹,一名正準備學習做咖啡的強迫症患者,還沒開始進入咖啡的世界,已經至少查閱了半個月的各種資料。知乎的資料多且雜,我只能通過腦洞來判別哪些知識是對的,哪些知識可能並不靠譜,所以這是一篇毫無根據的答覆。
下面是我理解的一段撕逼片段,如果有理解不正確的地方,盼請原諒一個圈外人的YY!
譚老師給我印象是個不錯的人,但是語言的表達能力並不是特別的出眾。我幾次諮詢譚老師問題,秒回,說明他應該是個很熱心很nice的人。
下面是洗地時間,取一段譚老師和張鵬先生的爭論做例子。
這篇爭論是在「你眼中的一杯好咖啡是什麼樣子的?」問題下的
1.張先生的回答「 通過烘焙和沖煮,吧一款咖啡豆的風味平衡的表現出來就是一款好咖啡。 至於味道喜歡還是不喜歡就看個人了。例如在我喝過的90+的豆子里,我比較喜歡朱麗葉反而很貴的紅寶石展望我就沒那麼喜歡。 所以呢我覺得只要平衡的的展現了豆子的風味而自己也喜歡就是很好的。 」答案沒問題吧,張先生喜歡的咖啡就是這個樣子的。唯一的一點瑕疵就是作為推薦給題主的答案,最好描述的更詳細一點,以便能讓題主更好的完成實際操作。但是沒關係,題主的問題更像是一種統計,並未要求詳細到某種程度。
2.下面是譚老師不明所以的一句話挑起戰火「 那是在給自己做咖啡,不是經營。所以不符合商業標準。 」問題中沒有提到商業標準啊,親!語文老師看到您的答案要給0分的,親!
3.然後是張先生努力想圓回自己的答案「 經營的時候也是一樣啊,把一支豆子平衡的沖煮出來給顧客,和顧客正確的介紹不同豆子的風味然後平衡的萃取給顧客喝呀。 」其實根本沒必要圓,討論的方向已經跟原題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了啊,沒有問顧客、沒有問顧客、沒有問顧客。
4.下面 「平衡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何謂平衡?恐怕誰也說不清。 」譚老師拉回咖啡討論,提出問題「何謂平衡?」
5. 這是導火索,這是導火索,這是導火索「請參考金杯理論 」不同的觀點出現了。張先生應該是認可「金杯理論」的 ,而譚老師看到「金杯」簡直要爆炸/瀑布汗。
6.「 別提金杯理論,那是數據,不是給人喝的。所謂的金杯理論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純粹的「民科」! 」我不知道譚老師和「金杯」有什麼樣的過去,但我肯定那不是段愉快的過往。
7.爭論升華了,超進化為抬杠,連排的反問句,強烈的語氣,內容不再重要,爭的不是饅頭爭的就是那口氣。內容大家可以去原題下查看,在此就不轉發了。
事件描述就是這樣的,下面是個人分析啦!從導火索「金杯理論」開始好了。
我不懂金杯理論,我不懂金杯理論,我不懂金杯理論
你什麼都不懂,還分析個毛!哈哈,自我介紹也說過了,我只是個初學者,從網上獲取一些資料來自學做咖啡,對網上出現的所有理論都持懷疑態度。SCAA也好SCAE也罷,我堅決承認他們對咖啡的發展有相當的正面影響。萃取率、濃度、body等等量化的詞條可以更好的幫助做出一杯好的咖啡。目前我懷疑的點在於其數據的準確性,以及包含是否全面。比方說萃取度18%~22%,濃度1.15~1.35%,有沒有一種咖啡豆萃取度在17%或者23%,濃度在1.14%做出來也很好喝呢?或者有沒有一種咖啡豆萃取度在18%~22%內,濃度在1.15~1.35%內但超級難喝呢?所以我認為這些數據是沒有意義的,重要的是要符合個人的口味,根據個人口味選擇咖啡豆,做咖啡過程中不斷調節咖啡粉粗細,水溫,萃取時間,巴拉巴拉等等,最後得到一杯自己喜歡的咖啡,就算成功啦。至於萃取度、濃度等等是否在範圍內,who care?商業做法請參照星巴克,經年不倒,即是合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get到我的點。下面說回老譚。
如果我僥倖切合譚老師的理論,那麼一切都好解釋了,火爆脾氣的譚老師看不上金杯,舉辦比賽的評委不會做咖啡只會按照「金杯聖旨」死板教條,萃取時間超標扣分!萃取率不合格扣分!萃取濃度不合格扣分!根本沒有考慮咖啡豆和品嘗者的感受好不好!當然我不是說參賽者做的咖啡不行,抨擊的僅為不合理的評判和打分標準!(本段為YY內容,我並不了解實際情況)
至於其他種種,無力一一洗了。在這裡真誠的向譚老師,提一些建議,希望您能更好。
1. 做自己拿手的事情,營銷、廣告、造勢等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請交給專業人士去做,專門做這種業務的公司很多。(買水軍什麼的不推薦啊/瀑布汗)
2.發表評論、文章之前請仔細斟酌,反覆閱讀是否會給他人造成不適,給自己帶來麻煩。同一件事,不同的措辭感覺完全不一樣有沒有。
3.乾貨很重要,知乎用戶或者說幾乎所有的網民都希望能通過網路獲得最乾的乾貨,最好能一步升仙(呵呵,咋不上天呢!)藏私這種事可以做,但是既然要藏私就不要拿出來炫耀啦。我有一塊糖可好吃了,但是就是不給你!!好幼稚= =。如果是想做宣傳請參照第1條。
另外,希望時間能證明您的理論是正確的,希望大家今天的爭論能成為明天的經典!希望國內咖啡文化能有良性的發展!祝所有喜歡咖啡、愛咖啡的朋友永遠健康!
都是咖啡館裡的打工仔,低素質斯逼沒什麼好奇怪的。
我覺得有些人就是無聊,人家怎麼說話,挨你事嗎?有毛病,有多的時間還不如研究新的萃取法,題主和各位答客有必要那麼糾結嗎?浪費時間,不如自醒!
你們這些咖啡異端,居然還在自以為是!認命吧,來自義大利學院的核彈已經鎖定你們了!
推薦閱讀:
※番外 | 硬廣:工作論文咖啡館被紐約大學Rubinstein教授創建的「世界咖啡地圖」收錄
※濃縮咖啡中的shot是什麼意思?
※怎麼才能把拿鐵上的糖漿畫得稍微像個樣子?
※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咖啡知識(二)
※拿鐵?拿鐵?拿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