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新媒體從翻譯別的文章到原創為主需要多久?

現在建築互聯網媒體行業基本都停留在翻譯外網文章環節,gooood、建築學院、ikuku等,包括新起的assbook,建築媒體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原來有一點點建築傳媒的經歷。建築傳媒確實難做——前有大山,後有追兵,困難重重。

大山是指消息源,能貼近一線圈子,第一時間拿得到熱點項目的通稿和宣傳用圖。需要考慮到建築傳媒不同於本地生活資訊——前者資訊是全球化的,如果既沒有一線采編團隊,運營又都是要求小快靈的輕資產團隊,那不可避免的成為國外建築大站的二道販子。這個時候大部分同質的團隊,尤其是主打資訊和案例的,就是在紅海里廝殺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追兵是指具備學術話語權,或者掌握核心分析技術的個人。建築傳媒並不是微信微博時代才興起的,十年前的博客,豆瓣,乃至ABBS就湧現了一大批活躍的個人品牌了。比如著名的城市筆記人,南瀟亭,朱濤,朱錇,朱小地,朱競翔,俞昌斌,匠人無寓,金秋野,方振寧等等等。這部分人的線上地位和線下地位是差不多的,天然具備號召力。事實上現在建築媒體圈的深度評論,也大多是以採訪或約稿的形式來自他們,只不過發布平台變了。也就是說,建築深度內容的創作是一門技術活,或者說是高度依賴線下成就背書。新自媒體作者不是說寫不出好的深度文章,而是持續創作的成本過高,不同話題下保持水平穩定的難度過大。而放棄時效性用時間換深度,又陷入另一個麻煩「我為啥要守著手機看推送,書籍資料應有盡有」。所以優質創作人或建築師的自媒體,或者現在能組織起優質創作人的平台(有方,ikuku,以及傳統建築媒體的線上平台),可以輕易瓦解新媒體的求深吸引力。

除去上述諮詢(求快),案例(求信息全),評論(求深)傳統的幾大塊,也不討論純當興趣不考慮市場的建築自媒體,新入小團隊的空間已經被切割得比較厲害了,所以現在做的好的新媒體,不少是避開這幾塊,去追求細分市場的。如面對學生群體的培訓大類(軟體技能,考研,出國指導);面對一線城市本地建築行業人的諮詢(政策解讀,案例,培訓,八卦,吐槽,聯誼);類似攝影採風的實地勘察類;還有走情感路線和網紅路線的,當然這一類保留了建築身份標籤,但到底算不算另外一個領域值得討論。

說到這裡,不難發現翻譯恰恰是一個理性的選項。需要承認的是,優質原創是稀缺品;而中文互聯網中,被翻譯過的建築優質外文也是稀缺品,尤其是小語種。這裡暫不談版權,翻譯確實有機會促成個性化的傳媒市場。比如我念本科那幾年學校里言必談斯卡帕,可惜苦於那時國內出版社引入的相關書籍並不算好,二手評述也不能讓人滿意,如果某個平台能系統地翻譯一些高質量的開源原文,選材又貼近教學,我相信一定會很受歡迎。同樣的機遇是最近火爆的「海綿城市」,可惜中文文獻庫里關於外國的先進經驗的都是些泛泛的綜述,更令人遺憾的是,那幾本大名鼎鼎的開源小冊子,如&,&<紐約雨洪管理手冊&>都沒有完整翻譯。有時候,這些原文的清晰簡潔,足夠讓轉述者汗顏。用出版人的思維看翻譯會更貼切——哪些人想看哪些高質量的內容。

再談到我現在少數關注的幾個公眾號之一「Der Zug」(豆瓣:https://site.douban.com/249336/,微信:Derzug),德語區建築大類學生圈自媒體。這算是一個典型的做內容的自媒體了——創作者有門檻,還有審稿委員會,一年只能出幾期。哪怕把期刊摘成幾天一推送,不算多產。這個號仍堅持把譯文作為一個保留板塊。

原創當然可貴,但決定傳媒質量還是文章質量,如果有開源的高質量文章,那麼有針對性地翻譯它們並不是一件糟糕的事。至於建築新媒體怎麼發展,我完全沒有概念。或許還是看需求吧,現在正是一個正視需求和細化需求的年代。


嚴格來說,這不是一個問題。因為翻譯與原創,從來就不是一個遞進的關係,無論從空間還是時間上說,都是如此。是翻譯,還是原創?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定位或者轉型的問題,這個要根據自己的發心和掌握的資源來決定。如果你想原創,而且能源源不斷地原創,下一秒就可以原創了。或者你正在做翻譯,突然有一大批人說,我給你投原創文章吧,那麼下一秒就可以轉型原創了。

這裡面就涉及到了剛剛說的發心和資源的問題。現代人攀緣心重,發心似乎不成問題,可以隨緣隨發嘛。資源就比較難一些,首先要檢查自己是否就是一個資源,如果自己不是,就要想辦法凝聚一部分資源了。如何凝聚呢,要看自己的魅力和實力,歸結到底就是是否讓別人實現精神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問題。當然,話可以說得更明白些,可以用錢先堆起來,再慢慢消化。

另外一點:很多人覺得,翻譯的不如原創的高級,在一定程度上我同意這樣的判斷。不過從信息傳播的角度看,兩者並無高低之分。翻譯得好,也可以成「家」,也可以讓別人受益;拙劣的原創,卻只會浪費別人的時間而已。

按我的觀點,世界知名建築網站DEZEEN,總體上就是一個翻譯網站。裡面的很多文章的文字與圖片都是相關方提供的,然後他們翻譯成英文。文章的結構編排、行文用詞等等,肯定有他們的創作成分,但總體而言不能歸納到「原創」上面去。然而,這影響到他們在世界建築讀者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嗎?

翻譯需要廣泛挖掘的眼光和持之以恆的行動。廣泛挖掘,就不是為了追尋熱點;持之以恆,就不是為了吸引眼球。如果能做到這兩點,翻譯的品質應該也不會低到哪裡去了,最終一定會形成忠實的讀者群,所產生的傳播效應與專業作用也將為業界所肯定。

如果一個人辦了建築媒體,肯定希望原創的內容越多越好。但事實上,學的建築的,有點才華的,都容易想到自己干。這個話有些殘酷,但很現實。因為新媒體,自媒體的出現,就是為這些人提供舞台的,為什麼不呢?


難道不應該開始就以原創為主嗎?翻譯的那些都是填充原創內容的,自從archdaily有中文版之後,翻譯我們也不咋搞了…雖說也不是逐字逐句翻譯,不過也不是那麼回事…

我早期做過各種小教程,以及各種專題,比如世博會,都是親自去現場拍照片和體驗的…後期也有網站小玩意什麼的評測…

當然,不搞原創不搞翻譯也有出路

抄襲呀,是吧,比如…是吧


我覺得比較大的問題是沒有自己的堅持吧,這個是不是原創沒關係。能夠有意圖的為自己的媒體選擇文章進行翻譯也是可以體現這個媒體的價值觀的。對比我經常上的三個網站我的喜歡順序是divisare&>dezeen&>archdaily。當然最喜歡的是每天給我發郵件的daily dose,無論是建築或是藝術和攝影作品品味之高之連貫,都很讓人佩服。一個連platform都沒有還要靠最原始的每天發郵件的方式運營的自媒體可以做的這麼優秀,有時候也覺得很有意思。

雖然都是轉載建築作品和一些言論,但是明顯可以看出有堅持,和沒有堅持。想要找高品質的房子,我估計在archdaily上翻個五頁能有一個就不錯了。而divisare上的房子大多我都很喜歡。

國內的自媒體這個問題更加嚴重一點,幾乎就是流行什麼發什麼。什麼能搏出位發什麼。這樣當然可以吸引點擊量了,但是可能對我而言我並不會關注。前面有人說的那幾個公眾號我竟然一個都沒有關注。剛剛翻了下手機,唯二關注的兩個公眾號一個是天大的朋友做的,經常po一些保研,出國,工作的人的訪談。這個對在學的學生還是有點參考價值的。另一個是一個在歐洲讀博的人的公眾號,裡面集中地翻譯了一批rossi,camillo,carlo aymonino的文章,這個對於建立知識構成和真正有效的利用碎片時間是有用的,而不是獲取很多無意義的建築圈新聞。


謝邀,建築學院一直的定位就不是建築媒體,而是建築師垂直社區,希望可以圍繞建築師,提供各色各樣有品質的服務。目前我們有媒體,培訓和遊學三項服務,在嘗試的有招聘和招投標的信息服務,接下來,還會推出建築師經紀人服務。

我們和國內外40多家媒體,20多家雜誌和20多個專業獎項都有穩定合作,希望通過這些渠道,把國內優秀的建築師推向海外,為建築師提供經紀人服務。這項服務原先通過線下開展,已經過半年多的試錯,參與的建築師都獲得了很好的反饋。接下來會搬到線上推廣。不知道有多少建築師,願意和我們共同去拓展海外市場與海外知名度呢?


很難想像一個對國內建築新媒體幾乎沒有了解的人,可以很輕易地把別人給否定了,還真是應了那句話,人們對於超出自身認知的事物有著本能的抗拒。所以我一直在提醒自己,沒有親自去嘗試過的事物,不要輕易去否定,這樣的話和那些吃瓜群眾有什麼區別。

……………………………………………………………………

一年前我寫過一篇《他們說我做的這叫自媒體》,一年後的現在去看,當時做的毛線的自媒體,就是矯情惹的禍……

時至今日,我還是不算真正進入自媒體這個行列,但是開始有點摸到了「建築+自媒體」應該朝著怎樣的方向去發展。下面談談我個人的理解,如果做的比我好的請不要來吐槽我哦,畢竟我的眼界只能達到我所能做到的程度上~

先自報家門,我是 公眾號:建築日記本 的主編 or 小編 or 創始人 or 掌門人??其實我也分不清… 因為就我一個人。。。 由於前段時間一直在忙停更了幾個月,現在的關注數量還在一萬左右,平均閱讀量在3500左右,同級別的可以比較一下轉化率。更高級別的就沒必要比了,因為大家都知道,關注數量越大肯定轉化率越低(我在創建初期,兩千關注的時候每篇文章都兩三千的閱讀…轉化率110%多…)新榜預估的關注人數也是我真實數量的四倍左右,說明和大部分公眾號比起來我還是有點小成功的,嗨森~

新媒體,相對應的是傳統媒體,其實差距還是在傳播途徑上。以前只能在電視上,廣播上,報紙上來進行傳播,而互聯網提供了一個傳播速度更快,範圍更廣的媒介。

由此展開來看的話,翻譯文章可以算是新媒體么?恐怕不能吧,這和以前寫在報紙的文章有什麼區別么。就拿谷德來說,谷德網站上號稱微信公眾號九萬粉絲,但是實際的轉化率呢?

這是新榜統計的谷德公眾號的數據,說真的…粉絲數量是我的十倍,閱讀量也就和我持平,大部分時間還低於我。。所以以後再找谷德打廣告的話,只要網頁端的就可以了…他們微信的曝光率真是太低了……(有需求趕緊來找我哈哈哈價低量高實惠)

不過這也不怪他們,類似於這種長篇的文章,很學術的內容,本來就需要一個很嚴謹的平台,比如網站。而移動端適合什麼內容呢?輕量級內容。人們在掏出手機的時候,不會想要我要學習多少知識,而是想要在繁忙的生活中放鬆一下,看看段子,看看熱點新聞,所以這時候你再給他放一篇很學術的內容,他會覺得好壓抑啊明明想放鬆看完你這個更累了。。

如果說最早期的「建築師的非建築」還有「建築八卦女」是靠初期人氣的積累,那麼現在的「assbook」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算是建築自媒體的代表(絲毫不掩飾我對assbook的喜愛,不過我愛的不是光頭李,我喜歡的是Halleywood和顧桑哈哈,很喜歡他倆的內容,要是有機會認識就更好啦~)。同樣是介紹案例,谷德archdaily這種都是很學術的語言,讓人看完之後沒有一絲波瀾,而assbook的案例可以讓人閱讀起來很輕鬆,還能通過一些文字和表情來引導讀者的情緒。這種文章很多人寫,但是assbook能成功,我覺得主要在於傳播。他們的內容讓人有想要轉發的慾望,無論是標題還是內容,這就達到了一個很好的效果。講真的,一個媒體,你的內容傳播不出去,永遠就那麼幾個人看,你好意思說你是新媒體么……同樣的還有「開始吧」也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不過我對於他們不太了解,好像很多是以眾籌為主,不過每一段眾籌的故事也很能吸引讀者,其實我覺得,最利於人閱讀的就是圖畫和故事,可以很容易地把個人情感帶入。

你要是問轉到原創需要多久?一念之間而已。別不信,我從寫公眾號的第一天開始就是原創,一直到現在一百多篇,除了有的是看到了喜歡的文章轉發過來之外,其他都是自己原創的。真的就是思想上的一種轉變。但是觀念轉變了之後,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寫作積累。無論是取材,還是確定文章風格,確定讀者的需求,這都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究來積累的。不過也因人而異,如果你從小就喜歡寫文章,或者有的人特別喜歡寫小說,這個就佔有很大優勢了。

自媒體里還有一個小團體,就是像我、老韓、余神、角落君、小E團隊這麼一類人。我們能算是自媒體么?也不算。我們寫公眾號的目的在於想要分享知識,而不是為了推廣傳播。也就是說我們的公眾號有沒有人讚賞,有多少廣告收入,有多少閱讀轉發,我們都不在乎,因為我們要的不是這個,我們只需要別人看到我們的內容後有所幫助就可以了。

從這點上來看的話,新媒體一定要和產品結合起來,才有發展下去的可能,而且這才屬於內容創業。例如「assbook」有自己的app,「尖叫設計」把內容和電商結合起來,而且他們都找到了風投,這樣發展下去才能長久。

以上是我憑藉自己的感受來總結出來的一些內容,希望大家可以對建築新媒體這個領域有一定的了解,哪怕是建築新媒體,也是屬於媒體,這不是我們普通的建築師可以駕馭的,就像聽到別的公眾號什麼刷閱讀量啊,買關注啊,找大號幫推啊,我們都一臉懵逼…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我們的目的就不在媒體上……所以不要以為建築新媒體就是隨便寫寫和建築有關的文章,沒人看你,你就是自嗨。


gooood不是翻譯外文網站。而是接受全球投稿,沒有版權的不發。不轉載不抄襲。請相信中國中有媒體有實力得到一線新聞源,而不是翻譯外文網。不要黑gooood


軟文在新媒體時代展現如下幾個特徵:1、形式多樣化以往的傳統媒介軟文更多偏重於新聞稿、通訊稿之類,表現形式相對單一,現如今在新媒體渠道,軟文的形式更豐富,可正兒八經嘗試公關稿,也可無厘頭來點「對不起體」、「謝謝體」、「凡客體」,可以是深度剖析行業稿,亦可是各種網路語言雜陳的吐槽稿,甚至一篇以80、90後接受的另類表達方式的純廣告,也可是一篇很高明的軟文!2、語言網路化新媒體時代有新媒體的語言標準,有時候一篇軟文稿,投放出去沒有閱讀量和轉發量,橫看豎看不是寫得不夠通順、不夠文采,而是缺少「網感」,也就是所謂的網路語言,你會發現整篇文章的表述方式太陳舊,缺乏跟80、90後這幫主流讀者溝通的文字。3、投放精準化比如一個房產企業想要藉助新媒體進行軟文投放,按照傳統的媒介投放,很難短時間內找到自己的精準目標受眾,即便找到類似《中國房產報》這類垂直類報紙,但這類報紙的數量、讀者以及區域性限制都非常明顯。但新媒體時代,卻可以通過大數據,短時間內迅速鎖定潛在受眾,用客戶能接受的軟文方式,迅速傳播品牌信息,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


建築的我不懂

但是新媒體公司呆過

題主這個問題問法非常不科學

新媒體內容原創與否與編輯創作團隊規模、發布周期有很大關係

以前幫地產項目運營新媒體 每天必須發 一個人負責一個項目 只能不停抄


推薦閱讀:

創造一個充滿儀式感的空間,比如一把火燒掉才算完成的教堂
參觀投資10億建的廠是怎樣的體驗呢?
巴拉甘:自宅/友宅/馬廄 —— 關於自然色和自然光
資源分享|想送你一份高質量立面樹以及遠景素材

TAG:媒體 | 建築 | 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