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有哪些政治學取向為主的「中國研究(China Studies)」強校?各有哪些大牛和特色?


謝邀。

謝謝諸位提到UCSD。UCSD的21世紀中國項目現在已經有17位教授(加我一個未畢業的在讀博士),覆蓋中國研究的方方面面(Our People)。我們特別歡迎來自中國、有比較強數理和編程基礎、對「中國問題」(梁漱溟語)感興趣的同學報考。可以申請政治系的博士項目,也可以申請IRPS的碩士項目或與政治系合辦的博士項目。

政治學體系內,主要涵蓋「美國政治」、「比較政治」(美國以外其他國家的政治~)、「國際關係」三個大領域。還有人數略少的領域,如政治理論(政治哲學)、政治學方法論、安全研究等。近幾年來,因為應用統計方法的流行,美國政治和比較政治的話語體系越來越接近。

在比較政治學內部,從前有一個分支叫「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主要研究與經濟活動比較相關的政治問題(如資本主義、全球化、福利國家、再分配)。但最近幾年,政治經濟學涵蓋的範圍越來越廣,與經濟學內的「政治經濟學」(所有經濟學家研究的、牽涉政治的問題。。)有融合的趨勢。另外,因為政治學越來越多地向計算機科學和應用統計學學習,一些原來在計算機領域內被稱為「社會計算」(social computing)問題,也被納入了政治學的範疇。

就這個新的趨勢來講,UCSD聚集了一波以政治經濟學和社會計算方法研究「中國問題」中青年學者,包括前面說到的Victor Shih(偏金融和精英政治)、Molly Roberts(編計算)、賈瑞雪(偏經濟)、張俊傑(偏經濟與環境);也像Susan Shirk和Barry Naughton教授這樣的中國問題大家。這也是為什麼UCSD特別吸引我的原因。


北美比較好的政治學項目一般就是有一兩個做中國問題的專家,比如哈佛有裴宜理和王裕華,MIT有Lily Tsai,普林斯頓有Rory Truex,斯坦福有戴慕珍,伯克利有歐博文和Peter Lorentzen,哥大有黎安友,杜克馬上有Melanie Manion。比較特別的應該是UCSD,雖然名義上做中國的好像就Victor Shih,但招去的幾個methodologist,Margaret Roberts和 @徐軼青 ,其實也都在中國問題上頗有建樹,加上Public Policy那邊還有賈瑞雪和張俊傑,跟復旦合作也密切,可以說是中國研究的重鎮了


有點離題,但是希望拋磚引玉……

美國政治學國際關係方向的一些:

MIT的Taylor Fravel。定性研究,領土爭端和軍事安全政策。

Harvard的Alastair Iain Johnston,中國外交政策。

SAIS的博士生主要偏向政策研究。David Lampton,主要強項在於幾十年來和大陸各方面的深入接觸。相對沒有那麼出名的有David Brown(卜道維)。他的資歷主要在於長期直接從事兩岸問題,在台灣有深厚的人脈,還是美國在台協會理事。

GWU的David Shambaugh,早期做外交、軍事政策(挺喜歡他寫的Civil-Military Relation的內容),CP到CP/IR。另一個是Robert Sutter,長期為美國政府工作,立場保守,著作主要是偏外交政策研究方面。親台灣。

American University的趙全勝,外交政策。

UPenn的Avery Goldstein,外交和安全政策。

Boston University的Joseph Fewsmith。他主要是CP,但是也寫和外交政策相關的精英政治決策吧。

Boston College的Robert Ross,安全和防禦政策。

看到回答里有弗吉尼亞大學的前招生官……弗吉尼亞的Brantly Womack也寫一些外交政策和中國崛起,但是他是CP的……

丹佛的趙穗生,外交政策、民族主義,《當代中國研究》的主編。

馬里蘭的Scott L. Kastner,兩岸關係。

科羅拉多的Steve Chan(我老師挺喜歡他……),安全政策和國際關係理論。

Ross之前(包括Ross)的肯定都是大牛了。後面幾個不敢妄言……肯定不全,也有錯誤。希望念國際關係的幫忙繼續補充。


大體就是美東(新英格蘭圈)、美西(UC圈+斯坦福)、五大湖圈(芝大+密大+等等)。

美帝的中國研究大體與PRC的成立一起建起來,一開始算是敵情研究吧,呵呵。Ford Foundation和國防教育法案都在裡面投了不少錢。當然隨著「國際局勢的日益變化」,現在中國研究(主要是當代中國研究)已經趨於顯學(當然,參照物是對於中國的歷史、文學sinological研究,而非金融、法律這種學科)。

美國中國研究的政治學方向(其實很多時候跟研究中國的經濟學、公共政策乃至社會學是分不開的——比如Barry Naughton、Mary Gallagher就是經濟方向的,但是他們的研究對政治體制和決策思維都有很大幫助)大體就是1)圍繞著核心生產基地轉悠;2)圍繞著遊走在決策圈學界的大牛轉悠的。

前者比較好說,就是主流的綜合性學校,主要學校規模比較大、錢多、請得起人、科系配置齊全。

比如美東就是哈佛、哥大這種藤校,有名的教授都能在我國「上達天聽」(當然是各種不同向度的上達,比如傅高義和黎安友上達的方式就不太一樣),教的學生也經常會包括在任的一些子女、孫輩(具體就不說是誰了),門生也遍布全球各地,很多現在China Studies的重鎮。

美西主要就是華人太多,華裔教授也很多,比如王也提到的戴慕珍(其實我覺得她更偏向於研究經濟問題),她老公魏昂德(Andrew G. Walder)也是Stanford的頂級教授,社會學的,但是早年做的問題(單位制)就在很大程度上跟理解中國的政治模式和治理結構很有幫助。UCSD、UCLA、Berkeley都有很強的中國研究的傳統,很多可能不在政治系,比如Berkeley的You-Tien Hsing,就是Berkeley地理系的,但她對改革開放以後的城市經濟組織和地方產權就有很深的研究,都是理解post-Mao政治的基礎。

【芝大+密大】以後有空寫,肚子餓了

當然公共政策的牛校(John Hopkins、Georgetown)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喬治敦,找在華府的實習就相對近水樓台一點。

Kenneth Liberthal和David M. Lampton這種【以後寫,先去做飯】


當然是UCSD,人家有個21st Century in China的program,謝淑麗當主任,一大撥跨學科的,政治系,歷史系,文學系和政策學院的都有…


這裡是一份比較全的中國學者名單:https://twitter.com/jonlsullivan/lists/china-scholars/members

傳統的 China studies 以中國歷史、文化為主,最近開始流行定量研究。

@王也 說了很多定量方面的專家。確實搞定量的「中國專家」不多,因為定量的目的就是找普遍規律,所以地區專家(area specialist)很少。定量兩個大分支,比較政治和政治社會學。比較政治要比較各國體制,所以搞這個的不可能只看中國。政治社會學依賴民調、選舉數據,要想得出讓人信服的結論必須得看多個國家、多個時間段的證據,不可能只研究中國。而且中國這方面的數據也較難獲得。(當然了,近幾年有學者提出了創新的研究方法,可靠數據也開始多起來。)

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專家」、「中國學者」指的是研究歷史、法律、公共政策的,老一輩有哈佛的 Roderick MacFarquhar,紐約大學的 Jereme Cohen(馬英九導師),普林斯頓的 Perry Link。後來有芝加哥的 Dingxin Zhao、Dali Yang,剛從密歇根到普林斯頓的 Xie Yu,喬治華盛頓的 David Shambaugh 和 Donald Clarke,麻省理工的 M. Taylor Fravel,賓夕法尼亞的 Guobin Yang,哈佛的 Mark Elliot。年輕一輩有康奈爾的 Jessica Chen Weiss 和 Jeremy Wallace,賓夕法尼亞的 Min Jiang,加州洛杉磯的 Alex Wang,西北的 William Hurst。

以上只是舉例,排名不分先後。

歐洲在定量方面比美國差不少,歷史、法律、公共政策這方面的中國專家還是有,像牛津、諾丁漢的 China studies 都有挺多人的。

----------

如果你喜歡的是中國歷史、中國政治人物,對世界其他地區不感興趣,又或者你想經常出現在報紙里預測中國未來發展,那還是往歷史、法律、政策方面的 China studies 靠比較合適。

如果你喜歡找出各個國家政治、經濟發展進程的規律,找出不同性別/宗教/年齡/種族的投票規律,又或者你非常喜歡統計、數學模型,那就搞定量吧。


-

David M. Lampton

據說在業內名聲還是很大的。保持SAIS教授一貫的風格和政界聯繫緊密,曾擔任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席長達9年。政學兩通。

在中美關係以及中國領導人研究上著力甚深,於此同時蘭普頓教授對傳統的軍事和衝突領域的理解也很切實。畢竟中美之間在東海、南海、朝核等問題上的衝突和合作這都是避不開的問題。相比於國內國關學者對軍事了解只能在政策層面,同時各種將軍大談國際關係的分裂狀態,這也是受學科設置的影響。

但是每次我看見老頭子都在想,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就該退休了。46年的,SAIS年歲最高的教授了吧。

所以要讀就趁早。

-


澳國大的亞太學院,能人很多。這裡面還有專門的中國研究學院。好處是學者來自世界各地,從涉及的研究領域,觀點的多元化,研究的深度等等都是比較強的。


那必須我大亞非啊。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


系裡老師說,前幾年伯克利某研究中國的大牛應邀來學院交流,竟然不懂中國的雙規是啥


俺最愛的四個學者,都是中年人,排名不分先後。

閻小駿,史天健,黃海峰,李立峰

這四個人感覺東西都非常的有趣。嗯,不需要很大的牛,有趣就很好了。


補充一下,前面兩個答主提到過UCSD。歷史系的karl Gerth也對中國研究有所建樹,主要方向是改革後中國消費主義。


推薦閱讀:

國外這些奇葩的法律,你知道嗎?
番外|「虛幻」的概念如何在作品集中向考官展現?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CL)申請學校宿舍 該如何選擇?
七:如何「忽悠」老外給你寫推薦信
波士頓的塔夫茨大學、波士頓學院、波士頓大學和布蘭迪斯大學的比較和介紹?

TAG:留學 | 政治學 | 中國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