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上到底存不存在天賦這回事?

寫作上到底有沒有天賦這回事,如果有,是怎樣看出來有天賦的?


先放結論,存在。

但天賦的重要性是搞文學創作,想賣字為生的人們才需要去苦惱的事情。

若是想把思維理順暢,把事情講清楚這種日常應用程度的寫作是絕大多數人的天賦足夠應付,以及可以通過練習去習得和提升至較高水平的。

以下是正文。

『寫作』不是獨立的技能,它綜合反映一個人的『思維』和『表述』能力。

通常需要對事物的感知力即『靈感』以及將這種抽象感覺描述出來的『文筆』

『文筆』是可以磨練出來的,『靈感』則算是一種『天賦』。

它反映你對內心及世界的思維深度,以及對於情感或事物的敏感度。

在這點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很大,所及程度也截然不同。

但只要你能靈敏的捕捉到一些微妙的情感和觀察問題的角度,便具備一定的天賦。

不排除有些人感知力特別愚鈍,但大部分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亮點。

比如,

有人共情能力強,能夠精準地體會身邊人微妙的情感,他在人物塑造上可以很出色。

有人邏輯思維強,能夠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他則可以在情節架構上有所建樹。

……

有人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美,那麼他寫的文字會有積極向上的力量。

有人善於挖掘情緒里的悲,那麼他創造的故事很輕易就讓人痛徹心扉。

……

有人對吃充滿熱情,他可以寫些美食類的雜文。

有人愛好旅遊冒險,遊記的寫作準不會太差。

……

有人思維里妖魔鬼怪天馬行空,那麼他可以嘗試一下玄幻。

有人專註於各種愛恨情仇,他很願意寫一個美妙的都市言情。

……

(例子還可以繼續接下去,這些差異的行程多與成長環境息息相關)

可以看出寫作天賦並不是唯一的,而是存在著多重維度。

這意味著大多數人都能夠在某一個維度找到自己的天賦,具備寫作出值得一看的文章的潛能。

那為什麼生活中大多數人還是覺得寫作很難呢?

因為流暢而精準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個不斷熟練的過程。

天賦再強也要通過大量的訓練!!!!

天賦再強也要通過大量的訓練!!!!

天賦再強也要通過大量的訓練!!!!

所以,除了一些驚才絕艷的天才作家之外,大部分普通人的寫作能力差異,都倒在了『輸入』和『輸出』的訓練上。

輸入的訓練就是大量閱讀。寫作反映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要有貨才好寫,不然就會變成無病呻吟,顯得矯情;

輸出的訓練就是不斷寫作。有想法的時候創作,沒想法的時候修改。這是一個很枯燥並且孤獨的過程,但沒有捷徑。

想要成為優秀的作家過程很艱辛很複雜,需要天賦異稟強過絕大多數人。但若只是想要具備優秀的寫作能力,無他,唯手熟爾。

(所以我繼續去看書了。喵。)

————————

2015.12.29 更新

有人提到說寫作初期雖然腦海里有很多內容想表達,但坐下來卻發現沒有素材很難下筆,不知道該如何開始練習。

其實很多人對於寫作的理解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寫作只要等靈感到了就能馬上一揮而就。

於是沒寫作靈感的時候乾等,等有些內容想要表達,真正坐下來的時候卻突然發現沒有素材可寫。

很多時候坐下來無處下筆的原因是因為腦海里的思維太過於碎片化,若有若無,難以將它們串聯成文章。如果想要開始定期寫作,那麼在這一階段就要養成積累素材的習慣。

很多人將積累素材僅僅理解為大量的讀書,尋求自己的積累從量變到質變的那個臨界點。

並不是說這樣不對,只是這樣的積累太過於被動,僅僅是積累中長期的一面。

在練習寫作的階段,除了長期積累外,還需要大量短期的主動的素材收集。

所以不妨從現在開始,將以下內容用文檔記錄下來,一定要快不然會忘——

1.想要寫的文章主題。

很多時候走在路上突然靈感一閃,就會想要寫什麼。

然而如果不記錄下來,走上兩條街,就會忘到千里之外了。不要相信你的記憶,因為這樣的碎片信息在一天中出現的太多,靠大腦根本記不過來。

通常來說,每周都會冒出來幾十樣想寫的東西,不可能都全部完成,但起碼給你的寫作庫提供了素材。

那要怎麼記錄呢,比如小說還是雜文?什麼樣的題材?什麼樣的風格?

以及最重要的,為什麼想到要寫這個。通常這一點是你的靈感來源,它承載著你的精神,也是支撐這部作品的靈魂。

2.平日生活中觸動你的細節以及腦海里靈光一閃的情節。

寫作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能夠打動你的細節遠遠比網上找來的段子更適合你的作品,這些細節可以給你的作品帶來強烈的真實感。

當然,不是所有的細節都能用的上,你可以把它們分門別類的記錄到不同的主題下面。

比如幾個月前一次飯局,某個朋友講述了他的一段感情故事,當時對我觸動很深。隨後便出現在我寫的一個故事裡,我寫作時候的情感遠比虛構的情節要強烈得多。

然後就是那些你靈光一閃的情節,其實大多數時候比你坐下來強拼硬湊的要好,所以記下來吧。

3.你想到的,或者看到的精彩的句子以及段落。

每個人的情感起起伏伏,很多時候很難完全讓你的情緒配合你要寫作的故事走。

這個時候怎麼辦,很簡單,在你需要寫一個悲傷的情節時,去翻看那些你傷心時候(或者是別人 )寫下的負面情緒強烈的段落句子。用幾分鐘時間去回憶和代入這種情緒。

很快你就發現,那種難過的感覺又回來了!

當然,如果是記錄的別人的東西,就不要去複製粘貼到自己作品裡了。

開始定期寫作後,需要積累的素材大概就這幾類。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看看哪部分的素材積累的比較多,便可以開始給那個主題列提綱了。

小說的提綱大體上就是情節走向,雜文的提綱則是每部分要說什麼。

積累和提綱都是可以用碎片化時間去做的事情,完成一份提綱後(寫作期間會進行修改的,所以提綱很粗糙也沒關係),等某一天有大段時間又興緻勃勃的時候,開始寫作吧!

噹噹噹噹。順著提綱寫作你會發現比干寫不要輕鬆太多!

但是要記住這個階段,千萬不要回頭看反覆去修改,不要去斟字酌句磨磨唧唧,就是一路順著寫下來,卡文就空一段跳過,因為我們有提綱!

寫完之後,丟那放著不用管了,休息一會兒。

不要寫完立馬就修改,這個時候你正處於完成寫作的興奮期,很難做到客觀犀利。

然後可以開始著手其他部分的任務,比如新的提綱整理,素材收集等等。

等到起碼過個三五天,再找個空閑的時間泡杯茶,打開自己完成的文檔,開始反覆打磨修改。

總之,收集素材,整理提綱,以及打磨修改的時間其實遠比『寫作』本身要長得多。

就好像你要造一輛車,需要設計模型,尋找材料,精心打磨,才到組裝的地步;什麼都不做直接坐下來寫作,就好像抱著一塊鋼板,想馬上拼個車出來,即便天賦異稟完成也是粗造濫制。

總之,當開始做這些事請以後,就會發現不存在『無處下筆』的情況。

因為記錄了很多主題需要去研究,各種各樣的素材還亂七八糟要整理,那麼多篇文章大綱還沒去列,寫好的三篇草稿丟在那沒修改……時間完全不夠用啊!!根本沒時間刷知乎了好嘛!!

至於寫得究竟怎麼樣,想投稿去投,不想投稿放那裡,隔幾個月再來看看,對比一下你才能知道自己的進步,你才會看到自己的進步。

你才會知道……

……

……

……

自己寫的東西有多爛。


有啊,就在我讀你們所講的話的時候,就在我開始作文字之戲的時候。

凡寫的好的,無不是既懂人心,又擅文本。傷心的是,二者幾乎都一樣純靠感覺。

知道如何寫就讀來暢快,如何拿捏分寸到位,如何一針見血,如何會心一笑。功夫下得深,不如天生。是為天賦。我們從小學開始起,上第一堂同樣的語文課,之前與中文關係一清二白的學生,一下子就分出了高高低低。

越寫越覺得,把握文字,勾連重組,撥弄人心,都是老天爺下好的工夫。後天的潛心造化,只是擦去蒙塵,得見天日。

人類的情感雖然共通,但即便是情緒充盈狀態下寫就的文字,大部分人的,仍舊走不到心裡。中文世界,知乎的整體寫作水平算相當高了,但一眼掃下去,還是讓人無甚想法。

金線一說,並沒有錯。

我講的還遠未到涉及文學的程度。刷知乎,我看到文字有點意思的,點進去瞧,背景五花八門,專學中文的或專業寫作的,也沒幾個。

知乎上有個各位熟識的交大學妹,現在寫一些明愛暗戀,少年滋味。拋開格局不談,這位姑娘懂人心,懂撩撥,更懂分寸。在這後天的修為尚未蓋過先天才華的時刻,可以清晰看見,何為天賦。

很多人,真的是天生就邁進了門檻的。


寫作是需要天份的。但是天份是什麼東西呢?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寫作的天份不過是:愛閱讀、愛八卦、愛觀察、愛傾訴、好奇心、愛嘗試、愛幻想、愛體驗、敏感、脆弱……

你一看,發現原來天份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它並不是玄之又玄的東西。

對啊,所謂的天份,不過是一個人的性格特徵,有沒有天份取決於這些特徵是否適合這份工作。敏感脆弱的人從事創作,鈍感樂觀的人從事銷售。如果你沒有這些特徵,你工作起來會吃力一點,比別人要付出多一點。你有這些特徵,你工作起來會比較幸福,比較如魚得水。

願大家根據自己的性格特徵,去尋找自己有天份的工作。


存在。

但由於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天賦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及。

有這樣的前提,天賦本身便存在高下之分。

比如,早期的民國文學,諸如冰心,凌叔華等女性作家的小說很受歡迎,反響很大,然而從今人眼光看作品質量實數一般,甚至平平。但在早期中國,婦女受教育的普及率尚且達不到一個廣度,又適逢新文化崛起,能走在時代前沿,提筆寫上新式小說已然令人耳目一新。

但隨著教育的普及,僅在民國時代,女性文學也逐步進步,時間進入三十年代甚至四十年代,想在文學上有所建樹,僅憑讀過書識漢字,會寫些漂亮的詞句編些凄美的故事已經遠遠不夠。當審美上升到一個層次,規範逐漸完備之後,人們的評審眼光更加苛刻,天賦所能造就的才華也隨之產生三六九等。


天賦在寫作上的重要性,比愛因斯坦的那「1%靈感」對理論物理學的重要性要多,的多,的多的多。

前面有個姑娘的回答,只說了一句話,也只有孤零零的一個贊。

也許是因為知乎只喜歡臭長繁瑣的回答,也許是大多數看到那句話的人都不明白,但反正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只感覺鼻子一酸。

「只有真正努力過的人,才明白天賦多重要」

這是多少汗水與淚水凝結成的一句話啊,真正懂得這句話的人,又是經歷了怎麼樣的絕望後,還能繼續堅持寫作,繼續關心知乎上的寫作話題?還能留下這句話來?

什麼,你不明白我在說什麼?好,我來給你講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孩子,小時候學習很好。

後來,電腦廳開始蔓延了……

孩子就是孩子,他從小沒覺得自己有多聰明,只是課程對他來說太簡單罷了。所以,當他每天的大部分精力都被紅警98暗黑破壞神傳奇JOJO冒險奇遇哆啦A夢蠟筆小新GTO,和自己同桌那個黑黑瘦瘦笑起來卻蠻好看的姑娘佔用去大半的時候,他的學習成績自然就下降了。

從升初中時的全校第一,到快畢業時的全校倒數。

到快畢業時,他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東西,只剩下寫作文。

他的作文形散神也散,通常寫著寫著就離題千里,但充滿了一個精力旺盛,興趣愛好也過剩的,孩子的幽默感。所以雖然他的作文打不了高分,但是經常會和好學生們的範文一起,被在課堂上念出來。

當同桌端著他那一紙狗爬一樣的字,吃力念誦時,伴隨同學們一陣又一陣的哄堂大笑的,是女老師複雜難明的微笑,和小孩掩飾不住的得意。

他不明白他的老師,為什麼總是對他重複一句話。

「你寫的東西我不喜歡,但他們挺喜歡的。」

但他至少還有可以驕傲的東西,這就足夠了,不是么?

後來小孩長大了,他大學剛畢業,站在選擇人生道路的節點。沒什麼本事,普普通通,碌碌無為。

有一天,他突然覺得,也許自己可以走寫作這條路。

因為自己,應該是有所謂天賦存在的。小時候自己寫東西,不是也有很多人喜歡么?

他這麼堅信著,加入了網文寫手大軍。

他鄙視那些紅得發紫的網文寫手,覺得他們寫的都是「小白文」,自己絕對要創作出更有內涵的作品。也可以不去逢迎那些小白,就能擁有足夠養活自己的讀者群。

他的書籤約了,上架了,但訂閱者寥寥。

一本之後,他發現事不可為,去參加工作,開店,擺攤,上班。

但有一個念頭在他腦子裡,不停打轉,每當午夜夢醒,孤枕難眠,他總是在疑惑:奇怪,我不是有寫作天賦的么?網文不過是快餐,隨便寫寫就可以了,為什麼我還會失敗?

工作的過程里,他又按照寫第一本時候的心情,精心構思劇情,大綱,世界觀,再寫了一本。

這次連簽約都沒混上。

他慌了,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他沒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他到處看,到處問。想,寫,再想,再寫。拿寫的開頭去網文評論論壇給人評價,那裡的人給出了各種評價,指出他各種毛病,但越聽,他越迷茫。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並不具有寫作上的天賦。

就算網文是「快餐文學」,要做好一頓快餐需要的技巧,他也並未擁有。

他甚至不知道擁有「寫作天賦」這東西,除了書寫的好,到底意味著什麼。

他從那個網文評論論壇上學到了各式各樣的網文評價方法,劇情如何架構,世界觀如何完成,人物如何寫,對話如何寫,視角如何用才是對的。

但,沒有用,按照那些辦法寫出來的新書,發表後仍然如泥牛入海。

他每天上那論壇批評別人寫的網文的缺點,彷彿別人以前批評他一樣。

他在論壇附屬群里,長篇大論的討論網文界現狀和發展趨勢。

但他仍然寫不出一個好故事來,和那論壇其他大部分人一樣。

他不知道該怎麼辦。

幸好在他四處亂撞的過程里,他遇到了一個人,一個比他年輕的多的姑娘。

那姑娘那年二十歲,一個人,月更新七部小說,其中三本實體,四本網文,還男頻女頻都有。她用自己賺到的錢,每月還自己的兩萬房貸。

男人雖然一事無成,但在長大的過程里,他學會了傾聽,而姑娘那時候正好需要人來給她捧捧哏,幫助她整理其剛剛用統計學完成的學習辦法。

他好奇對方對他傾訴的東西,於是他一邊用自己從論壇上學到的「批評技巧」反駁著對方所說,一邊把對方所說的聽明白了。

那姑娘也沒有寫作天賦。

但她用她的統計學專業,一點點的研究,吃透了幾個經典文學名家的每一個寫作能力細節,又將歸納後的創作方法在大紅大紫的網文小說里一一印證,從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她對他說的,其實也不算多,但她給他打開了一扇門。

原來沒有天賦,不等於寫不了小說,也不等於沒辦法變得可以寫小說。

原來只要一個人肯努力,辨清方向,就可以和那些擁有寫作天賦的人拉近距離。

他收起自傲,迷茫,和痛苦。

從頭開始,他認真的研究起寫作,他也學姑娘看名家,做分析,從大師的作品裡吸取自己想要的,自己缺少的,他一點一點的努力,既然長篇寫不好,就先寫短篇;如果短篇也寫不好,就試著寫片段;人物不真實,就努力創造人物;情節不合理,就從頭打造情節。

他努力觀察這世界上所有的事,身邊所有的人,將所有可以整理歸納的寫作技巧收集起來。他一點點感覺自己的進步,不再驕傲自滿,而是望著眼前的目標,一步又一步,以自己的速度走著。

他不再奢求一書成名,他甚至不打算靠寫書賺錢,他學習了別的技術來養家糊口,並打算好了:就算靠寫作一分錢都賺不到,他也會繼續寫下去。

他的目標很簡單。

「我想當法師,即使是最蹩腳的法師」,塔希里亞故事集里的一句話,從此以後成了他努力下去的唯一依靠。

故事講完了,下面來說說寫作天賦這個東西,由於我也沒那玩意,但粗略的知道有了以後是什麼樣子,所以就隨口一說,題主你隨便聽聽就好。

寫作天賦是什麼?

通俗的說,是遊戲里的一款作弊器,是vip帳號,是人民幣裝備。

一個努力而沒有天賦的作者,可以系統的學習劇情結構,學習爽點淚點鋪設,學習人物性格塑造,學習節奏控制,精鍊掌握更有特色更引人入勝的文筆,並將這些竭力組合在一起,配上靈光一閃的念頭,再針對受眾精打細算,努力讓人物和故事迎合目標受眾,一點點創作出一部還算不錯的小說。

而對於擁有寫作天賦的人來說,根.本.就.不.需.要.學.習.什.么。

他們天生就具有能敏銳感知世界的能力,世界在他們面前彷彿被攤開的書一般脈絡清晰,有跡可循,於是對他們來說,創造一個架構合理的新世界也易如反掌;

他們對人情世故也具有天生的感受力,很快就可以把「一個人物怎麼寫才能栩栩如生」需要的技巧掌握;

他們對沒有天賦的人苦苦訓練才能勉強控制的故事節奏駕輕就熟,彷彿人天生就會呼吸那麼簡單,於是寫的劇情想讓人哭就哭,想讓人笑就笑。

當他們拿起筆,整個故事就凝在筆尖,咆哮著怒吼著哭泣著哀求著,懇請他們將那或者風起雲湧異彩紛呈,或無聲處聽驚雷的精彩故事寫出來。

而他們只需要掌握一點辭彙量和寫作知識就足夠了:比如每段開頭空兩字;比如不要總是用逗號;比如一段里不要出現太多相同的字。有時候甚至這些也不需要學,硬吃天賦就可以,比如某些大火過一兩部網路小白文的作者。

面對寫作天才的時候,我總是有深深地無力感:我所學習艱難進步的的各種技巧,是對方天生就擁有,甚至比我更熟練的東西。我就像一隻蝸牛,拚命想長出四肢,甚至翅膀,好學習怎麼去跑,去飛。而他們跑的比我快,飛得比我高,且,不需要什麼太大努力。

當我看到走獸飛鳥,我總是深深地羨慕,嫉妒,但,沒有恨。

我會比之前更努力,學的更多,想的更徹底。因為這樣才可以去讓我離那些天才近一點,更近一點。

因為……

我想做法師,即使是最蹩腳的法師。


文學創作的絕大多數技巧是可以學到的。你可以練習這些技巧,讓它們為你所用。

……

那些不能傳授的內容是你賦予文學的內涵,比如個人獨具的天賦、人生閱歷、激情與胸懷,這才是你的獨到之處。

不過,假如天賦與閱歷未能形諸文字從而引發共鳴的話,它們就不算什麼。

——【美】詹姆斯《衝突與懸念:小說創作的要素》


0205 下午17點30分更新評論:

我之前在知乎自我介紹上就寫過一個原則:

不爭論。

我上午的更新很明顯違反了這個原則,我錯了,浪費自己的時間和人爭論,有什麼意義。

這篇文字以後不會更新,之前的文字也沒有任何編輯修改。End of discussion.

3句話總結我的觀點:

  • 寫作不等於文學創作;

  •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勤奮寫作、通過自律和練習寫作來實現自我提高。因為寫作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一種主動的輸出;
  • 我從來不跟自稱有天賦的人交朋友。呵呵的

0205更新評論:

我的看法:

1. 80%出版物的作者都談不上有天賦。雖然寫成喬伊斯、莎士比亞那樣確實需要天賦,但是普通的寫作者並不是必須成為莎士比亞那樣的作者;

2. 越是強調天賦的人,我越少發現這些人真的有天賦,這些人也沒見的有足夠入得人眼的成績。而真正的大師,缺越發強調持之以恆地訓練和自我約束。例如歌德、狄更斯和本文說的特羅洛普。

2. 我不想定義『垃圾』,那樣會涉及罵人。作為自我學習方式的寫作,對寫作者自身是有很大意義的,不論是何種質量。

4. 真的有人認為即使做到『持之以恆』的寫作,如果沒有某種『天賦』,就會『持之以恆地生產垃圾』??這種人,不是真的笨,就是心術不正。

======無聊的分隔線======

看著這麼多人都認真地認為寫作存在天賦,而我剛好給自己制定了一個365天每天寫作500字以上否則發100元紅包的新年計劃而我又是理工科出身、高考語文只有90幾分的人,沒有辦法,只好給自己熬一碗濃濃的雞湯。

原來發在這裡(比知乎的排版好,OCD患者請入):小說家安東尼·特羅洛普:一個關於自我量化的故事

這碗雞湯,也分給你們。

======正文之前的分隔線======

小說家安東尼·特羅洛普:一個關於自我量化的故事

這是Howie-Serious 365日寫作計劃第008天的寫作內容。

引子

有人告訴我這種寫作方法有辱藝術家的才華。但是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有什麼才華,如果真有的話,我的才華就是我讓自己服從這些限制和束縛。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比必須服從的規律更強大。規律,有著滴水穿石的力量。不起眼的每日任務,如果真的做到每日完成,就能超越大力神的偉業。 - 特羅洛普

談起時間管理,必然要談到柳比歇夫。風靡在中國關注時間管理的人群中,不認識柳比歇夫,不知道《奇特的一生》,那就意味著連門都沒入。但是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另外一個奇人的故事:安東尼.特羅洛普(Anthony Trollope)。

特羅洛普是誰?

?和柳比歇夫一樣,特羅洛普在自我實現(取得的成就)上是常人遠不可及的。和柳比歇夫對自己的時間做全面的『時間開支統計』不同,特羅洛普是針對自己的寫作目標進行時間記錄,並嚴格統計自己的收益(包括寫作字數和掙到的錢)。

和柳比歇夫一樣,特羅洛普的作品數量驚人:47部小說、12部短篇故事集、18部非虛構著作、2部戲劇、3篇論文以及2大本書信集。有圖有真相:

還有Wikipedia的鏈接:Anthony Trollope

特羅洛普當之無愧是英語文學史上最多產的小說家之一,但是他並不是專職作業,他在寫作的同時一直全職在英國郵局工作,而且幹得還很不錯。

不用質疑人家多產背後的文字質量,雖然中國很少有人知道此翁是誰,但他真的是英語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19世紀英語小說家中,除了簡奧斯汀之外就數他最受讀者歡迎,而他出產的優秀小說的數量,連專門賣文為生的狄更斯都無法望其項背。最近幾十年閱讀特羅洛普的熱潮更是讓他榮登最受讀者歡迎小說家之列,光1976到1981這5年印刷的作品數量就超過他去世後100年的印刷總量。

特羅洛普為什麼這麼能寫?

很簡單,『自我量化』。

自己為什麼這麼能寫?特羅洛普的觀點很簡單直白:

寫作這件事,每天寫3小時,那就不可能不成!

他有著典型的維羅利亞式的工作倫理:極度堅毅、穩定、自我剋制。在日程上,則表現的極其簡單:

他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和日程來寫作,每天早上一杯咖啡下肚,從5點半開始,先花半小時閱讀昨天的作品尋找狀態,然後一直寫到8點半。

他給自己定的目標很明確:

每15分鐘寫250字,每天早飯前就寫完2500字,考慮到有時候有突發情況或者需要放鬆,每周的寫作任務是10000字。

他嚴格按照既定計劃寫作,為了保證數量,他有時還會自己還會數一數。在他看來,寫作,就是將時間轉換成語言的過程。他認為所有優秀的作家都對自己的寫作時間有具體的規劃,並信條一般地執行這個規劃。

時間之於作家,就相當於畫布、顏料之於畫家。

他對寫作的量化,並不局限於寫作時間和寫作數量。是的,他覺得作家談錢並不市儈。他會承認自己是為錢寫作,他詳細記錄每本小說給他帶來的收入,還會考慮投入產出比。這就是現在財務管理中的基本原則:成本效益原則(cost-effective)。這些特點加在一起,經常有人嘲笑他是市儈的工作狂,而不是『藝術家』。

他怎麼做自我量化?

他的書桌上,擺著他的日記本和手錶。和柳比歇夫一樣,他們都花巨資投資了這些當時很現金的工具。日記本、筆和手錶,這是他們那個時代的iphone和番茄工作法。

他通過記日記的方式,記錄自己對寫作自我量化的結果。

他說,『我在日記中記錄每一天寫作的頁數,每天都記。這樣,如果我有一兩天偷懶,這些空白的記錄就會出現在日記里,直勾勾的瞪著我,命令我去更加勤奮地寫作,去彌補那兩天的空缺。』

『有這樣詳細的記錄擺在面前,一周沒達計劃就是我的眼中釘,一個月不達計劃就極其丟人,讓我心中哀痛了。』

我的才華就是讓我服從這些規則和限制

這些內容來自他身後發表的自傳,他不敢在生前出版他的自傳。特羅洛普早就預料到自傳中的這些內容會引發批評。他知道,如果讀者知道這些小說是以這種方式生產出來的,這種工作方式會徹底毀滅他作為一個藝術家的光環。

這世上竟然存在按照手錶來規劃產出的藝術家?

所有的寫作靈感都被精確地規劃和監督?

有人告訴我這種寫作方法有辱藝術家的才華。但是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有什麼才華,如果真有的話,我的才華就是我讓自己服從這些限制和束縛。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比必須服從的規律更強大。規律,有著滴水穿石的力量。不起眼的每日任務,如果真的做到每日完成,就能超越大力神的偉業。

補充:自我量化?這是什麼鬼。

作為一個概念,自我量化(Quantified Self, 簡稱QS)很簡單:

像企業以記賬的方式量化財務狀況和經營結果那樣去量化個人。

人們用各種工具和手段來量化自己的行為和行動結果。例如,時間管理、目標管理、健康數據量化、運動狀況量化、寫作量化等等。

道理很簡單,而且智能設備和感測器的普及極大降低了執行難度,但是『自我量化』這件事一直:

局限於小眾群體,就是那些少數很geeky,願意探索新事物和新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生產力的群體。

不用懷疑這個概念是捏造出來後拿來唬人的,Quantifiedself這個網站和論壇的組織者之一就是凱文·凱利。對的,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凱文·凱利。

QS的目標在於研究推廣自我控制的方法和理論。每年定期舉辦論壇的主題就是討論自我量化的時間、提高自制力的工具、分享數據、相互鼓勵。在QS愛好者看來,營銷行業在販賣危害消費者意志力的產品上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們在做的QS,其實就是研究和推廣自制力理論,通過自我量化來幫助人們提高意志力。

是的,100多年前,這個叫特羅洛普的男人,他是一個堅定的自我量化愛好者。


明知故問呀,天賦有多麼的重要?愛因斯坦早就說過了呀,成功就是1%的天賦+99%的努力。。。但是如果沒有前面那1%,後面的99%白費呀。。

1、一般人精讀十本世界名著,再加十本暢銷書,基本的語感就能打通了,下筆的時候就自然帶著神韻了。寫出題主所謂的「好文章」應當具備了基本條件。

2、如果要進階,那就要一些獨特的歷練,如此方可體會世間情緒起伏,方可將書中描述過的永恆場景真切烙入腦中。

3、再要成為專業作家,呵呵呵,這個就要天賦和勤奮了,另外,還需要和所有成大事的人一樣,耐得住寂寞。光這一點,估計世間十之八九的人都做不到。

回到「寫出好文章」這個主題,還是有一些基本的技巧可以去研究、去記憶、去關注的,比如,寫出一個或者一段動人的句子,放在文章中,定會增色不少,而這樣的句子是有特點與規律可循的,下面這篇文章是「我是審稿人」聖誕節推出的專門講「感人的句子為什麼感人」的,可以參考一下:

頁眉還沒說話,頁腳便哭了

===================================================

審稿人平時給人的印象是尖酸刻薄,不懂風情。其實不是的,審稿人只是經歷了太多紅塵與離別,回頭再看年輕人們溫言軟語已難入心。

不過,審稿人依舊會感動,也知道什麼樣的話會讓人心頭一動,今天正好審到幾篇類似稿件,就拿出來給大家講一下,這些感人的句子究竟為什麼會感人?

從技術角度來看,寫這樣的句子是有技巧的,技巧高超的,甚至能掩蓋真情的枯竭,嗨嗨,審稿人不鼓勵大家這樣做,但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呀,尤其是碰到聖誕節這種炮聲隆隆的日子,更要提防感人的話語摧毀你的防備。。。。

1.白描一個讓人心動的場景

想飲一些酒,讓靈魂失重,好被風吹走。

(當然,這種場景,醉過的人才懂,你給情竇初開的小姑娘說恐怕效果有限)

我覺得這個世界美好無比。晴時滿樹花開,雨天一湖漣漪,陽光席捲城市,微風穿越指間

(美好與悲傷,都會讓人心動,關鍵是這些帶著場景的句子要讓人走進去)

母親老了,扶牆走路,已踏不出聲。

(一個身形佝僂的老太太扶著牆慢慢移動,腳下無聲,這個場景讓人想到的是我們年少時母親曾經充滿力量行動自如的樣子)

玩耍著背了母親

覺得太輕了,哭了起來,

沒有走上三步。

(同上一句,時光難留的三行詩)

有一次我回上海,去爸爸的新房子那邊看他,到了樓下,我仰起頭尋覓爸爸家的那扇窗子,看見窗戶里透出的溫暖的燈光,感受到了一種巨大的幸福,我終於明白了一件事情:恨一個人,你永遠得不到幸福,而愛,可以讓你的內心獲得真正的寧靜。

(這段話比較長,但長句的妙處就是能把情緒與場景娓娓道來。這是孫儷給某家媒體的專訪文章,她說自己父母離異,她一直恨爸爸,但長大後決定原諒父親,還給父親買了新房,她終於明白,愛比恨容易,也更讓人內心平和)

2.有情緒起伏的句子讓人落淚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

(時間對比,暗示已經一年未見,思念尤甚)

昔日是我們,如今已是你我

(從親密到相離最後形同陌路)

如果你愛一個人,你會為她做什麼? 什麼都可以做。

有沒有一種情況,你愛她,卻什麼也不能做?大多數的情況都是這樣。

(勇敢的理想遇到無奈的現實,這種巨大的對比與起伏,你懂的)

我悲傷而又驕傲,悲傷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理解我,驕傲的是我不需要別人的理解。

(兩種情緒的對比,讓人莫名地感到心裡一陣陣刺痛)

我淋過的最大的雨,是那一天你在烈日下的不回頭。

(強烈,心愛之人舍你而去,痛不痛)

這一生能有些什麼,能做些什麼——我都已清楚。

(言下之意是我不能有什麼,不能做什麼,更清楚,傷)

3.設置懸念再揭開謎底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被段子手們毀了千百遍卻依舊難毀盡這句的悲涼,讀完整句恍然大悟,愛人逝去竟已多年,悲從中來)

人們問我長大了要做什麼,我寫下「快樂」。他們說,我理解錯了題目,我告訴他們,他們理解錯了人生。

(謎面是我的回答並不對題,然而謎底是:大多數人,理解錯了人生)

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凡。風雨同舟,天晴便各自散了。

(為什麼經不起平凡?因為相聚只是偶然,相忘卻是必然)

誰曾見過風

你我皆不曾

但見萬木垂梢首

便曉風吹過

(答案自在,不必自知)

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夠遇見

(來生的事情,誰知道呢)

4.短句的殺傷力更大

有些記憶藏的太深,以至於自己都以為忘了

我看見前面幾十年的寂寞

哭久了會累,也只是別人的以為

時間仍在 是我們飛逝

虹是看上去很近的那種遠

恨你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愛你那麼多

愛情太短,遺忘太長。

你來人間一趟

你要看看太陽

和你的心上人

一起走在大街上

(短句的妙處在於讓你從小小的孔洞中看到巨大的心底世界)

5.用一些自帶摧毀力的詞語

我的宿命分為兩段,未遇見你時,和遇見你以後。

你曾經給的那些名叫愛的東西,早已灰飛煙滅

如今我不再如醉如痴,也不再想將遠方的美麗及自己的快樂和愛的人分享。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遇見是兩個人的事,離開卻是一個人的決定。

「我愛你用文言文怎麼說」 「相顧無言

只有不快樂的小孩才想趕快長大

(這是最簡單的辦法,審稿人就問你,能不能一口氣背出二十個悲傷的書面語)

===================================================

因為頁腳知道,下次見,至少要一萬年後了


補充內容寫前面:

什麼是天賦?一團受精卵哪來的天賦?難道是基因突變?我承認基因密碼、遺傳和一定程度的突變,但那和整個人生相比佔多大比重?更多是後天習得罷了。任何人,擁有的不僅僅是基礎層面的生物基因,更有拜環境所賜的時代基因。固然有的作品優秀,有的平庸(或許未被發掘優秀之處),但在我看來,只要不是流水線作品,都是值得稱道的。是什麼成就了優秀的(也就是被誤認為有天賦的)作家?這問題只有上帝(不是神學上的,明白意思就行)知道,因為科學分析太狹窄,不足以解決這個問題。

寫作是很個人的事,並非壟斷行業,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寫。

去他媽的天賦,這個詞要麼把人納入現代化工業體系,要麼就成為玄之又玄的含糊字眼。

作品的好壞不足以衡量寫作時那份共通的所謂「藝術家覺悟」的狀態。

資源可被壟斷,而許多作家寫作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打破——用作品尋找愛與自由。

如果你是個傾向於「賣身」並討好大眾的作家,就強調天賦好了;若你真正鍾情於寫作,持之以恆,享受創作快樂並心甘情願承擔其所帶來的一切痛苦,就讓「天賦」這個詞滾蛋。


要寫一部人人都喜歡的作品是不需要天賦的。要寫一部人人都奉為開山鼻祖的作品是需要天賦的。

寫作表達能力,都是可以習得,唯一無法練習的是與眾不同的靈感。

但,事實是幾乎每個人都會擁有與眾不同的靈感,差別在於他們有沒有能力完美地表達出來。


沒有天賦可言,作為一個作家我告訴你,我小學5年紀開始動筆磨練,初中發表第一篇文章,大學出版第一部小說。這些都是幾百萬字磨練下來的結果。


是有天賦的,我曾經就能以任意一個題材而寫成一篇短文或者長文,有時候感覺自己的文章都結尾不了,因為覺得可以就這樣繼續寫下去,可是後來我這個天賦被自己毀掉了,因為沒有有意思的培養下去,現在是什麼文字都寫不出來了,只是我親身經歷天賦肯定是有的,有的人會說不會寫,有的人會寫不會說,我認識這都是天賦,至於生活閱歷是後天形成的,開始都越來淺的,但一樣能出口成章的寫一些東西,


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樂。大多數人天賦低得連努力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我覺得是存在的。

這一點在對比我一貫在黑的一個被譽為大陸新武俠宗師的作品和他所「借鑒」的那位凡有華人即能談論的前輩的作品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

除此之外,知乎上曾經有過一個問題,原標題不記得了,大致意思是「有沒有一部作品讓你覺得『這樣的句子給我十輩子也寫不出來』」,我回答的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的某一個很冷門的段落。


當然。

把這個觀點推得最極端的例子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他們認為文學創作,包括詩歌和戲劇等,都是一種迷狂,來自於靈感。

靈感的原詞詞義就是「神靈附體」的癲狂狀態。

《申辯篇》里,蘇格拉底訪問詩人,認為從他們那裡獲得不了知識,他們寫詩完全不是依靠智能,而憑藉的是靈感,就好像過往在占卜者那裡看到的情形一樣。

那些占卜者發布著神諭,但他們本身並不知道他們說出來的話是什麼意思。而憑藉靈感的詩人對自己的行當也是一無所知的。

說到底你創作的一切,不過是文藝之神的附體。

——分享一隻讀西方文學理論已讀瘋的少女。


上面很多人把天才和天賦搞混了。

什麼是天賦,你天生身體素質好,搬磚,體育,從軍都有優勢,但不能成就天才。

你夠努力,付出別人的十倍百倍,各行各業都可以成就大事業,也不能成就天才。

一行的百年天才,靠的是天賦與努力做到極致之後,還能夠突破自我,彷彿有天助一般。

比如:貝九,紅樓,蒙娜麗莎,維納斯,添一筆少一筆都是錯。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