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久非二元覺知到底是什麼?
在本講開悟的書里看到的,好像很神秘又酷酷的樣子,有沒有人知道它具體是個什麼感覺?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須真胝。白勝天王言。
如來為大王授記乎。勝天王答善思惟菩薩言。
善男子。我授記如夢相。又問。
大王。如此授記當得何法。答曰。
善男子。佛授我記 竟無所得。又問。
無所得者為是何法。答曰。
不得眾生 壽者 人 養育 陰界入 悉無所得。若善 不善。若染 若凈。若有漏 若無漏 若世間 若出世間。若有為 若無為。若生死 若涅槃。悉無所得。又問。
若無所得 用受記為。答曰。
善男子。無所得故 則得受記。又問。
若如大王。所說義者則有二智 一無所得。二得受記。答曰。
若有二者則無授記。何以故。佛智無二 諸佛世尊。以不二智受菩薩記。又問。
若智不二 云何而有授記得記。答曰。
得記授記其際不二。又問。
不二際者。云何有記。答曰。
通達不二際 即是受記。又問。
大王。住何際中而得授記。答曰。
住我際 得授記。住眾生際 壽命際 人際 得授記。又問。
我際當於何求。答曰。
當於如來解脫際求。又問。
如來解脫際 復於何求。答曰。
當於無明有愛際求。又問。
無明有愛 當於何求。答曰。
當於畢竟不生際求。又問。
畢竟不生際 當於何求。答曰。
當於無知際求。又問。
無知者為無所知。云何於此際求。答曰。
若有所知 求不可得。以無知故 於此際求。又問。
此際無言 云何可求。答曰。
以言語斷 是故可求。又問。
云何言語斷。答曰。
諸法依義不依語。又問。
云何依義。答曰。
不見義相。又問。
云何不見。答曰。
不生分別義。是可依 我為能依。無此二事 故名通達。又問。
若不見義 此何所求。答曰。
不見不取 故名為求。又問。
若法可求 即是有求。答曰。
不爾。夫求法者是無所求 何以故。若是可求 則為非法。又問。
何者是法。答曰。
法無文字 亦離言語。又問。
離文言中 何者是法。答曰。
文言性離 心行處滅。是名為法。一切諸法 皆不可說。其不可說 亦不可說。善男子。若有所說 即是虛妄。中無實法。又問。
諸佛菩薩常有言說 皆虛妄乎。答曰。
諸佛菩薩從始至終不說一字。云何虛妄。又問。
若有所說 云何過咎。答曰。
謂言語過。又問。
言語何咎。答曰。
謂思量過。又問。
何法無咎。答曰。
無說所說 不見二相。是則無咎。又問。
過 何為本。答曰。
能執為本。又問。
執 何為本。答曰。
著心為本。又問。
著 何為本。答曰。
虛妄分別。又問。
虛妄分別 以何為本。答曰。
攀緣為本。又問。
何所攀緣。答曰。
緣色聲香味觸法。又問。
云何不緣。答曰。
若離愛取 則無所緣。以是義故如來常說諸法平等。說此法門時。眾中五千比丘得遠塵離垢法眼凈。一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無量無邊眾生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為一個務實的人,這輩子要通的關、要答的題不外乎那幾道:以何謀生,與誰為伴,如何趨利避害,並保持內心愉快……僥倖答完的人們,將在有生之年不可避免地遇到最後一道大題——你究竟是誰?為何答題?為你的人生試卷打分的又是誰?
務實者相信,規規矩矩按序答題,才有資格留在考場;將試卷塗得密密麻麻,便算圓滿。而一小撮努力答到最後的務實者或是不按序答題的務虛者們發現,只要答出最後這道終極問題,前面的所有難題都化作玩笑,不值一提。原來死皮賴臉地留在考場不是目的,做完大題就可以出去玩兒。
出去玩兒的人里,有幾位仍心系考場,聲稱願意告訴大家答案,幫助學渣們實現覺醒。
覺醒有很多同義詞,得道,開悟,涅槃,歸真……簡單說就是不再被假象迷惑,覺察到自己/萬物本來的樣子。達到或自稱達到這種狀態的人在歷史中不勝枚舉,從李耳、悉達多到近現代的鈴木大拙、萊斯特利文森、李爾納傑克布森等等等等。美國人傑德麥肯納在他的《靈性三部曲》中將自己的開悟狀態描述為【恆久非二元覺知】。
【非二元覺知】即合一意識,理解它有很多種途徑,前提是明確時空萬物間存在普遍關聯,任何個體與整體之間都有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係。那麼,既然我從不以構成身體的60萬億個細胞生命中的某一個自居,我為啥就不能厚著臉皮將自己視作時空萬物本身呢?
如果你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原意),開車經過熙攘的市集時,也許憑感覺就知道視線以外車的邊界在哪兒,有沒有刮蹭到攤販行人,彷彿車身成了肉身的擴展。當你在人車之間建立起類似心身間那種不自知、卻自明的深層聯繫,即刻人車一體。
將車換為宇宙,將時空萬物當做你的軀體,共用你的意識,無小我,成大我,天人於是合一。
可是,理解了合一意識的概念並不等同於獲得體驗,那麼該如何切身體會這種奇妙的感受呢?目前已知的方法包括宗教修行、冥想內觀、使用致幻藥物(如LSD)、腦損傷(見TED:吉爾伯特泰勒的奇蹟)等等,代價不一。(注意,就像模仿飽腹者打嗝並不會使你獲得飽腹感一樣,模仿覺醒者的言行舉止與神秘感也並不會幫你獲得合一體驗)有時候,這種體驗會毫無道理的忽然降臨,但是它一般很難保持,讓傑德麥肯納真正得意、也讓很多修行者羨慕的,其實是他口中【非二元覺知】前的【恆久】二字。
覺醒者稱,當你沉浸在真正的【恆久非二元覺知】的狀態里,草木枯榮的生命幻象不會改變,你卻宛若新生,不再進行角色扮演,不再讓生命繼續執行情緒與行為構成的無休止的條件反射,真相從此均勻分布在生命中的各個角落,你將感官捕捉到的一切都理解為自己的創作,並為這場夢境中發生的一切事情負責,整個世界的車馬喧囂人聲鼎沸都被你視作內心的映射,不用分辨是非好惡,只目睹豐盈,或是連豐盈也看淡,淡入虛空。
覺醒者們表示,在凡間生活的感覺,就像宮本茂玩《超級馬里奧》、馬庫斯·佩爾松玩《我的世界》,創造者在俗務中享受樂趣的秘訣是:不顯靈、不作弊。
編不下去了,以上內容純屬斷章取義加憑空臆測。當然,也可能是你一個人的宇宙中,一句幽微自問的回聲。
好問題。恆久非二元覺知就是開悟的一個定義。要想體驗到這是什麼就要從找到我是什麼開始。我們都活在一個虛擬的二元世界裡。意識感知到這一切,但是意識迷惑了以為自己是所覺知之物(這個世界)的一部分(這個身體)。從此二元展開,輪迴開始。但是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一個誤解而已。問我是誰?什麼是真的?這是個能燒毀二元虛假之物的問題。最終的目的地就是恆久非二元覺知。我不是這個身體,沒有一個做者doer.
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南華·齊物論)
不可說。語言都是二元的,非二元無法用語言表達
我說點靠譜的吧
其中有兩部分,一是恆久,二是非二元覺察。做到第一點不難,比如,我自創的扣指法。看過和尚數念珠不?現在把念珠去掉,只是用拇指摩擦自己的食指第二個指節,好,我的問題是。有沒有感覺?通常你會說,有,或者你會說,沒有,或者說沒有什麼感覺啊!問題出來了,這就是二元覺察,當我提問後,你一般會快速的作答,有,或者沒有,這就是二元性的。那什麼是非二元?這個其實不難,關鍵在於覺察,覺察的重點不是有,或者沒有,而是內容。什麼是內容,就是感覺,摩擦是一種感覺,而不是有或者沒有。這會,慢慢的摩擦下,體驗,你會發現,每一瞬間你都會有摩擦的感覺,而我問你,是什麼感覺,你會發現,說不出來。但是卻是有一種具體的,只有你能感覺到的一種體驗。如果文字來表述,二元性的數據量,就是2個位元組的數據量。有,或者沒有但是非二元的數據量就非常大了,哪怕一次摩擦,只有2秒,而著兩秒中傳遞到你大腦的數據卻是非常宏達的,可無法描述的,這也就是不可說的範疇。所以二元和非二元的差別是巨大的,一個是刪減後的歸納,一個是當下實像的體驗。但是,這個對大家不難吧,誰體會不到摩擦???????
所以難在,恆久,記住,恆久不是永久,否則就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了,另外,要做到恆久,就是另外一個練習了。什麼叫非二元性?這很哲學,很概念化,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說,你現在看到自己的身體坐在這兒,然後看到你前面的筆記本電腦,對於你來說,這個電腦就是一個非你的經驗,是你的身體以外的一個經驗。你是主體,電腦是客體,這就是一個二元經驗。也就是你跟所有的這些外在的事物都是分離的,你跟周圍的桌子、茶杯、電腦等等是分離的。你的自我,你的身體跟這一切都是分離的。
而當你有一個意識內在源頭的經驗,有一個內在無限的經驗,忽然,你發現你的主觀感知有了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當你從內無限中看向這個世界,忽然,這個二元性神秘地消失了。你會發現這個身體跟外在的物理世界是一個非二元的經驗,它們是一個層面的,一個性質的,它們由共同的元素組成——組成寫字檯的物質元素,和組成你肉身的物質元素,完全是一樣的,就好像積木,你這樣搭,它就變成了一個身體;你那樣搭,它就變成了一個寫字檯,當然這個比喻不是很恰當。你將會發現,你的肉身跟整個外在的物理世界,是同等性質的存在,它們是同一個層面。這就是你第一次認出的非二元經驗。
摘自新浪博客: 夕陽文集《鑽石心滴—蓮師心要建言講解》之《第一講 安住無限?超然的覺知?迷於覺受的陷阱》
什麼是非二元經驗?
一般的覺知就是二元覺知羅,能覺和所覺,非二元,就是能所兩忘,然後時間也消滅掉,就是了。
推薦閱讀:
※練習禪修冥想一般堅持多少天能有入定的感覺?
※《冥想》書評,在這一刻冥想,全意識地生活。
※為什麼冥想時要盤腿坐?
※冥想,喬布斯、施瓦辛格、科比都會做的同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