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食物越是缺乏的地區越重視調味料的使用嗎?

「亂燉」這個名字起得不好,加重了「東北菜粗糙」的刻板印象。

好吧,我們還是叫它亂燉。

夏天自然成熟的西紅柿,具有鮮明而飽滿的酸甜口味;地里新鮮採摘的茄子,皮脆肉甜;長青椒辣味柔和,椒香四溢;土豆香氣濃郁,入口綿甜起沙。

將四種材料洗凈切塊,土豆微微炸過,表皮金黃;略放一點鹽,在生鐵鍋中文火慢燉,令口感柔潤豐滿的茄子和香甜沙綿的土豆充分融入西紅柿的俏皮酸甜和辣椒的高雅香氣;不加水,新鮮蔬菜的天然汁液濃縮成鍋底一點點令味蕾為之舞蹈的鮮甜酸辣湯汁,來一碗潔白晶瑩,油潤如羊脂的熱騰騰的新米飯。。。

東北的低溫賦予了植物更長的生長期,使其可以累積更多的風味物質,故而東北菜的好吃,在於材料的天然風味;一樣的配方,出了東北就吃不到東北菜的真味,所以其他地方的小夥伴說不好吃,我是信的。

別人看好也好,看不好也罷,反正我能吃到就行了&<(?????)&>。


呵呵, 你知道黑龍江每年產糧多少嗎, 食物匱乏什麼的是中原地區吧, 你該問問河北啊,蘇北啊,河南啊, 對不起又地域攻擊了。

我們吃的鹹的原因是, 你們天熱, 吃不下去不鹹的, 所以你們吃的淡, 感覺我們吃的咸。

還有就是, 早先冬天沒有新鮮蔬菜, 所以只能把菜弄咸點。


很遺憾,題主你說對了, 儘管政治不正確。嗜辣或者嗜鹹的地區一般屬於經濟比較落後,因為辣和咸容易下飯,也容易保存。典型:墨西哥。

張佳瑋說:

但現代運輸業發達後,川菜不缺食材選擇,加上調味天下無對,立刻縱橫無敵。

這個值得商議,現在之所以有那麼多川湘菜系的飯館,很重要的原因是現代養殖業以追求產肉量為目標,導致肉的風味下降,而辣椒恰好能掩蓋這一點。這點和前面講的「窮人的菜」是一個意思。

前首輔說:

中國的東北菜、廣東菜,這種更注重食材本身味道的,往往歷史上會有很長一段時期不是蠻荒之地就是交通不暢

說東北蠻荒也就算了,廣東也算? 自打中國有辣椒起,廣東已經是數一數二的富裕地區了。而且辣椒應該是也是經過廣州才流傳到內地的。


湘菜至今也沒排進四大菜系吧,居然看不起我大東北菜,真是過分!

開個玩笑,菜好吃就行,何必在美食上也搞地域歧視呢?湖南菜味重,油大,但味道的層次感和菜式的多樣遠不如川菜,如果兩個館子在一起,我去的次數會是3:1,如果邊上還有家東北館子,如果衛生狀況頗好的話(本人脾胃虛弱,容易拉肚子),那麼去的次數會是3:1.5:1。


那按這這麼說我們最原汁原味的大廣東不就最頂級了,食物符合當地人民的味蕾便是最美味的,順便吐槽下每次來都要往粵菜里加辣椒醬油的小夥伴們,當初說好的要品味當地美食呢!


覺得不對…本來就食物缺乏了…調味料放多了不是更下飯嗎……


自古成都不是天府之國么……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是很合適,容易引起誤會,樓主刪貼吧,每個地方的菜都很有特色,這個和當地的歷史地理有關


獲得新鮮食材與富裕與否不存在直接關係吧...氣候是天然因素,人並不完全是靠氣候活著

說吃就別起鬨地域黑了 沒必要的 一個地方一個特色,想想水深火熱的不列顛 是不是好多了

愛家鄉菜是一種自然情懷,往往我們接觸的異鄉菜說不上正宗,續貂的是不是狗尾,只有請當地人來嘗嘗才有發言權是吧

當然我知道越是生存條件原始就越重視食物獲取 東北的冬季沒辦法,寸草不生,只能冬儲蘿蔔白菜土豆子,酸菜算是次生產品,為了維持生存只能有這些食材(當然還有肉類),另外如同大家說的,寒冷驅使你想卡路里靠齊,菜品自然就想著這個方向發展了。同樣的,如果你在蜀地不吃些發汗的,燥熱的,冬季肯定也不好過啊,天府之國這麼久了,也談不上什麼有錢沒錢是吧。

依上呢,就是說調料首先應該是作為人在對抗氣候不利條件下為了維持生存的必然,其次才是在調料/或食材 基礎上對食材/或調料的二次選擇與加工創新(先活下來,再扯犢子)。長居某地,自會發現某地習俗之必要,菜也是如此,由於異鄉菜並不會佔據主要地位,妄下評論並不明智。

經濟學發達,自然商品交流更豐富,能接觸的調料越多,對調料的運用就更豐富,有了錢研究研究吃的很正常,漸漸地菜系就發展起來了,除卻本地特色,自然會糅雜進來外地的東西,如是講,命題就不成立了,這種調料運用的情況是在經濟基礎的前提下的(文明五里的奢侈資源)。

聽說粵菜注重本味(東北菜我就不說了)

由於我自己說的,不能妄下評論,我們假設粵菜注重本味(我沒怎麼吃過)

首先那地方氣候還不錯,再一個海產品應該很豐富,如是而言,則其味自鮮,提鮮則不重料,料遮本味是真的,食材不重調依然很好吃,那就沒必要非得用料

比如我自己吧,前兩天用自家夏天熟透的西紅柿(凍,要不早就爛了)加底油、微量的鹽、糖熬出來的番茄醬,加一點朝鮮族辣醬,扔了三顆去核椰棗制出來的湯我喝著感覺不錯,碗底剩下的番茄種子還有些脆脆的...14年我才接觸到椰棗,頭幾年我做菜才開始用朝族辣醬,這又能說明什麼呢?是有沒有,還是想不想?

輕噴!自從A站那啥之後,我就一直沒緩過來...


我認為首先要看調料的使用,是作為貨幣、商品或是生活必需品。鹽一直作為重要物資甚至貨幣流通,糖同樣金貴,只有漕運海運發達及原產地,才有可能將本地食材製作時更加不惜調料工本,追求味道。歷史上食物匱乏的地方,當地居民首先面臨的是保存食物。《糖與權利》介紹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因廣大殖民地甘蔗為主的蔗糖不斷輸送回帝國,食品的味道才越來越好。設想下,十字軍東征前,香料沒有廣泛傳播到歐洲大陸,歐洲人民的生活。

食物越充裕的地方,調味的選擇餘地更大,味道的變化更為豐富多彩。食物越匱乏的地方,調料的選擇是儲存與交換。


四川人飄過表示簡直受不了長沙的菜

好咸。。。。從來不愛喝水的我現在每天晚上堅持喝水

不過川菜調料的確放好多,街上的菜跟家裡的完全不是一個味道


調味料是黑心飯店老闆為了掩蓋粗製濫造摻雜摻假的食材而想出的辦法!

用已經變質的豬肉做菜,如果加很多辣椒,一般人就嘗不出來了!


農業社會傳下來的習俗拿來跟工業社會成績掛鉤真是神邏輯。說湖南缺吃的也是醉了。請問樓主,沒吃的怎麼培養出一個菜系啊,我理解東北長年冰雪,沒什麼好吃的也是沒辦法,樓主也去學點地理知識要得不咯~


不邀自來

題目為偽命題,兩者沒有必然聯繫

題主所言食物缺乏,我從兩個方面反駁。第一是量,中國三大大米主產區,東北,長江中下游,還有一個就是湖廣。誠然湖廣的米口感上不如東北好吃,但是由於一年兩季的熟制還是提供了全國相當一部分的大米供應,被譽為【魚米之鄉】,2014年全國糧食總產60709.9萬噸,其中湖南糧食總產量3000萬噸,湖北糧食總產量2600萬噸,兩省就佔據全國10%,但是鑒於湖廣以大米生產為主,我們單看大米產量,2014全國稻穀總產4100億斤,其中湖南一省就產513億斤,佔比逾10%(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第二是類,在下湖南人就單說湖南了,我省北沿洞庭,南倚南嶺,衡山,湘,資,沅,醴四條幹流匯聚洞庭帶來沼澤與小型沖積平原,淡水漁業資源與種植型農業資源豐富,湘西毗鄰重慶,湘東緊連井岡山,出產多種山珍。所以依上述所言,不知道題主所言【食物缺乏】是指的什麼

其次是關於口味。湖南人選擇偏辛辣口味是有原因的。我省地勢北低南高,北方為洞庭湖,東西南均為山脈,洞庭湖蒸發的大量水蒸氣在這個類似與簸箕形狀的地方不容易消散,使得空氣濕度比較高。尤其是冬季,在自北往南的冬季風影響下湖南的冬天處於濕冷的態勢,而高濕度的冷空氣/熱空氣使得人體感溫度比實際氣溫更冷/更熱

然而辣椒這種調料,有驅寒驅濕的功效,有助於人體在高濕度的情況下向外排汗。在春秋時期,長沙以南被稱為【瘴沼之地】(好像是?)而被視為難以開發,是而多居南蠻百越。可以說,吃辣椒更像是對於自然條件的一種選擇

最後是辣椒這種農作物,它是明朝自美洲傳入我國,自此之前湖南人如何御濕本人暫未考證。但是如果依題主推論,那麼明朝之前的湖南人是不是【少吃菜且少吃飯】呢?個人覺得,口味這東西與個人的生活背景與適應性有關,在大學裡我從溫州來的同學第一學期完全不能適應湖南菜的辛辣,而貴州的同學覺得很和口味。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可能自身的成長關係更大吧。題主慢慢習慣就好。【PS.湘菜也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哦】

以上です


我記得有篇文章,描述了越貧窮的地區越愛吃辣的事。鏈接:Sina Visitor System

工業革命前,腌制、熏制、發酵是保存食物的有限手段,越是無法保證任何時候都可獲得新鮮食材的地區,越偏好大量使用腌制、熏制、發酵食物;而偏好辛辣等刺激性風味的地區,往往是過去相對缺少優質食物來源的地區。

而在物流便利或優質食材相對更豐富的地區,確實會形成較少使用刺激性調味品的飲食偏好,往往更容易將食材能否體現原汁原味上升為烹飪的審美標準。

相對富裕的地區,由於可以輕易獲得新鮮的食材,所以並不流行用鹽和辣椒來保鮮防腐。

吃辣和氣候並無直接關係,口味偏辣的地區都是曾經相對貧窮的地區。例如印度,南美以及中國的貴州湖南四川。

東北資源豐富,獲得新鮮食材的成本較低。還有江南地區,海鹽豐富氣候濕寒,卻也不食辣。


推薦閱讀:

為什麼蘇錫常滬做菜愛放糖?
誰給我推薦幾款好吃的速食麵?
如何看待今年粽子的咸甜之爭?
如何評價中財食堂的菜品更新?
和家裡人吃飯口味相差很大是種怎樣的體驗?

TAG:歷史 | 飲食 | 口味 | 飲食文化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