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喪母會造就怎樣的人格?會不會有什麼弱點?

我認識一個女孩幼年喪母,但她平時給我的感覺是自強自立很開朗。有時候也會透露她小時候的事情,不過不會多說,點到為止。有沒有大神能夠分析下這類人的人格?


題主這樣問我表示亞歷山大啊,難道我們早年喪母的就非得有個異樣人格不可嗎?話說我也是自幼早年喪母,那時我八歲對於死亡還沒有太深刻的認識,只知道媽媽去世了就再也見不到了,少了媽媽的疼愛就連一顆小草都不如。和爸爸過了一段渾渾噩噩的日子,突然一個和媽媽差不多大的阿姨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又過了一段時間爸爸問我對這個阿姨感覺怎麼樣啊,不置可否很有親和力和她玩的很開心。在我回答完不久後阿姨就此搬進了我們家,開始我沒有像電視里演的那樣排斥她,只是覺得或許她也需要一個家。後來我把這事告訴了姥姥,她立馬用哭嚎的聲音咒罵我的父親,繼而又想到了我,於是語重心長的說:「苦命的孩子啊,你以後就要受後媽的欺負了,她要是打你罵你回來告訴姥姥,我給你撐腰。」打那以後一直到初中畢業我接受著姥姥對於後媽是魔鬼的教育,每天小心做事低調做人,但還是覺得後媽是魔鬼,平時在學校也變得鬱鬱寡歡,自己都覺得自己可憐。和同學朋友相處也變的少起來,因為我不想讓他們知道我的家庭或者可憐我。

直到高中軍訓的時候我的心態發生了改變。那是軍訓的第二天下午,班主任把我從隊列里叫出來,通知爸媽在宿舍等。到宿舍後的那一幕令我永生難忘,穿針引線的後媽拿著學校發的被罩在寬大的被口處縫了幾個自釘扣,不要小看這幾個扣子它們能令被子不會鑽出被罩。或許很多人覺得這沒什麼,但是我覺得親媽也不一定會想到這點,起碼我們宿舍的沒有。

經過這件事以後突然覺得以前的自己太可笑了,雖然媽媽去世了但是還有一個媽,她對我不如親的親但也沒冷落過,為什麼要自己嚇自己整的和小白菜似的好像我是世界上最慘的。與同學陌生,與朋友隔閡,這不是我的性格。

後來我把前幾年憋著的心全部釋放了,以至於現在變成了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話嘮


首先榮格就說過,人是情結的動物,一個人不可能沒有受到創傷。第一就是要明確一點:凡人必有創傷和情結!

然後失去母親對人的各方面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認知是可以改變的。例如:半杯水,有人說只剩下半杯水,也有人說還有半杯水。沒有絕對的壞事,母親去世很痛苦,但能不沉浸在痛苦之中,能夠繼續向前,你的朋友也是很厲害的。

再次班杜拉提出的交互決定論,個人、行為和環境,三者互相影響,交互決定。不排除你的朋友受到環境等各方面的影響從而變成現在的樣子。

以上就是鄙人的意見


我感覺這樣的人的性格多都是一些外強中乾的,表面上可能非常的給人一種自信,陽光。但是只有自己才能清楚當自己獨處的時候那種歇斯底里哭泣和無助。同時還得告訴自己要堅強,自立。所以說對於這樣情況的人我們最好是能夠以心相待,其實他們本來就比我們缺少一些關愛。作為朋友更應該懂她,了解她,這樣你會慢慢的發現其實她也有悲傷的時候。當她慢慢的像你敞開心扉的時候,請記得給她一個擁抱。。。。。。


我就是半夜非常想媽媽來搜索一些答案能讓我心安一些入睡的 我媽媽六年級的時候沒有了 死於癌症 那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年級 我對死亡更多的是恐懼吧 從小是媽媽帶大的 對爸爸沒有那麼那麼親啦 就不知道該怎樣面對 由於生病的緣故我5年級開始就在爺爺奶奶家住了 所以對沒有媽媽的生活不是很生疏所以剛開始的時候覺得並沒有什麼改變 只是我清楚的知道再也見不到媽媽了 可是越長大越發現這個傷痛不是時間能夠撫平的 最開始的時候是晚上一個人突然就嚎啕大哭 突然就很想念 突然就覺得心堵的慌 但這些在外人甚至親人面前我都不太表露 只是有時候路上看到媽媽牽著孩子走路或者什麼會有點難受 高中以後人際圈比初中廣 認識的人也多 我本身性格大大咧咧 以前初中後因為練體育沒怎麼讀書 現在高三了拼著老命在讀書壓力有點大 沒有男朋友訓練因為自己認識到了重要性每天都非常累 最好的幾個朋友因為我無法解釋的事情與我成為了路人 所以最近越發頻繁的想媽媽 想她能夠抱抱我 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誒 當然我本人還是很積極向上陽光燦爛的啦 只是深夜情緒收不住 覺得幼年喪母這種痛不會時時刻刻在 但也不會離開你 會一輩子在你身邊的 在你最脆弱的時候一哄而上把你擊垮 這種傷痛 一般別人並不能幫上什麼忙 只能靠自己 睡一覺或者幹嘛 多給她點關愛什麼的吧 晚安

又是一個 漫漫長夜 暑假的生物鐘簡直亂來!太里約了!好吧 其實就是夜有點長有點想媽媽 上一次回答已經過去這麼久了啊!


我其實也很迷茫這個經歷究竟給了我多大影響,這件事情我覺得在早期影響並不大,但是隨著進入青春期等一系列變化,加之以家庭環境一系列改變,他的影響極度增加,我覺得正是因為那段時間沒處理好,這件事情就成為我一直的隱痛。

這個經歷對我最大影響就是缺愛,非常缺愛,自卑,非常自卑,這直接影響到人際交往。我在小時還不明顯,但是長大後我在人際關係中尋求依賴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並且在和友人相處時非常容易將自身幼化成為孩童性格,我願意接近了解的人都會是那種類型非常單一,就是外表很tough的人。我努力剋制但是總是做不到,我覺得這非常可怕。

自卑其實更多體現在心理上的容易動搖,很難堅持一個確定的目標,一旦處於稍微激烈的競爭狀態非常容易退縮,必須要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才能堅持下來,遇到優秀的人不敢交往,這似乎源於小時沒有母親照顧,缺乏一些基本常識,老是出醜,可是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有關。

我一直在試圖剝離我其他的經歷,單純談論喪母,但是我的自我審視可能達不到那麼透徹,可能會夾雜其他的經歷。

我總覺得這個東西實際上是一種在內心不斷腐爛的經歷,外表基本看不出來。我很少在周圍感受到和我有相同氣息的人,但是我會覺得某些人跟我似乎有種意外的一絲相似,了解後發現果然會在經歷上有些相同。當然人生來不同,我可能生來內心偏軟弱,經歷這些後的感受也就顯得更low些。總之只是個人感悟。


有一次我哥說發現我總喜歡穿黑色的衣服褲子,從心理學上講是幼年喪母的影響,我有些發愣:我一直以為早年喪母對我沒有太大影響,至少沒有什麼太大的負面影響,其實只是自己沒有察覺到吧!

後來慢慢發現其實這個影響不知不覺滲透到我這10年的成長中了,⒈就像穿衣服這件事,一般女孩兒都會喜歡靚麗些的衣服吧,買衣服考慮的是好看不,而我每次選衣服首先考慮是否太過扎眼太過招搖,慢慢形成了偏好黑色的風格。

⒉性格沉靜了。和哥哥談起我10歲以前,我好像一直都是有些調皮淘氣,很活潑的性格,但是現在的我非常安靜,是朋友口中的「淡定體質」,永遠波瀾不驚,好像沒什麼能讓我突然失態。對人對事都有些淡漠,陌生人眼裡看就是清高態。並且是撒嬌絕緣體,怎麼也做不到向任何人討巧賣乖,被長者批評也學不會先安撫長者,明知道應該說幾句話,但是就是如鯁在喉,最後沉默聽訓。

⒊謹言慎行,缺乏勇氣和行動力。一句話說出口之前會再三考慮是否會給對方他人造成困擾。即便其實回想一下根本沒必要。不願意爭搶,班幹部競爭或者比賽都沒興趣參加。感興趣的又不夠自信猶猶豫豫最後放棄。

⒋非常注重保護隱私。無論自己還是他人的隱私都很尊重,無形間與人隔開了距離,因而交朋友大多是短暫而寡淡的感情,有一點也希望你好,但我有你沒你都可以的小心思,吵架了也不知道怎麼應對。

⒌感情被動慢熱。愛情,沒處過對象,只是心裡更傾向於細水長流的不相信什麼一見鍾情轟轟烈烈,沒有深入了解誰知道自己碰到的是個什麼貨色;友情,真心朋友圈子小,與人攀談能力差,人脈少;親情,只有爸爸是最最親近的,兩個哥哥很好但是結婚了就再也不是我能隨便說話的對象了。和親戚除了逢年過節也是基本不來往。


1995年我出生

1999年我母親因系統性紅斑狼瘡去世。

那會是春夏之交,幼兒園裡正好需要開春期運動會,我還自信滿滿地告訴老師我媽媽要來看我代表小朋友國旗下講話呢,為了讓媽媽能看到我的國旗下講話,4歲的我背了3頁A4紙的稿子。母親走的那天,我以為和祖母向往常一樣去醫院,可是祖母卻沒有告訴我那天要去的是靈堂。到了靈堂,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是所有人都在哭,然後父親喊我到母親遺像前跪下磕頭,哭紅了眼睛的父親讓我覺得害怕,他看我沒反應,一雙手把我壓下去了,我便開始哇哇大哭,之後我就不記得關於母親葬禮的事情了。

母親走後,父親相當頹廢,畢竟作為一個工薪階層為了治病已經家徒四壁,父親又遭受中年喪妻的悲傷,便住在了外面,不想帶我。(這些都是我長大後父親和我說的。) 後來直到2004年我都是和祖父祖母一起生活,祖父祖母待我很好,我就像他們的小女兒一樣。可能是祖父母的溺愛和缺少父母的愛,讓我從小就養成了好強的性格,這種性格有好有壞吧,讀書成績一向不錯,但是和小夥伴的關係也是時好時壞,我在讀小學的時候和男生打過架,因為那個男生說我是個沒爹沒媽的傢伙。與其說好強,不如說窩裡橫吧。直到現在為止,我也只敢窩裡橫。男友說我在外面像一個兔子,回到家就tm是老虎。

再後來父親再婚,找了一個離異也帶著兒子的繼母,組成了複合家庭,祖父母以及各種親戚朋友都是無比反對,這時才把我接去。突然一下有了母愛和父愛讓我有點措手不及,想了它太久,以至於讓我沒有喊她阿姨的時間直接喊了母親。但是在和她生活的很多年裡,一方面感恩她對我的好,另一方面恨她和他兒子搶走了我父親。父親有一次和我說他第一次覺得我聰明是因為我懂得去哄她,說好聽的話。現在想想人不就是這樣么,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頭。我和她兒子在小時候也相處的不是很好,現在大了反而能把握那個恰如其分的相處力道了。

可能是從小缺乏父母愛吧,而且現在世界上的直系親屬就剩父親一個人了,所以n多朋友都說我男友我和父親超級像。我希望他可以像父親一樣的保護我,把那幾年父親沒有給我的愛都彌補給我。對於愛情,極其缺乏安全感,過分敏感,不過在男友這種極度樂觀,甚至有時候我都會問他你tm是哪裡來的自信的人影響下,比剛談戀愛那會好很多了。

近幾年,可能是因為我逐漸在懂事吧,父親講了一些當年和母親醫病的事情。在母親病危之前要去北京做最後一個療程的治療,可是父親和祖父母已經拿不出錢了,於是好強的母親帶著父親第一次向娘家親戚開了口,我父親和母親雙雙跪在外祖母的妹妹我喊三奶奶腳下,希望她可以借點錢治病,三奶奶卻告訴了父親這筆錢你可能還不起,聽完這話母親拉著父親頭也不回的走了,直到母親閉眼再也沒聯繫過娘家除了外祖父母以外的親戚。父親到現在都會感嘆:「你母親可是三奶奶的親外甥女啊!人怎麼能見死不救呢?」或許有那一次的錢,母親的病也不會惡化吧。

隨手打的,畢竟是一段沒有邏輯的話語。我的性格,簡而言之,好強,窩裡橫,內心糾結,缺乏安全感,敏感,害怕人性。

ps.系統性紅斑狼瘡是有遺傳的,而且女兒的幾率會高一些。我每次發燒,如果時間長,家裡人也會很擔心,祖母總是說希望你母親能夠保佑你不被這個病困擾。我也跟男友坦白了我母親的病史,以及我可能會患病的風險。畢竟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重要的是坦誠,如果藏著掖著在結婚之後發現了這個事情那又將是兩個家庭的悲劇。我會在婚前做一次檢查,我也在努力練瑜伽增強自己免疫力,畢竟我不想我的孩子也幼年喪母。


補充兩張圖。羨慕嫉妒恨

我六歲的時候我媽媽就去世了,其實那時候不是很懂死的概念。也一直活的沒心沒肺的,小時候的事也會跟朋友說,我本身就屬於那種比較喜歡說話,也很開朗的人。直到初中看到我好朋友跟她媽媽撒嬌,嘖,我一下子就好像明白過來什麼了,心裡好酸啊,然後就開始醒悟了,想越多越難受,開始向各個長輩搜刮我六歲以前的事還有我媽媽的事了。性格到還是很開朗,但明顯變得深沉很多,也不會跟別人講太多小時候的事了,也不會告訴別人我媽媽早就去世的事了。讀大學,去了離家很遠的城市,完全重新認識人。大學的朋友說我,總覺得我沒有他們看到的我表現出來的那麼開心,說我肯定是個有故事的人。對,我時常晚上睡不著,就是想我媽。今天想太難受了,上來隨便搜東西。有些放在心裡的事是很難說出口的。還有,不要總是活在過去,或者想著不可能的事(我以前迫切的想讓我媽陪我看電視再抱抱我,想了三年,高二的某一天做夢夢到了。幸福的不行,也難過的不行)所以後來我想,還是活在當下吧,應該會更少的對別人說起家裡的事,小時候的事,有些人是因為說太多家裡的事,我滿口我爸我爸,卻從不提我媽,總會被發現,而我不會撒謊。總之,這輩子不完整,但是總得湊合著活下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願意展現給別人看的別人自然看得到,不願意的也與別人的人生無關。


算算今年24了,我母親是在我兩歲左右走的,自己選擇的,也就是自殺。所以我對我母親長什麼樣都沒有印象,更別說當時的情況。因為家裡照片都燒了,為什麼燒,可能因為我爸後來重新找了個吧。通過零零碎碎的他人的描述,大概知道了我媽那時候生了我之後就生了很嚴重的病,那時候很難治好,關鍵的一點是很痛苦。阿姨說:有一次我媽在她家,痛苦地把被子都撕爛了。所以長大之後我是非常理解的,對我媽的選擇。小時候有過不理解,感覺被拋棄,很痛苦。關於之後的生活也就不過多描述了。我現在的性格,嗯,缺少安全感很明顯地能感到,而且比較敏感就是往往會想很多,然後會造成優柔寡斷。且內心脆弱淚點低。但是也有好的一面,比較善良吧,會有同理心就是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問題,所以就比較容易理解別人。


知乎上看到的 傾刪


那年近春節,過了年我才三歲,我對母親沒有什麼印象,她總是活在外公婆和別人的話語中。之後的這麼多年,我一直因為這個原因活得很自卑,失去母親對我的一生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我寄人籬下沉默寡言,害怕別人覺得我奇怪,在人際交往時沒有安全感,軟弱……真討厭這樣


對不起。我不是專業的。所以我回答不了什麼分析人格。但我能從題目中看出你很在乎她。希望祝你好運。喪母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很痛苦的。它會造成你對感情這種東西的不信任。其實並不是喪母本身的影響。是這件事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就像你媽媽家的親人和你父親是不是因此而產生什麼隔閡。你父親是不是很快又找到了一個家庭。例如種種的事情對你都會造成一些影響。這種影響難以歸類或說明。它是潛移默化的影響你對一些事情對態度和看法。自己很難察覺。但他終究還是發生了。

祝福你的那位朋友。


情感方面的缺失 ,慢熱, 也沒有情感需求,生活上感覺也少點什麼,同學會想方設法在寢室買各種小鍋做東西吃,我完全無感,沒什麼生活情趣吧。

穿衣打扮也非常慢熱,中學的時候周末也穿著校服,因為不知道穿什麼,從小只會穿黑白,我爸都說我沒什麼生氣。

一年級到大二一直馬尾,我今年23研一了,終於在同學的慫恿下買了第一件橘紅色的衛衣,哦原來我穿彩色是這個樣子 原來我還可以穿衛衣。

待人接物上也很敏感,特別怕給別人添麻煩,出去唱完歌別人要送我回家我都會直接在最近的地鐵口下車。有一次在朋友家住了一天,早上她媽媽給我們做了早飯,我朋友還很嫌棄覺得不好吃,但是當時我特別感動。

還有很多很多,其實都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就是覺得哪裡不對,缺一塊,而且對愛情觀婚姻觀也有影響,一直覺得自己可能孤獨終老,能遇到對的人肯定是中頭彩的幾率。

但是世界還是很溫柔的,愛你們


推薦閱讀:

如何判斷一項心理學研究是否有意義?
學習心理學幫你解決過哪些問題?
大學選擇心理學專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心理學專業出身的人在戀愛時也能保持冷靜理智嘛?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心理學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