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淫真的會消耗福報,改變因果嗎?
【改變因果】用的不對,造因,受果,不定業可以改變。
簡單的說明,比如本來你應該有個溫柔善良的賢內助的,因為邪淫外貌氣質就有變化,這個女生看到你就心生不喜,選擇他人了。而你新找的伴侶可能就各種讓你覺得痛苦,可以說這算是消耗福報。也改變了原本的善果。如果你的邪淫比較嚴重,可能將來影響夫妻生活甚至生小孩,那家庭不幸福是必然的。如果你的邪淫十分的恐怖,可能連新伴侶都找不到,直接就身殘嗝屁了。
財富方面也是一樣的,比如本來你可以每個月收入兩萬塊,因為邪淫,原本可以幫助你的人看到你面試就心生不喜,工作機會給了他人,諸如此類的情況。
一個人正不正派,看眼神,氣質,語言談吐很容易可以感受的到。
當然,實際上因果業緣的糾纏是十分複雜的,地藏菩薩本願經里用詞是「因蔓不斷」,還是挺明了的。
複次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 欲心熾盛。
二 妻不貞良。
三 不善增長。
四 善法消滅。
五 男女縱逸。
六 資財密散。
七 心多疑慮。
八 遠離善友。
九 親族不信。
十 命終三塗。
唐代布袋和尚《插秧歌》: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另一版本: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成稻,後退原來是向前。
真正的福報是建立在心身健康(身心清凈)的基礎上的(諸如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人天和合)
而,錢,權,富貴,神通,能力,甚至知識以及高科技……都只是手段
為了手段,忽視甚至損害目的(真正的幸福),是不智的
不說別的,縱慾過度讓你腎虛,然後耳朵聽不太清,別人和你說話,你動不動就說「什麼?請再說一遍」,導致懶得和你說,直接影響你的個人形象與生活際遇。更別提其他各方面的問題了
消耗福報,就是改變因果了。本來是有幸福的果報,結果被邪淫惡業所消耗掉了,成了惡果,天天痛苦煩惱。
必然的,必然必然的。常動淫念和不常動淫念的精神面貌差別很大,時間一長很明顯。
什麼梅毒啊花柳啊 陽痿啊 小三撕家啊 正房分財產啊 覺得輪不到你? 精力下降視線模糊肯定輪得到,幾天就見效。
這個行為害人害己真的很可怕請不要邪淫
淫邪有六變當知,何謂六?
不自護身。
不護妻子。
不護家屬。
以疑生惡。
怨家得便。
眾苦所圍。
已有斯惡則廢事業。
未致之財不獲。既獲者消。宿儲耗盡。
————佛說善生子經
我們曾經講一個故事,阿育王把一個信佛的居士的太太奪取去了;但是那個男人是信佛的居士,太太被人家搶去了,自己就出家了。所以這個「若事變壞,便生愁歎憂苦惱」這件事佛教徒好一點。後來阿育王還沒有完,又把這個丈夫也請去了,但是已經得了阿羅漢果了。佛教徒真是太高尚了!
爵士貓:瑜伽師地論119妙境 苦樂憂喜捨五根 隨眠麤重 四念住觀 染污相依出離憂 無相心定 不思惟一切相而思惟無相zhuanlan.zhihu.com佛法佛經中的無明,只能用語言來表達。但是語言是無法真正描述無明的。
無明屬於意識的一種狀態,屬於前五識與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的運行狀態。現代認知神經科學,已經證明前五識可以還原於物理物質,比如DNA、生物的物理化學過程。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是不可還原於物理物質,只能通過具體人的感受性語言才可描述一點。
所以,江水冷暖鴨先知。對無明的認知,必須是具體的人,才可以明了。
所謂的南傳佛教北傳佛教,本身沒有對錯之分。關鍵在於修行人的感知。瑜伽師地論,就是匯通了南傳佛教北傳佛教的修行學。
「出諸受事」這一科裡面分四科,第一科「辨差別」,第二科「釋經說」。「釋經說」分二科,第一科「舉憂根」。這苦、樂、憂、喜、捨,一共是五根,現在「舉憂根」,分四科。第一科「於生位」,這是說憂在什麽時候生起,是說它的「生」。第二科「於彼因緣等」,這「憂根」是什麽因緣生起的。第三科「於出離中極制持心」,這是告訴修行人,心裏面若有憂愁的時候要立刻的制止它。第四科是「於無餘盡滅等」,就是把這個憂要「無餘」、沒有遺餘的,把它全部的滅掉,這樣意思。
謂滅隨眠故,滅諸纏故。
這裡邊的意思是「滅隨眠故」,就是滅出去憂的「隨眠」、滅除去憂的「纏」;經上這段話,就是這兩個意思。這「無餘盡滅」,應該是滅諸「纏」,就是顯現出來的煩惱,就是現行。「究竟」就是「滅隨眠」,滅除它的種子。
世間靜慮但能漸捨彼品麤重,不拔種子。若異此者,種永拔故,後不應生。
「世間靜慮但能漸捨彼品麤重」,這個不是佛教徒,他也可能放下世間的欲,去修學禪定。但是他們修學禪定,只能逐漸的棄捨「彼品」、「彼」憂愁那一類的「麤重」;「品」者類也,那一類的現行的煩惱,所造成的無堪能性是滅掉了。「不拔種子」,沒能夠消滅那憂愁的種子,憂愁的種子不能消滅。
這個「麤重」在前文曾經解釋過,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也就是「種子」也名為「麤重」;但是在這裡不是那樣解釋。第二個解釋,什麽叫做「麤重」呢?就是我們心裏面有各式各樣的煩惱活動的時候,就使令你的身、使令你的心沒有堪能性,沒有堪能修學聖道的能力,就造成了這樣的能力。說心裏面煩惱動了一下,沒什麽關係嘛!過了幾分鐘、或是過了多少天,煩惱過去沒有事了。不是!它能使令你的身心不能學習聖道,有這種障礙,那就叫「麤重」。「麤重」就是無堪能的意思,沒有能力。
現在這裡邊說世間的不是佛教徒,不能超越世間的那些修行人,他們也能修學禪定,但是只能滅除去現行上的無堪能性,而不能拔除煩惱的種子;他們所以不能究竟的得解脫。這可見還是學習佛法好,學習佛法能夠把種子消滅。
為什麽學習佛法能消滅種子呢?這個理由在那裡呢?就是佛教徒能修苦、空、無常、無我的「觀」,四念住的觀。修無常、修無我,就是能深入「諸法實相」,所以能斷除種子;若不能深入「諸法實相」就不行,你不能斷除種子的,這原因就在這裡。
「若異此者,種永拔故,後不應生」,說是世間靜慮的學者,你若說他「不拔種子」,他的修行不究竟,他是不同意的。他說:大家都一樣,所有的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都是平等的,沒有說你比我高,沒有這回事情,他不同意;他認為他也是究竟圓滿的。若這樣的話,「若異此者」若不同於上面這個文說的道理,不是這樣說;「種永拔故」,他們也能夠消滅煩惱的種子,煩惱的種子是永久的消滅了。若這樣的話,「後不應生」,以後他們的禪定退失了,世間靜慮是無常的,退失了以後又來到欲界,來到欲界的時候,這煩惱又出來了,事實上就是這樣子。若是他們也是永久的消滅了煩惱種子,以後來到世間就不應該生煩惱的;為什麽他們生煩惱了呢?這可見就是煩惱種子沒有斷的關係。
爵士貓:愛與慾望 愛他人與愛自己是一個事情還是可區分?只關心你的內心 不關乎道德與對錯 瑜伽師地論解讀慾望與愛zhuanlan.zhihu.com「從諸欲緣所生諸漏者」,從各式各樣的欲的所緣境,你的心和這個所緣境一接觸就會生出來很多很多的煩惱,叫做「所生諸漏」;這一句話需要解釋。「謂除欲貪,於欲界中的餘煩惱」,這句話裡邊,我們很容易就想到一定是欲煩惱在內;實在這欲煩惱不在內,因為前邊說的是斷除欲煩惱,所以這裡邊就應該除掉它。「於欲界中所餘煩惱」,那麽指什麽說的呢?就是欲界裡面有其他的煩惱;因欲而有的一切瞋心、疑惑心、高慢心,各式各樣的煩惱。
損匱者:謂因此生執器仗等惡行差別,於此若作若增長故,生諸惡趣。
這叫「損匱」。這個「損」字,就是損害了自己,到三惡道去;做這種惡業是傷害了自己,所以叫做「損」。「匱」者,是沒有安樂、沒有快樂,都是苦惱。「謂因此生執器杖等惡行差別」,「謂」因為有了欲,就會有瞋心、憤怒各式各樣的煩惱生出來,生出這個煩惱這個心就要傷害對方,就是手「執器仗」,拿著刀、拿著劍、拿著仗,或者是拿著什麽,這樣子去傷害對方去,「等惡行差別」各式各樣的罪過的行動,這就叫做「損匱」。這是指因欲而生出來的種種煩惱,從諸欲緣所生的種種煩惱。「於此若作若增長故」,說是對於這種要傷害對方的這種罪過的業力,或者你做了一次,或者又做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所以叫做「增長」;第一次叫做「作」,第二次以後叫做「增長」。「生諸惡趣」,有了這樣的煩惱,又有這樣傷害眾生的一種罪過,將來一定是生到惡趣裡面去了,生到惡趣裡面所以是「損」也是「匱」。
燒者:謂由此因,欲愛噉食,燒身心故。
這是第三科叫做「燒」。「謂由此因,欲愛噉食」,「謂」這個有欲的這個人,因為他以欲為因,愛著這個欲。「欲愛噉食」,為欲所噉食,為愛所噉食;或者是常常的歡喜欲愛叫做「噉食」。「燒身心故」,欲愛就是火,這個火常燒他的身、燒他的心,所以叫做「燒」;這是用火來形容欲愛的苦。
惱者:謂由此因,若事變壞,便生愁歎憂苦惱故。
「惱者」,這個「惱」是什麽意思呢?「謂由此因,若事變壞,便生愁歎憂苦惱故」,因為有欲的關係,這個欲的境界一變壞了的時候、一變了的時候,「便生愁歎憂苦惱故」,這個所欲的境界壞了的時候,「便生愁歎憂苦惱故」,所以就是有這個「惱」。
經上說這「六順出離界」,我們應該明白,這是佛為了對治眾生的「邪執」:就是我這麽修了,我還是沒有能離我慢,我還是沒有能夠除掉了疑惑,我心裏面還是悶亂的;說這種法門對恚害等不能對治,這個人說得錯了。為對治這個邪執,所以建立這六種界,這是「所為」;這六界的所為,六界的目的是這樣的意思。
「對治相故等者:由隨相識於時時中擾亂心故」,尤其是我們不修行的人,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主要是第六意識,它常是隨順各式各樣的境界起種種虛妄分別,不能如理作意。這樣子這個相就擾亂他的心了,對於如意的相就生貪心,不如意的相就生瞋心,也不是如意、也不是不如意,就生愚痴心,生種種的疑惑心、高慢心、種種的煩惱,「是名為相」。「對治此故,建立無相」,建立無相心三昧,
心正安住彼聖住中,是名為得;觀察能得聖住道理」,你能得觀察,就能得聖住的道理,「建立無相」。「云何道理?謂由不思惟一切相故,及正思惟無相界故」,我那天也說過這個「無相住」、無相三昧,是怎麽個道理呢?「謂由不思惟一切相故」,不思惟這有為一切法的相。「思惟無相」,思惟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色不可得、聲香味觸法不可得;眼識不可得,耳識、鼻識、乃至意識不可得,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不可得,那就是「無相」
「觀察究竟正道理故」,就是每一個道理,你由開始觀察,觀察到「究竟正道理」的時候,就叫做「第六」,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三七七頁:
觀察究竟正道理故者:修加行中,微細我慢與心俱行,能障現觀。證現觀時,彼慢斷滅,由此能趣究竟解脫。以不復能依諸妄見而有所作,及於自證而有疑惑故,由觀察此建立第六順出離界。
「觀察究竟正道理故者,修加行中微細我慢與心俱行」,我們在修行的時候,雖然是觀察諸法是無我、無我所,但是那微細的我慢心還在,和我們在修正觀的清淨心在一起活動,因為是第七識是還有這我慢心。「能障現觀」,它能障礙你得到無我、無我所畢竟空的無分別慧,它有這個障礙作用。雖然是能障礙,但是我們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努力作如是觀的時候,這個觀就逐漸增長、逐漸增長,增長又增長,就成功了。「證現觀時,彼慢斷滅」,就是得初果的時候;但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有這種意思,那個我慢就一分一分地就消滅了。初得無生法忍,這個分別我執也就是我慢,就消滅了;這俱生的我執、我慢還在。你繼續的要這樣修、繼續的修、繼續的修,到阿羅漢果的時候,俱生我慢沒有了。在《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上解釋,到第七地,到七地的時候這位菩薩還是有慢。應該是到第八地完全清淨了,應該是這樣。
「證現觀時,彼慢斷滅,由此能趣究竟解脫」,因為你這個慢一消滅了,你就能究竟的得解脫,就是得無上菩提了。「以不復能依諸妄見而有所作」,這個時候他不會根據自己的妄見而去做什麽事情;錯誤的想法不會有。他一定是用大悲心、用般若波羅密「而有所作」。「及於自證而有疑惑」,而這個時候「不依見」、沒有作用了,對於自證也不會有疑惑這件事;自證是無我的、一切法是畢竟空的。「由觀察此,建立第六順出離界」,由於觀察我不可得、一切法自性不可得,那麽就建立了第六的順出離界,就這個薩迦耶見滅了。那麽這是第六個出離界。
推薦閱讀:
※你有安全感嗎?
※不生不滅,無生無滅是一個意思嗎,是永恆的意思嗎?涅槃從能理解的方面有哪些闡述?是徹底什麼都沒有了嗎?
※西藏一位法王說「只要看過我的臉,七世業障一定會被凈除」,這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