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中國人傾向於認為越早的古人越有智慧?

在舊時,大部分的中國人都好貴古賤今。凡今人做了什麼好事,這些人總覺得無論這事做得如何好,但比之古人,總要差一點,古人所做的事,一定更好,或做得更好。如果今人做了什麼壞事,這些人便借題發揮,用「世風不古,人心日下」等濫套,將令人罵得「狗血淋頭」。

在舊時,除了些廟堂頌聖的作品外,在私家著作里,很少看見稱讚他自己時代的文章。王充《論衡?齊世》篇說「古有無義之人,今有建節之士,善惡雜廁,何世無有?述事者好高古而下今,貴所聞而賤所見。」王充看出了大部分人的錯誤,所以他在他自已的書里有《宣漢》篇。在這篇里,王充指出,漢朝的文治武功,都超越前古。

在舊時,大部分人所以都貴古賤今者,其原因有兩點可說。就第一點說,大部分人本來都是「貴所聞而賤所見」。「今」是一個人之「所見世」,「古」是一個人之「所聞世」。大部分人本來都是「貴所聞而賤所見」,所以他們亦是貴古而賤今。就第二點說,中國舊時的社會,是農業的社會,在農業的社會裡,人所注意的事情,如四時之變化,五穀之種植收穫等,大部分都是循環的,人靠經驗即可以知之、治之。農業社會的人,特別「尊高年」。高年是有經驗的人。青年人有什麼不了解或不能應付的事,即請教於高年。高年憑他的經驗,可以教訓青年,而這些教訓,大致都是不錯的。在這種情形下,人對於「古」即不知不覺地起了一種尊敬之心。但在工業社會,新的事情時常發生。而其新又不只是個體上的新,而是種類上的新。對於人所沒有經過的事,舊經驗的教訓即不可用,至少是不一定可用。所以在工業社會裡高年不是一個傲人的性質,而青年反是一個做人的性質了。因青年對於種類上的新的事物,可以學習,而高年則不能學習也。在農業社會裡,人所以尊高年,一半是由於道德的理由,一半是由於實用的理由。在工業社會裡,如果人亦尊高年,其所以尊高年完全是由於道德的理由。

近數十年來,中國自農業社會漸變為工業社會,所以貴古賤今的人,在現在是很少的了。但有一部分人另外又犯一種毛病,即貴遠賤近。凡中國人做了什麼好事,這些人總覺得,比之外國人,總要差一點。他們總想著,外國人所做的事一定更好。如中國人做了什麼壞事,這些人一定要借題發揮,用「中國不亡,是無天理」等濫套,把中國人罵得「狗血淋頭」。

現在所以有這一部分人,貴遠賤近者,其原因亦有兩點可說。就第一點說,近是人之所見,遠是人之所聞。人既易於「貴所聞而賤所見」,所以也易於貴遠賤近。就第二點說,中國現在一部分人還有殖民地人的心理。這種心理,以在清末民初時候為最甚,盲目地崇拜西洋人,相傳有人以為美國的月亮比中國的月亮圓。這種殖民地人的心理,在中國到現在還有殘餘。貴遠賤近,雖亦是人之常情,但他們又並不是只貴遠賤近,他們對於衣索比亞的英勇,總覺得「不過如此」,而對於捷克的怯懦,總覺得「沒有什麼」。在這些方面看,這一部分人的貴遠賤近,是由於他們的心理,是殖民地人的心理。

就人之常情說,人貴所聞而賤所見。這並不是人的弱點,而正是人的優點。「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其一即是人有理想。人有理想,而其所見的事物,都不盡合於他的理想。人總有缺點,他所做的事亦總有缺點。在時間上或空間上離我們遠的人,亦有他們的缺點,他們所做的事亦有缺點。不過這些缺點,因為距離遠的緣故,不容易看見,都只看見其大體輪廓,其詳細則看不清楚。如其大體輪廓無大缺點,人即以為其是完全的。人對於其同時同地的人或事,則是深知其詳的。不但看不見其大體輪廓的無大缺點,而且簡直看不見什麼是其大體輪廓,如所謂見樹不見林者。

(節選自馮友蘭《新事論》)


中國人解決問題習慣尋根溯源,尋找先例來參考!而中國又是存在時間漫長的大國,往往可以在古代某些歷史中尋找到先例,這樣時日一久,自然慢慢演化為古人智慧過人!

當然這還有美化祖先和借古喻今的用意!


西方人不也注重古希臘嗎?


因為人類的各種道理各種信仰各種概念都是人為編出來!

部分人類最初為了更好的組織更多人一起生活在一起就必須靠編故事來形成最初的社會組織,各種各樣的神就自然而然的被編造了出來,有了共同的價值共同的認知後就能更好的生活在一起,在人類組織越來越壯大的過程中,民族,國家,主義,宗教更多的概念被認為的創造出來,有了這些概念各種性格各種喜好各種人類被有條不紊的團結在一起,沒有發生大屠殺沒有發生大暴亂!

當然歷史上每次社會大變革都會發生爆發大亂斗,新的人為編造的故事補丁舊故事中的不足,更好的組織人類重新回到平穩的社會生活中!

為什麼古代人的話感覺更有道理呢?

因為這些早期編造的故事已經深入人類的基因中,只要沒有特大的變革需要徹底重來,怎麼補丁這些故事依舊是人類的主旋律!


人心不古這個詞可是一直傳下來的


這麼說吧 你看一下西方世界的神 現在他們有創造出比那些神更厲害的神了嗎?


直立行走重不重要?

學會用火重不重要?

掌握農耕重不重要?

發明文字重不重要?

……

這些突破才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而不是捫虱扯淡。


在全世界範圍內 越是特權 越是貴族 越是世襲 都越偏向 好古 認為古人神聖

其 原理我認為 主要是通過好古 通過欺騙 來迷信

來維持優勢和特權


人心不古,祖宗之法不能變,三千年未有之變故,開眼看世界第一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以史為鑒,……~……~…………,為啥不能用呢


不存在的 老祖宗都死光了

現在的人無非拿他們的嘴給自己牟利罷了 什麼尊重推崇都是不存在的 無非是借個招牌

根本原因就是gj窮 人民生活水平低 個人有思想的風險太大


崇尚精英的集體主義精神


過去宣揚古法是為了維護君主權力和社會穩定,如果年輕人都覺得自己比上一輩厲害(其實人天然就有這種傾向)那皇帝,官僚,家族這種體系的統治就無法維持,社會就亂掉了(僅就過去的社會形態而言)。


我也不知道這種現象的原因,而且也見過許多中國、日本、美國的小說、漫畫、動漫、電影、電視劇都使用了「越古老,越厲害」的設定。既然一種現象的存在必然有合理的原因,那麼我就查閱了一些資料。

在閱讀許多資料之後,我發現,中國的古人的確太奇怪了,的確滿足「越古老,越厲害」的規律。《黃帝內經-素問》是人文始祖黃帝與岐伯的對話,黃帝問於天師日: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距今近五千年的黃帝尚且說古人厲害,那麼你們還能用那些膚淺的觀點來解釋這種現象嗎。

眾所周知,《黃帝內經》至今仍是中醫界的絕對權威,那麼為什麼在長達五千年的時間裡,沒有一位醫家能提出超越《黃帝內經》的見解呢?


我感覺,因為過去可娛樂分心的事情比較少,同時要做一件事情,可借鑒的工具也有限,所以人往往可以很專心的思考一件事情。從頭到尾,沒有那麼多雜事,如果對於哲學和經驗之談這種比較難以說清楚但是很多人有疑問的問題,想的全面同時深入,當然顯示的很有智慧。


那當然。現代人目前沒人能完全理解五行,只能用它算算命,求求財罷了。而古人以五行的理念來預測天氣,醫療等比現代的儀器的檢測還準確。當代的美國研究的能量科學還是非常落後。當時唐朝是全世界最強盛的時期之一,影響深遠。到了明代開始封閉,才被歐美甚至東瀛趕上。


智慧≠知識

易經是宇宙全息理論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一種強烈的厚古薄今的思維習慣,到現在都沒有徹底改變。

這種思維模式源自於孔子。以儒家的觀點來看,春秋屬於李樂崩壞時期,出生於春秋末年的孔子看到這種狀況痛心疾首,一生都在致力於恢復周禮。周公是他最崇拜的人,他認為周公創造了天下最完美的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會等級秩序森嚴,天下安定有序。國安民樂,豈不美哉?!(滑稽)

然而孔老爺子一生周遊列國,沒有幾個君主真正採用他的想法,大家都在忙著富國強兵。老爺子心灰意冷,帶著徒弟們回魯國,把自己的思想傳給徒弟們。他的底子和再傳弟子加他的思想,凝結成了《論語》一書,書中處處飽含著他厚古薄今的思想。

儒家的經典《尚書》更是厚古薄今的典型,其中關於堯帝治理天下的描寫,飽含著對遠古帝王的敬仰和追慕。之後到漢代史學大家司馬遷在他的著作《史記》中,關於五帝的記載也是將五帝描寫的神文聖武,甚至有仙人般的魔力。這些都使得後代文人養成一種思維習慣, 認為遠古的帝王比後來者更為聖賢。甚至把堯舜當成是千古帝王的典範,如「應天合人,法堯禪舜」。(滑稽)

老子作為道家思想的創始人,寫出了《道德經》這樣偉大的著作,今後人的闡釋發揚,幾乎變成一門玄學,似乎囊括了天下至理,用一本書可以應對天下萬事萬物。尤其是現在的一些思潮對《道德經》的讚揚也是不吝溢美之詞。

隨著歷史的發展,厚古薄今變成一種政治正確,每當國家建立或者一定政治需要的時候,都會把遠古帝王或古代偉人搬出來,拉大旗作虎皮,偉大的唐王朝也是把老子當做自己的遠祖。

而且中國的中醫也是厚古薄今的典型。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是秦漢時期中醫思想的結晶,作者難以考證,便把作者假託給了遠古的黃帝。

產生這種思想的社會根源是,中國的社會性質是農業社會,長期的皇權專制體制,講求穩定和安寧,從社會制度到思維模式都具有極強的穩定性,用馬克思的觀點來說屬於一種「超穩定體系」。中國文明的核心強調皇權至上等級秩序。而西方文明的核心是真理和法制。在對待自然方面,中國把自然當做一種神聖的「上天」,一種朦朧的宗教崇拜。而西方對待自然的態度,則是把它當做求真的基礎。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所以東西放產生了很多思維模式的巨大差別。

而且人類都有一種對過去和回憶的美化,當人對當前現狀不滿之後,很容易將美好的願望和情懷投射回過去的時光。而過去的時光,經常是被美化過了的,或者是自己沒有經歷過的。就比如當前網上很多文藝小清新懷念民國,懷念它的民主,自由,大師雲集,尊重知識分子雲雲。殊不知,當自己穿越回去後,沒有變成徐志摩的命,很有可能被扒開的黃河水淹死了。。。


照理說,現代一定是比古代更發達的,從文化上思想上,其他人已經說得很透徹。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認,某些技巧可能確實古代比現代好,因為「失傳」了。古代「傳男不傳女」、「傳子不傳徒」的思想還是蠻嚴重的,而且古代戰亂頻繁,很多工匠都被殺了。最後一點就是以古人訛傳訛和吹牛逼。

不過,總體來說,這些消失的技巧,對現代人類來說並無太大意義,屬於錦上添花或者可有可無的。


越早越好?有人拿五十二病方看病嗎?

神農本草經?當時好多藥性還沒有呢。

肘後備急藥方牛逼不?誰拿它看病?

李時珍為啥自己單幹也要寫本草綱目?之前錯誤太多唄。

拜祖師爺?給我找一個不認祖師爺的行業?

搞營銷的有幾個吹過雷公炮製論?

少見多怪


推薦閱讀:

看看古人如何把衣服弄得香香的
中國人如果依靠中國傳統美學、審美文化,包裝打造一個類似於無印良品的品牌,會可能成功嗎?
孫宋形意參研之九 (下)
有哪些富有人情味的「中國設計」?
弘揚傳統文化,沒那麼簡單 | 燒傷超人阿寶

TAG:歷史人物 | 中國傳統文化 | 中西方文化差異 |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