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領域,什麼樣的研究算是有「好品位」的研究?

哎,來補充一下我提問的緣由吧。

偶然在知乎上讀到王立銘教授的回答,作為千人計劃的一員回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裡面有這樣一段:「現在回想的話,我比較幸運的是從研究生涯的最早期,接觸的就是很有「品位」(good taste)的生物學,而且遇到一群對研究很有激情和眼光的同事同學,沒事就一起看paper聊想法談談誰應該得諾獎這種」

所以我在想,如果是在心理學領域,什麼樣的研究算是「good taste」的呢,期待大家的討論~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反過來聊聊什麼是bad taste。

在我看來,在心理學,尤其是那些偏向社會科學的分支領域裡,一種常見的bad taste是,追求世俗意義上的「有趣」。

一個研究怎樣才算有趣,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定義。從學術的角度,「有趣」意味著解決了一個重要的科學問題,推進了我們對於世界的認識,這是科學研究的根本目標。

在此基礎上,可以衍生出第二種「有趣」:在解決科學問題的過程中,展現出的智力和創造力水平。精巧的實驗設計,創造性的技術使用,會給觀者帶來一種智力上的愉悅感。

這兩種「有趣」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具有專業門檻。我不搞物理學,沒有相關的背景訓練,那麼對於物理學家來說一項有趣的研究,我作為一個外行是無法真正體會其中的妙處的。

但是,在心理學領域卻長期存在著第三種「有趣」的標準:反直覺的、令人驚訝的研究結果。大家都以為a和b是正相關,你偏做出來一個反的結果;兩個一般人覺得無關的東西,你偏把它們扯到一塊,做出了關係。

與前兩種有趣不同,這是一種世俗意義上的有趣。心理學研究的現象恰好與我們的日常思維處在同一水平上;你可能不理解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的專業術語,但心理學研究的概念、主題或結論似乎並沒有什麼難懂的地方。

於是,在公共媒體和社交網路上,我們每天都能看到許多「有趣」的心理學研究結果,比如「摸杯子暖手讓人更有親和力」、「憋尿有助於提高考試成績」,等等。

先不考慮媒體的誤讀和過分解讀,人民群眾能夠從心理學研究中找到樂子,這件事也沒什麼不好。問題是,這種標準太過流行,又符合人性,於是許多從業人員也接受了這種標準,將其作為評價一項研究的價值的主要甚至唯一標準。
我曾聽過一些國外學術期刊的主編明確表示只考慮發表這樣的論文,也見過許多老師向學生灌輸這樣的價值標準。

不過,這種風氣在這兩年有所緩解,原因如你所知,心理學遇到了「可重複危機」,許多結果被發現重複不出來。
造成危機的原因有很多,對於世俗意義「有趣」的追捧是其中之一。可以設想一下,常識作為一種客觀經驗的總結,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譜的。刻意追求與常識相反的結果,你得到的結論可能只適用於少部分情況,甚至可能根本就是隨機誤差。

因為整個領域的存在著這樣的風氣,導致這樣的研究被篩選出來,受到大家的追捧。一些人甚至鋌而走險,編造數據製造聳人聽聞的大新聞,比如這次危機的導火索Stapel同志。

當然,不是說反直覺的論文都是垃圾,一臉嚴肅苦大仇深讓人看了想睡覺的論文才是好論文。要點在於,對於一項研究價值的評判,應該基於科學本身。它是否解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它是否推進了相關的理論?心理學的目的在於理解人類的心理與行為,能夠幫助我們實現這個目標的研究都是有意義的。如果將重點放在結果的反直覺上,無異於捨本逐末,將科學變成了娛樂業。

為了說明這一點,可以看下這篇論文:

它是講什麼的?這是一個開發量表的論文,編了一個測量生活滿意度的問卷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

從世俗的「有趣」標準來看,這是一篇非常無聊的論文,沒有媒體會有興趣報道它。編出來的量表也很簡單,簡單粗暴的五道題,沒有任何花樣。

但是,目前在谷歌學術的資料庫中,這篇論文已經被引用了14424次,這讓它成為心理學歷史上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之一。

這是因為,在心理學的大部分領域都在為測量問題苦惱時,這篇論文為生活滿意度這個重要的概念提供了一個穩定可靠的測量工具,在此後的大量應用中證明了其有效性,成為了幸福感研究的金標準。

對於任何科學領域,靠譜的測量工具都是開展研究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它的價值可能頂得上一百篇反直覺的「有趣」研究。


科研是一門藝術。和對任何一門藝術的評判一樣,評價一個研究的品位可以有諸多維度。

對於品位至少有兩種不同的理解:第一種是等同於「好」,即品位越高的研究也就是越好的研究,存在公認的的判斷標準——如果說一個影響力廣泛、解決了重要問題的研究比另一個非常細節,也沒有解決什麼問題的研究相比前者品位更高,大部分人都會同意。

第二種則更像提問描述中所說的「taste」,即個人的偏好,可能不存在公認的標準。在此理解下,可能一個研究在一部分人看來品位很高,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它很平庸。不妨以「品味」代替。

這兩種理解的區別是,公認好的研究仍然有品味高低之分,而這一區分非常的主觀。

示意圖:分布是亂畫的,不要在意。橫軸是好/壞意義上的品位;縱軸則是更主觀的品味高低。

之所以做這個區分是因為第二種定義是我看到這個問題時的直覺;按照第一種品位的定義,相信大家不會有什麼不同意見。按照第二種定義,則有非常多不同的可能性。

先列舉幾個不同的品味維度,當然只是舉例:

1. 學術性(scholarly)。

做任何研究,必得先梳理前人做過些什麼,領域發展的狀況如何,有哪些主要的問題和爭議,等等。這既尊重了別人的工作,也可以幫助讀者理解自己工作的意義。

2. 闡釋不誇大。

得到數據後闡釋不過界是很難把握的:在一個極端,只報告數據,沒有解釋當然不行;另一個極端則是誇大影響力(spin),把結果引申到並不能夠支持的宏大敘事中。在今天但凡是重要刊物的文章,一點點spin幾乎不可避免到了無可厚非的程度。把握spin的度是一門藝術(當然,最好的工作是不需要spin的)。

3. 綜合不同的領域。

這是一個很私人的品味:有一些研究可以充當兩個甚至多個相關領域的橋樑,幫助不同的群體認識到他們的研究對象是非常相關的。我覺得品味最好的研究通常屬於這一類。

4. 開創性。

是否有潛力開啟一個全新的領域。有些研究雖然僅僅是介紹了一種新的實驗範式,本身沒有特別重大的發現(相比於後來的類似實驗),但是卻因為這個範式的發明開啟了全新的領域。這樣的工作往往同時風險很高。

5. 符合自然(ecologically relevant)。

這裡的自然指動物的正常功能和符合自然生態的情境,其實是神經科學研究的一個原則,我覺得也適用於心理學。在神經科學中,很多動物實驗為了便於控制,所採用的實驗條件都是極大簡化和人為的。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我們真的在研究大腦本來的功能嗎?相比之下,能夠用更自然的行為做實驗就更加難得,得到的結論也更有意義。

6. 巧妙設計。

這個比較難描述,大概就是實驗設計讓人驚嘆「原來還可以這樣!」,然後一秒鐘之後扼腕「當然可以這樣,我怎麼沒想到!」。舉個例子:物體識別的位置不變性是如何實現的? 我在這篇文章里介紹的實驗就屬於這一類。又或者這個:心理物理實驗中,有哪些讓人叫絕的實驗設計? - Mon1st 的回答

7. 完整的故事。

一個科學研究就是一個故事。很多研究因為實驗手段和資源有限,以及儘快發表文章的限制,都只能解答一部分問題,也就是故事講了一半。而有一些研究卻能講出非常完整的故事,通常是以大量的投入為代價——我認為是值得的,畢竟完整的故事自然比較吸引人。

例如 (Koyama et al. 2016) ,從微觀的神經元連接模式到理論模型,再從理論模型到宏觀預測(動物的行為),就完整地揭示了兩邊對稱的動物是如何利用一個基本的神經網路模式來做出左/右的決定的。

--------------------------------

這些顯然不是評價研究(文章)僅有的尺度,歡迎補充。

不同的人會對這些維度有不同的權重和標準(例如,可能有人會欣賞有想像力的報告,在spin的維度上最優值和最大容忍值就會比其他人要高)。而像3和4這樣的可遇不可求,也不能說沒有綜合性或開創性的就都是平庸的。

但我想品味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相信大多數科研工作者對評判研究的維度有哪些,大致上是有共識的;每個人具體的偏好則有很多完全不同的可能性,正如每個人對酒的品味都可能有差別一樣。

[1] Koyama, Minoru, et al. "A circuit motif in the zebrafish hindbrain for a two alternative behavioral choice to turn left or right." eLife 5 (2016): e16808.


感謝 @劉柯 的邀請。

這個問題其實我思索了很久。本來我想談一談Nancy Kanwisher教授從1997年開始對於梭狀回面孔區(FFA)的研究,但是感覺她的研究更加是震撼,用 『品味』 來談反而低檔了些。過了一段時間,我想說一說Shimojo教授的精妙的行為實驗,不過我覺得他的研究更加是精妙和靈感,雖然也能夠上『品味』,不過總感覺差了點什麼,於是我把他寫在了一個心理學家能夠聰明和優秀到什麼程度? 這個回答上。

但是最近,我真的看到了一個「好品位」的研究,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內容挺有趣,是關於怎麼分析綿羊的表情。不過「好品位」在哪兒還得等我細細分析。

說起來,動物保護這個問題似乎往往會和白左聯繫起來,比如前幾天有動物保護組織闖進華人餐廳救雞。在一定語境下,動物保護會和 『吃飽了沒事幹』 這個內容聯繫起來。無論如何,動物保護的運動的確也影響到了科研界,由於更嚴格限制動物實驗,不少基於動物的實驗減少了。我這次相談的幾篇論文都與動物保護有千絲萬縷關係,但並非狹隘的 『救』 動物,而是真的為動物們給予幫助。

今兒我們談的動物是綿羊,而論文大多數都由英國的科學家撰寫。英國人和綿羊似乎有著很其妙的聯繫呢,比如我之前專欄文章寫過由Kendrick教授的一系列關於綿羊面孔認知的研究:什麼!綿羊的面孔識別能力? - 知乎專欄。不過今兒我想說的研究都是在英格蘭的劍橋大學完成,我猜測沒準卡迪夫和斯旺西的威爾士科學家們正在以別的方式與綿羊科研互動。

對於任何喜好動物的人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與動物們交流。尤其是想要理解動物的痛苦。比如小貓小狗需要絕育,但是絕育手術到底有多難受我們也沒辦法搞清楚。正如 H?ger 與同事(2017)的文章提到,單純用皮質醇來反推動物的壓力和痛苦還是有缺陷的,就比如絕育手術,由於使用麻醉藥,唾液中皮質醇含量並不能忠實反饋難受感。所以輔助手段是必須的,甚至對於普通飼主,由於皮質醇測量困難且昂貴,通過行為來反推動物狀態反而是更好的。畢竟在人身上,特定表情與痛苦程度的關係已經比較清晰(Deyo et al., 2004),倘若能拓展在動物身上那可真是幫了大忙。

McLennan與同事們(2016)就對用在嚙齒動物,馬,和綿羊的表情分析技術進一步提升。他們分析和比較患病綿羊的表情,從而反推什麼呀的表情能夠彰顯綿羊的疼痛。他們比較了患病與正常綿羊的表情,也比較了患病時與治療後的表情,從而找到不少可以展現綿羊疼痛的特定動作單位(AU)。最重要的可能就是:眼窩收縮,鼻子上嘴唇收縮(flehming),還有耳朵的收縮。

比如眼窩的收縮可以標誌疼痛。

比如耳朵的折下也可以標誌疼痛。

這些表情有多準確呢,不妨用在分析對於綿羊的去骨手術上,畢竟綿羊常用與研究骨折。這類疼痛可能比乳腺炎難受多了。H?ger 與同事(2017)就把上述手段用在了分析截肢手術的綿羊上。他們發現輔助綿羊的吊索系統並不是導致綿羊難受的誘因,而皮質醇也不能很明顯反應綿羊的痛苦。不過利用表情分析這一個具有很強信效度的範式,可以較準確地彰顯綿羊的痛苦(68.2%)。看來用表情分析,的確能讓人類更好理解綿羊的痛苦。

但是,這項技術再好也有著試行的缺點。比如要一張一張圖片分析的話,大量綿羊很耗時間。要是對自己的寵物分析,難免又有主觀因素揉進去。甚至說,如果拍攝照片(或者分析時),人在場,那麼動物與人的互動沒準會干擾動物表達疼痛。你想想看,自己的寵物再難受也會強打精神。所以用機器學習來分析理解綿羊表情很有價值。最近Lu與同事們論文正利用了機器學習方法學習了綿羊的表情(可參見Science的介紹短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earns to spot pain in sheep)。總而言之,他們訓練出來的機器也利用上述研究中利用的表情動作單位(AU)較為準確的(67%)識別綿羊的痛苦表情。可以想見,隨著科研人員對於綿羊的痛苦表情理解更深入,還有更多layer的神經網路,在不遠未來我們可以通過給綿羊拍照就能搞清楚他們痛苦與否

總而言之,介紹的幾個實驗真都是大快人心的大好事,因為他們事實上在幫助人類理解那些不會說話的動物的痛覺,可以讓可能殘酷實驗更人性化,也可以讓飼主更好的掌控動物的感受。不光能保證動物應有的福利,也能規範實驗設計,還能幫助我們理解動物,這還不是好品味么?假設再進一步,通過機器學習的技術用來理解表達障礙者情緒狀態和心境,那真是大好事。這些實驗,真正彰顯了科學家的「好品位」:科研,不光能發論文,還能真正改善那些需要幫助者的生活。

參考文獻

Deyo, K. S., Prkachin, K. M., Mercer, S. R. (2004). Development of sensitivity to facial expression of pain. Pain, 107(1), 16-21.

H?ger, C., Biernot, S., Buettner, M., Glage, S., Keubler, L. M., Held, N., ... Talbot, S. R. (2017). The Sheep Grimace Scale as an indicator of post-operative distress and pain in laboratory sheep. PloS one, 12(4), e0175839.

Lu, Y., Mahmoud, M., Robinson, P. Estimating Sheep Pain Level Using Facial Action Unit Detection.

McLennan, K. M., Rebelo, C. J., Corke, M. J., Holmes, M. A., Leach, M. C., Constantino-Casas, F. (2016). Development of a facial expression scale using footrot and mastitis as models of pain in sheep.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176, 19-26.


1.能回答一個質的問題,這樣的文獻在幾年以後往往引用會比較高。

2.實驗設計精巧而簡單。

3.論證過程和統計過程嚴謹,儘可能控制額外變數。


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好品味的研究應該具備以下一些特點:

1,提出一個有趣/真實存在/對人類有意義的問題。

我在讀研究生的這兩年,聽了很多場碩博士開題與答辯,導師們提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你想解決一個什麼問題?」,這是一個非常有力量的提問。因為在科研界,可能是由於評價體系的緣由,一切以文章發表為目標,因而我們大多數研究者對文章的出發點是它是否符合某些核心期刊的投稿要求。因此,在這個概念已經遍地飛,而實證數據最容易發表的心理學學術圈裡,實證研究是最多的。但是往往我們大多數做實證研究的,很少完全思考清楚了我們想解決什麼問題。這和現代的這個網路時代有一個特點非常相似,就是熱點和吸引眼球。

現在心理學的熱點是什麼,腦機制,那麼一大批人就開始把自己領域的一些概念和心理機制用高端的技術來驗證一遍,什麼眼動、腦電全上來了。但是全然忘記了自己的初衷是什麼。此外,另一些社會熱點也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標,拿我自己來說,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是我們項目的起點,作為熱點事件,獲得了國家大量的資金支持。但是到現在,我越來越糊塗,我到底在解決什麼問題。

我簡單截取了國內最高級別的《心理學報》最新一期的文章,隱去作者,所以部分題目大家看看。對於我們大家,有多少文章你能夠從標題看懂它在解決一個什麼問題?

我看到的很多研究,不那麼有「好品味」,在於它們停留在圈內。用技術、測量、實驗和複雜的概念界定來保證科學的同時遠離了現實——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在追求發表。

所以,好品味的研究,是從問題出發的,而不是從結論出發的。哪怕從事基礎研究,也是先看到了一個擬待解決的腦機制,再考慮如何設計實驗,運用技術,而不是反過來。當我們真正能夠看到問題的時候,一個研究就不會那麼空洞,不會那麼強行拼湊,那麼為了憋文章而痛苦不堪。

2,在提出問題的基礎上,(部分)解決這個提問。

很多時候,有些問題(在當前的條件下)無法解決。這些問題的提出(現在)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一個能夠解決的問題,是一個「好品味」研究的第二點。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這塊,心理諮詢有所謂的65%壁壘,即不論任何流派、任何療法,都難以超過65%的治癒率,至少有35%的人無法根治。所以,當我們提出一個問題是,是否能夠整合不同療法,以達到治癒率100%的時候,這個問題就不是一個有品位的問題,因為這在當前的條件下,是一個天方夜譚。

當這個問題開始聚焦為:對於(自然災難/性侵犯或暴力犯罪/交通事故等人為事故所導致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治療過程中,發揮作用的有效因子有哪些?各因子的效應佔比多少?我覺得這是一個有「好品味」的研究,儘管這個提問很大,可能需要不斷分解成各個小部分,但是它能讓我們每一個人理解到它的意義和解決的問題。

那麼,一個研究,能夠在某些程度上推動這些問題的解決,或解決部分這些問題。例如,一個研究在小範圍內解決了以上問題——在汶川地震,這一地震災難成都地區的受災者中,親友的社會支持是創傷恢復的首要因子,在所有因素中佔4成比重(這是個例子)。

因此總結起來就是:所有能夠推動我們發現一個真相——而這個真相能夠帶給我們更多幸福感、更少心理困擾的研究,就是心理學領域「好品位」的研究。


我們正在組建一個團隊研究日本人為什麼不喜歡吃蟲子。這算不算好 (good) 品味 (taste) 研究 (._.)

-----(以下補充)

謝邀,本來是抱著如何正確地吐槽滴心情寫下上面的話,既然被問詳情,那就詳細說一下。

首先糾正一下題主的一個錯別字,品味和品位在中文裡是兩回事,如果這個問題是關於good taste的問題的話,那下面的答案還是不會跑題太多的~~

呃,文中有些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請慎讀。。。

我本人是知覺心理學出身。知覺其實就是感覺,那麼我們知道一般說感覺的話有五感,古代叫色聲香味觸,現在我們叫叫視聽嗅味觸。我的研究課題原本只是視錯覺之類有關視覺的東西,沒想到最近卻被拉進了一個有關味覺的研究組,而這個研究組的研究材料,是蟲子。。。。研究目的則是搞清楚為什麼日本人不吃蟲子。。。。

這個看起來及其逗逼的課題,其實認真說品(bi)位(ge)還是很高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在2009年的報告指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長到96億人,而對糧食(食物)的需求將比2009年時點增長70%。大家都知道,人類的食物中最重要的三大營養成分是糖分、脂肪、蛋白質。主食主要提供糖分,而脂肪和蛋白質兩大營養素卻都主要來自一種重要的食材——肉類。對食物需求的增加必然也導致了對肉類需求的增加。於是便有萬能的經濟學家(IFPRI,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對肉類價格的上漲做出了合理推測,如下圖,到2050年,在不考慮氣候變化的前提下,食肉價格會比2009年增長30% (Nelson et al., 2009)。

於是FAO捉急了,2013年開始調查尋找食肉的合理替代品。再於是,昆蟲食閃亮登場,duang, duang, duang, duang!!~~

看過電影《雪國列車》的朋友都應該對電影后面出現的食物烹飪車間場景記憶猶新。把小強搗碎加工做成栗羊羹分發給全車人食用。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拍這部電影的韓國人沒有吃蟲子的習慣,至少在很多有食蟲習慣的國家或地區,把蟲子做成羹,這是一件多麼都脫了褲子放屁的事情呢。比如說,之前去柬埔寨考察,人家用來吃的蟲子都是這麼賣的。。。

(柬埔寨的食用昆蟲巨無霸之一——田鱉 ↓)

(柬埔寨的食用昆蟲巨無霸之二——毛蜘蛛 ↓)

甚至在中國,至少蟲子也是這樣吃的。

跟食用肉相比,用昆蟲代替食材中的蛋白質有很多好處,比如以下兩點(Caparros Megido et al. 2014):

1. 昆蟲營養價值高。不但擁有高於雞蛋的蛋白質,還跟魚類相似,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如果考慮到高蛋白低脂肪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那如下圖所示,吃螞蚱比吃雞蛋要健康得多哦!

2. 昆蟲的生產效率高。家裡養了小強的同學肯定對此深表同感吧。其實除了小強,以剛才的螞蚱為例,10公斤的飼料可以培養9公斤螞蚱,卻只能生產1公斤的牛肉。如果把兩者都作為常規食品,那麼前者的飼料轉化率則是後者的9倍。無論是對環境還是對農業本身,高達90%的轉化率都是其他蛋白質來源望塵莫及的。這還不說昆蟲的飼養周期遠遠短於傳統的畜牧業。

於是讓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吃)昆蟲,愛上(吃)昆蟲,便成為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各領域科學家的偉大任務。呃,不過,讓你放棄上等的霜降和牛,放棄香氣四溢的梅菜扣肉,放棄大肘子東坡肉,然後再把家裡包的餃子換成螞蚱餡兒的,那肯定誰都不樂意。科學家和FAO們也沒指望把世界上所有包括肉肉在內的所有動物蛋白源全部換成蟲子。對於包括中國在內已經有食蟲習慣的國家和地區而言,保持現狀就夠了。與其相比更重要的是弄清楚世界上為什麼會有人(國家)不吃蟲子,然後,讓他們吃。。。

人類從石器時代就開始吃蟲子,直到現在,在亞非拉地區包含了地球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都還留有吃蟲子的習慣(Van Huis, 2013)。另一方面,日本、北美、歐洲的一些國家卻對食蟲嗤之以鼻(Ramos-Elorduy, 2009)。有人說是因為貧窮戰亂導致的糧食不足,食用昆蟲的傳統才能在發展中國家得以保存。但是即使是日本、北美和歐洲大陸,也無一例外的經歷過食不果腹的暗黑歷史。又有人說是因為熱帶亞熱帶地區可食用的昆蟲種類和數量都比較多。但是如大家所知,食用昆蟲的主力軍直翅目(比如螞蚱)的成蟲和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的幼蟲在溫帶地區也有大量分布。還有人說西方人不吃蟲子是與基督教文明有關,因為聖經利未記 (Leviticus) 第11章第20節說:

Every winged four-footed thing which goes on the earth is disgusting to you;

"凡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 你們都當以為可憎"

但是這種說法顯然更加站不住腳,因為之後的第21-22節的內容則說:

But of the winged four-footed things, those which have long legs for jumping on the earth you may have for food; Such as all the different sorts of locust.

"只是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中,有足有腿,在地上蹦跳的,你們還可以吃。其中有蝗蟲、螞蚱、蟋蟀與其類(locust);蚱蜢與其類;這些你們都可以吃。"

那麼問題來了,基督教國家的人連locust也不吃是shenmegui?

以上,排除了貧富,昆蟲種類和數量以及宗教上的原因之後,為什麼發達國家的人們不吃蟲子這個問題還是沒有明確的解答。於是,擊鼓傳花傳到了心理學家的手裡。Ramos-Elorduy (2009) 的報告指出對很多人來說食用昆蟲是野蠻和未開化的象徵,所以從文化心理的層面會有抵觸;而吉村?內山 (2009) 的研究則表明,即使是從來沒吃過蟲子的人也會對蟲子的味道有「噁心、難吃」的先入觀。還有研究 (Megido et al., 2013) 指出,實際的食用經驗會改變一些對昆蟲食的抵觸感情,換句話說就是「誰吃誰知道」,「吃了才知道」;但是逼不想吃蟲子的人吃蟲子,在心理學實驗倫理審查方面是會出問題的,所以同意參加實驗的人即使是從來沒吃過蟲子,但其實對食蟲的抵觸感情應該也並不是特別劇烈。在日本,以吉村和內山為代表的昆蟲食狂人則對日本人的昆蟲食意識 (2009),昆蟲的食感和味道 (2015) 做了一系列研究。當然,食蟲民族和非食蟲民族之間的比較研究也不會被錯過,Hartmann et al. (2015) 就比較了德國人和中國人之間食蟲意識和行為之間的差別。如下圖所示,德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不但在食蟲意識(意願)上有意差爆棚,在中國人被試裡面有過食蟲經驗的人更是高達可怕的67.7%。

至於我們的團隊即將開始的研究,內容雖然屬於企業機密,但是從手法上來說將是結合心理學實驗和在食蟲區域和國家進行的實地考察的大型研究,希望我們的研究成在日本颳起一陣食蟲小旋風。(._.)

其實包括日本在內,也不是所有的發達國家100%都沒有吃蟲子的習慣。比如日本,地處內陸的長野、山梨等縣因為自古以來無法像日本大多數地區一樣從海洋獲得蛋白質,就有食用昆蟲的習慣並且流傳至今。而在EU,由於昆蟲沒有進入positive list所以還不能當做食品來流通,但是近幾年來推動昆蟲食產業的新創業卻在很多個國家嶄露頭角。所以在非食蟲國家發展推動昆蟲食還是前景大好的哦!

最後題圖醒目,俺們老家特產,香辣酥酥的蠶蛹搭點白酒,那味道簡直絕了。哈哈!

引用文獻:

1. Caparros Megido, R., Sablon, L., Geuens, M., Brostaux, Y., Alabi, T., Blecker, C., Drugmand, D., Haubruge, é. and Francis, F. (2014) Edible Insects Acceptance by Belgian Consumers: Promising Attitude for Entomophag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ensory Studies, 29, 14–20.

2. Hartmann, C., Shi, J., Giusto, A., Siegrist, M. (2015) The psychology of eating insects: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Germany and China.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44, 148-156.

3. Nelson, G. C., et al. (2009) 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Agriculture and Costs of Adaptation. Food Policy Report (IFPRI).

4. Ramos-Elorduy, J. (2009) Anthropo-entomophagy: Cultures, evolution andsustainability. Entomological Research.39, 271–288.

5. 吉村浩一?內山昭一 (2009) 昆蟲食?昆蟲料理をめぐる心理的要因の検討に向けて (Toward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Behind Bug-Eating). 法政大學文學部紀要, 59, 23-34.

6. 吉村浩一?內山昭一 (2015) 昆蟲食?12種類の昆蟲食の食感と味:クラスター分析による検討 (Taste and Texture of 12 Kinds of Insect Foods : Evaluation by Cluster Analyses). 法政大學文學部紀要, 70, 71-87.

7. Van Huis, A. (2013) Potential of insects as food and feed in assuring food security.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58, 563-583.

8. The Sta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Rome: FAO, 2009.

9. The Holy Bibl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Grand Rapids: Zondervan House, 1984.


一個有品位的研究,我認為至少要符合三點要求:

1. 對現有理論有推動作用。

在我讀博士的時候,我的導師一再強調的是理論:依據理論based on theory,變革理論change the theory。這不是說我們就脫離現實,而是說我們應該站在現實細節之上,用一套理論來解釋真實的世界。當我做我的pilot study的時候,我的導師問我:好,你現在要做這個,我沒意見。可是你做的東西,跟外面的報紙新聞報道有什麼不一樣嗎?和那些所謂的研究所做的最簡單的人口普查有什麼不一樣嗎?如果是一樣的,你這就不是一個學術研究。

2. 與現實有緊密的聯繫。

在這個點上, @曾旻 說的很好,關注一個有現實意義的問題並嘗試解決它。但是我還是要強調但是,在學術研究中,即便是和現實有聯繫,也必須是要站在理論的視角。所以我反對ta所提出的那張截圖,認為裡面的研究很多都沒有意義。事實上這不是研究本身不好或者沒有品味,而是學術期刊發表的體例問題(如果不是這樣的題目,其他研究者很難search到這些文章)。更準確地說,只是單純題目不好罷了。但是事實上這些研究本身也可以很有品味的,也可以和現實有很強的聯繫,這就依賴於第三點了:正確的方法。

3. 正確的方法。

一個有品位的研究,根據其理論和問題,必須採用最恰當的研究方法(有時候恰當的方法絕對不止一種,所以可以試試多種方法一起)。而且,我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僅僅局限在統計方法,而是包括取樣、統計、甚至解釋在內的一系列方法論。比如說,如何與現實產生緊密的聯繫,就非常依賴於對數據的解釋和討論:如果你採用傳統的顯著性的那一套解釋方法,那麼不管你的題目多麼有趣多麼接地氣,事實上還是沒有什麼taste;相反,如果你對effect size有點了解並嘗試從這個角度切入,你會發現很多理論和研究都可以非常有品味。

當然,這裡都說的很寬泛,隨手一答,也差不多就是這樣。如果對科研感興趣的,隨手幫我點個贊,多了的話我再用幾個題目,寫點實例吧。就這樣。


與其說主持或參與高品位的心理學研究,我想,更多的人會是閱讀各種高品位的心理學研究文獻,對於這方面,我想,

一,研究設計和實驗方法作為一項研究的重中之重,其科學性,可分析性是第一位的。一談研究缺點先說樣本太少太局限的文章,哎,都是套路就沒意思了。

二,研究討論部分中對自身研究的思考,與他人研究結果的一致或不一致處分別可能有著怎樣的緣由,又分別說明了什麼,這裡也很考驗研究者的功底。

三,摘要,研究目的部分。是不是把文章主要內容都說清楚了,是不是達到了最初的目的,研究結果與研究假設的異同……

一項高品位的研究,閱讀其研究報告會有一種壓根不想停不想被中途打擾的暢快感,會忍不住再回過頭去細細琢磨,會仔細推敲他的方法具體是怎樣,怎麼設置的各種參數,怎麼控制的額外變數,怎麼做的統計分析,怎麼進行的激烈討論,怎麼得出的最終結論,那些圖表都會讓人看著賞心悅目,甚至會回溯它援引的參考文獻,會考究模仿它的用詞造句……

看多了滿是套路的文章之後,當你發現一篇高品位的文章,那種感覺就像你摸慣了粗糙的草紙突然摸到了順滑的絲綢,視為珍寶,愛不釋手……

初稿於2016-05-23


贊同樓上的曾旻的觀點,我從本科到博士都是心理學專業的,但在之前的研究純粹就是玩概念、玩數據,能發表才是最重要的。但是這些文章並沒有解決到真實的問題,在讀博之後,我的博導一再強調,要解決真正問題。方法、技術這些內容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你的問題是什麼。從這個方面上,我覺得一個「好品味」的研究是你有一個切實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用合理的方法和技術去解決這個問題,從而為我們當前的學習、生活、工作提供一定的啟示的研究。


按照普遍的人類反應給出一個大概率的標準:民眾越覺得感興趣的(星座心理學色彩心理學多重人格抑鬱症精神分裂心理變態)往往偏重怪力亂神,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科研價值,而民眾覺得很普通普遍絲毫沒有陰謀論味道的寡淡無味的甚至點破就沒意思的玩意(如包括戀愛在內的熱情期周期統計及其說明的神經活動規律)往往具有很高的演算預測的應用意義

說白了就是包裝吸引人是利用了人類的注意力模式,而實用性吸引人是通過長期頻繁的使用所體現的方便程度,而注意力模式是根據後者長期演化出來的,具有滯後性差錯,這就是為啥我們更願意迷信謊言,因為謊言符合這種滯後的心理習性,好的心理學理應是幫助我們修正這種滯後的誤差,讓我們更加理性,而非將計就計利用這種心理習性大行其道

也就是說,你越覺得偏好的東西大概率上是害你的,越苦口良藥的越難以接受,最終心理學也應當和很多嚴肅科學一樣讓普通人覺得枯燥乏味同時沒有特殊的神秘感才對,然而現實恰恰相反,心理學三個字成了門檻又低迷惑性又高的反常學問——以致於看到貼心理學標籤的傢伙我都極度謹慎小心,跟狼來了一樣,如果越天花亂墜像羊越小心,越言辭吝嗇像狼反而越放心

但是從商業角度或者急功近利的角度來看,前者更有應用價值,因為眼球經濟比長期必然規律下的經濟更有賭性,所以還是心理學暢銷書更能讓相關人士成名獲利


有趣的問題。 貼篇老文章,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Davis, M. S. (1971). Thats
interesting: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sociology and a sociology of
phenomenology.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4), 309.

文中有個觀點,一項「有趣」的研究應該是「反直覺」的。換言之,看到研究涉及的變數,我猜不出它們之間的關係。

相對同意洛何的觀點,基本涵蓋了一項好的研究應該具備的特質。

關於曾旻的觀點, 我覺得基礎研究如果過於糾結於「有用」與否,還是挺容易短視的。
當然,好的研究自然最終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但很有可能不在研究者原本期望的時候,不在研究者原本期望的領域。

我個人對於好品味的標準是,第一,它捕捉了一個特別的現象,
第二,它是有趣的, 第三,它是嚴謹而符合學術規範的。


那麼,第一次回復,我斗膽來說說幾個簡而易懂的關鍵詞,首先就是品味,何為品味?

品味屬於一種「價值」的 表 現 。

說到 價 值 又涉及到 質 量 (品質),就經驗主義來說,質量相對優良,所做出的品質(口碑,評價)相對不錯;質量更加優秀,其品質表現出的口碑也就是更好,客觀來說,就是有好的價值。

反之,質量不好,其品質(口碑,評價)就會不好,「價值」就不高,獲得的評價就會「比較沒品位」。

決定品味高低,每個人價值觀高低不同。就拿幾乎折中的一種程度;有的人認為馬馬虎虎,有的人就會認為是在曬炫。所以,這個品味實際你不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也就是說,有自認的品位,有別人認為的品味,最主要的是還有自以為別人認為的品位。

不習慣打太多字,叨擾了~


個人認為有品味的研究可能不是飄在雲端的,而是來源於生活又回報於生活的。用研究的意義來衡量我認為很重要,不管是社會意義還是個人意義,不管是長遠意義還是短期意義。我其實很羨慕做特殊人群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我認為他們的研究意義是很重大的,利用現有的高端技術,腦電,眼動等進行研究,如果有所突破對於預防和治療都是很有幫助的,它的長期意義和社會意義遠大於個人和短期意義;而對於個人意義或短期意義而言,我認為做的研究好玩就行,能滿足你的好奇心,你對它飽含熱情,這也算得上有趣且有好品味的研究吧。


我只知道一句話 穿鞋看品味


心理學作為應用於全人類的學科,應強調其適用性而非強調其「大雅」或是「品味」。

心理學應是為全人類服務,而非為某一階層某一團體服務。幾個基本問題討論的也都是以「人類」為主語,不是以某類人做主語;在應用領域大都也奉人本主義為圭臬;心理學像宗教一樣普及才是心理學發展的遠景。

將心理學陽春白雪化、象牙塔化,把心理學的從「應用」這一塊土壤中拔出,那是自掘墳墓。


能讓自己愉悅的都是好的品味。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