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鍛煉快速學習的能力?

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社會,快速學習是生存與向上的必備技能,如何更好地快速學習,與大家探討!


沒人邀,不請自來~

如何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

文|鄧璟

在企業工作的家人,最近要寫一份報告,告訴我:百度搜索了很久,也沒找到多少關於這個話題的、有用的乾貨。

我想了下,跟她說:你可能方向錯了,像這種偏小眾的話題,不能用百度、Google這種大眾搜索工具,而應該通過專業資料庫、精準定位來搜索,必要時候還得直接致電相關機構和負責人,以學習取經的名義索取相關信息(不涉密)。

今天花了大約30分鐘幫她找到了這兩三年來關於此話題(這個話題誕生也就兩三年)最詳盡最權威的資料,數了數:10篇PDF論文,2篇圖文並茂的Word文檔,以及4篇TXT文檔(每篇又內含同主題的多篇),文字加起來大概有10多萬字。

發送這些文件前,我快速閱讀了這些文章,不敢說100%記得住,但哪篇文章講什麼,哪些可以寫進報告並做SWOT分析,我心裡是有數的。她在QQ那邊接收了這些文件,然後發了一個「流汗」的表情過來,說:「看不完……」

起初,我有點不理解,回復:「我看了下這些文章的作者,多數都是一線負責人或操作者。關於這個話題最精華的介紹和分析,幾乎都在這裡了。假如你都不知道別人做到什麼水準,就去寫可行性報告和相關建議對策,怎麼可能寫的好?

不過,這些話發出去之後,我很快意識到一個問題:快速學習能力

家人和我不一樣,她沒有受過多少速讀、提煉和概括的訓練,甚至在「選擇」時也可能存在問題。

像一邊查找資料,一邊速讀,還能在大腦中形成相關記憶單元,這種做法或者說思維,她目前是不具備的。

我把這種做法或思維,視為快速學習能力(的一種)。

做記者這一行就10年了,下面通過幾個親歷的小故事,來探討一下如何獲得這種快速學習的能力。

第一個故事是買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每次買新電子設備之前,我會泡相關網路論壇一兩天。這種做法,常常能讓我找到最適合自己需求、性價比最高的手機等電子設備。這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它幫我掃盲了——當手機等電子設備入手之後,我基本不會碰到有太多使用上的困難和麻煩,因為這種設備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式,在論壇上早已有人碰到並解答,而且相關使用竅門我也知道了。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上面這個故事,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這種做法的好處,等養成習慣了,大家可能就知道它的威力有多麼大。

第二個故事有關速讀。我的速讀能力是Google Reader鍛鍊出來,不幸的是谷歌把這個功能廢掉了。曾經在Google Reader里訂閱了10來家中文媒體(幾乎搜羅了我能找到、有原創能力、報道國際新聞的媒體),以及英美和亞洲其他國家20多家英文媒體,如果對方不提供RSS功能,我就自己給它「燒」一個RSS(現在很少人用RSS,這兒就不介紹怎麼「燒」RSS了)。

我有強迫症,只要Google Reader顯示有未讀條數,就要把它看完才能安心入睡。這件事做了4年多,每天大概有總數2000+條新聞,要一條條精讀是不可能的,只能是速讀+重點閱讀。這個過程非常非常痛苦,我是全年無休在做這事,因為有時差,很多外電都是北京時間每天凌晨更新,因此我凌晨1點下班回家後發現又有幾百條未讀,幾乎天天看到凌晨4-5點才能看完,隨後才能安心睡覺。

這事養成習慣之後,有兩大好處:一個就是上面說的速讀能力,當每天都這麼有意無意訓練自己時,題材會越來越熟悉,然後瀏覽速度會非常非常快,「一目十行」;第二個就是你對某個新聞事件的判斷越來越精準,因為國際新聞領域,尤其是時政類國際新聞,幾乎沒有什麼「新鮮事」,多數都可以追溯至幾個月前、幾年前、幾十年前甚至數百年前的歷史瓜葛——往大里吹牛皮,這就是「看問題的歷史眼光」。

第三個故事有關提綱挈領、抓住核心的能力。這跟第二個故事有一定延續性,當你看的東西非常非常多時,請注意「非常非常」這個修飾語,一定要多到普通人都追不上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發現好東西」的能力已經大大增強了。打個比方,我曾跟同事說,自己是不太看BBC、CNN這種以即時新聞見長的媒體的,或者只花很少時間去看,這不是說BBC、CNN不好,而是說等你看東西足夠多之後,你會發現它們的報道還不夠過癮,想知道更多。

在有了大量閱讀、基本具備識別精品能力之後,我會花很多時間在《經濟學人》、《大西洋月刊》、《外交政策》、《華盛頓郵報》以及《紐約時報》(專欄和評論)等重點媒體上面。做國際新聞非常出色的安替,曾寫過一篇《新新聞人自學手冊》,它是我摸索國際新聞操作的一本「紅寶書」,文中提到《經濟學人》是極佳刊物,所以我2007年前後就花了10多元在淘寶買了兩個光碟,內含十年《經濟學人》過刊PDF版本,接下來我花了三四年以及單位的印表機,背誦了其中絕大多數大文章。

回想起來,這個過程非常非常痛苦,因為我當時只是應試英語6級水平(當年還是60.5分,驚險通過),最開始那一年背誦,無數次想放棄想丟掉,但最後堅持了下來。好處是極度明顯的:它是一份全世界都推崇的國際政經分析類雜誌,讓我在隨後比較容易就能把握一起國際新聞事件背後的前因後果及博弈關係等。另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穫是:跨過對英文閱讀的恐懼階段之後(大概花了一年半),別人隨便扔中文還是英文材料過來,我都不會恐懼了,因為中英文材料在閱讀上來說對我都差不多。

《經濟學人》行文從不拖泥帶水,言簡意賅,觀點精鍊。當你閱讀這類文章越多,慢慢地,提綱契領、抓住核心的能力也會開始形成。

第四個故事是關於比稿,以及比稿給人帶來的學習能力。現在網路、微信閱讀均有點擊量、閱讀量作為一個權衡指標,但在微信誕生之前,印刷類媒體是沒有這種評估體系的,多數時候是自己內部評稿,內部評估不是不好,但有缺陷性。所以我當時採用了比稿和復盤方式來給自己加壓,最開始,只敢跟同城競爭對手媒體比稿,每天看自己的稿子跟對方同題稿件有哪些差異,信息點是否比對方多,寫作、標題以及內容呈現是否比對方好,傳播效果對比,諸如此類,哪個環節落後了有漏洞了,下次絕對會補上、不再給對手任何機會。後來發現稿件能比同城對手好很多時,就全國範圍比稿(再後來是跟英美媒體比較分析角度和深度),因為每天都在比稿、復盤、查缺補漏,帶來的一個副產品是:我記得住全國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50多家都市報電子版每天凌晨更新的時間(誤差不會大於5分鐘)。

上面四個故事都是個人對如何擁有快速能力的看法,總結起來是四句話:

1.磨刀不誤砍柴工;

2.海量閱讀並研究;

3.站在巨人肩膀上;

4.不斷模仿和提高。

我堅持一個觀點:做新聞也好,做別的事也好,像喬布斯那樣「憑空」創造出蘋果並風靡全球的事情,越來越少,今後還會越來越少。一個更現實、可行和有效的做法可能是:不斷模仿,不斷在模仿基礎上提高,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審視、規劃自己。

我也越來越相信: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捷徑,不走彎路便是捷徑。

這篇不在寫作計劃之內的急就章,如果你讀完有些思考和建議,歡迎你給我留言,下一次推送時我會整理後跟大家分享。謝謝。

---------------

想不想再看一篇《怎樣快速成為某個領域專家?》,關注微信公眾號zhuanyezhuyi1982請回復關鍵詞「快速成為專家」取閱。

----The End----

專業主義

微信公眾號zhuanyezhuyi1982

努力用專業主義視角為您解讀新聞

始終關注人和人的生活、情感和命運


謝邀。(說這個詞好激動,終於有人邀請我答題了,不過題主好像不怎麼登陸知乎了,好可惜)

我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士,不是什麼學霸,所以只能淺薄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學習是一個持續提升自己能力的過程,「快速學習」本身則是經過訓練從而將一些技能內化為的能力。而能力的本質則是一種習慣。

所以鍛煉學習能力,本質是養成一種好的學習習慣。

當我自己得出這個結論之後,我是這樣考慮的:首先應該把這句話進行分解。

而我是這樣分解的:

1、應該養成什麼樣的才習慣有助於學習。

2、如何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3、如何在養成學習習慣之後進行快速學習。(因為題主有提到快速這個詞)

其實題主你看, @John luo 的回答也是按照這個方式來的。他闡述的是精讀這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那麼良好的學習習慣一般可以認為包含以什麼內容呢?這個大家都能夠談到很多,比如主動學習,獨立完成。但是這個問題我總結了好久,發現都是零散的,並沒有形成系統的答案,所以我放棄了(也可能是我的能力有限)。

但是我將其轉化為另一個問題,而且轉化後反而更符合題主的問題了。

這個問題就是「良好的學習策略包含哪些內容

一般來說,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

認知策略是一種對知識學習的策略。比如常見的記憶術、筆記術、思維導圖學習法等等。想要養成快速學習的能力,那麼就必須具備這些相應的技能,並且要能夠靈活的運用。具體的內容我不再闡述,相信在知乎以及網路上你能找到很多,也有很多書可以用來學習參考。

元認知策略是對認知的認知,是個體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和調節這些過程的能力。說起來好繞口啊是吧,其實它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計劃策略

2、監控策略

3、調節策略

元認知策略這部分我主推PDCA循環,這是一種廣泛應用的科學管理模式,可以說任何計劃都可以用到這種模式。相比沒有策略而言,能夠大大保證目標的及時達成率。

資源管理策略就是幫助學習有效的管理和利用資源,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這個其實很常見了,它一般包含以下幾種:

1、時間管理策略

2、環境管理策略

3、精力管理策略

4、努力管理策略

5、資源利用策略

比如目前比較廣泛的,我也曾經提到的番茄工作法就是一種對時間與精力的管理策略。當然並不只是只有這一種方法,方法很多只是這個入門比較容易。你可以看下這個回答:番茄工作法為什麼會這麼火? 也可以網上搜尋多了解相關的介紹。

知乎上也有很多這方面的大牛,比如我們尊敬的 @李松蔚 老師 @動機在杭州 老師 @采銅 老師等等。拖延症其實就是時間與精力管理失調的一種狀態。這方面你可以多多參考他們的回答,我才疏學淺就不多說了。

這裡我推薦可以閱讀這本書《如何高效學習》,我相信這位人士應該稱得上是快速學習的高手了。如何高效學習 (豆瓣)

以上部分就是對我所分解出的第1部分的回答。

那麼 2、如何養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持之以恆的動力。

我認為要擁有持之以恆的動力,那麼清晰的目標認識監督手段則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互聯網上也有很多軟體出現,希望通過社交的方式來幫助人們養成持續鍛煉身體的習慣,我認為可以用來借鑒。群體內的競爭和相互監督是有利於好習慣的養成的。鄙人才疏學淺,這裡也無法深入探討。而且我認為這一步和第1部分不同,大部分人對於第1部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而對於第2部分則是缺少行動的能力,我認為養成習慣的關鍵是做,說得再多也是沒有用的。只要你能夠行動起來,並且每天都行動起來,那麼就足夠了。

這裡我推薦可以閱讀這本書《自控力》,可以作為一定程度上的參考。自控力 (豆瓣)

3、如何在養成習慣之後快速學習

古語有曰「萬事無他,唯手熟爾」,一切高效率均以熟悉為基礎,熟悉了速度自然也就上去了。這一部分的回答很簡單:反覆操練。

回答完畢,才疏學淺,還望大牛們多多指正。文中@了幾位大牛們,如有冒犯還請多多包涵。


謝邀。

先講講精讀,我個人要培養讀書精讀的能力要四個步驟:第一要會買書,第二要知道自己喜歡讀哪類書,第三要拿筆做筆記,第四精讀。第三步是找point,第四步則是依託於第三步的基礎上實行快速的閱讀。

培養快速學習的能力其實就是精讀的第三第四兩個步驟:先是訓練抓住point的能力然後在此基礎上實行快速。

你身邊有不有過這樣的同學:就是一天到晚拚命學習可每次考試就是吊車尾,還有的就是一天到晚你就沒見過他怎麼學習可每次考試就能考個前幾名。前者其實就沒找到學習內容的point,而後者就是找到了point並快速的學習。


推薦閱讀:

有沒有什麼方式方法能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
為什麼一個人一直努力,卻總是不如別人,有時在有些方面甚至不如那些遠沒有自己努力的人?如何才能夠變優秀?
是我的學習能力有問題嗎?為什麼我學完一次東西,如果一段時間沒複習或接觸,又會忘得七七八八~
自學能力非常強是怎麼一種狀態?

TAG:學習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