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學生替教授寫推薦信後讓教授簽字的潛規則是如何形成的?成因有哪些?
1 有的教授英文不好,自己寫不了英文推薦信。2 有的教授很忙,跟你又不熟,不想花時間幫你寫。3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學生自己寫的推薦信對於教授本人的聲譽有多大的影響。這一點在歐美就決定了極少教授幹這種事。而且他們也完全不在乎國外的聲譽,反正 http://Dr.Li ,Dr. Wang 全中國有那麼多呢。
舉個例子,我留學時候的三封推薦信一封是我自己寫M老師簽字的(此老師對我特別了解,很熟悉,所以很放心我在裡面寫什麼東西。)一封是G老師親自寫的(該老師是海商法領域的大牛,以嚴謹著稱,詳細的讓我提交了一份我的簡介後摘取一個方向寫的,因為我在這個老師的課堂上表現的比較突出,老師起碼記住了我是誰。)一封是我起草Q老師親自改的。再旁觀我們其他同學基本都是中介或者自己寫好再直接找老師簽字的。別的學院我不知道,申請美國法學院要經過一個叫LSAC的系統,所有老師的推薦信都要先經過這個系統。G老師告訴我,在每個老師名下的推薦信在這個系統中都會被歸在一起,如果一個老師簽出無數封風格明顯不一樣的推薦信是很容易被發現的。
至於原因我總結了幾點:
1. 學生懶或者是上學期間跟老師臉都混不熟,畢業了也不管水平如何一心要出國,找個中介隨隨便便寫出三封推薦信,註冊三個假郵箱讓中介冒充老師,甚至簽名都不是老師簽的就寄出去了。2. 教授懶。(其實要是不熟的學生來找我,假如我是老師,我也會懶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丫誰啊就讓我寫,你哪個班的我都記不住)3. 無良中介過多,主意一個比一個餿,能省學生事兒就省學生事兒,讓學生以為這個中介真好...其實想想那邊法學院入學委員會下面推薦教授名下掛著無數無良中介註冊的假冒郵箱...人家不懷疑才怪......4. 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生壓根就不請老師幫你寫,不管是怕麻煩還是不好意思開口,得多好心的老師才會主動要求幫你寫啊!(Q老師這麼跟我說的,你們這些學生啊,拿好一篇推薦信就讓我簽字,你不得讓我看看裡面寫的是啥么?你說的是不是真的啊?我瞎簽了結果沒這事兒丟不丟我人?我又不是不給你們寫,結果學生們從來沒有開口的。)老師懶唄,不想整
我還替老師寫了本書呢,而且致謝里還沒我的名字,他奶奶的。。。。。。。。。
不過那本書裡頭有些小錯誤,估計全世界就我一個人知道~~~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是國內升學沒有推薦信這種形式,老師們沒有寫推薦信的習慣。國外教授是把寫推薦信看作自己教師職責的一部分的。
懶是一方面,還有最重要的應該還是師生關係和國外不太一樣吧。
很多時候中國學生找老師寫推薦信都盡量找某專業的大牛教授,這也就意味著他未必能常常教你,也許你只上過他一門大課。這種情況,老師都不一定記得你,又能寫出什麼好推薦信來?千篇一律的空話套話,也一定不是你需要的。
很多老師覺得,你最了解自己,最了解自己想申請的專業,以及需要一封什麼樣的推薦信,如果你自己寫,可以把你想要出現在推薦信中的元素都寫進去,和申請要求無縫貼合,肯定比一個不太了解你,也不太了解你要申請的學校的教授寫得要「有針對性」。
英語不好也是一方面。除了英語專業的教授,其他專業越有資歷的教授就越老,而一般情況下越上年紀的教授英文越不好。推薦信語言也不簡單,有一些固定用語,也需要用到一定的複雜句式,不能寫得跟四六級作文兒似的,對考完托福GRE的申請人來說看一看模板就可以上手,對英語一般的人來說,寫一封推薦信不那麼容易。
「懶」也是原因之一。畢竟教授有很多自己的事兒要做,如果不是跟你很熟很有師生情,很少有教授願意花時間琢磨一封推薦信給不那麼熟悉的學生吧,TA的學生那麼多,每年找TA寫推薦信的也不少,都寫的話,應該真沒那麼多時間。
因為很大一部分申請出國的人,他們都是在「為了申請而申請」,因為申請與留在國內發展「需要」的條件不同。比如一般的觀點會認為,考研就不用太在意GPA,工作就要實習經歷黨員,出國就要語言成績和變態的GPA。沒有人會留意到,在國外的學生中,申請更高的學歷,自然是需要較高的考試成績的,申請好的研究生,自然本科階段會跟著某些老師做些相關研究,所以自然會有教授對你格外了解。而中介機構的出現把這些本能自然反應一個學生能力的指標變成了一件件「強扭的瓜」,我身邊的很多有留學打算的同學,嘴裡說的都是「我要提GPA了,我想出國」,或者是本來成績一般的同學突然有一天你發現他手裡捧著一本托福單詞。提起出國,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一定要跟老師說明情況把考察課和平時分弄高點,同時期末考試的時候出現了太多為了刷成績而「狠」在意考試的人。申請的人會覺得我需要把「實力」體現在一個個硬性指標上,他們根本就意識不到,教授推薦制背後對你在校科研成果的更深層的考驗和給予你的機會。
知名的教授在自己的方向不會隨便寫推薦信的。不知名的,或是非自己方向的就隨意了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國內的教授懶,而是國內教授對學生的了解程度不夠,國外一個班就十幾個學生,對於教授來說容易認識容易了解;但國內的一個班動輒就是二三十個,想讓教授特別了解你而給你寫推薦信,除非你特別突出,一般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教授才會讓你自己寫推薦信,因為自己對自己更了解。
中國人的世俗文化有一種鑽空子的傾向。在中國社會,一件事如果有空子可鑽,大家很快都能看出來,然後就不會認真對待這件事了。讓中國人認真對待一件事情的方法總是很非常的,沒這麼直接。在中國人眼中,寫推薦信這事,沒什麼門檻,就不準學生寫好讓老師簽字么?既然排除不了可能,那誰信啊!你洋鬼子既然信,那就整一個給你,反正我們不看這個。
不是沒有推薦。要是一瞧這簽字的導師我很熟,乾脆打個電話問一下,順便寒暄幾句,「喂你還欠我一頓飯呢怎麼辦?」「下次把你那瓶酒帶來!」學生不夠優秀,或自以為不夠優秀。教授很忙,或自以為很忙。
國內學生這麼多,教授如果個個親自寫,還要不要做其他事了?
另外,我覺得,整個推薦信制度都不合理,放在西方就更不合理了。
教授懶
可能並不是這樣,感覺只是美國高校有這樣的傳統。但是美國一般的學校(大課為主,師生比很高,這些方面和國內有點相似),也有簽個字完事的教授,別的國家同樣有。但是從這些學校回來的中國教授也會遵守這樣的規則。
國內的教授推薦信大多都沒有分量,有些學校甚至特別說明「推薦信在錄取過程中不會起關鍵性作用」,因此別紛紛不去認真對待。但是,潛規則也是會慢慢淡化的。替我寫推薦信的三位教授,都是向我要了簡歷,然後直接替我寫推薦信的。另外,現在很多的網申系統,推薦都是在線完成的。總之這種行為,我覺得會有好轉。
懶吧……反正學生上網搜個模板自己寫了給簽字就行了。我也是昨天找老師寫推薦信才知道的T^T
試著答一下:首先,現在一個班級大多有70+的學生一起上課,多的話更多。一學期下來,除了個別非常積極或者學得很出色的學生外,老師真心記不住幾個學生。但本科生到申請時,又會需要推薦信,學生就會找自己影響不錯的老師寫。大多數老師不會拒絕但確實不了解學生,自然是學生代筆。但對於一些本科階段就參與實驗室工作的學生,老師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其實是會親自寫的,至少我導師是這樣的。不過現在因為大部分人都代寫,據說老師的推薦信在國外高校效力越來越弱了。大體如此
兩句話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1. 學生不夠牛逼。
2. 教授不夠牛逼。1.要推薦信之前,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
2.一個一定要,一個不好不給
3.忙
4.不會寫
5.大部分國內學生實質上沒到這個水平,而接收方學校也看不出來
我校某老師讓他寫推薦信問你要煙,還有被要求聯繫父母的,坐標英國,華人
問題有自定向的矛盾,單純的國內國外可能已經不準確。因為最近身邊的義大利同學和德國同學最近也說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他們的推薦信也是簽字模式,他們說取決於教師,由此來推測歐洲也有一定程度上有這種潛規則。但我曾經問三個美國教授,他們都二話不說自己認認真真寫。
後來思考分析覺得推薦信制度緣起美國,他們應該更加在意看重推薦信的作用。
英語水平所限以及對自己影響力的明智認識。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黃潔潛規則實習生一事中這個叫做唐毅的人的看法?
※2元刷1萬人氣,5600立馬擠進排行榜:刷量潛規則依然繁榮
※官僚體系如何完成對行政命令的消解的呢?
※五大職場自殺行為 vs 五大職場生存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