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能對劇本表示不滿並請編劇修改嗎?

如果演員感覺編劇在可以黑一個角色,讓她/他的言行非常不合邏輯並令人生厭,或者某些偶像劇里那些腦殘的台詞,演員可以要求編劇在不影響大體脈絡的情況下改劇本嗎?


能,著名的改劇本專業戶黃維德。

黃維德將這個驕傲而腹黑的皇子演活了。其實在原劇本中,這個角色的智商不比東宮那位圓滾滾的太子殿下高,身世也跟滑族扯不上半點關係,起兵造反更是只有荒謬並無悲壯。而電視劇中這一切改動,竟源自黃維德一紙長達50頁的「人物建議」,以及無數次與製片、導演的磨合……

為了角色,他寫了50頁的建言

「得罪這麼多人值不值得?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早在《琅琊榜》開拍之際,製片人侯鴻亮就曾寫下一篇微博,稱自己被黃維德幾十頁紙的「人物分析」和「劇本建議」震驚了。當時侯鴻亮的評語是:「像黃維德這樣提前做功課的演員太少了。」當然,這種「改戲」的行為,常常吃力不討好。而「書面建議」是黃維德入行十七年來慢慢摸索出來的一種「溫和改戲法」。剛入行那些年,黃維德表達得更直接。「這些年我的年紀和心性都平和了,很多事學會了妥協。不懂圓滑是我年輕時的致命傷。那時我特別著急,只希望把角色弄好,手段會粗暴和簡單。」那時的他,還因此得罪不少人,「有時候你現場提出問題,跟你搭戲的演員也不會太樂意,這些改動還有可能刪了他們的戲,他們心裡肯定會彆扭。那得罪這麼多人值不值得?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包括《琅琊榜》拍攝時我也一直在思考。」

如今,黃維德稍微學會了變通,不是現場給意見,而是在開拍前提出問題。「這是我這七八年來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因為製作單位熟悉每個人的性格,我把意見給他們,讓他們來作出最好的處理方式。因為拍戲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改動一個細節會涉及很多東西,造成別人的困擾。如果不能處理好,就會得罪人。我希望能做到皆大歡喜。」

《琅琊榜》譽王的身世,他奮筆疾書

原著中對譽王的描述是這樣的:「大梁國當朝太子最大的競爭對手,人送外號『毒蛇』。虛偽圓滑、刻薄狠毒、寒石心腸、不關心公道正義,盡用奇詭權衡,以達到奪嫡之目的。」然而在電視劇中,觀眾卻看到了一個「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的男子——因為親父殺了親母,他出生後要寄養在皇后身邊,沒有嘗到真正的親情滋味,這是第一悲;成長時被周圍的親信如秦般弱等人利用和蠱惑,從未體驗過友情,這是第二悲;娶妻雖貌美如花,卻是皇后指定的親事,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這是第三悲……

這種改動,其實源自黃維德50頁紙的「建言」。他說:「我的建議有三分之二的成分就是想提升譽王的智商,畢竟一個能扳倒太子、幾度陷梅長蘇於危難的人,不可能太蠢。而且反派智商太低,也無法襯托主角的聰慧。」在建言里,黃維德並未對大結構提出異議,僅希望通過對話和情境表現譽王的能力,希望譽王能更機警,「比如我希望有些事是通過譽王自己去發現,而非靠別人來點醒;而且希望他能及早對梅長蘇產生懷疑,而不是一路被動。」

不過,這些建議並未得到太多採納,導演勸他靠表演來提升譽王的魅力。黃維德也表示接受:「我覺得這樣也挺好。」而最終得到採納的,是另外三分之一關於「身世」的改動——電視劇里,譽王的生母是滑族的玲瓏公主,並因此引發出他的舉兵造反;而原著小說里關於玲瓏公主只是提了一句,還是為了襯托璇璣公主。這一改編,平添了譽王的悲劇色彩。「如果沒有這層身世,譽王的造反就會顯得蒼白無力。」黃維德說。

黃維德也曾為生活所迫 給"譽王"一角寫50頁建言


貌似得看演員和編劇誰的知名度高,,,


加吻戲就是個例子。


演員可以和編劇,導演討論劇本,但改不改就要看溝通如何了。有些電影本身就是為了某些演員量身打造的。


推薦閱讀:

懷念「不撕逼」的馮小剛
如何評價演員王瑞昌?
不是影評|黑暗中世紀韋小寶,上演王子復仇記逆襲上位改朝換代,一起基友圓桌吃火鍋
土羅羅好用嗎?

TAG:影視 | 劇本 | 演員 | 劇本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