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生活最大差異是什麼?
01-29
老蕭經常遊走於中國,美國,日本三國之間,可以說有一點發言權,就生活的差異來說: 1,最大的差異就是在安全感上,因為發達國家的福利保障很健全,經濟也是高度發達,我在國內工作的時候,真的沒有安全感,雖說老蕭也算是個高級白領,但是國內的食品安全,環境污染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爭鬥,這個東西,不是用錢能買來安全感的,尤其是國內的毒奶粉事件,使我徹底下決心要移民,不為別的,就為了給孩子吃一口放心奶,行不?(雖說老蕭現在還沒孩子,連對象的都沒有的大齡單身漢,但是麵包總會有滴,得未雨綢繆呀)。
,2,身為一個貿易人士,信息是最重要的,但是網路的各種牆呀···哎···有的網站屏蔽,有的網站登錄一下得10分鐘(當然是國外網站),對於我這個要求一手信息的人來說,確實很是無奈。
3,老蕭直到出國才知道,國內的競爭壓力有多大,有多惡劣,並且還是惡性競爭,老蕭是個技術宅男,最不善於的就是搞關係,尤其還是跟政府官老爺搞關係,在國內的時候,就因為陪某個大人物喝酒,為了表誠意,老蕭把自己直接喝到了醫院,老蕭的酒量真的不行,所以老蕭考慮了一下,覺得還是到一個交際比較簡單的環境對老蕭的性命來說,比較有利,到了美國,發現人際關係比國內簡單太多,雖說也有辦公室政治,但對我這個普通職員來說,我也沾不上邊,活的很簡單,並且幾乎是沒有無聊的應酬,有的只是真心的交往,人際關係簡單,也是老蕭喜歡美國的原因之一。 4,有人說美國的生活很無聊,這個東西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了,估計說無聊的是在國內花天酒地慣了,去個足療,桑拿,東莞啥的,小三,小四呀習慣了,這東西,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美國確實相對國內少很多,不過也不是沒有,你可以去拉斯維加斯呀~~~你懂的~~但是除了拉斯維加斯的瘋狂程度跟國內有一拼外,美國的其他城市確實夜生活不那麼豐富,但是老蕭非常喜歡美國,並且沒感到無聊,因為啥膩?因為老蕭是個非常喜歡靜的技術宅男,平時的愛好就是健身,看書,並且到美國還迷上了射擊和打獵,所以我這種人是最適合美國的生活的(以後要是有個媳婦,天天下班回家一摟著~在養條大金毛~那小日子就簡直了~~多美呀~~)。 老蕭說這麼多了,應該夠了吧?國內洗手間沒有紙啊沒有紙啊沒有紙。。。摺疊吧~
嚴重同意@張志浩說的,我媽之前在日本工作了十三年,每次回來總說日本這個好,中國那個跟不上,說到最後我都不想和她說話了,當然,那時是高中,哪也沒去過,就傻乎乎地覺得老媽"背叛"了祖國。 現在我們在澳洲定居了,也住了四年半,才真正理解當年老媽的感嘆從何而來。因為有medicare, 我生第二個寶寶時沒花一分錢,之前在產檢也是,更讓我不明白的是,之前在國內生大女兒時也是順產,那個傷口疼得幾天不敢去衛生間,生第二個時,除了陣痛,真沒有感覺到傷口的疼,我不知道是醫生的技術還是用的葯還是醫院的設備。前幾個星期切除了一粒痣,因為怕澳洲的強紫外線把它晒成黑色素瘤什麼的,非常怕疼的我一直等到拆線,也沒感到疼痛,印象中那醫生就是在切除時打了一針麻醉而已。之前我在國內切了一個皮下脂肪瘤,還記得當天晚上疼得睡不著,難受了好幾天。老公在這兒陸續做過腳部,胸部,頭部,肘部的ct和超聲波,各項血液檢查,都是直接去診所馬上就做的,有的要排隊十來分鐘,同樣沒有任何費用。這和我們在國內託人找關係看病大大的不同。同樣是孩子生病,去診所排隊如果人很多,前台接待會把你安排成優先狀態讓你的孩子可以儘快治療,雖然也就是量量體溫,聽聽心肺什麼的,沒太嚴重就是不給開藥,就叫買panadol吃,這點讓我很受不了。我想這也是新移民來時總帶很多葯的原因吧!我們在這兒住得有安全感,不會覺得會因為生病而傾家蕩產,對政府部門有什麼不滿直接投訴,不用怕丟工作,被診斷成精神病。我的一個朋還因為投訴時表現的口才而被這個部門錄用了。除了chinatown, 其他地方的食品和餐廳我都感放心買放心吃,因為不滿意可以直接退了,在chinatown買你得仔細看生產日期,選擇晚上而不是中午就餐怕給頭天晚上剩下的。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國家給了民眾健全的經濟和健康方面的保障,又讓那些敢以身試法的人付出高額代價,大家不那麼仇富,因為他們也交了50%的稅了。唉,感嘆的東西太多,不知道中國何時也能如此!
心態的區別,及其帶來的一系列的蝴蝶效應。最簡單的例子,在北美,路上兩位陌生人目光交錯的時候,普遍的情況是禮節性的微笑或者打個招呼;在天朝么,大家想必深有體會了。
環境的變化,我雖然已經在外面兩年了,還記得第一天到外邊的感覺,一到機場,看到滿滿一堆鳥語的指示牌,然後自己跑去問訊處,用兩句蹩腳的英文問人家在哪裡打的,哪裡買電話卡。然後上的士出示地址。到了目的地,一下車,感覺到了另外一個地球一樣。然後找到朋友家,睡了地板。就這樣讀過我求學的第一天。之後嘛,就跟大家說的一樣,慢慢習慣吧。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那種莫名的孤獨感。雖然我現在在這邊生活的不錯,但是我內心還是比較想回國的,因為一直感覺缺乏一種叫歸屬感的東西。
在日本已經呆了兩個月、就談下這兩個月的感慨吧1.學校教務處不是一般的和藹可親 不象我國內學校去教務處辦事沒效率各種看眼色2.放心喝水吃飯呼吸空氣(太深有感觸了)3.每天背單肩包、從來不拉拉鏈4.剛來時同學護照掉了、半個小時後發現回去找、日本人在原地拿著護照等她!!!太感動了有木有!!掉手機什麼的回去都能找到
5.食堂打工大家都很優しい
爪機打字 暫時以上那年剛出國,還在念書的時候。一朋友的家人來訪,因死黨上課沒空我抽空去接待了一下午。四處逛了逛,公園之類的。死黨的爸媽一路都在說著,一定要讓他移民。原因是人情方面。 當時的我對國內社會接觸不深,還沒能理解。
後來在悉尼上了一年班(會計),700多天沒有一點亮點和變化的生活,終於讓我耐不住寂寞回國了。然後就後悔了。
不管你在國內幹什麼,收入水平幾何。過的是真心憋屈。對比於國外的生活,在國內時時都有一種被侵犯的感覺。累的是心啊。在國外的生活就是在磨練自己對寂寞的忍耐程度。。。
客觀上的差異,第一,空氣質量,這個不需要多解釋了,即使和以空氣質量差出名的倫敦相比,北京的空氣也是不好的;第二,交通,國內各種交通公共的或者私人的,都太擁擠,而且路上的車不是很禮讓,至少我回國不敢開車或者騎車上路;第三,社會福利,英國學生享用免費健康保險,荷蘭學生可以買all-in-one的保險,德國的外國人可以享受德國人一樣的免費教育和大多數其他的社會福利。主觀上說,第一,尊重,當初出國前為了檔案戶口之類的事情去了北京某系統人事好多次,各種刁難,低聲下氣的求人,深刻的傷害自尊,在德國,雖然語言不太通,但至少還沒受過不被尊重的痛;第二,信任,人與人之間的,各類機構機構與人之間的,看到某位同學提過,我就不多加解釋了,感觸比較深的是之前一個朋友自行車胎丟了,因為有報自行車險就問了車店換胎多少錢之後把郵件轉發給了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直接把需要的金額轉到了朋友帳戶上,沒有要任何發票之類的證明;第三,語言不通,畢竟說的不是母語,而且我在的一直不是英語國家,語言不通還是很讓人抓狂啊;第四,生活好無聊,國內生活太精彩了,出國無奈只能做宅女,商店周中七點關門,週日不開,唉。暫時只能想到這些了~
國內:沒錢痛苦國外:沒錢也快樂
最大差別是有無信仰 信仰是什麼。中國人信什麼?
最大最大的差異,就是人的多寡,休閑娛樂生活的豐富與否……其他沒差……
國外的概念太籠統,我在紐約感覺和上海北京沒太大差別,除了吃的差點之外。
推薦閱讀: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美人是什麼樣的?為什麼迪斯尼的花木蘭不符合我的審美標準?是我的問題嗎?
※山東省膠東和魯西有哪些地域文化差異?
TAG:文化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