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為什麼會在知乎上比微博和電視上給人感覺更專業?


每個人的發言都要考慮到受眾,用最合適的方法和深度,讓最多的讀者能聽了感覺有價值(或有趣)。

微博是針對幾千萬網民,不適合談太多專業內容。說的更直白一點,如果發了特別專業的內容,其實你是在浪費大部分網民的時間。甚至有些粉絲可能會罵你賣弄,或者停止關注你。

知乎裡面有很多細分的領域,本來就是深度討論的社區,而且也有各方面的專家,不但適合深度回復,而且如果你回答有錯誤,那會死的很慘的。

就像去高校演講、投資人演講、科學院演講內容必須是不一樣的。

順便提一下,成遠回答時還不是知乎的一員,創新工場也還沒有投資知乎。:-)


開復在做創新工場前,都是跨國公司職業經理人,並且利用業餘時間和大陸的年輕人交流,積累了頗高的聲望,48歲的時候,開復看到國內互聯網創業的社會大潮,覺得可以利用過去的經驗在這方面幫到早期公司。

和開復共過事的周傑跟我說過,開複本可以有機會做一些中後期的投資,快速積累投資業績,再來做早期,但工場成立一年多,真的踏踏實實做早期,這點在投資圈確實非常可貴。

在微博和在電視上出現的開復其實更是青年導師的形象,在知乎上,正好可以完整的闡述一些專業的話題和長期積累的經驗。總之,我覺得不管外界有什麼評價,開復做事還是名與實相符的,能做到這點本身就值得尊敬了。


知乎得氛圍讓你覺得不琢磨深度的都不好意思開口


也許是因為知乎上的問題都更加本色和直接吧,開老師的回答帶出的自然也是一個更加實在本質的形象。沒有太多的「壯懷」和「勵志」,長者樸實的分享和建議更讓人佩服。


直白,準確的名字,加人云亦云現象,


因為用戶的理解程度吧,微博的用戶群是多種多樣的,說的話 淺中有深 雅俗共賞。但知乎的用戶指向性很強。說的話會有人懂 而且也會引發討論 提出很多有意義的觀點


在QQ空間微信和知乎,我的回答都不一樣,看的人不同,回答就不同


其實很簡單,別聽樓上那些人廢話。微博每條只有140個字,發不了什麼專業的東西。電視一般是臨場問答,沒那麼多時間思考和組織語言。知乎上,可以深度的思考,慢慢的組織語言,長篇大論。


推薦閱讀:

知乎影評,電影市場的新曙光?
知乎的「不專業性」有哪些體現?
為什麼我沒有註銷知乎賬號的打算?
一個叫「者也」的問答網站上線了,同樣邀請註冊,但卻開放內容,你怎麼看?

TAG:知乎 | 李開復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