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善知識乃至依歸上師與攀緣的界限?

近來常有這疑惑,懇各位師兄指點。感恩! @雲上寂靜@法海真源@丘知@自在之路@冥泣@法嘉宗智@黃譯晨@護法居士@無名


每個眾生本來都具有圓滿的佛性。誰也不比誰多或少。

佛性好比是金子,每個眾生就好比一塊金礦。

有的金礦含金量高一些。有的含量低一些。但是終歸都是金礦。

修行的目的,就好比是把金礦里的金子煉出來。

煉金當然就需要設備,需要方法,需要老師,需要時間;

學佛成佛首先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需要具體行持的法門,需要一位善知識,需要長久地做功夫;

金子煉成的時候,這些就統統都不需要了,

所謂成佛的時候,也就不再貪嗔痴,也不再攀緣;

所以佛教里對於善惡的界定是區別於世間道德的,

離迷向覺的就是善,反之就是惡。

在成佛的路上,我們需要善知識,我們需要皈依上師,皈依三寶。

這當然本身就是攀緣,圓滿成佛之前,又有哪個不攀緣呢?

再追一問,成佛路上,見道之前,菩提道中,

若有善緣,為何不攀?怎能不攀?豈可不攀?

好好種善因,好好攀善緣,方能結善果啊!


謝邀!

為了不攀緣而有所攀緣。不攀緣是究竟,攀緣是方便暫宜。

比如你落在苦海中沉浮,這時來了一架直升飛機,把纜繩拋下來,你為了出苦海、就去攀緣纜繩,於是被接走送到安全彼岸。

又比如你因為親近、皈依佛法僧,有此善緣便得聽聞佛說如下:

汝今當於大師修習正念。如所說句。

有所依者則為動搖。

動搖者有所趣向。

趣向者為不休息。

不休息者則隨趣往來。

隨趣往來者則有未來生死。

有未來生死故有未來出沒。

有未來出沒故則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純一苦聚集。

如所說句

無所依者則不動搖。

不動搖者得無趣向。

無趣向者則有止息。

有止息故則不隨趣往來。

不隨趣往來。則無未來出沒。

無未來出沒者則無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滅。

聞後歡喜奉行,便遠離一切攀緣動搖,證無所緣而出生死苦海。


親近:

」師父我修止觀呼吸不順暢該怎麼解決呢?」

「師父我念佛念得頭昏腦脹該怎麼辦?

「師父八正道您能開始一下嗎?」

「師父在家人該如何持好五戒?」

………

攀緣:

」師父我想你了,你看我新買的啊喲喂包包好看不?」

」師父最近城裡開了一家新的素食館,僧人免費,我請你去吃吧。」

「師父我這串佛珠的背雲用蜜蠟好還是用南紅好?」

「師父,我那個畜生兒子一天到晚不工作吧啦吧啦吧啦吧啦。」

……

請示和佛法有關的就是親近。吐糟,打閑茬以及以請開示為借口的親近就是攀緣。


有事找師父是親近;

沒事還去找師父是攀緣。

界定有事、沒事的區別在於:這個事是否與修行、踐行有關。

當皈依、依止的關係建立後,就相當於孩子找到了父母,是單純的求與給的關係。同時佛法是出世間法,不同於世間法。不需要把世間複雜的人際關係搬到佛教師徒關係中。

當弟子能依照師父的指引在修行上更進一步時,那師父的功德就會增加一分,師父離解脫就進了一步。所以對於徒弟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將所有的精力投注到修行中,努力增上。

可以和師父做朋友嗎?可以!

但分人…自心若能平等,師父若能放下自我,自然能做朋友,兩者缺一不可。


無緣殊勝是登地菩薩的水平吧

凡人幹什麼都是攀緣吧,我覺得虛心,向善是開源的態度,有助於學習解脫法

依止上師,藏傳是有一套次第觀察過程的,具體的方法很多著述中有


攀緣應該是說內心不清凈的,有我執的去做事情。

依歸上師應該是全身心的歸投依靠。

攀緣是染污相。

在世間大多數的攀緣,是因為有所求有所圖而內心變現出各種情緒和行為去演繹某些事情,刻意的要將自己演成什麼樣給別人看給自己看。內心是攀附在某一種慾望上的。

攀緣就是攀緣。依師就是依師,不應該把攀緣美化成依師。


哈哈哈哈哈哈哈!說來說去你原來本質上也是跟我一樣的學佛瓶頸!

誒~其實,中心思想就是一個中庸之道!空性就是一種可悟不可說的中道大成狀態

知道陰陽嗎?不偏不倚。別再迷信任何教了。

我管我的說話方式叫嬉笑怒罵真性情!你管我說話方式叫嗔心重!

哈哈

幸好我及時跳脫怪圈。

好好做人。別執著於佛了。緣分到了,條件具備了,自然進化。就最苦的地獄來說好了!地獄是懲罰,但懲罰不是目的。目的是讓你進步。一念懺悔便解脫地獄。阿賴耶識種下不再犯此錯的種子。這樣想連最苦的地獄都不苦了,世間一切苦皆為假相!一切苦的因在於——得道之路走偏!所有的苦都是你媽看你做錯了要打你的苦。一旦走中正道便立刻得樂,得歡喜。所以人生皆苦才是最不合適現代人的悲觀論。下中根人士學佛不越學越抑鬱才怪。

什麼叫人生皆苦?本質是苦?呵呵,一個大成就者抑鬱症時期說的話你們當寶典。人家成佛後說的話你們又聽不見。誒

其實人生皆樂!苦才是短暫的,求不得苦?努力提高自身怎麼會求不得?只要相信自己,努力打磨自己,有什麼求不得的事?(貪求者自然有懲罰報應,受過苦自然知道自己錯了。這都是自然而然的!讓他不要貪不如無為!順他自然。)只有迷者走偏了才會感受到苦,所以我們要慈悲看待眾生。自然而然的幫助眾生(而不是看到老奶奶就要扶她過馬路那種,不是拚命找菜市場放生的那種!)我們所有人的目標是一步一步的追求更高級的樂!苦不過是小插曲

無明貪樂——正小樂——正中樂——正大樂——極大樂——涅槃——無苦無樂——空(大自在)

樂才是宇宙之本!

我說的和釋迦摩尼說的是一個東西。我正著說他反著說。他陰著說,我陽著說。你也知道可以陽著說,可你太虔誠了,虔誠的都不相信自己了,身在世中,厭世不如愛世!以脫離苦生出離心,不如追求更樂生出離心!壓制慾望不如引導慾望。


各有因果也不是想攀既可得,前者乃自性隨緣惜緣


既然你誠懇的發問,那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你學大乘佛教我們提醒你不過是救你罷了。再者我這樣的隱士仙人不忍心看你誤入歧途。道不輕傳,大道珍貴。我只挑選心性純良的,有赤字之心的。或者性子淡漠的,不為外物所擾的。佛法修鍊是一個完備無比的進化體系,傳道授業,指引方向,所謂法不傳六耳,那些沒有道性的,就不行,佛陀對愚人也會放棄。至於你說的普渡眾生,那隻不過是只不過是外表而已,核心在於勤修戒定慧,證得永恆。佛法修鍊是精英體系,不是什麼人都會的。你就像那蟬與學鳩,卻嘲笑那展翅九萬里的大鵬。不過如果你能拜我為師,你自能躍出池塘,見證廣闊的天空。


謝邀。

未證悟前全是在攀援,只不過為了修行而起的攀援是鑽木取火,幻火幻木具還空,借假修真罷了。

糾結這個問題也真是想的太多,學的太少。

我佛慈悲。


親近善知識是為了究竟解脫,攀緣是為了心靈的歸屬。

把自己的資糧用在解脫上,一切都是善知識。

把自己的資糧用在心靈慰藉上,一切都是攀緣。


推薦閱讀:

佛是圓滿了的人,且早已涅槃,那佛如何能保佑求佛的人?
佛不貪 為何要受世人供奉 佛不惡 為何容不得對其一點不敬 。如何了辯駁?
一切有情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媽媽
佛教:我有本事學楞嚴咒,但要學的時候,內心不安,該如何是好?
迴向昆蟲和爬行動物的重要性

TAG:佛教 | | 學佛 | 修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