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吃藥為什麼要一天二或三次,吃幾天,而不是一次性吃完?


藥物在血漿內的濃度,叫做血葯濃度

血葯濃度要大於最小有效濃度,藥物才能發揮作用,並且血葯濃度要小於最小中毒濃度,否則就會中毒

畫圖的時候忘記標註橫縱軸了,抱歉,縱軸是血葯濃度,橫軸是時間。

如上圖,按照規定的給葯間隔和劑量,多次給葯後,藥物在體內逐步達到穩態,最大血葯濃度不超過最小中毒濃度,不至於出現藥物過量。這種適宜的給葯間隔和劑量,是在臨床試驗階段驗證過的,並寫入說明書中的(藥品說明書是法律文書)

而如果單次給藥劑量超出規定值,如上圖紅線,就有可能造成最大血葯濃度超過中毒濃度,而給葯間隔過長,又可能造成血葯濃度降到最小有效濃度以下,造成藥效波動。所以,規定的給藥劑量和給葯間隔,是經過大量實驗驗證的,真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有些藥物治療指數比較大,有時給錯了還不會怎麼樣,有的葯最小中毒濃度和最小有效濃度之間的間隔很小(如地高辛、茶鹼、萬古黴素等),給葯時尤其要注意控制血葯濃度,不能胡來。

================

擴展:

為什麼不能一次把一天的葯都吃了? - 米調炫楓的回答


題主提出的問題是我們所藥物製劑研發人員所共同努力的目標之一。

我們把葯吃下去以後,藥片(膠囊等其他口服劑型也一樣)會溶解,然後被吸收進去血液。我們把血液中藥物的濃度稱為血葯濃度。這時候血葯濃度會上升,藥物開始發揮作用。但是,人體還會代謝,藥物會被代謝掉,這時候血葯濃度開始下降。我們一般認為當血葯濃度高於某個值的那段時間內藥物是能夠發揮作用的,所以隔一段時間,血葯濃度下降了我們就又該吃藥了。

一般一天吃好多次的都是速釋製劑,它們一般溶出非常快或者具有很好的滲透性。

目前緩釋製劑基本可以做到一天吃一次。它們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延緩了藥物的溶出,慢慢的持續的釋放,能夠長時間把血葯濃度控制在需要的範圍內。目前比較常見的就是膜控和骨架,也有激光打孔那些更高科技的手段。這時候你可能也會想到為了能夠在較長時間內持續釋放藥物,緩釋製劑一般規格比速釋製劑大,通俗的說就是一顆葯里有更多的藥物了。如果由於某些原因這些藥物快速釋放了,那麼血葯濃度就會特別高。我們一般認為當血葯濃度高於某個點時藥物會危害人體健康。而酒精就會加速藥物釋放。所以說:如果你在服用緩控釋製劑請一定要滴酒不沾!再說一遍重點:如果你服用緩控釋製劑,千萬不要喝酒!

其實我也聽說國外某些公司在研發一個月吃一次的葯,當時我和同事也聊過這個問題。我們一致的認為技術難度非常大!因為我主要負責製劑研發中分析的部分,我重點說一下分析難度。別的項目也可以不說,重點說一下溶出曲線檢測。這個檢測項目是在模擬人體環境,考察製劑溶出情況的。這也就是說:如果這個藥品是24小時緩釋片,我們要持續監測24小時;如果它是30天緩釋片,我們就要持續監測30天。首先這30天,溶出儀不能停,不能出故障。而且你得考慮30天內溶出介質的穩定性等等。另外,時效更長的緩釋片就意味著更大的劑量,也就意味著如果快速釋放所帶來的危險更多。其實也意味著葯的體積也會更大,會我們的喉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總而言之,那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每個人都希望給葯頻率越小越好,每天一次甚至每周每月一次,這樣不是方便很多?患者的依從性也會明顯提高,即使偶爾短期出差忘帶藥物,也沒有關係。

所以藥物的研發也是朝著這個目標進行的。很多口服藥都被製成緩釋製劑,使藥物緩慢平穩地釋放,從而使血葯濃度保持穩定並且有效(關於藥物代謝的理論,@米調炫楓 的答案已經非常詳細,答主就不班門弄斧了),比如高血壓藥物硝苯地平控釋片就是這個原理,從每天2-3次服藥到每天只需每天一次。國外某些靜脈用藥(如抗葡萄球菌抗生素)的半衰期長達7天,甚至更長。

所以以後藥物研發的方向,我想不僅僅是有效,方便也是一項重要指標。


我也是一名醫學生,不給你說那些複雜的。

打個很簡單的比方,你為什麼要一天吃三頓飯,而且每天都吃?為什麼不騰出來一個月一直吃飯然後一輩子都不再吃東西?


請參考《藥物代謝動力學》


你要一次吃完,狀況小點引發其他病症(大部分應該是中毒),大了就直接起飛見耶穌了。。。


世界權威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自 1812 年創刊, 200 周年的時候出過一期按時間排序的專題, 紀念 200 年來人類歷史上那些重大的醫學進步事件:

1928年1月17日 NEJM 創刊,創始者是馬薩諸塞州的醫生John Collins Warren及James Jackson。以季刊形式出版(目前為周刊)。雜誌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心絞痛備註》(Remarks on Angina Pectoris)。

1816年1月1日 René Laennec 發明了聽診器。

1825年1月1日 發現猩紅熱,這個疾病現在用抗生素很容易控制,但是在兩個世紀前卻是致命性的。

1837年3月8日 J. Warren Mason報道了鼻整形手術,這可能是現代整形外科的基礎。

1846年11月18日 波士頓外科醫生 Henry Jacob Bigelow 報道了吸入乙醚麻醉。成為外科麻醉術的重大突破,使病人在各種手術中,都能保持鎮靜。

1847年1月1日 匈牙利醫生Ignaz Semmelweis發現,在對手進行消毒後,新生兒敗血症的發生率顯著下降。並且用漂白粉洗手可以減少產婦熱。儘管當時遭到了醫學會的強烈反對。但如今,這種做法已經成為常識。

1855年5月3日 報道第一例子宮切除術。患者是子宮肌瘤患者,每次月經來時都會有致命性的出血。

1867年1月1日 英國外科醫生Joseph Lister注意到助產士接生的新生兒的死亡率比外科醫生的要低,他將其歸功於助產士比外科醫生洗手更頻繁。遂發表了論文《外科手術時的抗敗血症原則》(Antiseptic Principle of the Practice of Surgery)。開創了外科消毒的起源。

1882年1月1日 有「現代外科學之父」美譽的 William Stewart Halsted 開展乳房根治性切除術,並作為標準手術方式使用了近一個世紀。如今,對於大部分患者,該術式已不是必須,僅用於極少數患者。

1887年1月1日 在紐約 Staten 島的 Marine 醫院裡,「衛生實驗室」創立,研究霍亂等傳染病。這個實驗室經過了幾度搬遷和改名,最終演變成了大名鼎鼎的美國的國立衛生研究院(NIH)。

1889年2月21日 Reginald Fitz 第一次完整的描述了胰腺炎的最初典型臨床表現到死後的病理診斷。

1890年1月1日 Robert Koch提出了某特定微生物引起特定疾病的診斷要點,後被稱作「科赫法則(Koch』s postulates)」迄今,傳染病學教科書中至今還會介紹這個法則。

1890年12月4日 日本醫生Shibasaburo Kitasato和德國生理學家Emil Adolf von Behring將兔子對破傷風桿菌免疫,獲得血液,並將血清注射到小鼠體內。再將小鼠與破傷風梭菌接觸,發現小鼠獲得對常規毒素作用的免疫力。一周之後,Behring發表了動物對白喉免疫的研究的論文,並因此獲得了1901年的諾貝爾獎。

1895年12月1日 德國物理學家Wilhelm Roentgen(倫琴)發明了x射線。在發現x射線後的兩周左右,倫琴給他的妻子的手拍了張照片,當她的妻子看到了自己的骨骼,驚呼「我看到了自己的死亡」。「x射線」的x最初的意思是「未知的事物」。在倫琴的論文發表後的幾月內,無數的x線圖片被發表。

1897年8月10日 為了減輕父親的關節炎疼痛,藥劑師Felix Hoffmann將穩定的乙醯化水楊酸與乙酸混合,獲得了阿司匹林。完成了數個大規模臨床試驗後,Hoffmann所就職的公司——拜耳公司——開始在全球市場上銷售這個藥物。儘管阿司匹林的治療適應證發生了很多變化,但依然是醫學和藥理學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

1898年1月1日 Marie(瑪麗)和Pierre Curie(皮埃爾·居里)夫婦發現了元素鐳和釙,並發明了術語「放射性(radioactivity)」。該發現讓他們獲得了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居里夫人在1911年又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1899年1月1日 弗洛伊德(Freud)發表了「夢的解析」。

1901年1月1日 因為前面提及的「血清療法」治療白喉等疾病,第一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Emil Adolf von Behring。Behring的進一步的改進工作最終導致了白喉在世界範圍內的絕跡。

1906年1月1日 Priscilla Wald在《傳染病(Contagious)》一書中描述傳染病的「超級傳染源」,並舉了一個「傷寒瑪麗(Typhoid Mary)」的例子。在1900至1907間的七年,她將傷寒傳染給了53人,而自己卻無癥狀。

1906年6月7日 James Homer Wright報道了骨髓進行染色的方法及發現。

1907年1月1日 生物學家Karl Landsteiner於1901年第一次描述了血液之間的相容性和排斥性,並提出了ABO血型的系統。1907年輸血得以成功。Landsteiner於1930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18年1月1日 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導致2100萬至5000萬人死亡,這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

1925年4月28日 第一次詳細描述典型的二尖瓣狹窄。儘管現在二尖瓣置換手術很常見,但是在當時,只能在病人狹窄的瓣膜上划上一刀以緩解癥狀。

1927年1月1日 Drinker和Shaw發明了「鐵肺(iron lung)」以治療脊髓灰質炎引起的呼吸肌麻痹。他們把病人除了頸部和腦袋外,均放在一個密封的容器內,通過改變容器內的壓力以帶動患者的呼吸肌活動,幫助呼吸。1923年,Drinker描述了一個「房間大小的呼吸機」,這個裝置可以同時幫助數名病人進行呼吸。

1928年1月1日 Alexander Fleming(弗萊明)發現了盤尼西林,即著名的青黴素。但在臨床應用卻是十年以後。在1940年代,德國開始侵犯歐洲,牛津的一群科學家的工作使大規模生產青黴素稱為可能,並且最終認識到青黴素的強大治療價值。

1937年12月2日 陣發性夜間血紅蛋白尿(PNH)是一種嚴重的溶血性疾病,但是鑒別診斷困難,Thomas H. Ham使用了一個新方法來診斷PNH,後被稱作「Ham實驗(Ham test)」。

1951年1月1日 儘管John Gibbon在1935年就開始了人工循環的嘗試,並且已經能成功給一隻貓維持循環達半個小時之久,但因二戰參軍而中斷。1954年Gibbon給一名先心病的女病人施行了第一例開放心臟手術,而體外循環裝置現在是心臟外科手術的標準配置。

1952年11月13日 最初的心臟起搏器放置在體外,並且在電流刺激時會有疼痛感。Paul Zoll和他的同事給一組心臟驟停的病人安裝了體內心臟起搏器。

1954年12月23日 Joseph Murray和David Hume在波士頓的Peter Bent Brigham 醫院l施行了第一例成功的人類腎臟移植手術。雖然當時沒有抗排斥藥物,但幸運的是,接受腎移植的小夥子的供腎來自於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兄弟,他幸運的再活了8年。

1955年4月12日 這一天見證了Jonas Salk發明的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的巨大成功。180萬兒童參與了這個滅活疫苗的試驗,疫苗最終被證實是安全、有效且強大的。一夜之間,Salk成為了一個好萊塢式的巨星。

1955年1月1日 第一個口服避孕藥得以在1955年的一個內分泌會議上亮相。1957年,避孕藥可以在市場上銷售,不過只用於治療嚴重的月經癥狀。一直到了1960年才得以批准用於避孕。

1956年1月1日 此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依賴於心電圖,但很多病人被漏診了。當時的血清標誌物都不夠特異。S.J. Adelstein和同事發現急性心梗患者乳酸脫氫酶的濃度上升。這使得血清標誌物診斷急性心梗成為可能,加速了臨床診斷並且使診斷更加精確。

1956年7月12日 麻省總院的C. Miller Fisher對3個病例的報告完整的描述了格林巴利綜合症(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的多個癥狀。

1957年9月12日E. Donnall Thomas等報道了第一例人類的靜脈骨髓移植。

1960年7月28日 在這天發表的系列文章中,麻疹減毒活疫苗的臨床試驗表現出重大成功,並且副作用很小。在這之後的1963年,麻疹減毒活疫苗被批准註冊,此後,麻疹的發病率急劇下降。

1967年1月5日 這一年誕生了NEJM雜誌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這是一篇包括5個部分的綜述,系統的介紹了血漿脂蛋白的構成和功能以及在不同疾病中出問題的不同脂蛋白。

1968年1月1日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個特別委員會建議修改死亡的定義。腦死亡的概念成為了無數的器官捐獻和移植在法律上和倫理上的依據。

1969年2月13日 儘管帕金森病早在1817年就有報道,但一直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發現了一個叫做左旋多巴的多巴胺的前體物質可以部分控制患者的帕金森病癥狀。後來又加入了卡比多巴以緩和左旋多巴的副作用。成為了如今多帕金森病治療的基石。

1970年8月27日 在這之前監測右心壓力和肺毛細血管楔壓的方法非常的繁瑣,直到這一年Swan介紹了一種新的器械。這種方法具有諸多優勢,例如操作簡便,價格便宜和副作用小等等。

1971年7月15日 在認識到腫瘤組織和胎兒體內中可能存在某些特異性的抗原後,Lo Gerfo和其同事檢測了674名病人的血清,發現甲胎蛋白(CEA)可以在畸胎瘤中發現,而胎盤鹼性磷酸酶可以在肺鱗狀細胞癌中發現,癌胚抗原則可在胃腸道腫瘤中發現。CEA並不是胃腸道腫瘤特異的,但CEA的定量比定性的意義要大。

1971年2月25日 Baruch Blumberg於1965年在黃疸的澳大利亞土著居民體內分離出了「肝炎相關澳大利亞抗原(HAA)」,被我們簡稱「澳抗」。澳抗後來成為了眾所周知的乙肝表面抗原,這個抗原的發現也成為了篩查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重要步驟,並最終幫助乙肝疫苗的發明。

1974年3月28日 Lindner和他的同事注意到接受長期透析治療的患者中的數例患上了心絞痛、心肌梗死和卒中。這組病例的報告使人們得以關注長期血透的副作用,並且促使人們去研究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病理生理機制。

1975年12月4日 報道了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替代治療與子宮內膜癌增加間的關係。現在給予雌激素和孕激素聯用,以不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1976年8月19日 Koenig和同事第一次提出使用糖化血紅蛋白A1c濃度來監測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況。糖化血紅蛋白A1c的血液濃度可以精確的反應患者最近幾周到幾月內血糖情況,從而可用於了解一段時間內的血糖水平。

1978年5月4日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目前是最常用的抗高血壓藥物,而以前ACEI被腎臟病醫生和心血管醫生關注很少。這篇論文第一次顯示了口服ACEI的抗高血壓作用。目前ACEI不僅成為了高血壓的一線治療,而且還可以預防糖尿病腎病和治療左心功能不全。

1980年5月1日 第33屆世界衛生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確認天花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滅絕。

1980年8月7日 最早描述使用「植入式心律復律器和除顫儀」(ICD),治療頑固性藥物治療不敏感的室性心律失常。

1981年12月10日 最早描述艾滋病(HIV)。4個既往健康的同性戀男性受卡氏肺孢子蟲感染、廣泛粘膜念珠菌感染和多種病毒感染。4人中的3名長期未明原因發熱,所有病人均對病原無抵抗力且淋巴結腫大。

1982年12月2日 William DeVries醫生第一次嘗試植入人工心臟,病人是一名61歲的心力衰竭的患者。儘管手術本身很成功,但是術後的處理卻異常困難,以至於在1990年,該型號的人工心臟被停用。但人工心臟可以緩解心臟移植供體的不足,故對其的研發從未被中斷。

1988年1月28日 在醫師健康研究(Physicians』 Health Study)的特別報道里,325 mg阿司匹林的隔天使用可以大幅度(近1/2)降低致死性/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

1995年12月14日 卒中後患者在發病3小時內進入醫院後被隨機接受重組纖溶酶原治療或者安慰劑治療,發現纖溶酶原溶栓可以顯著降低發病3月後的致殘率,儘管溶栓並不降低死亡率。

1997年4月17日 發現飲食干預對高血壓的影響。將患者分為(1)典型的美國飲食,(2)低糖且水果蔬菜豐富的食物和(3)聯合水果蔬菜豐富且低脂少肉的飲食。後兩種飲食方式均可以降低血壓,這就是DASH飲食的來源。如今,DASH飲食和運動一起,已經成為了抵抗高血壓的一線治療方式。

1997年9月11日 艾滋病革命性的雞尾酒療法誕生。Gulick發現使用茚地那韋、齊多夫定和拉米夫定3種不同機製藥物的聯合,可以顯著並持續抑制HIV的複製。

2000年5月4日 與高潮氣量(10-12 ml/kg)相比,低潮氣量(6 ml/kg)呼吸機通氣可以提高ARDS或ALI患者的生存率。這個研究改變了重症監護室呼吸機的使用策略。

2001年2月1日 分別來自於Nature和Science兩個研究報道了人類基因組的測序和分析。

2004年4月8日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接受阿伐他汀的治療可以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病風險和提高生存率。此後,阿伐他汀成為了這種類型患者的標準輔助治療,而不管他們的基礎LDL水平如何。

2008年6月12日 ACCORD研究發現,對於2型糖尿病的患者,強化血糖控制的危害(包括心血管事件增加和各種原因引起的死亡)而不是帶來益處。

2009年3月26日 對於重症監護室的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目標是什麼,一直沒有統一意見。NICE-SUGAR研究發現,相對高水平(180 mg/dL)而不是低水平(81-108 mg/dL)的血糖對降低患者死亡率更加有益。

===================================================================

評論里秀智商優越的同學,不要覺得討論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如果藥物能做到一次吃完,或者吃一次管一周/一個月/一年,分分鐘和上面這些事件一樣載入史冊。

考慮一種極端理想的情況,如果藥物被攝入體內,其有效成分不是一次性釋放,而是像一個「蓄水池」一樣被儲存起來,

血漿中藥物的有效濃度過低時,可以從蓄水池補充,有效濃度過高的時,甚至可以重新收回蓄水池,實現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

那麼,舉兩個很簡單的例子: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通過吃藥控糖和控制血壓,使其在合理範圍內,如果上述機理能夠實現的話,這兩種佔據世界人口半數以上的慢性病,基本上就算被治癒了。

但是現在,人類只能靠一點可憐兮兮的自制力來堅持重複吃藥,絕大多數人處於遺忘和拖延的狀態,在達到極端理想狀態之前(也許這輩子也見不到了),這是我們要做一個智能藥盒的原因。


這是一個藥物代謝動力學範疇的問題,看看快速問答能不能有助於快速理解。

1,為什麼要規律用藥?

因為要維持比較穩定的血漿藥物濃度。

2,為什麼要關注血漿濃度?

因為藥物劑量和效應大多有量效關係,血漿濃度能反應藥效。

3,為什麼一次性用藥不能維持穩定濃度?

因為用的多也沒有什麼卵用,5個半衰期,回到解放前。(此處以大多數情況探討,先不考慮零級消除和二級消除)

藥物大多數情況下呈現出一級消除,既等比消除的規律,既單位時間從體內消除的比例不變,同時半衰期不變(既血漿藥物濃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時間)也不變,所以用的越多,消除的越多,比例不變么!不管一開始多少,5個半衰期,就消除96.875%,可以看做基本消除。

4,什麼樣的穩定濃度是好的?

就是既不中毒,也不失效的濃度,要為維持這樣的濃度,一般就要多次恆量給葯才可以做到,給葯的間隔,是一天兩次還是三次,都是根據藥物的半衰期決定的,半衰期長的間隔長,可能只要一天一次就夠了,半衰期短的間隔短,一天五次也不是沒可能


謝邀。

一輩子吃的食物能一次性吃完嗎?

而且,藥物在身體內的作用不是說一直有的。

它是在一定時間內變化成曲線圖的。

大概就是一個開口向下的二次函數的圖像吧。

也就是說,藥物不是服下就有效果的,

它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發揮藥效,達到一定值的時候,才對身體有效。

然後呢,它的藥效慢慢降下去,對身體沒有作用了,也就是藥效過了,就需要再一次服藥了吧。

藥效就在體內一直努力工作,把身體內的壞細菌殺死。

而且,如果一次性服用超量的藥物呢,就可能吧藥物的副作用發揮到淋漓盡致了。是葯三分毒嘛。

況且,你也不可能一次性吃掉一輩子的食物吧。

純屬個人觀點。不對希望指出來啊。


用吃飯來作比喻的真相罵娘,不懂就出門左轉唄,要麼就好好回答樓主的問題。陰陽怪氣的


能一次性吃完是是安眠藥吧


原來知乎也會出現這種問題。佩服各位認真回答的答主的情商。


吃早藥丸


血葯濃度啊喂!!藥效時間啊喂!!只有葯在體內達到一定的濃度才會發揮應有的藥效!葯在體內維持藥效是有一定時間的!這就是為什麼一天三次或一天兩次!!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為什麼人要一天三餐,每天如此,而不是一次把這輩子的飯都吃光?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