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窮人往往窮得穿不起鞋子,但是還是穿得起衣服?


因為鞋底要直接和地面接觸,磨損快,一旦有破損又不像衣服那樣隨便打個補丁可以湊合一下,所以損耗比衣服快。鞋底材料的補充在農業社會是個大問題,鞋底的基本要求是有彈性、耐磨同時能頂住一般尖石穿刺。在塑料和人工橡膠發明之前,這樣的材料只有多層的皮革和用線紮緊的棉布「千層底」。前者在人均土地少的漢族地區很貴(今天皮底鞋也是奢侈品),後者費人工。所以很多人日常的確不穿現代意義的鞋,和原始人一樣,靠厚厚的腳底繭子踩在地面上,雨天弄個木屐,出遠門的時候打幾雙草鞋備用。不過,如果你真穿過剛打出來的草鞋,就知道腳底也要有厚繭才能穿得下去。

中國從50年代開始搞工業化,但中國是一個缺乏天然橡膠的溫帶國家,必須要等有機化工達到能量產軟塑料和橡膠的年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塑料底」(專有名詞)布鞋、軍綠土膠鞋與黑色雨靴的普及,在60-70年代徹底顛覆了中國平民的出行方式,比自行車普及要早10年左右。

50年代我父親的同學還常有一年四季光腳上學的(北緯41度,比北京高一度),到1991年我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來自最偏僻的山村的同學也能做到春秋冬三季有鞋穿,即中國最窮的人也買得起塑料底,至於塑料底冬天易打滑的問題暫且就顧不上了(導熱快的缺點可以用用棉鞋墊彌補)。但1991年的夏天,逢下雨,我記得班上還有三分之一男孩和大概十分之一的女孩光腳,即貧窮家庭無力給生長期的孩子配上不同尺碼的膠鞋。學校開運動會,田徑場設在河灘上,許多男生光腳跑步,腳底的繭子無視砂石的摩擦。綠膠鞋是好東西,一雙正經的膠釘雙星球鞋是奢侈品,會在幾個班之間被借來借去。

千層底布鞋,我記憶中農村普及磚地面都是80年代的事情,此物不耐臟也不耐磨。

十分品相的塑料底布鞋,雪地滑(shuai)雪(jiao)利器

改變農民耕作方式的綠膠鞋

紀念曾經的足球年華

老雨靴是消滅血吸蟲的重要硬體

具體到你的問題:

其實「穿得起衣服」也只是和鞋對比而言。農業社會的紡織品也很昂貴,過去的農民,工作時上經常要摩擦的部位往往是裸露的,用可再生的繭子代替衣服。很多人赤膊幹活,就是為了挑東西時可以不磨損衣服。這是一個血肉比布匹廉價的殘酷年代。

還記得小學課本的這張插圖嗎?扁擔其實是避開了背心帶的。而且背心磨損了也好補

一般是這樣的

墊一塊破布也是好辦法,但肩膀繭子厚了可以不用

具體到鞋底材料這個問題,之前寫過一點新中國橡膠工業的事情,用在了《大目標》的自序:

六十年來家與國 —— 新書《大目標:我們與這個世界的政治協商》自序

下面摘錄一段:

我父親生於50年代,在那個時代,故鄉是一個純粹的農業社會。除了偶爾能從偽滿留下的鐵路上聽到幾聲汽笛,父親的童年世界沒有任何工業社會的痕迹。每天早晨,叮噹作響的駝鈴聲從門前大路上傳來,成百甚至上千峰的駱駝商隊從門前走過,帶著北方蒙古草原的特產走向南面100公里外的長城隘口,半個月後再帶著布匹和食鹽返回。

駝隊的興盛是因為當時沒有硬化路面的公路,中國大部分縣城和其他地區的聯繫只能通過泥土鋪設的「官道」來進行。木製包鐵的輪子剛性太大,遇到泥土路面任何的軟弱點都會深深地陷進去,沒法支持車輛在道路上長途跋涉,所以馬隊和駝隊是主要的運輸工具。

60年代初的某一天,父親發現家裡的獨輪車的輪子改成了安裝橡膠輪胎的金屬輪子,從此貨物加在泥地上的壓力被有彈性的車胎分散到更大的面積,這意味著車輛通行能力大大增強了,顛簸還減少到原來的幾分之一。同時出現的還有馬車使用的膠輪,於是各個生產隊紛紛打造更多的馬車,從日益裁員的馬幫那裡換來騾馬,從農資公司購買新型的橡膠輪胎,在鄉村中第一次建立了長途公共運輸力量。

從此以後,山裡的木材、山貨和平川里的物資開始頻繁交流,車把式成了新興的熱門職業,就連小腳的婦女都因此獲得了逛一趟縣城的機會。縣城不得不為這種新興產業設置了專門的大車店——60年代縣城的物流中心兼信息中心。

在21世紀的孩子看來,甚至在我這個80後的回顧視角中,貧困的農村多了幾輛馬車和獨輪車,縣城多了幾排散發著馬糞味的平房,這實在算不上什麼變革。但這對於幾千年來少有變化的農村,卻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用我父親的原話講:「日子從此不一樣了」。

1959年,在幾千里之外的蘭州,中國第一個萬噸級合成橡膠工廠竣工投產,開始為中國這個缺乏天然橡膠的溫帶國家提供製作輪胎的原材料。父親當時還在學齡前,不會知道遙遠的大西北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宣傳畫和下鄉幹部向他講述的那個工業社會,原來或許聽起來不過是個神話,現在通過工業化物資真實地展示了自己的威力,為窮鄉僻壤帶來了一次飛躍式的進步。所以一個普通的農村孩子也會意識到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堅信未來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隨後幾年,村裡的寺廟改成了小學,農村電網消滅了煤油燈,公社裡架上了電話,有線廣播出現在農村的街頭,殷實的人家開始購買「戲匣子」——收音機。1970年的一天,有線廣播預報了人造衛星今晚的飛行時刻表。那天晚上天氣不錯,我父親在自家的院子里目睹了國產航天器第一次划過星空,用收音機聽到了東方紅一號播放的音樂。

60年代的農村沒有科幻小說,他應該不會用「科幻時代」來形容社會的滄桑巨變。但每次聽他講述第一次觀察衛星的經歷,我都能體會到工業文明對40年前那個農村少年的巨大衝擊。

20世紀70年代,村後出現了一條瀝青路面的公路,國產的解放卡車在上面成隊地開過,日夜川流不息。比起高高在上的衛星來,這種身邊的巨型工業機械更能激起一個農村少年的嚮往甚至崇拜,我父親也不例外。直到20年後的90年代初,當我坐在副駕駛座上,隨父親的汽車駛入偏僻山村的時候,還能從山裡的孩子們眼中看到類似的神情。那是窮困的農業文明對工業文明的渴望,對未來的嚮往。所以,在少年時代,我父親最大的願望就是當一個汽車司機,能夠駕馭這種疾如閃電(解放車的速度上限是65公里/小時)、力大無窮(額定載重只有4噸)的機械,前往地理課本上講述的那個廣闊無邊的世界。

他的願望實現的不慢,或許比他自己最好的設想還要驚人。中學畢業後,我父親先是在水庫工地上勞動,用人力平板車運輸土方,然後以高中生的身份接收了生產小隊購買的第一台拖拉機,從此開始了操縱工業力量的生活。附近的礦山擴建,他成了一名礦工,又因為拖拉機駕駛經驗而被選去當司機。

在我父親的同事中,有一位朝鮮戰場歸來的老兵。這位老兵的首長曾經為繳獲了幾十台汽車無人會開而懊惱,一遍遍的向部下詢問:「誰會開汽車?誰會修汽車?誰坐過汽車?誰近距離看過汽車?!」。因為近距離看過汽車,出身農民的老兵變成了駕駛員,在少數幾個正版司機的指導下,練習了幾個小時就開車出發。他們連一張「新手上路」的貼紙都沒有,就要去接受崎嶇山路和美國轟炸機的測試。

很幸運,這位沒有駕照的志願軍通過了世界上最殘酷的路考,戰爭結束後成為了一個熟練的司機。因為他們的英勇作戰,當我父親開始學習駕駛的時候,有充足的時間練習開車。出師不久,我父親帶著來自朝鮮戰場的工業技術,每天奔波幾百公里,往返內蒙古兩次運貨。再後來,他當過配件管理員,車隊隊長,還去讀了幾年大學。20世紀90年代,從我父親第一次見到解放卡車算起還不到30年,他已經成為大型企業的運輸處長,要管理上百台各種型號的重型卡車和工程機械。我至今記得他站在單位附近山頭上,俯瞰著停車場和大修廠房時發出的感嘆:「當年實在想不到有今天!」

今年,我父親已經56歲,很快就要退休回家給孫輩講故事了。或許他這幾十年有很多遺憾,但伴隨著整個國家的工業化歷程,他加倍實現了自己的童年夢想,和千百萬普通勞動者一起創造了「科幻時代」,這是一段了不起的生活。我很高興我的兒子在享受科技樂趣的同時,還將從他爺爺那裡聽到夢想成真的往事,從他的父親口中知道從科幻到現實的平民歷史。這些故事濃縮著家族和國家的歷史,值得子孫銘記。

後來觀察者網還做過一個生活細節和工業變遷的專題:

觀察者網國慶65周年專題回放:細微處體會新中國

第一篇就是關於橡膠工業的:從細微處體會新中國——這個國慶不用洗套套

內戰結束不久後的新中國又開始面對一個嚴峻的問題:人口迅速膨脹。在1954年的第一屆人大上,就有人大代表提出中國應當控制人口。雖然中國可以從蘇聯進口避孕套,但同樣受困於橡膠匱乏的蘇聯避孕套產量並不能滿足中國的需要。沒過多久,我國第一個避孕套生產廠就於1955年在廣州建立並迅速投產。但投產只能解決有無問題,產品質量、產量都得不到保證,甚至還引起群眾不滿。1956年8月19日的《人民日報》第二版就刊登了29名群眾提的意見:

「國產男用避孕套有缺點:太厚、太脆,一用即破,使人非常擔心。

國產的『陰道隔膜』,鋼絲環太硬,膠膜硬得象皮膜,號碼少,價錢貴,有些人就買不起。

希望有關工廠使用最好的橡膠生產避孕工具,特別是多生產些質量好的男用避孕套。」

為啥厚、脆?說穿了還是因為生產工藝的不過關,其中非常重要的工藝就是橡膠硫化。硫化故名思意,就是將各種硫化助劑加入橡膠成分當中,然後在一定溫度下處理一段時間,使橡膠分子鏈之間產生交聯結構。硫化後的橡膠物理機械性能就會發生相當大的變化,橡膠的彈性會有極大加強,是塑性橡膠轉化為彈性橡膠的過程,是橡膠製品加工的主要工藝之一。如果避孕套用橡膠在硫化過程中工藝不過關,自然就顯得特別「脆」,甚至會出現針眼,導致產品報廢。

除了硫化工藝不過關,我國第一套避孕套生產線的技術也落後於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模型浸漬膠乳、硫化乾燥都是在不同的機器上生產,隨後一個個手工檢驗,處理後再進行包裝。這不僅增加了重複勞動,還會增加產品的報廢率。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首先開始改進生產機器。如果所有的工藝流程能在同一台機器上完成,不僅能提高生產效率,還能降低廢品率。1965年,上海乳膠廠主要生產設備的技術骨幹們就在化工部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1958年設計圖紙的基礎上,結合生產實際進行修改完善,成功試製國內第一台國產避孕套連續浸漬機,成為乳膠製品生產自動化的先例。就在同一年,我國還研製了國內第一台避孕套電檢驗機和包裝機……

……機械設備搞定了,但到1965年左右,橡膠硫化的工藝依舊是困擾中國橡膠人的「老大難」問題。和10年前相比,套套不那麼脆了,但還是經常出現漏氣現象,有人因此認為有些膠乳是「天生漏氣」,認為這是一些膠乳先天註定的。儘管如此,我們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們沒有氣餒,以胡又牧等學者為代表的一些橡膠工程人員為了解決難題,更是親自下到一線生產車間來考察。在觀察中,他們終於在生產流程中發現了硫化工藝中的不足:硫化後乾燥不均勻。經過生產流程的改進,歷年來被認為無可救藥的「漏氣」膠乳做的套套,居然在一夜之間變得不漏氣了。

材料和工藝問題都得到了初步解決,是不是可以立刻大規模開啟生產線造套子了?很不巧——就在美蔣在東南沿海虎視眈眈的同時,1969年珍寶島事件又讓中蘇關係跌到最低谷,一時間核戰爭的陰雲籠罩在中國的上空。為了保證將盡量多的橡膠用於國防等更加重要的工業領域,在60、70年代,我國的避孕套年產量大約只在2至3億隻左右,並不能滿足民眾一次性使用的需求,因此生產部門也提倡節約使用。這才有了本文開頭的一幕,有些人將這一習慣延續到數十年之後,雖然從醫學角度看滑石粉容易使女方患上卵巢癌。

以上兩篇推薦到原網址閱讀全文

相關回答:

在中國曾經有哪些可謂激勵一代人的事件? - 馬前卒的回答

如果你回古代,你會帶什麼顯示神跡,成為古代人的神? - 馬前卒的回答

除性別平等外,還有哪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共識,是工業社會的產物? - 馬前卒的回答

為何中國如此體量的國家從十分落後變成現在的舉足輕重只用了 30 年? - 馬前卒的回答

輪子問題見下面的回答:

為什麼北美那麼優越的地貌條件卻沒有產生本土的較高級文明? - 馬前卒的回答


衣服是用來遮羞的~是剛需~鞋不是!


亞當夏娃偷吃了智慧果之後的第一件事,是找東西蔽體。除了抵禦寒冷的作用外,衣服也代表了人類擁有了智慧和文明。沒鞋穿代表沒錢,沒衣服穿代表著沒自尊吧。


因為不穿衣服上街會被打或者...


因為光腳不會被當成臭流氓


衣服是人類文明開始


我父親小時候上學要走好幾里路,上學堂了家裡會納一雙體面的布鞋,心疼布鞋磨損太快,都是把鞋夾在胳膊下,赤腳走到學校附近,再穿上鞋子進學校。同學們也普遍這樣做。這還是在相對富裕的魚米之鄉。


穿不起鞋是怎樣的定義?


一般說來,衣服比鞋便宜


腳冰雖痛楚,身涼則人亡。


因為光屁股上街,即使是窮人也有基本的尊嚴


露腳還是露胸,的確是個問題。


貧窮的時候光腳才有點底氣吧


不要再拿我們窮人的辛酸苦楚當作你們茶餘飯後的話題了好伐??


因為要臉~


什麼叫穿不起鞋?走大街上沒看到有人光著腳啊


你見過有光腳的走在大街上,此時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到你見過有光著屁股的走在大街上的嗎?好無聊的問題。


推薦閱讀:

穿搭 | 除了Stan Smith,這裡還有很多好看的小白鞋
為什麼大部分鞋的主體和鞋墊都是分開的,因為鞋墊是易耗品?那麼為什麼獨立出售鞋墊的商家非常少?如果故意不獨立出售令顧客不得不因為鞋墊磨損買新鞋,那為什麼不幹脆把鞋墊和中底做成一體?
前衛是把雙刃劍——也談我的鞋子收納觀,以及收納神器
不來雙萬能的牛津鞋過秋天嗎?
怎麼把牛津鞋帶系成這個樣子?

TAG:社會 | 鞋靴 | 貧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