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這麼多生物入侵,但是古代引進的番薯、西瓜、玉米之類的作物都不算生物入侵?
01-29
謝邀,這個問題我之前回答過,如何鑒別一種生物是否具有入侵威脅? - 解磊的回答
直接說結論,「入侵物種」無法事前鑒別。入侵物種(Invasive species)是引進物種的一個子集。如果一個物種被人為引入一個其先前不曾自然存在過的地區,並具備了在無更多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在當地發展成一定數量的能力,以至威脅到了當地生物的多樣性成為當地公害,就可稱之為「入侵物種」。
如圖,如果要形成「入侵物種」,首先要把這種物種引進,這種物種真正對當地生態產生影響時,我們說這個物種是一個「入侵物種」,這更像是一個事後概念。
同樣,對於「引進物種」什麼時候可以稱為「入侵物種」,也有詳細的定義標準:階段特性0正常I外來II引入III在該地區上數位及集中度屬於罕見IVa普遍但罕見IVb集中但未支配V集中和出現支配
wiki:入侵物種所以,如果不引進,我們只能說某個物種「有入侵威脅或風險」,至於評價的指標,其它的答主已經寫得很清楚了,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因此,題主提到的「外來物種檢驗檢疫」的問題,實際上跟「怎樣判斷物種是否可以被稱為入侵物種」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前者是國家行為,我國作為一個大陸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做的檢驗檢疫,其目的更多是為了將一些有高致病風險、猛獸猛禽或者是入侵風險特別大的物種截留在國境之外,以保護自己國家的公民;實際上很少有考慮到對於本國物種的保護。而「入侵物種」這個概念,跟國家沒有任何關係,上海的原生物種跑到蘇州去幹掉了當地的土著物種,這也叫入侵物種。
但也有一些國家,比如說澳大利亞、紐西蘭這種島國,由於地理隔絕的原因,其物種結構十分脆弱,為了保護當地生態,這些國家的海關施行著幾近變態的檢驗檢疫政策,其原則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凡是海關人員不認識的,不是本國的,且長得像生物的東西,都不能入境。」這是因為一個引進物種進入新環境後會對新環境產生怎樣的影響,根本是一件無法預測是事情,索性就一概禁止引入了。推薦閱讀:
※巴西龜——家庭寵物與不速之客
※中國的物種入侵到國外的例子有哪些?
※生物入侵是否包括微生物?
TAG:生物入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