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狀是不是符合娛樂至死所描述的現象?
娛樂至死里說:媒體用無意義的信息充斥了民眾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民眾已經無法獲取真正有用的信息。人們的思想被媒體操控。
台灣的現狀(根據自己去台灣的幾次旅行以及網路上收集的台灣網友自己的看法):電視上放的全是綜藝以及綜藝化的其他電視節目。記得一次看完了整個新聞節目,兩條新聞是用正經音樂播報的一條是etc將被推廣另一條是司機開車撞總統府。其他的新聞全是用著喜劇節目的音效播送的。以及上次的反服貿事件,許多大學生連服貿是什麼都不知道,只是因為幾個每次一號召就一窩蜂的去示威禁坐。
(更新了內文,加入了中文譯本的節錄)
為什麽我感覺大陸更是?!
我認為很多用「娛樂至死」這個概念的人,十之八九根本沒有看過這本書。要不是在人人丶微博或朋友圈看到這個詞語,就是道聽途說,腦補出一個「娛樂到死」的烏托邦世界,順便把台灣(和台灣人)嘲諷一番。殊不知這種行為,正正就是「娛樂至死」的一種。
我相信評論區里說不明白的朋友,是誤會了本文的重點。本文只是試圖指出我對題主發問的這條問題所持的疑問。我認為題主誤解了「娛樂至死」一書的概念。
Postman認為,電視上最好的東西正是這些「垃圾」(例子就是爸爸去那兒丶康熙來了丶非誠勿擾等綜藝節目)-----1. 「娛樂至死」一書,全名是: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而書名中,尤以"Show Business"最為重要。而題主在問題的描述里寫:
娛樂至死里說:媒體用無意義的信息充斥了民眾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民眾已經無法獲取真正有用的信息。人們的思想被媒體操控。
你確定作者Neil Postman說的「娛樂至死」解釋如此?
實際上,郵差(Postman)說的並不是"媒體用無意義的信息充斥了民眾的生活"。比較準確的說法,是媒體上所承載的信息對民眾根本沒有意義。以新聞為例,他指齣電視台的新聞節目從本質上無法推動民眾做有意義的行為。新聞節目在更大程度上屬於"Show Business"的一種。
...most of our daily news is inert, consisting of information that gives
us something to talk about but cannot lead to any meaningful action.
1.1(25 Jun 更新)
為了更清楚地解釋Postman的看法,我特意把這本書的中文譯本「速讀」了一次。
評論區部份有知友說:
@這個不可能的:
我就說我覺得不太對的,一個是新聞直播間和新聞聯播明顯是兩檔節目,新聞直播間是新聞頻道差不多全天的節目,從早到晚一直在播新聞,所以在某些時段會加一
些輕鬆的新聞,而且和巴菲特一起吃飯可以是新聞,慈善拍賣巧克力為什麼不能是新聞呢?不是只有政治人物,重大事故,自然災害這些事情才是有意義的。
其實無論我用那張截圖,又或截取那一個新聞,在本質上都是沒有分別的。因為Postman說:
Postman說這段說法,原因不是去指責電視台新聞節目的報導手法,更不是討論新聞應該以輕鬆還是嚴肅的手法報導,而是他從根本上就反對當時(1985年)美國電視台所謂的「Todays News」。他反對這些「Todays News」,是因為他認為以電視從為媒介的平台會把訊息「碎片化」:
1.2 訊息碎片化的危害Postman之所以寫「娛樂至死」一書,並不是為了批判看綜藝節目的人。相反,他指出這些正正是電視應持之功能。Postman擔心的,是訊息碎片化的後果。
何謂訊息碎片化?訊息碎片化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實在太多了,多到我不知選用那一個更好。好,就用佔中做例子吧:
[視頻]香港市民強烈反對「佔中」非法集會
這段2分45秒的報導,足夠觀眾了解香港當時發生的事嗎?作為參考,你可以自己回答以下幾條問題:
1. 佔領者的訴求2. 香港為什麽會在2014年9月28日開始佔領?3. 佔領者對佔領行動的看法Postman之所以擔心電視新聞會影響人類接收訊息,是因為電視新聞無法全面地說明一件正在發生的事。新聞並非一手資訊,而是經由電視台製作,當中已經隱含了某種的價值觀。除此之外,「眼看為實」的情況,使觀眾失去追求更全面真相的心。從這個角度,以「嬉笑怒罵」的方式報導「新聞」,又比以「嚴肅認真」為好,因為後者在感覺上比前者具「公信力」。在這個角度,台灣電視台在機遇巧合的情況下,以滑稽形式「消解」了電視新聞的崇高。
把訊息碎片化的結果,是讀者和觀眾失去追尋真相的動力。一方面,觀眾會以為自己已經撐握真相,另一方面,詮釋「真相」的話語權會落在更少數的人手上。
2. 那台灣現狀是不是符合娛樂至死所描述的現象?
是的。但符合的原因不是台灣電視台以綜藝的手法報導新聞。Postman討論(或批評的),嚴格上不是電視台製作新聞的方法,而是目的。
題主在問題的描述部份說:台灣的現狀(根據自己去台灣的幾次旅行以及網路上收集的台灣網友自己的看法):電視上放的全是綜藝以及綜藝化的其他電視節目。記得一次看完了整個新聞節
目,兩條新聞是用正經音樂播報的一條是etc將被推廣另一條是司機開車撞總統府。其他的新聞全是用著喜劇節目的音效播送的。
事實上,就算台灣的電視台以極為嚴肅的方法報導新聞,它仍然只不過是一個電視節目,情況和中國大陸一樣。
下圖是一本正經的新聞聯播截圖,請告訴我這段新聞的意義。
在書中,Postman向讀者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Postman說的,其實是:I do not mean to imply that television news deliberately aims to
deprive Americans of a coherent, contextual understanding of their
world. I mean to say that when news is packaged as entertainment, that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And in saying that the television news show
entertains but does not inform, I am saying something far more serious
than that we are being deprived of authentic information. I am saying
we are losing our sense of what it means to be well informed. Ignorance
is always correctable. But what shall we do if we take ignorance to be
knowledge?」
Postman強調的,是電視不應該成為知識傳播的平台。用他的說法,是「受教育不是看電視的目的」。他持這個論點的原因,是因為當電視在美國社會普及之後,很多人把「看電視」視為「接受教育」的一個方式,電視台播放的各種節目,例如紀錄片丶歷史電影等,其價值被社會過份高估。看電視的行為是一種單向的過程,沒有互動,但互動卻是教育最重要的過程。沒有互動,就沒有反饋。沒有反饋,就沒有思考。在這個情況之下,看電視的行為只不過是一種娛樂行為,這才是「娛樂至死」一書核心所討論的。
所以,「娛樂至死」並不是討論應該用什麽手法報導新聞,或批判電視上的綜藝節目如何受歡迎。簡單來說,題主對娛樂至死的概念理解錯了。
3. 為什麼我會在文章開首說:
為什麽我感覺大陸更是?!首先看看題主的描述:以及上次的反服貿事件,許多大學生連服貿是什麼都不知道,只是因為幾個每次一號召就一窩蜂的去示威禁坐。
不知道題主是通過什麽例證得出"許多大學生連服貿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因為(有人)號召就一窩蜂的去示威(靜)坐"這個結論?
當時所謂的反服貿,主要抗議的原因有兩項,第一項是黑箱作業,第二項才是反對服貿本身。然而相比之下,反對黑箱作業才是當時台灣爆發反服貿運動的主因。
然而為什麽內地網民普遍持"許多大學生連服貿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因為(有人)號召就一窩蜂的去示威(靜)坐"這種看法?
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大陸的網民喜歡把台灣(或香港)發生的所謂「民主運動」視為某些人吃飽飯沒事做的行動。新聞聯播丶官方媒體各種帶明顯意識形態的報導方法,以假客觀的方式引導民眾走近官方輿論,看似嚴肅,實際上卻是最一種可笑而荒謬的娛樂節目。
3.1 「娛樂至死」的大陸社會
Postman在書中把他所謂的「娛樂」解釋得很清楚。所謂的「娛樂至死」,並不如題主所描述的情況。另一方面,我之所以認為大陸比台灣更像一個「娛樂至死」的社會,是因為大陸的資訊媒介-「電視」(或更適用於現代社會的「網路」)擁有比台灣社會更大的話語權,而且影響力更深遠。最明顯的例子,是新聞聯播。雖然很多人表明他們不會看新聞聯播,但它卻無處不在。當然,新聞聯播只是表象,它的本質其實是意識形態。電視制目,是娛樂。再嚴肅的電視節目,在Postman的角度,依然是娛樂的一種。感覺具教育意義的歷史紀錄片,實際上只是娛樂行為的一種變異。Postman擔心的,是這些以嚴肅為包裝,感覺上帶有教育意義的「娛樂節目」,取代文本教育丶學者(或坊間)的理性辯論等。
在他的眼中,這些才是「娛樂至死」的情況。
題主如果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建議你仔細閱讀一下《娛樂至死》這本書的原著。如果沒有時間仔細研讀《娛樂至死》的原著,我的讀書筆記可供參考(見附錄:《娛樂至死》尼爾·波茲曼分析閱讀筆記),如果時間有限,可以先著重看一下第四部分 電視統治下的「娛樂時代」-內容是作者對電視時代的分析。
這是現象,接下來說原因。請原諒我的直接:題主對現象原因的分析結論是「人們的思想被媒體操控」——事實上《娛樂至死》的分析沒有如此簡單,Neil Postman是通過對現代人類社會認識論的發展進行分析從而解釋公眾話語娛樂化的現象的。作者的這個媒體生態學視角也是這本書最有趣和最有價值的部分。根據我的讀書筆記,我們可以看到,作者開篇在第一部分寫到的是一個媒介-隱喻-認識論的傳播學框架,交代了這個框架之後才繼續以此進行分析美國社會的公眾話語娛樂化現象。如果我們了解作者的這個論述過程,就不會簡單地認為有一個「媒體」出於不可告人的秘密「控制著人們的思想」了。娛樂是電視上所有話語的超意識形態。問題在於電視不僅僅是在提供娛樂性的內容,而在於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理性的討論不可能出現在電視中,因為「電視」是用來「看」的,它致力於為人們提供視覺快感。而在思考過程中,觀眾沒有什麼可看。思考不是表演藝術,而電視需要的是表演藝術。電視需要的是掌聲而不是反思。
最後我引用本人在讀書筆記中對《娛樂至死》這本書的評價來回答「如何應對社會媒體娛樂化」的這個問題:一、媒介即隱喻,隱喻即認識論
二、鉛字文化主導下的美國——閱讀者推動的世界三、信息傳播技術革命衝擊「闡釋時代」四、電視統治下的「娛樂時代」
五、教育和災難的競賽
本書是一本具有啟發性的著作,強調了媒介認識論的重要性,筆者對此十分贊同並認為媒介認識論的內核是質疑精神。因為質疑精神還原了媒介的存在,成為關注媒介對認識論影響的開端。
我們需要質疑精神,無意識的被動接受是最危險的生活狀態。羅蘭·巴特認為,以神話的態度看待世界,人們對這個世界就不會有任何質疑,對於自然真實的東西就會變得熟視無睹。神話是一種深深紮根於我們無形意識中的思維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都處於一種混沌迷信的狀態中,所以從一個更宏大的視角來看,我們要反對的不是電視本身,我們需要反對的是一種缺失質疑精神的思維方式。我們需要對技術的質疑。社交網路是為了社交還是為了娛樂?不熟悉的好友的照片和描述,正是圖片和電報構成的偽語境在互聯網中的再現,微博和臉書一起構成了新新聞。由此我們可以推論,社交網路的功能不全是為了社交,而更多是提供海量的娛樂信息。我們需要對技術崇拜的質疑。當人們虔誠地相信社會發展的必然性,像馬克思主義者那樣認為歷史正在把我們推向某個理想中的天堂,並且堅信技術正是推動我們的動力的時候,就需要嚴肅地回看電視這樣的技術成為溝通媒介之後對公眾話語的毀滅性傷害。電視不是一無是處,它最大的好處是為我們提供娛樂,最糟糕的用處在是它企圖涉足嚴肅的話語模式——新聞、政治、科學、教育、商業和宗教。正如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的理念,正義是各司其職,對於技術也是如此,人類用以交流的各種思想工具需要達到一種平衡。我們需要對娛樂精神的質疑。宗教不是想要告訴我們生活是一灘無望的苦水,而是在告誡我們不要忘記對慾望的節制。娛樂的慾望無窮無盡,縱慾只會讓人失去理性,而後走向滅亡。最後再插一句,我們也需要對商業模式的質疑精神。商業模式也是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它可以幫助娛樂業迅速發展並破壞寶貴的閱讀理性和社會秩序,也可以被用於重塑閱讀理性和追求社會的和諧進步,比如,它就可以被用來幫助青年人的自我成長。作者已經告訴我們的是,我們需要警惕社會的泛娛樂化。沒有直接告訴我們的事,其實工具和媒介不是他們看上去那麼簡單,學會實用工具只是表示人類進入了低級階段,學會看待工具是人類進階的必修課。
題外話,我十分推薦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這本書說理清晰、結構嚴謹,甚至可以成說理性作品的範文。我在另外一個問題下如何評價《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 - 姚逸凡的回答 的回答同樣引用了這本書的讀書筆記,作為《如何閱讀一本書》提到的分析閱讀方法的示範。
附錄:《娛樂至死》尼爾·波茲曼分析閱讀筆記[禁止轉載]第一階段 這本書大體上在談什麼本書屬於實用性社會科學作品,作者在書中對電視所代表的娛樂文化的興起對嚴肅的公共對話產生的威脅表示擔憂。關於本書的整體內容,如果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媒介/公眾話語的形式/媒體的性質通過超過其自身的意義(即隱喻)創造了我們文化的內容和質量/公共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思維方式。在印刷機這種媒介統治下,美國的公共對話清晰易懂、嚴肅而有理性;但在電視的統治下,公眾話語變得無能而荒唐。本書是對20世紀後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的變化——印刷術沒落,電視時代蒸蒸日上——的探究和哀悼。第一:前言,提出我們將會毀於我們對娛樂的慾望。第二:第一、第二章闡述媒介對公眾話語方式以致對社會思維的決定性影響。二之一:第一章,我們的思想受到會話方式的隱喻作用。二之二:第二章,會話方式影響一個社會對真理和智力的認識。第三:第三、四章,印刷機媒介下美國的話語方式清晰易懂,嚴肅而有理性。三之一:美國是知識分子建立的國家,閱讀文化生機勃勃。三之二:印刷文字結構的公共話語方式和有備而來的大眾一同創造了嚴肅而有理性的公共對話。三之三:美國人曾經使用理性的話語形式宣揚宗教、制定法律、銷售商品。三之四:廣泛的閱讀理性是推動美國進步的基礎動力。第四:第五章,電報和攝影術通過創造偽語境的邏輯衝擊「闡釋時代」,「娛樂業時代」興起。第五:第六到十章,電視統治下的「娛樂業時代」。五之一:娛樂是電視的超意識形態。五之二:反交流理論控制下的新聞業。五之三:娛樂化的宗教變善於迎合而非引導。五之四:商業廣告背離了理性陳述造成了形象政治;信息過剩威脅了信息自由和民主基礎。五之五:電視重新用娛樂的方式定義了教育。第六:呼籲重視媒介政治和媒介認識論以應對衝擊。作者想解決的問題是,電視如何衝擊並取代印刷術成為公眾會話的媒介,為什麼能夠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而我們又當如何應對。第二階段 詮釋一本書的內容1.重要的單字從而達成共識2.最重要的句子從而找出主旨3.關聯的文句從而找出基本論述4.哪些解決了哪些沒有哪些作者認為無法解決一、媒介即隱喻,隱喻即認識論「會話」不僅僅指語言,指的是一切使某個文化中的人民得以交流信息的技巧和技術。我們的語言即媒介,媒介即隱喻,隱喻創造了文化的內容。人類會話形式對於表達出的思想有重大影響,容易表達出的思想自然會成為文化的組成部分。原始的煙霧信號不能用來表現哲學。電視上的會話形式是視覺形象而不是語言,所以不能表現政治哲學。沒有電報這樣迅速傳播的傳媒工具,就不會有「今日新聞」這樣的新聞文化。我們已經在無意中忽略了許多工具的符號學意義,比如時間機器——鐘錶。鐘錶把時間再現為獨立而精準的順序。人類原本通過感受自然來理解時間,在發明鐘錶之後,「我們學會了漠視日出日落和季節更替,大自然的權威被取代了,人類生活中便沒有了永恆」。我們創造的每一種工具都蘊含著超越其自身的意義,即這種工具的隱喻。我們理解一個事物必須引入另一個事物,就好像現在的我們需要依靠鐘錶來理解時間,而「分分秒秒而沒有永恆」就是鐘錶的隱喻。分分秒秒不是上帝的意圖,也不是大自然的產物,而是人類運用自己創造出來的機械和自己對話的結果。只要還依賴某種媒介,這種對話就是狹隘的。所以「十誡」的第二誡中,上帝禁止以色列人為自己製作雕像畫像等任何具體形象。「猶太人的上帝通過文字而存在,這需要人們進行最精妙的抽象思考。運用圖像是褻瀆神祗的行為,這會防止新的上帝進入某種文化。」作者沒有指出的是,也許是因為他沒有看到或者是礙於本書的主旨範圍,文字也不是一種純粹而完美的思想媒介。如果文字是完美的,那麼就不會出現所謂「傑出的」作家和讀者的說法了,每一個隨意嘗試閱讀的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直接接觸到那個隨意書寫文字的人的內心思想。事實顯然並非如此,每一次成功的閱讀溝通,就像在一座山的兩邊分頭鑿隧道一樣,需要作者和讀者通力合作。文字這種媒介也帶來了巨大的隱喻效應,經書本身也在阻礙著人們更真實地感受自然、上帝的存在。「我們不可將信仰建立在一部書之上,即便是《聖經》。我們要認識到,上帝遠比任何書都更加貼近靠近我們」(科倫索主教)。另一說印刷術的大規模使用始於武則天大量印刷經書,她企圖以此洗刷罪孽,現在看來這是多麼可笑的行為。殊不知,道在經外。困於尋找一個又一個工具的循環之中是在緣木求魚,那隻會讓我們越來越遲鈍,越冷酷,感受自然最直接的途徑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和靈性。修鍊的目標不是越來越遲鈍從而疏離世事,而是越來越敏感而能夠被世間的美而打動,不是做加法,而是做減法。這便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道理。作者認為,對真理的認識同表達方式相關。伽利略說:大自然的語言是數學。數學是伽利略和大自然溝通的媒介,在柏拉圖《理想國》的線寓當中,數學是可知世界當中的一段,是善(自然/真理)的一個形相。「真理的定義至少有一部分來自傳遞信息的媒介的性質」。這是作者根據媒介生態學提供的一種理解認識論的全新視角。說得更嚴重一些就是:「『真理』是一種文化偏見。認識論都是某個媒介發展階段的認識論。」「我們關於大自然已經自身的對話,是用任何一種我們覺得便利的語言進行的。我們認識到的自然、智力、人類動機或思想並不是它們的本來面目,而是它們在語言中的表現形式。我們的語言即媒介,我們的媒介即隱喻,我們的隱喻創造了我們的文化內容。」作者繼續引申(演繹法):一種文化的智力決定於交流方式的性質。「真理同時間一樣,是人通過他自己發明的交流技術同自己進行對話的產物。既然智力主要被定義成人掌握事物真理的一種能力,那麼一種文化的智力就決定於其重要交流方式的性質。在一個純粹口語的文化里,智力常常同創造警句的能力以及記憶力相關。在印刷文字的文化里,記住一首詩、一張菜單、一條法規或其他大多數東西只是為了有趣,而絕不會被看做是高智商的標誌。」在那個文化里智力被定義為理解力,應對抽象的概念和歸納的能力。隨著人類社會的變遷,我們的媒介不斷改變,新的媒介不斷出現挑戰舊的那些,這些媒介會在共存中找到平衡。新的媒介不全是好的,它們帶來的結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印刷術的發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印刷術樹立了個體的現代意識,卻毀滅了中世紀的集體感和統一感;印刷術創造了散文,卻把詩歌變成了一種奇異的及精英的表達形式;印刷術使現代科學成為可能,卻把宗教情感變成了迷信;印刷術幫助了國家的成長,卻把愛國主義變成了一種近乎致命的狹隘情感。」對於當代媒介環境的變換,作者的觀點是:印刷術利大於弊,我們對於真理、知識、教育的看法大多來自印刷文字,而電視文化相反,威脅到了公眾話語的嚴肅性。但是他同時也對電視媒介帶來的好處表示寬容。二、鉛字文化主導下的美國——閱讀者推動的世界美國是由知識分子建立起來的國家,我們用了兩個世紀和一次傳播革命來改變這種狀況。在1640年到1700年之間,馬賽諸塞州和康涅狄格兩個地方的文化普及率達到了89%—95%;在1654年到1699年之間,米德爾塞克縣60%的家庭擁有藏書,其中92%的家庭擁有《聖經》以外的書。而17世紀英國男性的文化普及率不到40%。1650年之後,所有新英格蘭城鎮都通過法令要求建立「讀寫學校」。這說明新英格蘭移民來自英國文化教育程度較高的地區或階層,他們熱愛讀書,相信到新的世界裡讀書依然非常重要。美國人曾習慣於運用印刷文字的結構進行談話和演講。這種話語結構排除或選擇某些類型的內容,不可避免地選擇某一類型的受眾,從而在美國創造了一種嚴肅而理性的公共對話。公眾話語往往是事實和觀點明確而有序的組合。這是因為,印刷結構的語言決定了其具有某種內容:一種有語義的、有邏輯的內容。「美國人不會交談,但他會討論,而且他說的話往往會變成論文。他像在會議上發言一樣和你講話,如果討論激烈起來,他會稱與他會話的人『先生們』。」(托克維爾,《美國的民主》,第260頁)大眾通常有能力進行嚴肅理性的話語活動。那時的聽眾具有超長的注意廣度,具備非凡的、理解複雜長句的能力,擁有由閱讀訓練而來的理性思維。這些人把這樣的場合作為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他們認為這是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文化生活和公共事務已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他們能夠津津有味地聽完亞伯拉罕·林肯和斯蒂芬·道格拉斯之間長達7個小時的辯論,而且是有備而來,擁有評判能力。兩個世紀以來,美國人用白紙黑字來表明態度、表達思想、制定法律、銷售商品和宣揚宗教。(歸納法)18世紀的宗教信徒深受理性主義傳統的影響,人們充分享有宗教自由。前四任總統是自然神論者。各教派之間的紛爭通過論述嚴謹的說理進行,到了19世紀是利用建立大學作為解決矛盾的應急手段。「無神論者無須抱怨受到任何武器的威脅,他們面對的只有溫和而有力的論點和事實」。在印刷品為基礎的文化中,律師往往受過良好教育,相信理性,擅長論證。早期的美國人不僅數值他們那個時代的重大法律事件,甚至還熟悉著名律師出庭辯護時使用的語言。在商業社會中,廣告設計者將潛在顧客設定為具有很高文化程度並能夠做出理性分析的人。廣告被看做是一項嚴肅而理性的視野,其目的是用文字形式傳播信息、發表主張。正如斯蒂芬·道格拉斯所說,「廣告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激情」。而到了19世紀末,廣告已經不再期待顧客的理性選擇。廣告成為一種半是心理學,半是美學的學問。閱讀理性是推動美國進步的基礎動力。18和19世紀的閱讀同今天的閱讀有著截然不同的特徵。第一,人們通過閱讀而非圖像了解公共信息;第二,閱讀的目的是嚴肅、專註而明確的,在於增進對世界和公共事務的理解,而沒有娛樂的意味。大多數人能夠通過學習閱讀,從而加入到文化的對話中去,人們依據理性生活,通過富有邏輯的批評和其他方式不斷完善自己。沒有這樣一種嚴肅的閱讀理性,開拓精神、民主、美國夢,都是空中樓閣。「沒有財產的人可以不受限制地參加選舉,而沒有文化的人卻不行」。印刷機統治的年代(19世紀中末期以前)可以被稱為「闡釋年代」,流行成熟的話語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的公共話語富於邏輯的思維、理性和秩序、對於自相矛盾的憎惡,冷靜和客觀以及等待受眾反應的耐心。三、信息傳播技術革命衝擊「闡釋時代」電子革命和圖像革命的融合為20世紀的美國帶來了新的公眾話語隱喻。電報使公眾話語變得無聊而且無能。它使脫離語境的信息合法化,信息的價值不在取決於其在社會和政治對策和行動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決於它的獲取速度和遙遠程度以及是否新奇有趣。信息過剩降低了我們的「信息—行動比」,這意味著人們將面對喪失社會和政治活動能力的問題。電報還使公眾話語變得散亂無序。電報式的話語不允許人們進行歷史的回顧,也不鼓勵深入的分析。智力被定義為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們。照片只擅於「表現」特例,而語言則把世界變現為一個概念。照片只是代表表面的事實,無法提供任何意見,提供的是事實的堆砌。攝影圖片和電報互相提供偽語境,把新聞從有用的信息變成了沒有語境的事實,造成一個偽事件的錯覺。現在人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邏輯,為了讓無用的信息派上用場而製造問題,目的只是娛樂。「縱橫字謎」和「歡樂問答」就是最好的例證。《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是一部以智力問答為背景的電影,極其弔詭的是它正是利用智力問答這個現象本身批駁了社會泛娛樂化的傾向。電影主角賈馬爾——一個貧民窟長大的小夥子,因為正確回答數道與其生活無關的題目而得到百萬獎金,無數無知的觀眾陷入了對這個偽事件的癲狂。而事實上,每一道問題的答案卻恰巧都與賈馬爾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回溯著賈馬爾關於童年的偶像情節,失去母親的記憶,兄弟情誼,和對愛情的執著。一檔通過提出沒有語境的問題獲得獎金的節目滿足著大眾的娛樂需求,而賈馬爾真實的生活為這些問題提供著真實甚至殘酷的語境,這構成了一個巨大的諷刺。每一位觀眾都會喜歡賈馬爾。但是人們不應該因為一個人了解眾多與其生活無關的知識而羨慕他,而這正是大多數人正在做的。真正理解賈馬爾的人會被他的人格所征服,他們會因為他真正關心生活中的朋友、愛人而尊敬他。而他的幸運不在於「知道」事實,而在於他真正「理解」生活。一個人不可能通過回答與生活無關的問題而獲得幸福的生活,我們也不可能依靠技術的進步達到全人類的幸福。如果我們想要得到幸福,那就應該去關心與生活有關的問題。「偽語境是喪失文化活力之後的文化的最後避難所」——《午夜巴黎》中掉書袋的人與導遊關於誰是羅丹的妻子的爭執就是典型的偽語境——對於現世的我們沒有意義的事實。有意為懷古而為之的旅遊景點已經把偽語境的娛樂意義發揚光大。比如,在聖彼得堡涅瓦大街的文學咖啡廳喝一杯咖啡已經成為了一種必做之事,但這並不能讓你感受到普希金對生活的理解,純粹是為娛樂而為之。而當你消沉低迷之時想起了《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我相信這一定不是為娛樂而為之——你不必遠涉萬里去普希金坐過的咖啡館小酌,他就會穿越時空安慰你的心靈,這才是文學偉大的意義。四、電視統治下的「娛樂時代」電視為電報和攝影術提供了最有力的表現形式,成為了新認識論的中心,走進千家萬戶,影響著公眾對所有話題的理解。電視贏得了神話的地位,我們忽略了電視的媒介生態學意義。娛樂是電視上所有話語的超意識形態。問題在於電視不僅僅是在提供娛樂性的內容,而在於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理性的討論不可能出現在電視中,因為「電視」是用來「看」的,它致力於為人們提供視覺快感。而在思考過程中,觀眾沒有什麼可看。思考不是表演藝術,而電視需要的是表演藝術。電視需要的是掌聲而不是反思。在電視統治下,由娛樂精神支配著政治、宗教、商業、法律和其他重要的社會事務的運行。美國人不再彼此交談,他們彼此娛樂。大主教帶上了棒球帽,心臟手術登上電視變身「醫生秀」,賓夕法尼亞州的學校正在嘗試把課文寫進歌詞、把教室變成搖滾音樂會,強姦案的審判也在電視上播出。總統的電視辯論與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辯論根本不可同日而語,複雜的措辭、充分的證據和邏輯都排不上用場,有時候連句法也被丟到一邊。他們關心的是給觀眾留下印象,而不是留下觀點。掩藏在電視新聞節目超現實外殼下的是反交流理論,這種理論以一種拋棄邏輯、理性和邏輯的話語為特點。在美學中,被稱為「達達主義」;在哲學中,被稱為「虛無主義」;在精神病學中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新聞正在抹殺語境、抹殺世界的連貫性,而使瑣碎的事實成為娛樂的源泉。宗教給人們的是他們應該具備的東西,而電視的邏輯是給與觀眾他們想要的。如果按照電視的邏輯把宗教改造成娛樂性的東西,是一種危險的行為。商業廣告背離了語言陳述,抽空了我們判斷對錯的依據。當電視廣告成為塑造當代政治觀點表達方式的重要工具,就帶來了政治話語娛樂化,其後果是,民眾已經不能區分出嚴肅話語和娛樂之間的差別,審查制度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公司國家通過電視控制了美國公眾話語的流動。所謂的「教育」節目至多傳遞一些知識,而對理解力的訓練毫無裨益,所以不能稱之為教育。五、教育和災難的競賽有兩種方法可以讓文化精神枯萎。一種是奧威爾式的——文化成為一個監獄,專制帶來精神毀滅;一種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為一場滑稽戲,娛樂泛濫帶來精神毀滅。專制更容易激起反抗,而娛樂直接將大眾俘虜。我們需要重新看待技術。因為當技術成為一種媒介時,所帶來的隱喻極大地影響到大眾的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學校需要幫助年輕人學習解讀技術媒介的隱喻,幫助他們學會合理地接觸這些信息形式,學會在看電視前先學習如何看待電視。我們正處於教育和災難的競賽當中,大眾應當更多關注媒介政治和媒介認識論,以應對娛樂精神的入侵。第三階段 嚴肅地從真實性和啟發性方面評論一本書由於筆者對美國社會的了解不夠全面深入,暫緩對本書真實性的討論。本書是一本具有啟發性的著作,強調了媒介認識論的重要性,筆者對此十分贊同並認為媒介認識論的內核是質疑精神。因為質疑精神還原了媒介的存在,成為關注媒介對認識論影響的開端。我們需要質疑精神,無意識的被動接受是最危險的生活狀態。羅蘭·巴特認為,以神話的態度看待世界,人們對這個世界就不會有任何質疑,對於自然真實的東西就會變得熟視無睹。神話是一種深深紮根於我們無形意識中的思維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都處於一種混沌迷信的狀態中,所以從一個更宏大的視角來看,我們要反對的不是電視本身,我們需要反對的是一種缺失質疑精神的思維方式。我們需要對技術的質疑。社交網路是為了社交還是為了娛樂?不熟悉的好友的照片和描述,正是圖片和電報構成的偽語境在互聯網中的再現,微博和臉書一起構成了新新聞。由此我們可以推論,社交網路的功能不全是為了社交,而更多是提供海量的娛樂信息。我們需要對技術崇拜的質疑。當人們虔誠地相信社會發展的必然性,像馬克思主義者那樣認為歷史正在把我們推向某個理想中的天堂,並且堅信技術正是推動我們的動力的時候,就需要嚴肅地回看電視這樣的技術成為溝通媒介之後對公眾話語的毀滅性傷害。電視不是一無是處,它最大的好處是為我們提供娛樂,最糟糕的用處在是它企圖涉足嚴肅的話語模式——新聞、政治、科學、教育、商業和宗教。正如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的理念,正義是各司其職,對於技術也是如此,人類用以交流的各種思想工具需要達到一種平衡。我們需要對娛樂精神的質疑。宗教不是想要告訴我們生活是一灘無望的苦水,而是在告誡我們不要忘記對慾望的節制。娛樂的慾望無窮無盡,縱慾只會讓人失去理性,而後走向滅亡。最後再插一句,我們也需要對商業模式的質疑精神。商業模式也是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它可以幫助娛樂業迅速發展並破壞寶貴的閱讀理性和社會秩序,也可以被用於重塑閱讀理性和追求社會的和諧進步,比如,它就可以被用來幫助青年人的自我成長。作者已經告訴我們的是,我們需要警惕社會的泛娛樂化。沒有直接告訴我們的事,其實工具和媒介不是他們看上去那麼簡單,學會實用工具只是表示人類進入了低級階段,學會看待工具是人類進階的必修課。尼爾?波茲曼(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生前一直在紐約大學任教。他在紐約大學首創了媒體生態學專業。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傳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茲曼去世後,美國各大媒體發表多篇評論,高度評價波茲曼對後現代工業社會的深刻預見和尖銳批評。
波茲曼出版過20餘部著作。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技術壟斷》、《教學:一種顛覆性的活動》(合作者:查爾斯?韋恩加特納)、《教學:一種保存性的活動》、《誠心誠意的反對》、《瘋狂的談話,愚蠢的談話》、《如何看電視》、《建造通向18世紀的橋樑:過去怎樣改變未來》。其中《娛樂至死》和《童年消逝》已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家出版。
http://weixin.qq.com/r/W0wiOnXErijRrTFZ9xlJ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不太確定,但是對大陸的看法肯定是娛樂至死,媒體說你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台灣人民就認為你吃不起茶葉蛋,而且不需要去考證,因為媒體這麼說了,就一定是對的。
嗯,就是這樣。那大陸豈不是成了《一九八四》?
台灣詐騙案事件持續發酵的現在,看這個問題真是別有一番趣味。
我就不明白了,怎麼下面的答案都在避重就輕,人家問的是台灣的現狀符不符合娛樂至死,你們就算不同意,也要說說理由啊!一個個都在解釋娛樂至死是什麼,這算不算跑題,還是,它戳中了你們什麼,於是就東拉西扯不願回答。我沒去過台灣,也沒看過這本書。在我眼裡,娛樂至死就是失去了理性思考,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從新聞和其它消息來看,台灣是有點像,但是,現在的信息如此泛濫,如此繁雜,要說哪個人,哪個國家和地區能看透一切,這純粹扯淡。應此,受到各種媒體,各種人思想的影響在所難免。台灣學生反服貿,香港學生佔中,都是因為一部分歪曲信息的人所種下的惡果,所以,就以此來草草判斷,還是有失公平。何況,娛樂至死也太誇張了,動物還會有自己的想法,何況人,網上的言論算什麼,就算是幾百萬人相信他,可是世界上有幾十億人。它算個屁啊!它以為自己是t病毒啊!吃了可以讓人沒腦子啊!
全世界都是,沒有任何人能獨善其身,除了偏遠山區窮鄉僻壤的人。
推薦閱讀:
※《三國志13》地圖中為什麼沒有台灣?
※如何看待中國國民黨現任主席朱立倫先生?
※台灣學生上的「公民課」講什麼內容?還有「三民主義」和「反攻大陸」嗎?
※如何評價台灣之胱老培的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