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韓國 2015 年 1 月 14 日公映的電影《許三觀》?

反正《活著》都被禁了,我們還在乎《許三觀賣血記》賣給人家來拍嗎?


呵呵呵呵,我只是想說,《許三觀賣血記》要是真在國內拍了,那些義憤填膺的鍵盤俠有幾個能買票去看的?

現在的主流欣賞就不在這兒,你還非要捏著鼻子給老百姓灌進去么?

廣電總局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給一幫弱智電影人擋槍——哎不是我拍不出好東西是廣電總局他不讓啊

就國內電影行業那些人,也就呵呵了~~~~~~~~~


如果能把電影本身要表達的思想傳達到觀眾心裡,那麼誰來拍,哪裡拍,我認為都是無關緊要的,好的影視作品應該是思想化,而非商業化。


你們難道就沒注意這是河正宇導演的電影么?他上一部導演的作品可是跪了啊,這是他第二部。我表示很擔憂啊


河正宇沒有拍出《許三觀賣血記》克制的愛和被命運操縱著的悲情而又幸運的人物們,但還好他演出了許三觀世俗又充滿英雄氣概的特點。電影前半段的詼諧與原著相類似,但後半段的刻意煽情以及將電影拍成父子情深則完全脫離原著的架構。

許三觀要是拍成家庭劇哪裡都能拍,我想看到的不是這樣的電影。

這樣的社會背景和這樣的時代烙印也只能被放在中國。


都好多年了,日韓還有德法瑞士對余華的小說特別感興趣,我個人是從活著開始關注余華的,他的小說語言特別簡練,口語化,從容不迫的講故事,故事也大都是悲劇,因為悲劇才是最真實的生活。 早些年余華還被評過韓國的什麼文學獎,法國的獎也有,余華本人不怎麼和政治觀點合拍,所以很少進入大眾視線,並不妨礙他成為東方寫作手法的作家,有點像川端康成,哪怕寫伊豆的舞女都令人絕望窒息,那些打著政府管制的知乎美分黨們省省心吧,這和政府管制沒任何關係,這種作品拍出來也是沒啥市場的,純文藝片,難不成賀歲檔來個賣血片,你帶著老婆孩子你去看啊,但是中國絕不缺這種影片,小成本情懷電影多了去了,只是憤青們光顧著噴無暇顧及罷了。比之活著的殘忍,賣血記好太多了,前者在中國多次搬上銀幕,而且含有文革和諧因素都沒被掐,偽文青們迫害妄想症太重了吧,這能影射什麼,韓國更加有情懷?中國更加不自由?你們想太多了,一部小說,被另一個文化背景相似國家翻拍,而且很有可能會打著這類宣傳來中國騙錢,你把人家韓國人想太高尚了,人家專門為人毫不為己,為了全宇宙的文化事業也是拼了!

放開來看這就是一部小說,被外國翻拍而已,能上升到什麼高度?許三觀能帶給我們什麼現代啟示,苦難?成長?傳統?我隱約感覺苦難最好的呈現方式就是文字,現代的商業運作夾雜太多不純粹的東西,很容易讓純粹的東西變得不純粹,而余華的作品是難得的純粹,沒有任何的迎合,鬼知道韓國翻拍會加什麼料,我操,嚴重懷疑是有人故意在知乎做軟文。這些東西我已經看夠了,我們的父輩也已經看夠了,比之抗日神劇都太令人審美疲勞,80年代到00年,中國的電視放了20年苦情戲,還不夠嗎?你還記得渴望嗎,記得劉慧芳嗎,記得活著改編的電視劇福貴嗎。

麻痹的,豆瓣那幫偽文藝狗又要過分解讀來裝逼了,放著熱門電影不看,專看這種冷僻生硬的改編電影,打的一手好飛機。


個人最喜歡余華的小說是《在細雨中呼喊》,17歲第一次看就完全驚呆了,一次又一次地看到現在29歲。什麼時候這本小說拍成電影了,一定和老婆一起去看看,並且向她講述我的17歲。

《許三觀》等人人吧。


自己的國家改變電影,別人的電影改變國家。


這是一部我從不期待會拍成電影的電影,雖然最終的執行者是一個韓國導演,看過原著並且看過很多遍原著的我實在沒有辦法脫離對原著的感情去看這部電影,我所思考的是對於那些沒有看過原著直接看電影的那群人,他們所看到的電影,導演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樣的東西……

   不過,感恩之餘還是覺得,書中的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災害等時代背景和重要事件太具有特徵性,強行灌入到韓國的歷史中,並一味的以貧窮去解釋一切問題的起源未免有點牽強,原著中許三觀給家人假想做飯的場景就讓人頗為深刻,原著中是三年自然災害中在別人家很多人餓死的背景下,而電影中當何曉勇一家過著富庶的生活時,這一家卻因為貧困面臨著這些場景似乎只是窮人的悲哀,沒了原著中的一些精神,似乎是一種即是無奈,也是永遠不倒下的一種堅忍……

   電影中安排了許三觀報血型的環節,然後坐實了一樂並不是許三觀的兒子,但實際至少個人解讀的結果是一樂分明就是許三觀的兒子,何小勇真的是被誤會了,原著中許三觀和許玉蘭結婚那天,許玉蘭正在過節,因為許三觀懷疑徐玉蘭不是處女,許玉蘭說不是見了紅了嘛,許三觀回說那天你過節,所以搞不清楚是否是處女,結合前面曾經說過的話,我們知道過節就是她來月經了。根據常識,如果許玉蘭在婚前和何小勇發生性關係,並且懷了許一樂,這個時候嫁給烏龜許三觀的話,那麼結婚當晚是不可能來月經的。也就是說,嫁給許三觀的時候,既然她正在來月經,那麼許玉蘭是絕對沒有懷孕的。因此,如果,許玉蘭在婚後再沒有和何小勇有過關係的話(這一點應該沒有疑問的),那麼毫無疑問,許一樂應當就是許三觀的孩子。原著只是為了增加文章的戲劇性,可電影中坐實這個事情還是讓人覺得有些沒有必要。更何況一個貧窮且沒有很好教育的一群人,連稱自己血型都是圓圈血(O型)的人突然站在那裡分析,自己生出來的孩子應該是什麼血型的還是有些不合理的,不能賣一次血就啥都懂呀,本質上還就是個農民。

   電影的結局,原本說是說一樂治好病第二天帶著一樂去補那頓沒遲到的肉包,先不說二樂、三樂為什麼出現了,以及不去爭論究竟是不是一家人的想像,就算真的一家人坐在餐館裡一起吃了肉包和蒸魚也不能說明許三觀一家擺脫了電影的設定也就是貧困,一家人仍生活在平困之中,看不清楚未來,一時的開心,並不是真正的happy ending。原著中許三觀是通過一次又一次賣血去解決家中一次又一次的危機,所以年老的許三觀因為想再吃一次炒豬肝去賣血被拒,所以奔潰大哭又具戲劇性同時又是原著中及其精彩的一個部分,這個部分沒有出現的電影中真的很可惜……

   最後,豬血糕的設定也許是增加韓國觀眾的認同感,看過原著的我還是希望出現的是許三觀坐在勝利飯店說著「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要溫一溫」


你們看過電影了沒?你們真的是來回答樓主問題的?樓主問你們如何評價這部電影,不是問你們評價韓國拍電影這個事!別總什麼事都非得扯扯高度。


由於韓國沒有文哥,電影版最直接的改變就是整段刪除了文哥部分,就這點就不敢評價太高。

原著里前半部分突出因為血緣許三觀對一樂的不公和一樂對父親的感情(其實這是為了反襯許三觀的市儈和小市民心理),二樂三樂比較醬油,後半部分這種傾向逐漸淡化的,為二樂三樂補償了一些情節,也有直接寫許三觀對他們的付出,凸現在困難年代,父愛對每個孩子的公平,偉大,一家人合衷共濟渡過難關。(而電影里只突出許三觀與一樂的父子情,夫妻,兄弟,家人都無從表現)

所以作為讀者的我,對主角的感情是有一些變化的,開始是對主角小市民心態,不體諒妻子,在孩子身上發氣,感到不滿,覺得他就像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是小說過了中段會覺得我們的主角被生活磨礪的成熟了,具備了一個偉大父親所應具備的所有特質,他將這個別人的孩子視若己出,並開始放下大男子主義的架子,開始關心、心疼妻子,讓人,一家人傾盡全力度過那特殊的年代,克服命運的不公。讓人感到了一種小人物的吶喊,從平凡的軀體里爆發出不平凡的能量。(而電影里脫離了時代背景,基本沒有體現這種轉變)

印象最深的是二樂下放知青點裡的隊長來城裡見許三觀,許三觀賣血買煙酒賄賂他,但他要的不僅僅是這,而是要許三觀陪酒,論交情,這就不是賣血換錢那麼簡單了,而是中國現代社會裡那畸形的酒桌文化的反映,賣血換錢,不過是多與少,夠與不夠的關係,酒桌上的「交情」可沒這一說,而霸道的知青點隊長大家是知道的,一位父親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在農村不受委屈,是怎樣拼盡自己才獻完兩次血的軀體又強行灌下幾大杯白酒!唯恐對方不滿連送的煙酒也打了水漂。這是我們的主角為二樂做的!(而電影這段刪除,僅僅是賣血換錢,沒涉及中國的「人情」「交情」的複雜)

再到一樂在農村病倒,許三觀在家籌錢,一方面的醫藥費,一方面是探望的路費——這簡直就是我的父親當年在農村的真實經歷的寫照!我爸當面在農村下放,得了傷寒,一個人孤獨的在農村的陋屋裡卧床,差點回不來,家裡爺爺作為知識分子總是在認罪寫檢討材料,自身都難保……(電影里一樂是在家的田野里玩的時候突然病倒的,這就成了一個落入俗套的籌錢看病求醫的情節,不知低到哪裡去了)

綜上,電影比原著內涵差太多,而主要原因就是由於國家的轉變,脫離了文哥的時代背景,很多劇情無法展開,原著對中國社會、社交、文化、人性的反思均沒有看到,只是退化為了一部普通的親情電影,卻又不可能超越《歲月神偷》甚至一些比《歲月神偷》差很多的同類影片(拿歲月神偷做比不是說它很差而是一下沒想到適合的例子),豆瓣上的6.x分(我記得)是很中肯的。


期待


佔個坑, 周末看完看有沒有人關注, 再決定寫多少.

///

先隨便寫點~

1:

daum上的評價不錯,現在是8.5分,不過工作日去看的應該都是河正宇的粉吧...有些溫情有餘張力不足的評論,

http://movie.daum.net/moviedetail/moviedetailNetizenPoint.do?movieId=80409type=aftert__nil_NetizenPoint_after=menuName

2:

近幾年韓國引進的中國小說中,余華是印量最高的中國當代小說家,就連十個文字里的中國這樣的作品的譯作銷量也不錯.

當然比羅貫中曹雪芹要少很多.

3:


這已經可能是這部作品最好的歸屬了,要麼在廢紙簍里爛掉,要麼拍成毫無鋒芒的作品,要麼就在環境相對寬鬆的韓國重現光芒。

中韓合拍片自去年以來在引進時當作國產片對待,像《北京遇上西雅圖》,《分手合約》,都是中韓合拍片,這對大陸電影工作者來說也是好事。

電影從預告片來看顯然沒有了原著中的那樣的悲慘成分,政治意義大打折扣,悲哀。


畢竟是別的國家拍的,溫情有體現,但是總覺得少了一種時代感。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深深植根於人民群眾的歷史創造活動,繼承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文化傳統,吸收世界文化成果,形成了社會主義內容和中華民族形式相結合的全新的文化。


看完好想吃包子


因為是河正宇特意去看了看,余華的小說只看了活著和兄弟,都看了兩遍,以後不再去看,是因為我不想再接受那種對生活的窒息般的絕望感。

看許三觀之前,我已然做好了準備。全部看下來,依然是悲情。結尾處一家聚在一起吃魚,吃肉包子,頗有感觸,我們的幸福無外乎就是這樣,一家人快樂的在一起。可電影中的這家人不知道還能快樂到什麼時候?可能小時候家庭的緣故,遇到這種電影,代入感總是很多,因為我總覺得這是真的,真的會發生的東西。

許三觀知道一樂不是親生後那種帶有孩子氣的憤怒,對一樂賭氣似的故意疏遠。也能讓我會心一笑。

整部電影還是有可取得地方,只不過我看下來,第一反應就是這電影被剪的太狠了吧?不會只有我一個覺得這部電影拍的跟被廣電剪了胸一樣吧?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