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漫畫社的槍擊案是否能說明歐洲多元文化策略的完全失敗?
事實上,歐洲各主要國家領導人已經承認這一政策的失敗。默克爾:德國文化多元社會已經失敗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world/2010/10/101017_germany_merkel_multiculturalism.shtml
卡梅倫:與文化多元主義的作戰Cameron: My war on multiculturalism薩科齊:文化多元主義是失敗「文化多元主義」失敗了嗎?--輿情頻道
多元主義的核心觀點是:1)各種價值(自由、平等、真理、善良……)並不是合一的(不是有了自由就有了平等,也不是符合真理的就是善的),但它們之間也不存在高低關係(在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上,不能為了一者而犧牲另一者),人們必須設法保證它們之間是共容的。2)僅在政府層面實施的分權制衡不足以抵禦多數人的暴政,保障少數人的自由。只有社會中形成了多樣的利益團體,才能對社會主流意見形成有效的分權制衡,這就是所謂的「以社會制約權力」。因此,從根本上講,每個個體,及個體自由意願結合而成的團體,與國家主權一樣,都應當是平等的權力主體。但是現在歐洲人發現,知識分子們總結這些理想原則的時候,忽略了一個根本前提:它們都是建立在社會共識基礎之上的。自由和多元其實只能限於在重大基本問題上達成共識的社會,這個社會在一定程度上是同質化的。至於為什麼這樣,可以參見我在這裡的回答:請問您怎麼看待某些容易引起宗教衝突的「言論自由」(如個別國外媒體對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謝謝。 - 小屋住不下的回答
對於不承認和不接受「多元主義」的社會團體來說,對他們實行多元主義政策,會導致一個什麼結果呢?現實已經教育我們了。據我所知,現在部分歐洲學者正在提倡從多元主義退回到洛克的「寬容」理念。「寬容」指的是承認主流價值觀的前提條件下,對不涉及重大政治共識和價值判斷的個人言行採取不干預政策。比如在洛克的那個時代,你不願意接受國教會規定的宗教儀式,那無所謂,只要你不在公眾場合實行你的儀式。但如果你不願意接受聖公會在英國的國教地位,非要復辟天主教,那對不起,這個重大問題不能寬容你。放到今天的歐洲,如果你在私下裡戴個黑頭巾黑面罩,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在重大問題上否認歐洲自由民主政體的基本共識,那對不起,我們要專政你。這叫不罷百家,獨尊儒術。長遠來看,解決這一問題的現實選擇依舊是文化同化。引用Thomas Sowell寫過的一段話:
(不同文化族群間相互隔閡的)現象要等到幾代人之後才有緩解。移民的子孫們開始講英語,過起美國人的生活。他們四散到美國各地,像美國人一樣開拓美國。這些都不是文化多元主義,而是常識。
不要以為十九世紀的僱主打出「不收愛爾蘭人」的招牌是不講道理——同理,二十世紀的僱主不再打這種標語,也不是幡然醒悟。僱主沒變,是愛爾蘭人變了。
譯言網 | 文化多元主義迷信
文化多元和意識形態多元不可混淆,但是又難以分割。這兩者的矛盾,就是歐洲綠化的緣由。
1、歐洲之亂,起源於黑格爾,光大於薩特,高潮於馬爾庫塞、哈貝馬斯,傳奇於福柯。歐洲之亂,根源在於「現代性」的、對一切哲學認知的建構和解構雙重批判。這樣的善緣是,人的行為權力得到了高於一切的正當性;而惡果是,人的行為權力來源於其文化認知與認同,而歐洲的文化分裂、歷史(二戰後)分裂、政治分裂,導致歐洲主流文化已經失去了統率力量。
2、社會秩序的基石,是「全社會共同認同的意識形態」。當一個社會對「真」「善」「美」的標準難以統一時,又如何要求這個社會有著共同的意識形態?
也許現代性可以用來解釋文化多元的存在特性,但不要忘記的是,社會秩序不需解構,它不應以存在主義而受到挑戰,社會秩序和現代主義就是矛盾的。3、對比歐洲的多元主義和美國的多元主義,我們可以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是,美國的多元文化並沒有造成意識形態的多元。其原因主要歸功於美國從建國伊始的意識形態始終沒有動搖——從某種意義上說,新保守主義的政治哲學雖然被自由主義百般刁難,但它的確代表了「我們這個社會的良心」(我自己編的評語)——「良心」是什麼?意識形態的道德性。
從歐洲和美國的治理、到歐洲和美國最近出現的亂象,吸取教訓看上去其實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難的是,在一個「現代性」的社會,人人都是「現代化」的受益者。引申一下,既然社會學的熵增是不可逆的,那麼普通老百姓該怎麼做?
我們都該捫心自問。
【待續】我不認為是歐洲多元文化策略的完全失敗,本身這個政策是極其虛偽的。
所有國家的政府,不同部門做出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是互相矛盾的。
多元文化策略的根本就是歐美國家文化部門促進民族融合,而歐美國家的軍事部門在中東一次又一次踐踏伊斯蘭國家和宗教的尊嚴,根本上是在促進民族矛盾。
很多伊斯蘭移民並不像中國的移民,是因為想要過好日子才移民,而是他們壓根快要活不下去了,才要移民的。
現在的伊斯蘭移民跟二戰時期中國的華僑類似,祖國被列強踐踏,要為自己的祖國做出點貢獻。而不同的地方是,歐美國家並不是侵略者,而勝似侵略者,雖然沒有燒殺搶掠,但天天不是炸死幾個平民,就是炸死幾十個平民。外加移民普遍教育程度低,被恐怖組織忽悠的幾率就大幅度上升了。
撤出中東,少殺幾個平民,比乾巴巴的忽悠互相諒解比什麼都來的有用。不過就算撤出了,仇恨的種子依然存在,就跟60多年前的南京大屠殺似的,日本從來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歐美國家也沒有認識到自己在中東犯下的罪行,連個道歉都沒有。我覺得多元文化主義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可以歸結與此,很多人沒明白一個道理:只有「文化」可以包容,對於一些排外的「意識形態」,比如說伊斯蘭主義或者是民族主義,即使他們與一些文化關聯密切,也只能專政不能包容。
恐怖襲擊的是極端派,不代表所有。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加拿大多元文化主義這個國策?
※法國電影《岳父岳母真難當》裡面那些梗誰能解釋下么?
※為什麼我妹妹(7歲)不看小馬寶莉?但我喜歡?(?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