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時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所謂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征者,上伐下也。——《孟子》

奉辭伐罪曰征。——《書·允征》

挾天子以征四方。——《資治通鑒》

伐,擊也。——《說文》

伐,殺也。——《廣雅》

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左傳·庄公二十九年》

齊師伐我。——《左傳·庄公十年》

從這些例子可見,所謂征一般是宗主攻打藩屬,中央攻打地方,有一種「糾正」的含義。而伐則沒有這一含義,就單純的是擊殺之意,和侵也比較接近。之所以會有題目的疑問,主要是因為我們歷史上的地緣因素,大部分歷史時期里,中央政權都坐鎮於黃河流域,東南達大海,疆域之內都是管轄之內的領域,因此對這兩個地方用兵就是征討,故多見東征、南征。西部瀚漠中諸小國以及東北朝鮮半島多是藩屬,故對這兩者用兵也是征討,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征西。唯獨北方草原從商周以來就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地盤,幾乎從來沒有置於漢族政權統轄之下,因此不能稱其為征討,只能稱其為討伐,故北伐匈奴之說。

北伐最常見的語境其實是在漢族政權被迫南遷時,北方故地被外族佔領,有志之士有心奪回故地,此時向北用兵,即是對外用兵,所以用伐,不用征。

北征不是沒有,世說新語有謝萬北征,杜甫有詩《北征》。一般的,出兵的一方用征沒什麼大問題,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是用伐就要慎重,因為就等於承認了對方的獨立性,或者至少是認為對方不是受王法恩澤的人。而被打的一方希望用伐,用征會表示自己承認自己的被動地位,或者自己確實有錯。

1月13補充,

除了北伐還有別的「伐」

東伐:王聞之,愈益幸平。遂與東伐項王。至彭城,為楚所敗。——《陳涉世家》

南伐:歲己未,世祖南伐至相,召見問計,瑛從容對曰:「漢、唐以還,人君所恃以為國者,法與兵、食三事而已。——《元史列傳八十六隱逸》

西伐:王約五國而西伐秦,不能傷秦,天下且以是輕王而重秦,故王胡不卜交乎?——《戰國策》

這三例,漢伐楚,元伐宋,五國伐秦,都是平等地位的國家,不能用征。

早上一開電腦嚇了一跳,好多贊,謝謝大家。

(應大家反饋,不合適的玩笑就刪掉了^_^)

===================2015年3月5日============

站出來為自己辯護一下,是否是在下「腦補過度」。

題主的問題就是在問:為何常見的「北伐」多於「北征」,並不是簡單的來問「征」和「伐」的區別,拋開問題談問題,弗智也。如果是後者,那麼其實更簡單了,汲古便可得,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諸如此類多矣。


古代戰爭分為討,伐,征,攻。

「用兵之名有四,兩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討,天子自往曰征。」

征是中央的、正統的戰爭。

伐是戰爭的大小之戰,說白了是以大欺小。

討看言字旁,是正義的討伐,一般在討之前都有一番正義言辭滔滔不絕。

「征者,上伐下也」——《孟子》


中國基本古籍庫:北征12876例。北伐9154例。

四庫全書:北征3361例。北伐2876例。

中華經典古籍庫:北征1487。北伐1202。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北征24(先秦兩漢)+212(漢代之後)=236。北伐63(先秦兩漢)+141(漢代之後)=204。

可見,似乎從總的用例看,北征總是比北伐多的。

另外,若是據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之前鄭兄的解釋「北伐最常見的語境其實是在漢族政權被迫南遷時」倒也不一定靠得住了。

當然,以上只是開個玩笑了,這樣的統計其實不一定靠得住的,因為資料庫並不一定能把詞給真正切分出來,而且與某資料庫所收文獻的數目與類型有關。這種辭彙的問題,估計還得分時段、分文本來具體討論,包括對我們今天用語習慣及來源的討論。

只是想說明一點:實際情況有時往往跟我們的「常識」「感覺」不甚相符。


現有的回答都不怎麼準確……

@鄭柏楠 的回答有一定道理,但個人感覺腦補過度。

其實蠻簡單的:

  1. 單純表示征戰時,征和伐基本可通用。
  2. 「北征」並非不存在,詳見 @不系舟客 的回答。
  3. 為什麼我們見到的「征」比較多?因為征的本義是「遠行」,可以強調「遠距離的征戰」。而伐則沒有這個功能。

展開來說。

征和伐區分最明顯的,是春秋。

  1. ,說文解為「正行」,就是正當的遠行之意,用作征戰,表示「遠距離的戰爭」「正義的戰爭」。孟子說:「征之為言正也」,就是指後者。

    那什麼是「正義的戰爭」呢?儒家的定義很簡單,就是有天子之令的戰爭。

    儒家把天子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天子認為誰不義,命令軍隊去攻打它,就叫「征」。所以征在春秋時,又特指「上伐下」,因為只有在「上伐下」的情況下,才存在「正義之戰」。諸侯之間是沒有資格斷定「正義」的

  2. ,說文解為「擊」,就是攻擊。廣義來說,伐可以指一切戰爭。狹義來說,伐有兩種含義:

    一是跟「征」相對,指平等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如《孟子》:「諸侯伐而不討」(這裡的討近似於征,見下文)。

    二是跟「侵」相對,指師出有名、公開宣戰的戰爭。最高票提了《左傳》:「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卻沒有提杜預的註:「伐,聲其罪」。也就是宣布你的罪過,然後攻打你。

    這裡的「聲其罪」跟「征」不是一回事。征,是天子說你不義,你就是不義。而「聲其罪」,是我說你有什麼什麼罪狀,所以我有理由攻打你,我師出有名,可以大張旗鼓,不怕被別人知道。實際上是我不義還是你不義呢,天知道。

  3. 其他

    跟「伐」的區別在於:「伐」側重有正當理由、公開宣戰,有正面色彩;「侵」表示沒有正當理由、沒有公開宣戰的攻擊,帶負面色彩。另外,「侵」本義為「漸進」,多強調進入、攻佔領土,如孔穎達「寢鐘鼓而入其境曰侵」,而伐則沒有這層含義。

    跟「征」相似,指有道伐無道的正義之戰。不同的是,「討」側重於輿論造勢,所以從言。我們說討,一般是強調這種行為的名義正當性和影響力,而非強調戰爭本身。

  4. 結論:

    《春秋》微言大義,對「征」和「伐」的區分具有儒家特色。但這兩個詞在後世常常連用,泛指一切戰爭,它們也基本成了同義詞。大多數場合下,把它們互換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征與伐通用。

但就語境而言,征字更像是以中原出發,鎮壓鬧事的亂臣賊子,收服四方。

而伐還多了一點"討"的意味,討的不僅是領地更是正統。故諸葛丞相之復興漢室,岳武穆之還我河山、鄭成功之反清復明,皆欲恢復中原還都舊京,是以北伐稱之。


有啊,劉邦北征匈奴,漢武帝北征匈奴,朱棣北征蒙古。


桓公北征


東征西討,南渡北伐


東征西討、南下北上


征是對外的侵略戰爭、擴張戰爭,不一定具備正義性,目標往往是外族,有時有以大欺小的含義在裡面。比如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咦),十字軍東征(咦咦),蒙古西征(咦咦咦)。

伐是打著正義旗號的討伐戰,目標往往是同民族、「自己人」,或者是向外民族開戰收復失地。有以小搏大的意思在裡面(也就是說我實力不行,靠站在道德制高點來彌補)。典型的就是武王伐紂,用來討伐暴君;岳飛北伐,收復失地;北伐戰爭,打倒割據勢力。

由於中國地形等原因,對北方的戰略以防禦為主,所以征會有東、西、南,卻很少有北征出現,往往出現的是北伐。

另外好像看到答案里有人提到了杜甫的《北征》,這個我要吐槽一下,這裡的「征」是遠行的意思,和征討沒有關係。


推薦閱讀:

張居正系列之三:正義的言官or媚權打手——七品官胡應嘉與閣老高拱的恩怨怨
史上最著名的五個千古一帝,你最佩服哪一個?
十年前野蠻人血洗鋼鐵業,以史為鑒萬科們何以應對?
永寧寺:亂世硝煙中的微笑 | 一墓一往事
《極簡歐洲史》:從宗教、朝代、政體、語言角度為你捋順一遍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