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李鴻章,打算怎樣打贏甲午戰爭?
難道我大清就真的打不過日本人嗎?!
重陸輕海,把海軍軍費挪向陸軍。
讓袁世凱在朝鮮編練新式陸軍,對待朝鮮王國更懷柔,讓朝鮮一起組建新軍,日本不能上岸軍艦,只要打贏陸戰,日本就無法以戰養戰,拖下去,主動權在清國手裡。兩個都是未開化的農業國,都是砸錢買,誰更能耗誰就贏。日本如果膽大包天敢學英國襲擊海岸港口,斷絕清朝海貿,英國就會來調停。
把日本天皇全家賣作奴隸不知道夠不夠英清貿易損失的百分之一?
劣等民族黃皮猴子打架,敢妨礙洋大人賺銀子就是你的不對了。李鴻章(本人):打不起打不起,求個平手
李鴻章戰前對甲午戰爭勝算的看法:
李鴻章對北洋水師的看法:
葉志超對平壤後路的看法:
葉志超平壤戰前對軍隊情況的報告:
李鴻章在丁汝昌面前對北洋水師的評價:
李鴻章對於定遠鎮遠劣勢的擔憂:
李鴻章對於平壤戰局的看法:
李鴻章對於清軍軍紀導致後勤中斷的看法:
李鴻章警告平壤東北面危機:
李鴻章平壤保衛戰前夕的顧慮:
李鴻章平壤保衛戰前夕給出的建議:
平壤戰後敗退慘烈的原因:
清軍軍火存量狀況:
李鴻章在大東溝戰後對海軍戰略的看法:
丁汝昌的回復:
李鴻章在威海衛失聯後的掙扎:
李鴻章對旅順局勢的擔憂:
李鴻章對威海衛局勢的擔憂:
李中堂教你修工事:
李中堂教你埋地雷:
李中堂教你搭帳篷:
個人感情上加一段,這裡有點凄涼:
開玩笑的說一句,李中堂是大清頭號烏鴉嘴。
不開玩笑的說一句,為什麼自稱裱糊匠,我大概理解了。
很多事情,李鴻章自己也知道的一清二楚,但他毫無辦法,以至於他所擔心的,幾乎全成了事實。
他擔心快船不夠多,可是沒錢買。
他擔心東北可用之兵不過兩萬,還要處處堵口,可是大清著實沒兵用。
他平壤戰前就嚴厲訓斥清軍軍紀問題,可是沒人聽他的。
他每天都在擔憂平壤後路被奪,糧草被斷,可清軍就這麼點人,朝廷的面子又不可能丟下朝鮮不管,朝廷一直在催他進攻漢城,他能拖到大軍駐留平壤已經是極限。
他也知道宋慶調走,旅順空虛,可不調走宋慶拿什麼去填鴨綠江防線。
他也知道威海衛重地,需要認真拱衛。可不調走衛汝成,哪來的援軍救火。三番五次讓部隊做好戰備,部隊卻置若罔聞。
頻繁催促北洋水師出擊,可丁汝昌一心求死,不聽他的。
這不是p社遊戲,你想怎樣就能怎樣。
多調一隻軍隊,花一份銀兩,任免一個官員,都要向上面苦口婆心的解釋。部下呢?又未必聽你的,你說東他偏向西,又有什麼辦法?拆了東牆補西牆,最後滿盤皆輸。
如果提早增兵呢?兵又從哪來,調動誰的部隊,要用什麼理由說服朝廷?
如果收縮防線呢?朝廷的嚴令如何置之不理,朝鮮內政又該怎麼辦?會不會自己還沒開打就被撤職?
我沒有給李鴻章洗地的打算,這個局面既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也是他選擇給滿清效忠的時候就業已註定了的,怨不得別人。
最後給出我自己的方案:
1.整頓淮軍,特別是老淮軍舊部,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整頓,至少也要達到聶士成部的水平。
2.北洋水師需要進行整風,操練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軍紀,最好能抓住把柄罷免方伯謙,殺雞儆猴免除隱患。丁汝昌才華不差,然而過於「人情味」,治軍過寬,總想和稀泥。必須派遣鐵面無私的得力幹員配合,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順帶可以建立應急指揮系統,不要被人糊了主艦就各自為戰。無論是否開戰,北洋水師決不分兵,要麼傾巢而出,要麼守衛港口。
3.朝鮮問題可令袁世凱積極主動,反正早晚要開戰,不如先嚇唬日本人(最後甩鍋給袁大頭就行了)。日軍若增兵,則不可輕易戀戰,必須在日軍切斷歸路之前把鎮壓東學黨的清軍撤到安全的位置。
4.軍械購置必須趁早,開戰了什麼都買不到了,也來不及送。沒錢就想辦法,能挪用的都先挪用,坑蒙拐騙借搶,反正熬過這一關再說,這一點李中堂一肚子壞水肯定有的是辦法。
5.各口岸戰備物資必須及時補充,就是把家產變賣也要摳出這點錢來,北洋的開花炮彈,旅順炮台的軍械彈藥,必須補齊。
在這之後,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了,外交是不要指望了,在分出勝負之前,所有外交都是狗屁。
戰爭是政治上的延續,就中國現代化進程而言,甲午戰敗是一件大好事。在中國近代史上,有時候打了勝仗比打了敗仗還麻煩,僧格林沁在大沽口一度打得英法聯軍頭破血流,結果沒幾天英法聯軍就火燒圓明園。我大清前腳挫敗義大利強租三門灣,後腳老佛爺就以為足以挑戰列強、宣戰十一國……
甲午戰爭的慘敗,促使中國人從政治到思想對自我進行全面檢討,由此才有一系列政治改革,1895年實際上也就成為中國近百年思想激進化的起點。於改良派而言,大清不敗不知道改革,於革命黨而言,大清不敗天下人不知道大清無藥可救!
所以甲午戰爭必須要敗,不敗不足以對大清內部政治產生衝擊;同時也不能大敗,避免對大清傷筋動骨。李鴻章算盤其實打得很好,避戰保船,請求洋大人調和、牽制日本,紙老虎畢竟打不過餓狼。只是陸軍敗得太快,連帶著連北洋艦隊都丟得乾乾淨淨。底牌都沒了,也就沒什麼可打的了。所以只要陸軍不要一觸即潰,將戰場維持在朝鮮境內,只要打個一年半載,那麼形勢就有挽回的餘地。
前期敗仗的鍋可以讓翁同龢、張謇等政敵來背,不是喜歡當主戰派嘛!我李鴻章自愧不如、你們另請高明。接下來不管是吳大澂還是劉坤一當主帥,湘軍上戰場的結果只可能比淮軍更慘。等到朝鮮丟得差不多了,清流名聲也掃地了,自己再出來收拾殘局。既消滅了政敵,又達到了目的,一舉兩得。
陸戰不潰,海軍就能安安穩穩躲在威海衛裝孫子,唬唬人還是可以的。陸戰不潰,就能與日本形成消耗戰,打不下去就趁勢議和。陸戰不潰,就能滿世界找洋大人請求幫忙調和,尤其是干涉日本還遼的那三家:俄國、德國、法國,必要時把朝鮮丟出去,讓日本跟這三家啃骨頭吧。這種條件下籤訂的和約,條件參考日俄朴茨茅斯和約吧。
只要中日雙方有明白人,明白對方都不是好惹的,接下來就不會死磕。接下來可以讓輿論拚命渲染俄國威脅論,越誇張越好,主張中日同盟、對抗俄國。英國會很樂意中國與日本結盟對抗俄國南下,德國也樂意俄國將主要力量投向遠東,再利用朝鮮忽悠美國進來,形成遠東均勢。只要將製造出俄國這麼一個共同的敵人,那麼中日英三國同盟就有可能實現。接下來就好辦了,以日為師、向日學習,以日本聯合艦隊為核心,組建中日聯合艦隊,以北洋陸軍為核心,組建三十到五十個日式師團。不管是南下還是北上,對白皮而言,妥妥的黃禍臨頭。
那麼接下來就好辦了,大清沒有了戊戌變法了,也就沒了戊戌政變,沒了戊戌政變,也就沒有己亥建儲,沒有己亥建儲,也就沒有義和團,沒有義和團也就沒有辛丑條約。沒有《馬關條約》與《辛丑條約》的巨額財政包袱,大清的改革會順利得多,最終成長為新帝國主義分子。在殘酷的一戰之後,鎮遠艦一聲炮響,革命群眾衝進了紫禁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別說是我們,你把現在的頂級糊裱匠普大帝送過去都沒用。
近代日本的崛起其實是靠三場戰爭完成的:
甲午戰爭,拿到了朝鮮與台灣兩個通向中國大陸的戰略跳板,更通過清政府的天量賠款完成了國家貨幣從銀本位向金本位制的轉換,建立了現代意義上的貨幣體系;
日俄戰爭,雖然沒從俄國人手中拿到什麼實際利益,但藉此廢除了此前和西方列強簽署的各個不平等條約,讓日本正式步入了列強的行列;
第一次世界大戰,除了眾所周知的攫取了德國在中國的利益之外,和美國類似,日本也獲得了來自歐洲的各類軍用品訂單,從而發了一大筆戰爭財。而三場戰爭中,起碼有兩場都是在英國的操持之下進行的。
1894年7月17日,日、英簽署《英日通商條約》,8天以後的7月25日,以豐島海戰為標準,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而戰前日本發行的戰爭公債,大多數都由英格蘭銀行購買。
很顯然,在戰爭爆發之前英國就早已站到了日本一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李鴻章寄希望於英國等國的「調停」實在是有些一廂情願,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日艦擊沉英國貨船「高升」號,英國政府卻睜一眼閉一眼。而戰後按照英格蘭銀行的要求,日本作為戰勝國,更迫使清王朝必須將所有的賠款全部摺合為英鎊,存入英格蘭銀行生息。而與此同時,英國也意識到了如果仍由日本借甲午戰勝取得中國遼東地區,日本將獲得自己可以控制的資源產地,屆時英國將無法繼續節制日本。於是在「三國(法、德、俄)干涉還遼」事件中,英國明確表示「英國對日本抱有最誠篤之友情,同時也不能不考慮本國的利益。因此不能應日本之請而援助日本。」由此迫使日本吐出了遼東地區,也讓她第一次感覺到了西方列強對自己的挾制。1904年的日俄戰爭則是歷史的再次重演。1902年,日本與英國簽署了《英日同盟》,其中的條款直接針對俄國。英國依舊是日本戰爭債券最大的買主(日本軍費的46%來自英國貸款和在英國發行公債)。
戰爭爆發後馳援俄遠東艦隊的波羅的海艦隊,一路所經的港口大部分都在英國的控制之下,而這些港口無一例外均拒絕俄國艦隊停靠補給,結果搞得俄國人狼狽不堪。而隨著俄國的戰敗,英國在其他方面和俄國的爭端中,自然就能輕鬆不少。在此之後,日本再一次有了吞併中國東北地區的徵兆,而英國也一如既往的迫使日本人簽署了《朴茨茅斯條約》。
至此,英國這個老牌NO. 1也開始逐步步入了「黃昏」階段,她對世界局勢的控制能力開始急劇減弱,到一戰時期,英國和日本之間的關係已經更像是一種「討價還價」的合作關係。
1921年,《英日同盟》正式宣告作廢,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突出美國地位的《四國條約》。這之後由英、法把持的國聯對日本發動「9·18」事變佔領中國東三省也只能聽之任之,而東北的資源使得日本進一步減弱了對英、法的依賴程度。
但是日本的代理人角色並未因此結束,只不過顧主換成了——美國。
日本是條惡犬,而且後面站著彪形大漢的主人。別說清朝的實力很難贏得勝利,即使贏得了也不過是又一場中法戰爭。歷史上李大人的水平也就比其他兩督高而已,這裡指的是劉坤一和張之洞。當然翁同龢這種雜魚下限有點低。甲午打的那麼糟糕,除了朝廷掣肘外,你看看李鴻章都是和些什麼人參謀軍議的。有點水平的也就是張佩綸,其他像他外甥侄子什麼的,放在國內也許能對付下軍閥,放在國外這幫子「軍師」也是被人吊打的貨色。更奇葩的事,在旅順這個分基地又建船塢又建兵工廠,喂,威海衛呢?你怎麼不早點搞船塢啊?就算軍力對等或者略超日軍,只要一開戰北洋必輸。
如果能假設的話,李鴻章親自去合肥,請出他的老鄉劉銘傳,以劉銘傳為遼事總帥。其次,溝通三督,讓張之洞幫著和清流黨人調節一下。當時也唯有張之洞有這個能力,他既是清流也算半個後黨。萬一李秉衡依舊巡撫山東,作為他的老上級張之洞能幫著施壓一下。
之後與劉坤一和解,李鴻章這人以前做的不地道事很多。國難當頭,和湘軍的鬥爭應該先暫停。以後面劉坤一的作為這個事必然能成的。讓劉坤一統帥關內援軍北上。然後接收南洋水師。當年甲午要開戰了,劉坤一把他的南洋水師送到李鴻章嘴巴他都嫌棄。(還有當年船政自造的裝甲艦,李鴻章也各種嫌棄,最後逼著船政半賣半送。海戰中表現還不錯。實際就是李鴻章自個不想掏錢。)南洋水師沒落,李鴻章的責任很大。嘴巴里說著幫南洋造艦,南洋籌的款子和軍艦都跑去北洋了。之後海戰失敗了,又想到南洋水師,人家已經不鳥他了。其次將江南廠的速射炮早些裝到北洋。李大人就別小氣你那錢包了。
兩廣總督沒的說,自己家裡人嘛。將兩廣的水師調去北洋。
這樣合三個水師在威海,以丁汝昌為海軍總帥。同時兼任威海岸防陸軍 北洋機器局 旅順要塞的總帥。旅順就不說了,就他外甥督的北洋機器局,那槽點不是一般多。威海衛防守失敗,海軍 威海衛岸防部隊 巡撫 三方掣肘才導致那麼糟糕的。
最後戰端要開始前一定要軍購,買不來軍艦,那就買速射炮和開花彈。國家不撥款,那打開李大人你自個的錢袋子吧。李家後來買的通商銀行的股票就有七十萬兩。而一門十二生的速射炮才1萬多兩,一發十二生的榴彈才30來兩。也就是說就算李鴻章他沒別的浮財了,靠著買通商銀行股票的那些錢就可以買40門十二生速射炮並每炮配足一個基數的開花彈。有這些炮,合上江南廠自己造的十二生速射炮那就有50多門。甲午海戰不一定能贏,但至少可以和日軍互洗甲板。
海戰前將跑的快南洋和廣東水師薄皮炮灰船加上北洋的那幾條快船組隊,對付一游。其他的組成中堅,和日軍主力互洗甲板。陸軍是沒可能贏的,甲午能指望的也就是海軍能互爆日本艦隊了。
現在的人對歷史細究不深,愛從某些個節點上的事來推斷某些人的才能。我想說的是晚晴的名臣里也許就曾剃頭算是名臣,李鴻章等人也就比張之洞這些稍好而已。就張之洞等人水平實際挺糟糕的。整個洋務晚清花了很多錢,比日本多的多,可成果乏乏。除了各種掣肘外,這些洋務大臣能力比較低下也是很大原因。可悲的是,就這麼些雜魚竟然是當時中國的人傑。
你搞錯了一個概念,甲午不是中國和日本打,是淮軍和日本打。其實,淮軍也不想打
李鴻章: 臣妾做不到啊
對打不贏
自立門戶 退出清政府
推薦閱讀:
※清朝滅亡後格格們去了哪裡 又嫁給了什麼人
※別再被清宮戲騙了,這才是大清京城真實景象!
※他兩次背叛明朝, 引清軍入關, 今墳墓卻在加拿大
※明朝人寫了一本書,清朝將之禁毀,日本卻如獲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