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武士究竟是怎樣的?


推薦一本書——新渡戶稻造《武士道》。一本很短小精悍的書,其中對武士的剖析可謂入情入理。作者列舉並討論的武士道法則主要是以下幾條:1.——敢作敢當、堅忍不拔的精神;2.——側隱之心;3.;4.;5.名譽;6.忠義;7.克已

下面摘取一些書中的片段:

武士道在字義上意味著武士在其職業上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須遵守之道。用一句話來說,即「武士的訓條」,也就是隨著武士階層的身分而來的義務。

在戰鬥中要堂堂正正!在野蠻人和類似兒童的這種原始意識中,存在著極其豐富的道德萌芽。這難道不是一切文武之德的根本嗎?

佛教給予武士道以平靜地聽憑命運的意識,對不可避免的事情恬靜地服從,面臨危險和災禍像禁欲主義者那樣沉著,卑生而親死的心境。

由神道的教義所刻骨銘心的對主君的忠誠、對祖先的尊敬以及對父母的孝行,是其他任何宗教所沒有教導過的東西,靠這些對武士的傲慢性格賦與了服從性。

孔孟的書是青少年的主要教科書,是成年人之間討論問題的最高權威,不過,只是了解這些聖賢的古籍,還不會受到崇高的尊敬。有一個俚諺譏笑那些僅僅在理智上懂得孔子的人是「讀了論語而不知論語」。

義,是武士準則中最嚴格的教誨。再也沒有比卑劣的舉動和狡詐的行為更為武士所厭忌的了。

勇氣,除非是見義而為,否則在道德上就幾乎沒有價值。

就武士而言,仁愛並非盲目的衝動,而是適當地考慮到了正義的仁愛,而且並不僅僅是某種心理狀態,而是在其背後擁有生殺予奪之權的仁愛。

如果禮貌只不過是害怕有損良好的風度時,那就是微不足道的德行了。與此相反,真正的禮貌應是對他人的情感的同情性關懷的外在表現。

禮對我們所要求的是,與哭泣者共哭泣,與喜悅者同喜悅。

沒有信實和誠實,禮儀便是一場鬧劇和演戲。

武士重然諾,其諾言一般並不憑簽訂證書而履行。認為簽訂證書與他的品位不相稱。

名譽的意識包含著人格的尊嚴及對價值的明確的自覺。

武士道並不要求我們的良心成為主君的奴隸。

當臣子同君主意見有分歧時,他所採取的忠義之道,就要像臣事李爾王的肯特那樣,用盡各種手段來匡正君主的錯誤。當未被接受時,就讓主君隨意處置自己。這時,武士通常採取的辦法,就是濺自己的血來表明諫言的忠誠,以此作為對主君的明智和良心的最後申訴。把生命看作是臣事主君的手段,而其理想則放在名譽上面。因此,武士的全部教育和訓練就是以此為基礎來進行的。

武士道是非經濟性的。它以貧困而自豪。

武士在面部流露出感情,被認為不是男子漢大丈夫。

在日本朋友處於最深重的痛苦中去訪問他時,他會帶著紅眼圈、濡濕的面頰,卻仍然和通常一樣,面泛笑容來迎接你。

既然把切腹當作一件榮譽的事,自然對它的濫用就產生了不小的誘惑。

對真正的武士說來,急於赴死或以死求媚同樣是卑怯的。

武士道正象對刀的正當使用看得至大且重一樣,認為濫用它是不對的,而且憎惡濫用。在不適當的場合揮刀的人,是懦夫,是吹牛大王。穩重篤實的人知道應當用劍的正確時刻,而這樣的時刻卻是極少碰到的。

另外,附上幾部我認為最好的武士電影:小林正樹的《切腹》、《奪命劍》,山田洋次的《隱劍鬼爪》、《黃昏的清兵衛》,黑土三男的《蟬時雨》。這些片好在並未過分渲染武士的勇武殺伐,而是在說武士的精神是多麼忠貞、高貴,實在令人泣下。


和傳統的士大夫差不多,區別是武士除了要讀書之外,還要會砍人。還有武士是世襲的。


武士原來只是一種職業與一般士兵差不多,社會地位不高,自從平治之亂後武士的地位大幅提高,隨著武士首腦平清盛就任太政大臣,武士已經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階層。跟著進行的源平之戰、消滅藤原氏勢力的戰爭使武士已經凌駕於公家與舊權臣之上,武士首腦源賴朝被封為征夷大將軍後武士已經壓倒了皇室,天皇仰幕府鼻息,皇位繼承權操縱在幕府手裡。 而一般的武士則受雇於主君,每月由主君發給俸祿而不用從事生產,因此地位高於農民與商人。到了戰國末期,猴子的《繳刀令》頒布後,明確除武士外不能佩刀,武士不能生產,使武士階層徹底變成了貴族,只能受人供養,也埋下了日後的禍根。這段時期可以說是武士的黃金時代。 明治維新後,因為奉還版籍的緣故,中央一下子要養活眾多的武士,這可是巨大的負擔,不得不採取了「買斷」的辦法。不服的武士發動了日本的最後一次內戰「西南戰爭」,政府戰勝後武士的末日來臨了。禍根終於被引發了,由於武士已經成為了寄生蟲,他們根本不會經商、種地,政府給他們的買斷金被他們揮霍一空,於是日本各地隨處可見破產的武士。(山本五十六的父親就是這些破產武士中的一員)當然隨著經濟的破產,社會地位就大幅下降,當時甚至「武士」一詞成為嘲諷某人的意思。「武士」這一曾經無比榮耀的詞終於退出了歷史舞台。


推薦閱讀:

何謂「貴種」?——小談「武家棟樑」
毘沙門堂 | 櫻與山河入夢來
文史宴:不知道這些,《妖貓傳》就白看了!(無劇透)
平清盛是白河天皇的兒子嗎?

TAG:日本文化 | 人文abc | 武士道 | 日本歷史 | 日本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