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否有生了病之後只看中醫,不看西醫、不吃西藥的人存在?

真亂,有趣!

國醫的名詞和邏輯,與現代醫學根本兩碼事,沒必要放在一起說。

怎麼會這樣?舉例說明,說一個「腎」字「吧

《說文》腎,水藏也。《釋名》腎,引也。腎屬水,主引水氣,灌注諸脈也。

所以中醫這個腎字和現代醫學指的那對腰子根本就是兩回事,倒是和循環系統和淋巴系統里體液的產生和維持的機制比較貼合。所以說,在現代醫學引入中國的一開始就製造了混亂。放在一起說,本來就是雞同鴨講。

想起小瀋陽說的那句話,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好心相勸:多讀書,勤思考,少抬杠。


。這個問題沒什麼門檻

。。。我除了照片子不會看西醫的

從小就是藥罐子,家裡認識一個很厲害的中醫

以前受傷沒有中醫我的膝蓋現在還彎不過九十度(沒錯這就是省醫院醫生的原話)


該用中醫的就中醫,該西醫的就西醫,這有衝突嗎?骨頭斷了,要拔牙齒,顯然西醫。長年的頭疼腿疼,體質不好,慢性疾病等,中醫更拿手。至於感冒,身上癢這些,中醫西醫都能治,為什麼一定要對立起來呢


不要把中西醫對立起來,西醫的優點是可複製性,其實科學的特點就是可複製性,它是包容的,中醫有很多知識,不能像樓上一些人那樣神話,很多自認為懂中醫的都有個人英雄主義傾向還加點民族主義情緒,還有很多想當神棍。要把他們可複製化,拉下神壇,科學化。


我養生,幾乎不生病。


從來不用中藥,醫生如果給我開,我都拒絕。


回答你一下 為什麼要有這種論證 我感冒了去中醫店(原因是熟人 幫我調理身體所以感冒也就去了)給我打得針啊 人家還是老中醫啊 當然還開了一些中藥


沒有,就是再高明的中醫有時也會選擇西藥,當然,也有大批西藥選用中醫、中藥。你骨折了難道用中藥嗎?


就是因為中醫被小看了,才會有提問者想法,這也是近些年來政府扶中醫的原因—中醫被西化了


慢性支氣管炎每次發作,醫生都給開的中成藥咳特靈,效果很好。比之前吃的阿莫西林好多了


西醫儀器設備對病情的診斷極其準確,但是西醫對於包括癌症,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治標不治本,沒有去根的辦法,中醫結合西醫診斷情況,對症下藥,辨證施治,還是能治本,前提是遇到一個水平較高的中醫!


日常看病只用中醫的人依舊多啊,不過多集中於鄉鎮縣級別,城市應該沒多少人這樣干。此外從古至今聽過的病名他們會用中醫,但不太了解的新病與外科可以解決的病還是會看西醫的。


急性病看西醫慢性病看中醫,外傷看西醫內感看中醫,小的急性病比如感冒這種也看中醫比較好,但關鍵問題是中醫中庸醫佔了99%以上,即使是三甲醫院的主任教授什麼的,中醫太難學了,還是西醫簡單明了,所以我寧可自己找書也不願意看中醫


這樣的人其實不少,建議沒事兒盡量少吃藥,不管是西還是中,都有毒。非要吃,還是找靠譜點兒的老中醫和藥店,治治未病吧


現代醫學多藉助醫療器械,傳統中醫自然不行了


在延安時,由於環境條件惡劣,毛澤東曾患風濕性關節炎,發作時往往痛得連胳膊都抬不起來吃了不少西藥,仍不見效一次,開明紳士名中醫李鼎銘到楊家嶺
來看望毛澤東他為毛澤東切脈之後,很自信地說,吃四服中藥就可以好了那時,中西醫之間矛盾尖銳,毛澤東身邊的醫生都是西醫,他們不同意毛澤東服用中藥

毛澤東則力排眾議,堅持把李鼎銘開的四服中藥吃了下去吃完後,疼痛果然消失,胳膊活動自如了這更使毛澤東認識到中醫藥的神奇功效毛澤東又介紹李鼎銘
為八路軍的幹部戰士治病很快,中醫中藥成了八路軍必不可少的醫療方式不久,李鼎銘還為八路軍培養了一批中醫,他們活躍在各個部隊。

---------------

不寫網址了(不準寫吧。。。???——試試——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3_03/31/23718183_0.shtml?_from_ralated),搜索一下就知道是鳳凰網新聞——而且是黨史博覽。。。。

1954年毛澤東:中國6億人的健康靠中醫不是靠西醫


2013年03月31日 10:35

來源:黨史博覽 作者:游和平


我就是盡量不吃藥,非要吃藥的話,就吃點經典的中藥。

但是大病的話,還是遵醫囑吧!高血壓這種病,年輕的話,調節飲食,鍛煉身體就能好。

如果年老的話,還是遵醫囑吧,找個好大夫,別被庸醫騙了。


有,我就是,我每次發燒,我媽都給我號脈,然後煎一付葯,怒睡一覺,出一身汗,一兩天就好了。如果是說大病的話,額。。。比發燒更重的病還沒生過,只有一次練球差點把韌帶撕斷了進過一次骨傷科...


推薦閱讀:

在日本讀物理是什麼體驗?
如何提出一個好的自然科學類問題?
是什麼動力給了你選擇自然科學這條路?
酷站推薦 - llnl.gov - 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
一個人在極寒之中,斷了補給,慢慢凍死的過程是怎樣的?

TAG:中醫 | 自然科學 | 醫學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