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沒有世界級品牌?

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四大商行CCTV是行政壟斷,咱們不考慮,除此之外,那華為聯想海爾百度騰訊阿里巴巴距世界級品牌還有多遠?為什麼中國沒有三星索尼HTC黑莓蘋果賓士寶馬蘭博基尼邁巴赫,沒有Dior,Chanel,Hermes?


(以下是樓主修改問題之前的回答,可能和現在修改後的提問有差別)

因為樓主的問題集中於奢侈豪華品牌,沒涉及到大眾市場型或科技類品牌,那我就這種奢侈豪華品牌進行簡單的回答吧。觀點不正,請多指教。

奢侈豪華品牌品牌一般來說需要三個促成因素:

1.上層或貴族文化。歐洲奢侈品牌,要麼是皇室專用,要麼擁有多少年的貴族消費習慣。中國近現代是有封建貴族,但那剛好是個沒落的時代,後來中國也沒誕生過過擁有獨立消費文化的上流社會。這種文化可以脫胎於貴族消費文化,但可惜中國沒能產生而是被西化風格所代替。

2.現代企業品牌管理的洗禮。原先的貴族化的小眾品牌,被企業家包裝予以現代商業化運作,脫胎成為大眾市場上的奢侈品牌,成為具備「完善營運體系」的現代企業。中國現在還是壟斷經濟佔主流,滋生奢侈豪華品牌的經濟土壤(主要是管理人才和周邊資源)比較薄弱,只能說具備了非常非常基礎的條件。

3.強大的國家經濟輸出能力。中國歷史上的強盛時期,經濟的強大,瓷器及絲綢的輸出,如果能伴隨著政治和經濟上的征服,那是個有機會形成世界性奢侈豪華品牌的時代。而現在,至少目前,顯然不是。今後有可能嗎?要看中國最終是成為經濟超級大國(如美國),還是經濟沒落帝國了(如日本)。


品牌背後的支撐是商業文化,商業文化蘊涵並與商業模式交織。商業模式包含業務模式和組織模式。

我們有一流的業務模式和一流的組織模式,但似乎缺乏一流的人文環境。可以做到強大,如華為、中興;但是能多長久還不確知。

品牌成長需要時間,也需要一個一流的內部環境。


其實這些品牌得一碼歸一碼,原因各不相同

Dior, Chanel,Hermes時尚品牌的缺乏,這是底蘊問題,文化向心力問題,義大利,法國這些地方出時尚名牌是文化當後台的,不然新加坡為什麼沒有,台灣為什麼沒有,韓國為什麼也沒有?衣服穿誰的都是穿,但是穿有底蘊的牌子為的是背後的氣質與態度。至於暴發戶為什麼瘋搶,那也是在高端社會認可了這些品牌以後他們來附庸罷了。中國時裝才發展了多少年?我們又不是真的繼承了「5000年光榮傳統」在說話,今天的中國社會時尚是推翻了中國傳統全面按照西方社會來的,自然只能尾隨人家。

沒有賓士寶馬蘭博基尼個人覺得是功力不夠,這說開去就大了,不熟悉汽車製造,不胡說了。

至於IT, 發展時間尚短,其實已經可以看到中國在發力了,華為遍地開花是事實,騰訊的WeChat(微信)在海外一些國家已經在Top 10 App Store下載行列了,Oppo在東南亞很多國家都上架很多年了,自有一批消費者,拭目以待吧。


劉春雄 寫過三篇關於品牌反定位的博客,我覺得應該是這個問題的答案的一部分。

品牌反定位(1):品牌與「段子」

http://www.cmmo.cn/home.php?mod=spaceuid=87056do=blogid=389171

每個人出生時,都不是一無所有,而是帶著某種光環和包袱;每個品牌誕生時,都不是從零起步,而是已經被反定位了。

品牌反定位(2)

http://www.cmmo.cn/home.php?mod=spaceuid=87056do=blogid=390590

中國品牌進入世界頂級品牌排行榜,前提是世界對中國國家和中國國民的認同。

品牌反定位(3):品牌與血酬定律

http://www.cmmo.cn/home.php?mod=spaceuid=87056do=blogid=392398


中國大陸私營企業在1990年代才取得名正言順的合法地位。距今不過20來年罷了。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孕育出世界級品牌,那才怪了。


樓主這條是一個偽命題。

你知道嗎?在美國,2015年第二季,中興手機剛剛打敗了HTC登上全美銷量榜第四位。

點擊查看原圖

還有華為在歐州的攻勢,在英國市場的熱潮。

如果你認為HTC是一個「世界級品牌」,那中興、華為無疑也是一個「世界級品牌」。

國產品牌更值得國人的關注,國人的支持,而不是整天問為什麼沒有「世界級品牌」,因為「世界級品牌」就在你的身邊。


真像只有一個,到底什麼是品牌?沒有幾個人搞清楚,而所有的營銷手段都在為一個核心真像服務,想想看,如果沒有核心真像的營銷,都只是為營銷而營銷的盲目行為。

一個名稱是品牌嗎?一個LOGO是品牌嗎?有很多員工就是品牌嗎?都不是。

品牌的真相是:品牌是教育消費者的『』聖地『』,是營造一個可以實現渴望的精神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產品、服務、營銷都只是在建立一座橋,一座讓消費者通往她所嚮往的『』精神世界『』!


眼光不長,政治實力過大,


一個政治品牌的成熟首先需要一個獨樹一幟的定位,有了這個定位才能獲得相應目標選民的支持,然後需要一以貫之地提出與這個定位主張所一致的落地政策。前文已經提到特朗普的定位就是「顛覆」,顛覆近三十年來美國所實行的內外政策。

30年來,美國始終以世界警察的角色發揮作用,尤其是前蘇聯解體自己一超獨大之後,就更是如此。本來,在美國的文化中充滿著「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基因與傳統,但由於被冷戰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其行為已經大大超出了自身利益的範圍,隨意發動侵略戰爭、並不討好的到處干涉別國內政、到處尋找敵人等等,雖然這些霸道的做法都充斥著社會精英們和財閥們的利益,如軍火大亨、傳媒大亨、互聯網巨頭、金融界精英等。但往往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其目標追求大相徑庭。這種世界警察的角色留給美國普通民眾的是各種戰爭創傷、恐怖主義、社會秩序混亂、種族主義、失業、生活水平下降、前途莫測等。

尤其是當美國的民眾看到中國的快速發展之後,此消彼長令美國民眾非常不滿,這也是中國總是成為各黨在競選中攻擊的對象,但以往對中國的攻擊只能圖一時之快,並沒有阻止中國的快速成長,但這一點也令美國人羨慕嫉妒恨,選民發現被騙了,發現美國正在所謂的政治正確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向衰落,於是把怨氣發在實行多年的「政治正確」上。

如今,美國人開始普遍懷疑自己的政治體制是否還是最好的制度,開始反思美國的未來究竟在哪裡,由此,特朗普採用「顛覆」式的競選價值主張,將本來處於政治邊緣化主張的「孤立主義」,推進到了美國社會的主流認同,這一差異化的競選戰略,既是美國社會主流深藏內心的潛在訴求,由與希拉里形成了鮮明的對立,正好是品牌競爭的最佳定位戰略:既契合了占選民多數的中下級階層的內心訴求,又與對手涇渭分明。

特朗普的落地政策就是國內的民粹主義者,「主張美國國內事務優先。」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他必然是敏銳地嗅到了美國社會的孤立主義情緒,根據商業倫理,堅持美國盟友在搭美國的便車,認為美國沒義務為盟友或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服務,要求他的歐洲盟友按照協定拿出國民生產總值的2%作為國防開支,要求日本、韓國等也要做自我防務,美國不再負擔。同時認為中國比美國賺得更多是「不公平」,美國在打仗、中國靠搭便車在賺錢。國內的政策則是增加就業、吸引製造業回國、打擊非法移民以提高現有人口的就業率、限制危險的移民等等,都是從美國的利益出發提出的政策主張。對外提出外交政策應以國家利益為依據,不反對貿易自由,但強調公平,這些都是現實主義原則的體現。而現實主義也是美國人最普遍的價值觀之一。

總之,特朗普政治品牌的定位主張,及其與此一致的政策措施雖然受到了國內外媒體和傳統勢力(他們多年來左右著美國)的廣泛批評,但這是美國選民們想要的。這樣一個正確的品牌定位戰略,正是特朗普團隊的高明之處,他們發現了正統所不能發現的市場秘密,這充分體現了一個成功商人的商業邏輯,成為將特朗普送上總統寶座的必殺計,也再次說明了品牌定位在商業競爭中的決定性力量,展現了品牌定位戰略的魅力。


中國的社會保障不夠,人太焦慮沒有安全感,導致所有的人都急功近利,落袋為安。而品牌是一種投資,你今天投10萬明天投10萬不見得後天就會有產出,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人都不想冒這個險去創造一個品牌,這是大環境。另一方面在中國搞定關係給點回扣賺錢非常容易非常快,沒有人願意去用心經營品牌,老闆都是往上看(領導、政府)而不是往下看(最終用戶)。第三是中國的老闆通常都是做關係、BD、商務出身,少數技術派,真正做營銷、品牌出身的人極少,人都有盲點。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的廣告總給人感覺「差點意思」?
大媽怒懟Cos女:這場1200塊錢的營銷陰謀,價值120萬?
內容營銷的「羅爾話術」
你用盡了洪荒之力,為什麼還沒有解決消費者痛點問題

TAG:市場營銷 | 品牌營銷 | 品牌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