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小眾黏土動畫電影《瑪麗和馬克思》?

適合成人的黏土動畫電影


謝不邀

實在是太巧了,因為我昨天剛看完這部電影。

慚愧的說,我一直以為這部電影是英國電影(沒注意聽口音,而英國的黏土動畫確實做得好)。

直到開場數十分鐘我意識到主角是澳大利亞人之後我才意識到,OMG,什麼時候澳大利亞的黏土動畫卻做的這麼好了

如何評價呢?這個電影看了之後我久久不能平息。

作為一向不討巧的黏土動畫

一直以來更多都是娛樂型,喜劇型的居多,如《小雞快跑》《無敵掌門狗》《機器雞》,小孩子愛看,大人看著也樂呵。

一旦被打上了兒童向的標籤,電影再想折騰點內涵深度就較為困難了。

《瑪利與馬克思》的局面就是如此尷尬

小孩子看不懂,大人覺得畫面丑。

可是仔細耐心的看下去,那麼你則會發現,這部電影,它就像夾了酒心的一顆巧克力硬糖

一口上去覺得是甜,內部其實都是酒的苦澀,再細細一品,則才是香醇可口。

其實我並不喜歡黏土動畫因為對於我來說,畫風實在是太丑了,而《瑪麗與馬克思》則更是黏土動畫中,比較丑的那一類。如果真的要說是什麼堅持的讓我看完,那麼答案就只有一個詞

視角

孩子與傻子

如果他們有著更多的發聲機會,那麼他們對於這個無可奈何又光怪陸離的世界,是如何看待的?又是如何思考的?

不論是黃色的澳洲小鎮,還是灰黑的紐約都市。在單純之人的眼中,許多苦難與挫折,都顯得多了些許隱形化的殘忍。

瑪利與馬克思都有不幸的童年,不被人理解的境遇,都對這個世界有著奇思妙想的看法,也都有著孤單寂寞的成長。

幸運的是,他們找到了彼此。

並以這樣原始質樸的通信方式,度過了各自的大部分人生。

我不喜歡過度解讀電影里的社會映射與人文反思,哪怕這正是導演的意圖,於我而言,電影本身足以是一個溫馨的故事。

它關於兩個孤單不被理解之人的相互取暖

它關於孩童對待世界的純真幻想

它關於邊緣化人群對待世界的無奈

最重要的是

它關於著

在這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大時代里

還有著這樣兩個善良,單純,質樸的人,在用真心真意經營著這麼一段二十多年的珍貴友誼。

每一個瑪利,何嘗不想遇見自己的馬克思

每一個馬克思,又何嘗不想擁有自己的瑪利

即使不論這段友誼在外人看來多麼荒誕,亦或是多麼微不足道

《瑪利與馬克思》有著極其強大的風格化筆觸在描述整個電影故事。

細膩,溫柔,善良,黑色幽默,奇思妙想等等等等等

這些都是導演的筆觸,整部電影就像是導演寫給觀眾的一封信,用旁白內斂的聲音娓娓道來,看完整個電影,似乎也陪著主角們度過了一生。

很多人說電影是深刻的(出自《龍斌大話電影》),誠然如此,但除了刺痛觀眾以外,我同樣覺得,電影她也在安撫著觀眾。

因為不管他們生活中有各種挫折和災難

當瑪利的小雞撿起那團廢棄的信紙之時

我們難道不覺得

瑪利遇到馬克思

這就是最美好的幸福嗎?


樸實的畫面,逐幀的細膩,情節緩緩而近,味道慢慢滲出。「年輕時我想變成任何人,除了我自己」。瑪麗和馬克思像世間大多數人一樣,都是不完美的,陌生人相遇的新鮮和寄託,讓他們彼此期待對方的完美,或者說,想要共同營造一份完美的相遇。馬克思原諒了瑪麗的背叛,瑪麗最終沒有成為馬克思(瑪麗不能融入人群,馬克思則對人群、社交恐懼)。我想這種相遇、互相影響是好的,至少從對人生的現實感受上看來。友情,是尋找另一個自己,只有自己能理解自己的孤獨,原諒自己的神經質,向自己敞開心扉比向他人敞開要容易很多。當你想做回自己的時候,人生才真正開始。


這個好評如潮,情感真摯,一經播放就造成當年動畫界轟動的電影,你說是小眾電影?


是年初的時候看的,寒假窩在床上看了好多遍。很多遍。

看完第一遍之後百度了一下,不太理解有的人說看哭了。

東西看多了就會發現很多細節。

最後真的看哭了。


推薦閱讀:

影評人眼中 2011 年度最實至名歸的三部中國電影是什麼?
陳柏霖演出《假如王子睡著了》 你沒看過的暖男另一面

TAG:電影 | 電影推薦 | 瑪麗和馬克思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