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闢謠]國產機油品質到底如何?

看了一個關於國產機油的文章,我完全不懂,求業內人士指導,這篇文章說的是不是完全正確(數據方面是否準確),謝謝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Q0MDIwMQ==mid=2650999164idx=4sn=8dc5873442b6019b74f59dedc3b82948scene=2srcid=0912nqrtoMQ0lVrQx9cGeT6e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尿了一堆,結論是會導致活塞環黏著導致燒機油。第一不懂機油,第二不懂機油的作用,第三不懂活塞環。總結來說,這是我帶過的最差的一屆公關。


滿大街的殼牌美孚嘉實多都是國產機油,還是低端的也沒見誰車壞了……這樣回答是不是很缺心眼?


作為一名老司機,在機油行業滾打了十幾年,對整個機油的品質還是有所了解的。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機油生產的的發展:實際上機油的發展是隨著內燃機的不斷改良,而不斷的更新,機油是為了更好的讓內燃機工作。

在工業發展中: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的發明為基礎,代表了機器可以代替人力完成必要的生產任務;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流水線的產生為基礎,代表了一種新型的高效的生產模式;

第三次工業革命提高以PLC的發明為主導,代表了自動化在工業生產製造中的重大作用,

其實過去造一台好的發動機不難,但是批量生產不易,而發動機的不斷更新和這幾次的工業革命緊緊聯繫在一起,我們要理解一點,發動機好機油才會變好,發動機發展的大趨勢下,API考慮到發動機的適用性推出了最新SN級,當然現在的推出速度很快,一般三四年都會有新的牌號出來。

實際上在潤滑油生產其實就是大體上分為調油和罐裝:

1.0時代 從運輸到包裝一系列過程,機器初步代替人力,潤滑油產量大幅提升;

2.0時代 流水線的工廠,機器普遍代替人力,生產環節的效率提升,潤滑油合格率提高;

3.0時代 自動化生產,機器普遍控制生產,從油溫、密度、攪拌、密封等環節更加精細,潤滑油的品質更優;

以上是整個潤滑油的生產發展歷史,因為只有好的生產,才會出好的產品。下面我們來說說潤滑油的品質問題。

機油的組成結構為基礎油+添加劑,首先要提到基礎油:

基礎油分為1-5類,5類為最優。I類產品大部分用於柴油機油的生產,自然價格很便宜

類別 飽和烴含量/% 黏度指數VI 硫含量/%(質量分數)

I類 &<90% 80~&<120 &>0.3

II類 &>90% 80~&<120 &<0.3

III類 &>90% &>120 &<0.3

I類基礎油通常是由傳統的「老三套」工藝生產製得,從生產工藝來看,I類基礎油的生產過程基本以物理過程為主,不改變烴類結構,生產的基礎油質量取決於原料中理想組分的含量和性質。因此,該類基礎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所以該基礎油大部分用於工業油。

II類基礎油是通過組合工藝(溶劑工藝和加氫工藝結合)製得,工藝主要以化學過程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變原來的烴類結構。因而II類基礎油雜質少(芳烴含量小於10%),飽和烴含量高,熱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溫和煙炱分散性能均優於I類基礎油。

 III類基礎油是用全加氫工藝製得,與II類基礎油相比,屬高黏度指數的加氫基礎油,又稱作非常規基礎油(UCBO)。III類基礎油在性能上遠遠超過I類基礎油和II類基礎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數和很低的揮發性。某些III類油的性能可與聚α-烯烴(PAO)相媲美,其價格卻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IV類 聚α-烯烴(PAO)作為基礎油調製的潤滑油與石油基礦物油潤滑油相比有許多優點。。首先是PAO油的熱氧化安定性明顯優於礦物油。當進行165℃、5 天的熱油氧化試驗時,石油基機油的40℃粘度由95mm2/s增加到146.3mm2 /s,粘度變化率為54.0%;而P AO型合成潤滑油粘度僅從94.0mm2/s增加到96.8mm2/s,粘度變化率只有3%。這意味著使用PAO型合成潤滑油後,可以延長換油期,也就是減少停車時間和降低維修費用。另一方面也表明,用PAO基礎油調製汽車潤滑油時,可以少用添加劑,或用較低廉的添加劑,這樣可以降低PAO型合成潤滑油的價格,使它與石油基潤滑油有較強的競爭力。

V類 其他合成油,合成油包括PAO、雙酯、多元醇酯、聚醚、硅油、磷酸酯。合成潤滑油比礦物油的熱氧化安定性好,熱分解溫度高,耐低溫性能好等優點,但是成本較高,可以保證設備部件在更苛刻的場合工作。

通常我們在生產車用機油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用80%3類+20%5類左右基礎油進行生產。基礎油都是由國家管控,在原油提煉中依次為汽油、柴油、基礎油進行提煉,只要按照相關標準,基礎油國內外品質是一樣的。

下面說到重點了,機油的添加劑。這好比燒一道菜,味道是否鮮美,和輔料、火候、時間等等有著密切關係,潤滑油在調油過程中也是一樣的道理。在全球有四大添加劑廠商:路博潤(Lubrizol)、潤英聯(Infineum)、雪佛龍奧倫耐(Chevron Oronite)和雅富頓(Afton)。

幾乎大品牌都是用的這四家的添加劑,所以對於機油生產商來說,基礎油和添加劑一樣的情況下,那麼核心技術就是調油,再加上一些神秘的配方(這個就要保密了)。調油過程中機器對於比例的把握必須特別的精準,要萬無一失。調油過程中溫度+重量+壓力等等都必須管控。其實我們購買後如何看機油生產的如何,稱一下重量,是否一致。如果有偏差,說明生產中有可能有人為因素導致的,質量有待考證。

曾經有人將將幾種國產品牌和美孚、嘉實多、殼牌不記名進行性能的對比測試,權威機構給出的結果,某些國產機油並不比國外差,甚至某些方面更加。

下面網上權威網站對潤滑油品牌的排名:

如上可以看到,美孚、嘉實多、殼牌依舊很強勁,長城、崑崙這種國企那就沒有可比性了(國企大家都懂的)。在2017雙11中,美孚當天的銷售額是19,506,251元,這是光光一個品牌,小編估計洋品牌一年在潤滑油中賺到的錢足夠造一艘航母了,所以有時候我們還是要愛國一下的。

除了國企之外,排名中有一家民營企業,搜索了一下發現,這家企業是和中石化一直長期合作的,潤滑油行業首家實現工業4.0智能製造的,排名第三也就不足為奇。

隨著國產車的崛起,大家在購買國產車的同時,同時首選國產潤滑油!因為國產機油的品質不比國外差,


做為國人 不要刻意的去醜化國貨 我是做潤滑油添加劑的 是做機油原料的這部分吧 從我接觸到的國內好多機油生產廠家 確定是真的生產廠 並非口頭上的廠家啊 認真做油的還是有很多的 但也決不排除個別地區 個別的人或者廠家 亂調油 不懂技術 瞎整的 現在我個人認為是缺少一種有效的機制 或者法規 有市場就是會假貨 需求與供應的關係吧


什麼叫機油燃油不達標?

你家的燃燒室里的積炭是耐高溫膠水嘛?

你家的氣環 油環全在一道槽里嘛?

隨便截屏滿滿的槽點


活塞環。。。。。不在同一個槽里。

求教怎麼黏在一起?


推薦閱讀:

10元解決後視鏡盲區?論小圓鏡的正確使用方式~
【砸場子了】火花塞真的沒有性能差異(省油、提升動力)嗎!?先看看發展歷史和節油的科學原理
不算不知道,每月我居然在車上花了這麼多錢
方向盤縫隙那麼小,安全氣囊是如何彈出的?

TAG:汽車養護 | 機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