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生養子女,父母對子女有沒有生恩養恩?
我和@石頭都是而立之年,上有年邁父母,下有嗷嗷待哺子女。我堅信贍養父母是我的責任,我的子女也需記住我對他們的生恩養恩。@石頭則認為父母決定生下了他,故他可不必贍養父母,子女是他決定生下來的,也不必教養其念恩。知友們的觀點呢?
@石頭是不是因為他現在面臨贍養父母,為了逃避責任才自欺欺人?30年後@石頭需其子女贍養時,他會不會改變思想,認為他的子女必須要贍養他?我就不匿了,我想看看大部分知友的三觀是怎樣的!爭論來自為什麼要回報父母? - 齊平的回答
我們之所以老是害怕自己的「三觀」跟大部分人的不一樣,是因為我們的歷史充斥著拿官方「三觀」來清算所有人的例證,後果很嚴重。我們的安全感依賴於將自己的三觀跟別人的相比較,依賴於站隊。所以總有人特別關心「大部分人是怎麼認為的」。如果,他確認大部分人認為的跟自己不了樣,他願意做很大的犧牲來改變。如果這個還不明朗,那他就會吵來吵去,非要搞個清楚,不然坐立不安,夜不能寢。
我補充一下對問題的回答吧。
三觀不是天生的,但成年之後就比較穩定。所以如果面對一個成年人,在沒有違反法律的前提下,就不要拿自己的三觀去要求對方——無論對方是子女還是父母。因為既無濟於事又不尊重人。
但對於三觀未成熟的兒童或少年,父母有義務幫助他樹立適合的三觀。至於樹立什麼樣的三觀,當然也不是我一個人能規定得了全世界的。只是說僅在這種情況下也許你才能夠對他人(你自己的子女)的三觀作出某種干涉。
我至少可以說如果是我的子女我會怎 么做。首先我認識到三觀哪怕在形成中,也不完全受我意願 的控制,主要還是依賴 於這個人自己的經歷及其對這些經歷的解讀。我鼓勵孩子經歷不同的事情(特別是我這輩子沒經歷過的),然後與他一起探討解讀這些經歷,以此陪伴他至成年。我不寄希望於他必定形成某種特定的三觀,只寄希望 於我能置身於這整個過程,而不至於為其所形成的獨特的三觀而感到震驚和不解。
具體到我子女與我的關係,我覺得這個問題 不是單一的。首先要看他是否知道親疏遠近,知道朋友相處之道,知道為他人著想,有愛別人的能力。然後,我會等待他愛上某人,懂得愛一個人的感覺,從而懂得珍惜愛他的人——包括父母。作為父母我只希望他懂得不讓愛他的人傷心無論誰,這變得他需要去一定程度上遷就愛他的人的三觀了。這是建立了自己的三觀之後要學著做的事情。
至於陌生人、路人的三觀,我希望他,既不去干涉(judge),又不受干涉(judge)。作為一個中年人作答:我覺得只有愛,沒有恩。
說恩這個詞就好像欠債還錢一樣。人家小孩求你把他生下來的?小孩一生下來就欠你一屁股債了?
如果是愛:父母愛你,所以你也愛他們。
反對「恩」這個詞,主要是強調父母和子女並不是從屬關係,父母也沒有天生在親子關係中處於道德制高點上。
反感反對傳統的「孝」是因為它是建立在父母與子女生來地位就不平等的基礎上,這是封建君權父權社會下的家庭關係。而現在社會認為人人生而平等,我們親子關係的互動應該建立在愛之上而不是欠債還錢的責任義務之上。
看到太多父母不尊重小孩,動輒打罵、用惡毒的話傷害小孩自尊、打著這都是為你好的招牌阻礙子女自己的人生決定。但是因為他們生養了小孩對他們有天大的恩情,做再噁心的事情都無所謂,孩子都要無條件的尊重他們順從他們。
要求單方面的尊重是壓迫和不平等,我們對子女應該互相尊重互相關愛。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物寄瓶中,出則離矣。
——孔融
@豆子 豆子老師,原文是這段對吧?我不算佛教徒,奶奶信了大半輩子,我記得佛經里有這麼個說法,本著布施心/行善心去布施/行善,不僅沒有德行積累下來,反到是惡行,為啥嘞,因為你本質上不是出於善和愛,你是為了名和利還有虛榮心。硬要說父母把子女生下來就有恩的話,強姦/一夜情/亂倫/亂性這樣情況下出生的孩子,是不是也得去贍養這樣的父親?蘇麗是不是真是罪該萬死?自己的出生讓母親那麼煩躁不開心,還因為自己的死讓母親坐牢7年,人書上寫的明明白白,小打要受著大打要逃,不要讓父母承受不好的名聲,這樣看來,蘇麗真是罪行累累!因為愛而出生的孩子,自然會用愛回報父母,因為出於老有所依的目的而出生的孩子————你連股票都控制不了,還想控制一個有思想已獨立的成年人嗎?三觀本來就是主觀的東西,追求一致不是耍流氓么。
請您注意一下,儘管您對「石頭」充滿厭惡,還是請尊重他人隱私,這樣隨便把別人貼上來不打碼,個人認為是不禮貌的。當然了,這只是個人看法。
我還是主張養恩存在,生恩不存在。孩子有必要回報養恩,而沒必要回報生恩。
如果生恩真的存在,那些考慮不周,生下孩子發現無力撫養便拋棄的父母難不成也對孩子有恩?
我實在沒法接受只要出生便有恩的說法,只有生下來之後對孩子細心的照顧,正確的引導,讓他活出自我,真正有權利追求人生的幸福,這才是有恩。
最後,這種價值觀是不是主流很重要嗎?我也是這種價值觀,我還不是把奮發圖強回報父母作為一大人生目標?那種價值觀究竟哪裡無法接受?我有點好奇
——————————
題外話,我覺得三觀相同的人,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每個人經歷不同,閱歷不同,大腦結構也不盡相同,你甚至不能證明別人看到的藍色和你看到的是一種顏色,又怎麼會有完全相同的三觀呢?
我覺得題主你可能是覺得某一部分觀念是你的敏感區域,如果這裡別人稍有不同便無法忍受吧。可是大部分情況下,我覺得問題並不會經常涉及這些敏感區,少看看社科倫理道德不就完了,非得取關到只剩最後一個,是不是太過了點?當然這只是個人想法。哈哈,在知乎上問這問題你是得不到正確的三觀答案的
很多人思維不行,不能把感情和理性分開。從理性來講,父母本無恩。你為什麼要養育子女?除了計劃外的,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人是理性的,既然願意養育子女,必然是收益大於成本,不然不會養的。這種收益,可能是養兒防老這種物質層次的,可能是光耀門楣這種功利主義的,可能是享受天倫之樂這種精神層次的,不管哪一種必然是超過了你的付出,你才願意生養。既然你本身已經獲得超過成本的收益,已經賺了,還要子女報恩,是何道理?至於計劃外的,一時衝動的產物,還舔著臉說有恩,只能是無恥。那麼父母無恩,和父母與子女感情好,矛盾么?並不。如果你是以報恩的思路和父母相處,必然是沒有任何獨立性和主動性的。最要命的,產生矛盾怎麼辦?父母恩情比天大,是不是衝突無解時,要削骨還父削肉還母?最討厭孝道和父母恩情的說法,建議以愛代替之。愛是平等的,互相的,主動的。子女愛父母,並非是出於報恩,而是出於情感需要。但又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對父母的過分要求,可以理直氣壯予以拒絕。
明明是孩子對父母有大恩:這世界這麼差還出來陪你們一起玩,這麼大的恩情父母真是一輩子都難報答。
恩是感情 養是責任
感情看相互 責任不可推
我行走在這人世間,我思考,我憤慨,我無助,我彷徨。而我要感謝我的父母讓我來到這人世間,讓我知道善惡,從而使我思考的時候不至於在飲水機投毒。讓我知道克制和忍讓,從而使我在憤慨時不至於刀斬不平事,不至於斬人先斬己。讓我知道堅強,從而使我在無助的時候不至於百米高樓,一躍而下。讓我知道選擇和成長,從而使我在彷徨時不至於淪落成泥碾作塵,只有山水如故。 我的血肉之軀,我的思維之火,感謝我的父母給予我這最初,以及他們等待我成長的耐心,養育我流的血汗。
再次聲明,生一個人,沒有恩情,沒有恩情,沒有恩情。多少人不過是啪啪啪忘記戴套的意外產物,生孩子也是夫妻雙方的意志,不代表你生了孩子,他一出生就欠你的。
必須承認,為人父母十分辛苦,教育資源更是昂貴。但「撫養」是法律規定的監護人責任,也是基本的為人底線,如果你實在不願意撫養孩子,又何必生呢?生而不養,其實是在讓他人承擔你的一時任性。如果感情不合,真不樂意了,父母可以在ta成年後停止撫養。
順便提一嘴,三觀不一樣就掛人,憑什麼全天下人都要和你想法一樣?你有什麼資格批判別人的想法不道德?
對父母來說,維繫關係要靠生育的「恩情」而非親子間的感情,那絕對是一出悲劇。
最後想一下,作為一個成年人,自己活了幾十年,卻期望依靠別人來保證自己的幸福,想想也是挺可憐的。
沒有!問一萬次都是沒有!這是真理,為什麼要倡導孝道?尤其到了當代政府還大力倡導,美其名曰中華傳統,說白了就是贍養父母。政府一邊把應該由自己承擔的社會養老的責任,靠嘴皮子就推得一乾二淨,公眾還為他們拍手叫好。人民確實比較好欺騙。至於為什麼無恩,稍理性的人,思考一下就想明白了。請不要用傳統和不健全的法律來反駁,這都是人的產物,我們討論的是自然的倫理。
支持父母無恩。但不否認對父母有愛。若親子關係很好,在愛的紐帶下會常回家看看。我認為這種回家看看和贍養無關,完全是感情在維繫,就像多年相處的老朋友,彼此互相幫助走下去。
父母養子女真的就是為當時兩人自己生的孽做一系列工作,就是:自己造的孽含著淚也要養。我也是要為人母的人,我也在想,我把他,她生出來,哪裡有恩?有什麼恩?生孩子根本就是在世者單方面決定的,這哪裡是嗯,分明就是強迫嘛,來自父母甚至祖父母的強迫嘛!
我贍養父母報答父母,從來不是因為什麼生恩養恩,而是在多年的相處磨合之後——
我愛他們。空泛地談什麼生恩養恩是很扯淡的事。
所謂恩情,不過公平。
生恩是無需還也沒法還的,他們選擇生下你,你的誕生本身就滿足了他們的意願,也就是說,你生下來這件事本身,已經報答了生恩。養恩是要還的,但要怎麼還是要看父母怎麼養的。父母含辛茹苦養大,當然該報答,不報答的那是人渣、白眼狼!但要是父母不好好養,你在虐待中被養大,或者雖然含辛茹苦養大了,但卻對你產生超出養育恩情之外的要求,比如逼著你去做一些他們認為對的但你不想做的事(這種事俗稱道德綁架,比如讓女孩供養弟弟上學結婚啊等等),這時候你再用養恩來勸慰自己說,畢竟養大了我啊,我要報答養恩。——你這是腦子不清楚。
養育之恩,以贍養來還。好好養的,你就好好還,沒好好養的,你心善你就好好還,你敢於狠心不好好養,別餓死他們就行,從道義上講,我是支持你的。就這麼簡單。摸了一會良心,我認為還是有的
父母於我有恩,我於子女無恩。就這樣。
我的觀點是,是有恩情的,是值得回報的。
家庭貧困出身的人在這點上感受得尤其明顯,還能產生出一個特殊群體「鳳凰男/女」。不是為他們說話,這個階級有這個階級的無奈,出身好家境優良的理解不了他們的辛酸和背負壓力,真的。
我自己就是山區貧困出身,所受的教育資源是一家人拼盡心血,甚至是犧牲掉其他家族成員湊齊的。老家那邊,很多家庭,父母兩個一生的事業就是積攢起孩子的教育資源,沒有力氣顧得上其他。這裡面的心酸不公是事實,所以作為得到資源的那一個,如何能夠在成年獨立之後把父母家庭拋在一邊,信仰起「父母無恩論」。我的良知讓我做不出來這種事情,而且,老父母都認定養兒防老這種理念,年輕時把所有奉獻子女,老了動不了生病了眼巴巴等著我扶持,不管我是否富裕,我只得硬起頭皮去頂,因為先前他們是如此對待我的。想起之前新聞里那個不贍養老母的教授,給高齡無依的老母磕個頭覺得便能抹掉養育恩情,從此拍拍屁股,心無愧疚,這才是薄情寡義,狼心狗肺。
但是我不認同「命是父母給的,恩情大過天」這種理論。這種愚孝不知道誰提出的真尼瑪變態。什麼都聽父母的就因為生下來養大?誰都會生孩子的,一男一女啪啪啪生個後代就指著翻身做主人當皇帝了?人生是自己的,我會按自己的方式來對他們回報,盡到義務和責任。其他方面,比如配偶選擇,職業選擇,相處方式等等,是個人的事情了,不妥協。不一定按照他們的想法我們就能過得幸福,他們所看中的標準在這幾十年大都已經被推翻。聽話並不是盡孝的好方式,只要不是自我傷害讓二老心痛。他們經歷了生活的磨礪比我們還久,這一點是能夠承受的。
拋開感情這塊先不論,我傾向於將父母子女關係認作是合作和相互幫助,所以有很多子女即使和父母關係不好還是會盡到一定程度的贍養義務,這是契約精神。再加上感情的話就更是家庭和睦,天倫之樂了。
我愛我的父母,我希望他們健康快樂,就像小時候他們希望我健康成長一樣。我希望自己是最後一代贍養父母。也就是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父母,還有自己的長輩,但我的後代沒必要贍養我,我會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就會教給他們如何實現經濟的獨立,供到大學之後我就不再管了。
推薦閱讀:
※如何面對父母的過度關心和過度控制?
※陪伴孩子的正確姿勢
※給孩子立規矩,其實沒有那麼難
※【心理問答】寶寶有戀物情結為什麼?怎麼破?|來自父母課堂家長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