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為什麼那麼受歡迎?

RFID自從推廣一來,就一直受到很多人的關注,但是卻似乎止步炒概念,和互聯網比較,好像發展一直卡殼。很多人對它很有信心,可是為什麼還是沒有一起一股浪潮和物聯網革命?


謝邀

關於這方面的問題,一家之言:

1:就目前而言,低頻段,高頻段已經應用很廣泛了,比如我們使用的校園卡,銀行卡等,使用的都是高頻段RFID技術。目前在這方面的技術都已經很成熟了。而大眾所想像的RFID必須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那種,而把這種影響深刻的事情視而不見了。

2:超高頻段的RFID和極高頻段的RFID,就目前國內市場而言,很大一部分,都是政府在推動。原因則是,在這一個頻段上的研究還不成熟,而且價格昂貴,比如說,高速公路的ETC系統,貌似這種技術,只有這樣的收費大戶才能用的起,而且該技術目前還存在一定的BUG。

3:或許是大眾對於該項技術的期望很高,都覺的可以,叫好的比較多,但是買票的卻寥寥無幾。

4:物聯網的興起不僅僅是技術夠就能隨便興起的,還有其他的條件。舉個例子,目前的網路傳輸速度,實驗室可以達到百G以上,但是我們現在上網該卡的還是很卡。手機視頻通話在3G的時代都被宣傳的熱火連天了,但現在4G的時代,也沒見到有多少手機是可視頻通話的。關鍵還是市場需求等等其他的問題,技術只是一個基本條件。

5:物聯網雖說被提出好幾年了,但是,和發展了半個世紀的互聯網技術相比,還是處於初步的階段。而且物聯網本省就屬於一個交叉學科,物聯網上取得的成就很可能被其他的聲音所覆蓋掉。

6: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快遞行業的興起,阿里巴巴的上市等等的新聞。而這些也是在表明,物聯網時代的一步步的接近。


RFID有它的絕對優勢,但是這個優勢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發揮出來。我一直熱衷這個行業,是一直從事它發光的項目。我主要指超高頻的RFID。

其實您的說法卡殼,之前是存在,而且相當多項目是這樣的,那是很多因素,比如前四五年有很多投資者希望找到一夜暴發的機會,加上媒體還有等等的鼓吹,很多人認為這是萬能的技術。

現在的項目,大家對RFID技術都有一定的了解,講他的優勢和技術現狀,都能接受,因為現在從業者越來越多,所以我覺得現在的RFID已經朝著「理性」方向發展。

看這個行業怎麼樣,可以從標籤晶元供應商那了解,其實很不錯的,只是目前政府項目比較多,企業用戶有用這種先進技術的不是很多,比較現在人力成本還不是高得必須全上自動化。

但是現在全球零售,代工,服裝前位品牌公司的都在用,而且量非常大。

未來如何發展,會不會井噴,我是無法定論的,不過肯定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而且會越來越多企業應用。


RFID自從感知中國的口號喊出來,已經有了很大的推進,行業也從前期的迷惘和混戰狀態慢慢的趨於理性。至於行業的卡殼和前期政府引導的高大上有關係的,在閉門造車中製造的GPD導致了技術沒有真正的應用到真正需求的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各種技術也有了固有的應用市場,詳細請見:UHF 標籤特性與應用行業、RFID技術與常見應用行業

為什麼沒有引起一股革命浪潮呢,這還要從技術的瓶頸和應用的環境說起,最簡單的一個生態應用和成本分攤的問題,比如你生成一件產品,通過物聯網RFID等技術,可以實現一整套閉環生命周期管理,從生成製造,運輸、銷售、維修等。但是成本在哪個環節體現呢?對應的不同應用過程,的讀寫標準呢?目前這些都是空白,已企業自己的力量,很難打通整個生態環節,所以造成了,技術一直沒有真正的井噴。

但是這種情況會隨著技術完善和標準的融合慢慢的改變,總之RFID等技術在未來會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頻識別技術,又稱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常用的有低頻(125-134KHz)、高頻(13.56MHz)、超高頻(868-915 MHz)、微波(2.45-5.8GHz)等技術。

目前,RFID技術應用面較廣,多應用於商業零售、交通管理、圖書館、門禁系統食品安全溯源等方面。

近年來,RFID產品日益受到重視並被廣泛使用。據預測,無源標籤市場發展趨勢向好,2014-2021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7%。其中,零售業RFID應用增長最快,僅零售業一項應用需求就達到32.5億枚,佔比高達55%。相比國外巨頭對於RFID的大量使用,國內企業在這方面啟動較晚,基礎較為薄弱。我們認為隨著RFID成本的下降以及RFID應用條件的成熟,國內市場未來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


行業有發展的軌跡 就像十多年前的條碼 那時候一個條碼賣幾十塊了 RFID畢竟比條碼要有很多優勢的


推薦閱讀:

物聯網大數據時代,什麼才的校園是你們心中的智慧校園?
物聯網時代下,定位與位置服務行業潛藏著哪些機遇?
趨勢動力在物聯網領域實力如何?
2017年藍牙大會(亞洲)見聞錄
如何評價Microsoft Azure IoT Suite?

TAG:物聯網 | RFID射頻識別 | 電子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