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入殮師》?


故事是介樣滴。

生活在東京的主人公小林大悟本來是一個半吊子的大提琴手。

為了信仰,他貸款買了一把高端大提琴。

剛買完演出了一次,然後······

然後樂團就解散了,隨後他不得不把貸款買琴的事情告訴了妻子。

無奈之下,小林只能賣掉了大提琴,帶著妻子回到了鄉下的老家。

小林在報紙上發現了一個叫做「NK代理的工作」失去生活來源的他決定前去應聘。

小林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買了一盒······

不是,是去了一趟,去看了看傳說中的「協助旅行」。

原來「NK」是納棺的縮寫,小林面對的工作是與死人打交道的入殮師。

雖然為難,然而他還是被高額的工資打動了。(哼哼~是不是有人開始動心了?是不是有人開始百度入殮師的工資了?)

剛剛入職的第一次實際工作,小林就遇到了大麻煩。

他要面對的是一名去世很久才被發現老奶奶。

這次的工作也給了他巨大的精神打擊。

他來到老家附近的老浴池洗了個乾淨。

遇到了他的舊時好友還有浴池老婆婆。

除去總是感覺洗不幹凈之外,那件事還給她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就算是看見待涮的生肉,也會腦補出腐爛屍體的畫面,噁心反胃。

本來已經放棄了入殮師工作的小林,在散步的時候遇到了社長。(誰說偶遇不能製造的?有想法的趕緊學著點)

社長帶著他參與了第二次工作。

小林看著社長精緻的為逝者凈身,著衣,換裝。

等到離開時,逝者的家人一改剛才儀式前惡劣的態度,感謝了他們。

小林也開始認識到了入殮師這個工作的神聖性質。

漸漸的,小林從認識開始熱愛了這份工作。

他認真的對待這每一個逝去的人。

然而他的舊友知道了他的工作,完全改變了對他的態度。

此時,他的妻子也終於發現了他的工作內容。

一向遷就的妻子這次堅決反對小林從事這份工作,甚至以離家出走相威脅。

想要再次辭職但是被社長說服的小林繼續著工作。

有一天,他回到家發現他的妻子已經回來了,而且告訴了自己她已經懷孕的好消息。

正當妻子想用孩子說服小林換掉工作的時候,小林得到了澡堂婆婆去世的消息。

凈身、換裝、補妝小林每一個精緻熟練而又充滿尊敬的動作深深的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感染了身為澡堂婆婆兒子的他的舊友,還有自己的妻子美香。

也是在此時,小林的妻子和舊友完全理解了他。

一段時間後,美香接到了小林父親去世的消息。

小林不情願的前往目的地為當年拋棄母親和自己的父親入殮。

本來沒有什麼有關記憶的小林,看到了去世的父親手中死死攥住的正是當年自己給他的石頭信。

他一下子就完全回想起了有關父親的一切——原來父親一直是愛他的。

片紙到這裡就結束了。

整部《入殮師》告訴我們死亡雖然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其完成使命後的歸宿必將是靜謐而安詳。

正如那魚群逆流而上,紛紛筋疲力竭的死在了路上。

它們不是因為執著,不是因為痴狂。

而是渴望回到那個來的地方。

像我們正在盲目拚命奮鬥的人們,最終也會丟掉沉重的包袱輕鬆上路。

回到那個「出生的地方」。

類似的溫暖和希望充滿著全片。

就像本片開頭描述的是小林和老師為一名年輕的姑娘整理儀容。

蓋著白布為其擦拭身體時,意外發現這位「姑娘」竟然是男性。

在很慎重的徵求家屬意見後,按照逝者生前的喜好完成了入殮。

這種尊重死者如生者的態度讓死者父親萬分感動,

同時也讓銀幕外的觀眾們心生敬仰、心頭一暖。

又如小林為一位老爺爺入殮完成後。

女眷們塗著口紅,紛紛上前親吻安詳逝去的的老爺爺。

在他的臉上留下一個個鮮紅的吻痕,留下了一個個深深的感激和思念。

也給觀眾們留下了一個個深深的感動。

再如小林為一位已逝的奶奶著履時。

她的幾位孫女表示奶奶最後想要穿上白色長筒襪。

幾人笑著幫奶奶穿襪,那個時刻的笑容和融洽的氣氛相得益彰。

彷彿超越了生死的悲戚,也讓觀眾們深深的體會到了片中所說的:

「把失去的人重新換回,賦予永恆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緻,重要的是充滿愛」

以上不難看出,《入殮師》雖然著力於表現死亡。

但是實際上確實為了表達對往生者的尊重。

對生命的敬畏,歌頌生的美好和永恆。

比如小林去找社長辭職,去到屋裡映入眼帘不是灰暗死寂、稜角分明的建築。

而是鬱鬱蔥蔥、生機盎然的綠色植物,一個和死亡和死人打交道的人。

屋子內充斥的不是陰暗與寒冷,而是相反的勃勃的生機與希望。

甚至在澡堂婆婆去世後火化時,在爐子開啟之後。

小視窗中燃燒著的棺木火焰畫面,漸漸轉變成水邊天鵝翩然起飛的勃勃景象。

送別的火焰,配合象徵著美麗純潔的天鵝起飛的畫面。

彷彿昭示著純潔美麗的生命在隨著不朽的靈魂奔向新的生命與希望。

更有如此意味的莫過於女主角懷孕後,跟隨身為入殮師的丈夫為父親送別。

腹中孕育的未及問世的新生命與已經逝去的祖父如此相見。

代表心意的「石頭信」也必將傳遞到新生兒稚嫩的手中。

此中更有新生和生命永恆的意味。

經過全篇的鋪墊,也使得銀幕之外的觀眾深受感染,彷彿在告訴人們:

「死亡就是一扇門,它不意味著生命的結束,而是通過穿過它進入另一個階段」

如果說整部《入殮師》電影是一棵大樹。

劇情是樹木的主幹,那麼音樂就是這棵大樹的枝葉。

尤其是一曲貫穿全片的主題曲——Memory。

動情而空靈悠揚,深沉而又讓人無比平靜。

在每當感動或是祥和的時候恰到好處的響起。

溫暖和治癒開始悠悠回蕩。

他貫穿全劇,無數次的告訴我們這個電影的主旨,傳達給我們希望。

總之,《入殮師》不會讓你失望,網上資源少,如果想看百度雲盤可以找到。

想要獲取更多的影視評論,請關注腹黑電影

微信公眾號:fhmovie


我覺得應該從三個層面討論

一:

男主角從一開始被迫做這個行當,家人、親屬、友人都不理解,甚至自己也不認同這個職業。到最後,因為主角對工作的認真嚴謹,獲得了大家的認同。這裡體現了工作無分貴賤,任何人只要懷抱嚴謹和敬畏的心去從事一份職業,他就會獲得大家的認同和敬重。

二:

在男主角為往生者整理儀容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他逐漸產生了對職業的責任感和對往生者的敬重——無論一個人生前如何,但任何一條生命的消逝,我們都必須懷著敬畏的心去尊重他。因為生命就是生命,任何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入殮,並非只是儀式,更是體現了對逝者無限的尊敬。

三:

對往生者家人的慰藉。一個人,當他逝去了,他就永遠不可能再回來,再做出任何動作和反應了。入殮,就是為其家人提供最後一次見到自己親人的機會。讓他們保留一個美好的回憶和釋放出他們對往生者的遺憾。


現在是2017年底。距這部電影上映已經有9年了。

說實話如果說這個評論會有人看見會很困難的。而且寫的詳盡的電影評論豆瓣有很多,看到我這一篇回答的更是接近於0。

我為什麼寫這個答案?我只是想說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最重要的東西無法從評論中了解。

你可能通過其他評論了解了這個電影的故事。其實現在來看,這個故事除了入殮師這個部分算是常人很少接觸的,有一些吸引力;其他部分基本上都多多少少是「套路」的。甚至你可能看到一半大概就能猜到不少後面的劇情。甚至很多評論連其中的思想內涵也挖了不少了。很多小細節也有分析。

但是我相信這部電影的意義就在於體驗。你無法從評論中體會到電影給你的震撼和思考。生死一直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一部電影可能無法講清任何東西,但是這部電影可以給我們它對生死的感受,通過帶著我們隨主人公去見證一次次的生離死別。


題外話。多年前,電影頻道曾播出了這部電影,我隨家人一起看完。看完之後,並沒有太多的話語來說電影如何,僅僅是記得自己在那之後面對死亡好像心寬了許多。在那三年之後,又看一遍,也是沒說什麼,只是晚上一個人默默的發神。再一次看就是現在了。看完之後依然不知道說什麼,只是心中對自己終將離去的事實又一次感到平靜。明明是生離死別,但是卻意外平靜。或許某一天我親人過世,或者我也將離去的時候,我還會想再看看這部電影。然後說「來世再見。」


這個電影把入殮師這個職業美化了,不過電影很小清新,很平靜,很文藝。


推薦閱讀:

日式淑女
日本文化中女性地位比較低嗎?
你以為冬天去日本只能泡溫泉?太天真!
在日本買房時,如何理解容積率和建蔽率等術語
每個人骨子裡都有一個懶蛋蛋の呆萌日本游

TAG:日本文化 | 影視評論 | 遺體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