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考慮道德和同情心 社會達爾文主義對人類社會是有益的嗎?
01-29
換句話說 如果我們不去資助那些弱勢群體或是對社會沒有貢獻的人 只讓能力強的人生存下來 那麼一段時間以後人類的生活環境會不會越來越好?
無益。人類之所以強大起來,就是因為社會的力量和個人的智慧的表達。而那些給社會帶來了推動力的人們,貢獻了璀璨的知識的人們,卻未必是社會中的強者,如果一味弱肉強食,他們中的一些人必然早就被淘汰了。而若人們拼個你死我活,便沒有其他的心思去考慮更高深的問題。歷史上文化爆發的年代,常常是戰亂之後,統治者薄弱的年代,例如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普通人一旦略有名氣,就可以與上位者直接對話,人們可以拉幫結夥,創建自己的學派。放在一個統治殘酷的時代肯定不行。例如馬克思,如果沒有恩格斯接濟他,沒有其他的支持者,他或許在窮困潦倒中餓死了。例如霍金,年紀輕輕就癱瘓了,若任其自生自滅,便沒有後來的理論了。例如愛因斯坦,如果沒有人幫助他逃難,也許他死在納粹的屠刀之下了。還有很多很多的例子,中國的「貴人」說,其實也是源自於人與人之間的扶助。
社會達爾文主義是騙人的,只會讓社會變成一盤散沙,削弱人群的力量,敗壞了社會的凝聚力。人與人應該是聯繫與互相幫助的,助人者自助,自助者天助,看得高遠是因為站在了眾人的肩上,而看到的風景卻可以與眾人分享,若然眾人僅僅崇尚競爭,那麼大家都無法看到遠方的風景。
我國很多人被忽悠了,而且還迷信著。希望這些人能早日醒悟吧。不會,所謂強弱只是相對的概念,,失去了所有人協同合作的道德基礎,只會讓最卑鄙最體力強悍的傢伙存活下來,這些利己主義者只熱衷掠奪卻吝與奉獻,很難相信社會會變得更好。
有益,但實施過程中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該淘汰或者說是社會的渣渣是個問題。現在價值觀多元化,判斷一個人的社會貢獻可不是光靠工作收入可以衡量的(不考慮一個人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推薦閱讀:
※共產主義的實現(手稿)
※《社交天性》,為什麼你天生富有同情心?
※怎樣看待「學習就是救贖」?
※是LGBT群體的支持者,有半年快一年多...的時間懷疑自己的性取向,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