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出名的攝影師拍攝過早期的吳哥窟?
除了最早的艾米爾·基瑟爾和John Mcdermott以外,還有哪些攝影師拍攝過早期未被開發成景點的吳哥窟?
這個問題是我這一趟吳哥之行也想過的問題。拋開「出名」、「早期」這些涵義不明的標籤,我猜測題主想問的或許是吳哥文明的廢墟與古典攝影的相遇與碰撞吧。
- émile Gsell
- John Thomson
- Kenro Izu
- John Mcdermott
先貼一些大概,之後慢慢完善。
- émile Gsell
Angkor Tom [Angkor Wat, Cambodia]1865 (ca)
1858年至1866年參軍期間學習攝影術並前往越南南方旅行,1866年前往吳哥拍攝照片。1873年重返柬埔寨拍攝吳哥風景和風土人情。1873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奧京維也納參加攝影展,展出兩組照片,一組是吳哥古迹,一組是柬埔寨和安南民俗,獲得榮譽獎章。- John Thomson Antiquities of Cambo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Thomson_(photographer)
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 ,1837—1921),蘇格蘭攝影家、地理學家、旅行家,紀實攝影領域的先驅,是最早來遠東旅行、並用照片記錄各地人文風俗和自然景觀的攝影師之一。湯姆遜出生於一個煙草商人家庭,1850年代初進入一家生產光學儀器的工廠做學徒,同時通過兩年夜校,他學習了一些自然哲學以及初級的數學和化學知識,並掌握了攝影技術。1862年,他成為皇家蘇格蘭藝術學會的會員。同年追隨哥哥威廉到了新加坡,生產經營航海儀器,並開設了一家照相館,主拍人像。後又去過錫蘭(今斯里蘭卡)、印度、暹羅(今泰國)、柬埔寨、越南。1866年,他探訪了剛被發現不久的吳哥窟,成為第一個為吳哥窟拍照的攝影師。(爭議點)回國後,他多次在演講中使用在暹羅、柬埔寨拍攝的照片,引起極大反響,因此於1866年入選皇家人種學會和皇家地理學會。1867年10月移居香港,開始了他攝影生涯中至關重要的幾年,「中國的湯姆遜」得以成名,「湯姆遜的中國」才得以呈現給讀者諸君。1881年他被維多利亞女王指定為御用攝影師。1921年10月7日,湯姆遜突發心臟病去世。
1862年約翰·湯姆遜前往新加坡投奔他的兄弟,並在那裡開了一家照相館,1865年搬去泰國之前游攝的斯里蘭卡和印度的一些城市。在泰國開照相館期間又遊歷了寮國和柬埔寨,1866年返回英國,1867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作品集《柬埔寨古迹》(Antiquities of Cambodia)。這本相冊是墨綠色封面,燙金印有「Antiquities of Cambodia, Illustrated by Photographs, Taken on the Spot」,尺寸270 x 379mm,共16頁,每頁貼有蛋白照片,其中兩頁是3張照片拼成的全景照,卡紙上有簡略的圖說,大部分照片有「J. Thomson」的簽名。相冊中的主要內容是吳哥窟,湯姆遜雖然不是第一個發現吳哥窟的人,但他卻是第一個拍攝吳哥窟的攝影師,可以相見當時的世界看到這些照片會是多麼驚訝!也是憑這樣的成就(至少起主要作用),他在1866年(在出版前他曾多次展示並講解這些在東南亞拍攝的照片)被吸收為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的會員。
黃一璜:西方攝影師與早期的武漢影像
相冊封面
大象和「小」象,圓雕和浮雕的結合
高棉的微笑
長廊
三張照片拼的全景
- Kenro Izu Passage to Angkor
Preah Kahn, 1995
Ta Prohm, 1993 Angkor Wat, 1994 Angkor Wat, 1993- John Mcdermott
是西班牙攝影師 David Rengel 的作品,拍攝於柬埔寨名為「Anlong Pi」的地方,距離著名旅遊景區暹粒市吳哥窟僅 18.6 哩,卻是一個臭氣衝天、衛生極惡劣的垃圾場。在那裏有 200 名工人於有毒堆填區工作,當中有 50 名只是小孩子,每天辛勞工作、處理垃圾分類的薪金只得一英磅。而最令攝影師驚訝的,是這地方竟然發展成一個「景點」,例如上圖就是一位到訪的日本旅客。
這種被稱為「dirty tourism」的旅行團,將富裕地區的人們,帶來「感受」「觀察」這些貧困、艱苦的地區,當然也少不免拍照「留念」,而那裏的小孩子,亦往往成為人們的拍攝對象,因為看起來特別「有感覺」,可是這些孩子卻不會明白照片的意義 (他們不可能有 Facebook 吧),亦不知道自己的影像,會被人們怎樣使用。
12 歲的 Sigen Rathy,工作一年來,看過很多旅客來拍照
攝影師認為這種旅遊文化令他作嘔,這就像是利用這些孩子作為自己的娛樂,滿足自己特權、尊貴的身份,加上旅行社以此賺錢,更在侵犯著當地人的人權。這作品及評論刊出,引起大量迴響。
15 歲的 Kon Mai,家裏還有 5 個弟弟
至於另一位攝影師 Thomas Cristofoletti,則表示他不享受去看別人受苦,這不是一種「體驗」,重點在於旅客自己的態度,他們有否為此旅程做準備,還是單純為「獵奇」「觀光」而去,因為孩子們甚至不知道照片有甚麼用,他們只會覺得好玩、好笑。
旅遊儼然成為當代 (尤其是已發展國家) 的新興問題,人人都想拍到與眾不同的事物,遇到「新奇」事物,又會一窩蜂去追看。關鍵還是我們只為 like 數,抑或真實關心拍攝對象。而且,你拍不拍照,他們的生活其實沒有變過,到底「我」可以為他們做甚麼?
恩,估計也就是艾米爾·基瑟爾和John Mcdermott吧。
推薦閱讀:
※用手機也能拍出高大上的美食照
※拍海邊的照片,回來可以這樣修
※手機拍照如何手動控制曝光?這裡有答案
※為什麼現在的文藝青年大多喜歡攝影而不喜歡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