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過程中究竟缺少了什麼?中國走向「中國創造」的道路還需要哪些核心條件?


中國體力勞動者的工資普遍達到比如7000~8000rmb/月(打個比方,這個數字是我拍腦袋的)這麼一個水平的時候,中國自然就創造了。因為當工人的收入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在中國靠純加工業的工廠已經很難再賺到錢了(與人力成本便宜得多而且產業鏈也在逐步完善的南亞、東南亞相較而言沒有任何優勢),於是乎中國資本家這個時候想賺錢,自然只能靠創造,自然會有無數創造性企業湧現出來。加之中國多年來充當世界工廠,從事製造業所積攢下來的完整而全面的產業鏈、充沛的資金、訓練有素的人才和穩定的經營環境,資本家要把頭腦中的想法轉化為實際產品的有了再好不過的客觀條件,到了這個時候中國從製造轉向創造幾乎就是一個必然。這個是我們任何人用手操縱不了的。

中國現在勞動者收入最高的城市深圳就頗有點這個勢頭,這幾年不斷有富於創新力的企業湧現出來,早的有華為、中興、華大、TPLINK、比亞迪,這批大企業現在基本都已經走過了純粹靠模仿加工的路,逐漸走向乃至已經成為全球市場內的主要創新者,近的有DJI、seeedstudio這樣從技術到商業模式都極富創新力量的初創公司。現在深圳就連送快遞的公司都開始知道要創新了,順豐快遞測試無人機送貨甚至比Amazon和DHL試水無人機送貨都要早得多。以深圳這個點來一窺全面,整體性的中國創造在不遠的將來是完全可期的。

中國發展到當前這麼一個經濟和工業形態,主要是市場/社會/人口/經濟外部環境/地理因素等多方面巨大的影響下自然發展出來的平衡,而一些人為操作的因素的影響,比如所謂的 「政策調控」、什麼「法律保障」或者什麼「政府引導」等等,不能說沒有作用,但恐怕比很多人想像中的影響小得多。

為什麼現在中國企業普遍不願意創造?一個中國企業主既然可以利用低人力的成本和中國完善的上下游供應鏈環境來搞加工製造業賺錢,他為什麼要吃力不討好的去搞什麼創造呢?商業經營中的創造風險本來就是很大的,各大跨國公司每年上億美元研發投入,上千專利申請,到頭來沒幾個用得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講一個例子,全球製藥行業每年投入最大的輝瑞公司,近年來一直在減小研發投入的比重,因為靠研製受專利保護的新葯來賺錢已經越來越艱難,風險也越來越大,以往輝瑞的新藥專利到期以後,成群的小藥廠都蜂擁而上大批仿製輝瑞的過期專利葯,輝瑞以往基本會放棄在這些過期專利葯上投入什麼精力,而是埋頭研製新的產品,從來不屑於製造這些已經爛大街的葯的薄利,這兩年輝瑞也開始跟仿製葯一起拼過期專利葯的市場了,甚至直接用自己的低價跟其他仿製葯競爭。為啥?創造的確是高收益,問題是也是高風險,一個新葯都是上億乃至上數十億美元投入,如今的經濟環境下,輝瑞要有幾個在研的產品出點岔子,隨時有大幅虧損甚至破產的危險,製造雖然薄利,但是確是穩定的收入。

再講一個例子,聯想90年代搞業務轉型的時候,由「技工貿」轉向「貿工技」,就是說把技術放在第一位轉向賣產品放在第一位,原因很簡單,以聯想當時的所處外部環境和內部擁有資源而言,當一個技術第一的企業死亡幾率太大,聯想在當時只想長久的生存下去。

總之是製造還是創造,大體不屬於思維層面或者操作層面的問題,是個大形勢與自身的現狀結合的問題。


需要的只是時間,情況正在好轉。


從我從事的服裝設計行業講一下我的感受,那就是我們的市場發展的還遠遠不夠。


請你讀讀美國歷史,看看美國前一百多年是幹什麼起家的,山寨,美國是始祖好吧。當年逼的英國整天罵美國,而且還都是粗製濫造的次品貨。

但是你看現在呢?

日本也一個熊樣。過去都一屁股屎


首先「中國製造」並不比「中國創造」低人一等,製造行業同樣需要核心的技術及管理優勢。在讚歎 iPhone 設計的同時不能小看屏幕玻璃或顯示屏的技術。

中國一直在講要扭轉「製造」到「創造」,主要是製造業產能過剩,當供大於求時就會出現過多不良的競爭。本身常規的純組裝、生產方技術門檻較低,造成了以低成本為競爭優勢的怪相。如果一窩蜂的都轉向「創造」,如果無突出技術優勢,良好的商業及法律環境,今天「製造」行業的病症就是「創造」行業的明天。

設計公司有方案設計時,有施工圖效果圖人員,兩者互不衝突的存在著。原因就是平衡,各自發揮所長,之間協調配合,本質上沒有高低之分。繪圖人員嚮往設計方面轉行需要學習,同樣的方案設計時也要學習各種軟體才能勝任繪圖的工作。不是一句口號就能解決的事。

轉回創造與製造的問題,製造業的核心是實力、效率、成本。沒有太多的粘性和唯一性,即使有聰明的甲方也會有所手段去制衡。創造行業的核心是技術,但並不是大把撒錢就有出色的人才加入,一項技術能否被更多的廠商購買或推行同樣需要在製造業行業的技巧。並且創造行業是個回錢慢的領域,看不到的錢砸進去一堆未必就能成功更別提轉換為價值。但製造業只要開工就有資金流動,所謂掏出饅頭就是乾糧。

目前國內一味的拔高創造的地位,一窩蜂的扎堆搞創新是病態。這和當年大力發展中國製造是類似的,當然很多國家和企業都是慢慢從製造轉為創造,但這條路很長,需要創造改善的方面太多,需要整個社會的努力。


不就差兩字「創造」嗎?

好了,認真答。

缺了一份耐心,

缺了一份淡定,

缺了一份自信。


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 牛頓


中國創造的優秀產品很多啊,無論是洲際彈道導彈還是氫彈,戰略核潛艇還是導彈驅逐艦,主戰坦克還是隱形戰鬥機,中國創造的產品都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大夥覺得中國產的東西不好,沒有創造很有價值的產品,主要還是因為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中國把主要的力量放在了發展軍事工業重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上,這些東西往往距離大家的日常生活太遙遠,大家沒什麼感覺。而在大家日常能接觸到的生活用品上,中國的製造業確實還差得很遠,畢竟發展的時間在那兒擺著,我們不可能一下比別人快幾十年。

至於為什麼之前會優先發展軍事工業重工業,原因也很簡單,為了不挨打,為了讓國家有發展的基礎。現在,國家有了利於發展的穩定環境,有了相對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製造業的發展不難。有上幾十年光景,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都會成為世界上有口皆碑的東西。


走向中國創造,國家對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和創新變現的效率太重要了。

當人人都習慣了「拿來主義」的時候,老老實實研究走路的人就只能吃土了。

復旦癌症創新葯6000萬美金賣給美帝的案例還近在咫尺。


創新與創造或發明的土壤是知識產權的嚴格保護。國外研究一種新葯動輒研發投入十幾億美元,比如偉哥,如果沒有專利保護且嚴格執行,那仿製四起,誰還敢搞發明創造啊。

據說有國外小哥看到中國同學的手機內存了很多歌,驚訝地說你家裡一定很有錢吧。

國外據說小學生寫個東西,最後都是一長串的引用著作條目。

據說國外大學一本教材要200美元,一個電影碟要幾十美元。

知識產權能否嚴格受保護,更與整體的法律是否嚴格執行有關,若民法、工商法、財產法之類都不能嚴格執行,那知識產權與專利法又如何嚴格執行呢。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科研水平提高了,人民對科學家發自內心的尊重,才可能有創造的源泉湧現


打擊假冒偽劣,保護著作財產權。

作到這一點。土壤已有。

政府力量退出,或將政府資源,委由基金會、學會等第三方去操作,保障民間自主創造。

作到這一點,就不會畸形發展。


我認為不應對「中國」抱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希望,尤其是希望改變那麼一兩點就可以實現飛躍性的突破——就像弗萊明發現了青黴素一樣——但「走捷徑」似乎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思維定勢。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中國缺少的是自1970年以來西方所有成功的的實踐經驗——說白了,就是40年的時間。

現在你就老老實實地製造,該你創造的時候,你自然會創造——當然,那時候可能美國人在火星上創造,而中國在地球上創造。

中國,沒有什麼特殊,它是一個普通的國家!


核心條件,當然是國家保護知識產權。 很多工業設計,設計失敗,投入血本無歸,設計成功,別人隨手一抄,就被copy了。 這種環境下,幾乎是誰創造,誰找死吧。

  碼這些字的時候,我用的是D版的windows,平時用D版的office,看起點的盜貼小說,接到小單時抄襲別人的網頁以省下美工的費用,我知道這些做法都不對,但是法律沒被執行,大家都這樣,我不做我就傻了。所以我認為,什麼用戶自覺,什麼道德,都是廢話,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必須依靠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才可能解決。

PS:我們用盜版的office時,損失最大的是微軟嗎?不對,其實損失最大的是wps。因為盜版問題,弱小的公司甚至連實施免費策略,都無法贏得用戶,這種情況下,還談什麼創造呢?


麥肯錫說,需要依靠機器人。

和十年前比,中國的用工成本增加了2.5倍

勞動力成本大幅增加,正是中國目前遭遇經濟結構問題的觸發因素之一。

過去30多年,中國憑藉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和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成功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但現在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早已今非昔比。

麥肯錫公司今年6月發布的《中國的選擇:抓住5萬億美元的生產力機遇》報告援引的數據顯示,2004年到2014年這十年間,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增加了2.5倍。同時,和美國、法國等國相比,中國的企業主需要承擔的員工社保費用負擔,也非常沉重。

(圖片來源:麥肯錫;漢化:DT財經)

報告舉例說,不斷提升的用工成本,已經損害了中國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競爭力,比如中國製鞋業佔全球的出口份額已經從2010年的52%下降到了46%,但像越南、柬埔寨和印尼的份額卻在增加。另外,中國的紡織品行業也遇到了類似的衝擊。

實業難為,中國經濟過度倒向金融業

勞動力成本上升,投資驅動的經濟模式被認為不再具有可持續性。這觸發了中國經濟的轉型。但目前的轉型嘗試,似乎不完全可持續。

DT君從麥肯錫報告中發現,製造業給中國經濟的利潤貢獻度已經大幅減少,而金融服務業已經成了當前中國經濟最為倚重的行業。這也就是說,金融業成了中國經濟利潤的最主要來源。

(圖片來源:麥肯錫;漢化:DT財經)

上圖是中美兩國2004年以來經濟收益的結構變化對比。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近十年來金融業收益迅猛增長,遠遠甩開了包括基礎設施投資在內的其他產業。與之相比,研發驅動型產業就可憐得多,幾乎沒有什麼經濟收入。

但值得注意的是,從製造業轉向金融業主導,其背後存在極大的風險。美國的慘痛經歷就是最好的佐證。2008到2011年金融危機期間,美國經濟虧損高達4190億美元。這其中金融業佔據了絕大部分的虧損。走出金融危機後,美國研髮型企業異軍突起,佔據了「最具經濟效益產業」的寶座,這也讓美國經濟快速復甦,三年後就妥妥地重回世界之巔,經濟收益達到5350億美元。

DT君覺得,如果失去穩定的實體經濟,僅僅依靠金融業的「高度繁榮」,一旦風險大規模爆發,那後果恐怕難以想像。

機器人能拯救成本越來越高的中國製造嗎?

那麼,怎麼解決中國製造業轉型的問題呢?

麥肯錫公司認為,中國可以推進企業的運營轉型,從而來提升生產力。比如提高自動化率、提升能源效率、精簡流程。麥肯錫預計,到2030年,如果實施徹底的改革,中國的勞動生產力將提升15%。

麥肯錫提了一個良方:推進工廠的自動化,尤其要用機器人。

下面這兩張圖可以看出,中國的機器人使用率非常低,僅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不及美國的四分之一。而在最擅長使用機器人的韓國,其使用率竟是中國的13倍。

(圖片來源:麥肯錫;漢化:DT財經)

一台機器人的成本或許確實比一個富士康普通工人的用工成本要高,但機器人所帶來的生產力卻比普通工人要強得多。難怪人家富士康,也都要引入機器人來代替人工了。

本文參考報告: 麥肯錫《中國的選擇:抓住5萬億美元的生產力機遇》


中國走向中國創造的核心困難包含三個:

一、人口絕對值過高。一個人口超級大國意味著勞動力的低廉,控制勞動力生產遠比創造新產品效益高,只有極少數人會舍易求難。 人口過多也意味著產業壓力大。創造型產業只能消化極少數的就業人口,在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不可能像德國一樣將高品質作為國策,主要人口能也只能從事基本生產,產業轉型困難。

二、相關法律制度執行不力。中國的專利法表面上看雖有很多不足但基本是完整的。如果依法執行,應該還是對創造性人才有很大激勵機制的。但是實際執行力有目共睹,劣幣驅逐良幣的事實反覆上演,很難刺激創造性產業的發展。

三、中國的整體落後積重難返,創造性人才難以留存。如果在一千年前交通不便利和生產技術水平極低的條件下,依靠制度調整或者改朝換代,是可以在短期內提升國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但是目前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不言而喻,即便是按照現有增長,百年內人均水平仍難以追逐發達國家。在人口流動活躍的現在,創造性人才直接移民歐美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實現創造理想上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即便中國專利制度完善了,最多是中層水平的設計從業者有所增加,頂級設計者多數依然會被挖角。少數人是無法支撐中國創造這個名號的。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