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Graham 說「最純粹、最抽象的設計難題之一,就是設計橋樑。你面對的問題,基本上就是如何使用最少的材料,跨越給定的距離」,你如何理解?

出處:http://www.paulgraham.com/langdes.html


Paul Graham說話還是很嚴謹的

別忘記了,這句話中有「之一」二字


橋樑的目的就是跨越障礙、溝通被阻隔的雙方。兩個橋墩支座A、B的距離是給定的時,較多的材料構成的上部結構也能起到連接的作用,但是不能發揮材料的最大性能,經濟上也浪費。於是一個課題產生了,就是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如何盡量少的使用材料,節約資源。這個工作是創造性的,結果也是花樣繁多的。

看到題目後,立馬有兩個想法,其一是從專業上來講,基本上就是上面的內容了;另外就是引申意,如何進行人與人的溝通與交流,也是需要抽象意義上的橋樑的。這又比實物上的橋樑設計更難。參考Paul Graham這個人的背景,他的意思應該更傾向於表達:尋找人與人溝通的有效、便捷、節約的方法很困難,但也很重要。


唯一在設計上,沒有建築師而只有結構工程師的事兒的就是橋樑。

橋樑設計對於結構師的挑戰在於:

1. 由於要通航大船,必須大跨度,不可以任意建橋墩。如果可以多設置橋墩,就沒有那麼挑戰了。

2. 也是由於要通航大船,橋的高度必須足夠,容易造成風動效應。所以輕薄結構也不可取。必須有一定的剛度。

3. 對於混凝土結構,當橋樑的跨度大到一定的地步,為了跨越需要增加梁的高度,但梁的高度增加也必然帶來增加自重,而自重就會將橋樑壓垮,更不要說再承載汽車、火車了。所以說材料不是越多越好,這並不是經濟問題,而是設計本身的兩難。

4. 橋樑設計最為挑戰之處在於:設計師必須清楚地熟知建造工藝,橋樑最危險的時刻不是上邊跑車走人,而是在建造的過程。施工工藝是橋樑設計的關鍵。

我理解,「純粹」是指你幾乎別無選擇,多維限定的條件反而決定了問題的「簡單」,只有問題簡單到一定的地步,你才可以「抽象」(就像數學),以至於現代大跨度橋樑的不二選擇就是斜拉橋(比如金門大橋、楊浦大橋等)

結構工程師在建築物的設計上都被建築師的名氣所掩蓋,外在決定了內在。而橋樑設計是建築師沒有任何話語權的地方。結構大師在此揚名立萬的才是真牛(李國豪、茅以升、林同炎),橋樑的設計水平是一個國家建築結構水平的代表。

感謝胡唯提到的Jack Dorsey對於金門大橋的演講,我還專門做了一個視頻系列介紹Jack Dorsey,其中一集是:第四集:以唯美跨越不可能 http://tudou.com/programs...


這個問題成立的前提是,至少已有一種辦法達到橋的另一端,才有建橋的可行性。

所以這是個最優化的問題。

優化問題求最優解,基本原則的是儘可能的減少未知因素(比如材料的強度,成本,項目預算等)剩下的求解方法詳見: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C%80%E4%BC%98%E5%8C%96

http://en.wikipedia.org/wiki/Optimization_(mathematics)

別看是數學定義,事實上還沒什麼模型能跑得出此些方法的範圍


Square 與 Twitter 創始人 Jack Dorsey 做了一篇演講,關於金門大橋(The Golden Gate Bridge)或許有一些啟發。

英文版:http://techcrunch.com/2011/03/24/jack-dorsey-golden-gate-bridge/

中文翻譯:http://liiiiiii.wordpress.com/2011/03/29/jack-dorsey-the-golden-gate-bridge/


其實不僅僅是橋樑設計,身為一名結構工程師,其實最優秀的結構工程師就是用最少的材料來支撐最多的荷載;要把所有材料都發揮出它的最大功用,所以從這點上來說,結構工程師又是一個材料的魔術師,在每一個地方用最合適的材料,如果說到材料,那麼我是不主張超高層的建築和一些奇形怪狀的建築,比如上海陸家嘴那些超高層建築,許多材料都是用來抵制自然(風荷載),而像央視新大樓,又是用許多材料來支撐材料(懸壁出來的材料)。這不是一個優秀的結構工程師應該做的事情,自然規律不可違背!


以一個橋樑工程研究生的角度來說些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些橋樑設計問題,發現如果能很好的權衡性價比這個問題,那麼你註定是一個大師。其中的核心應該是一個數學模型中的優化問題。


這置我大水利於何處?!

就舉兩個例子。

結構設計:最薄的拱壩是法國的托拉拱壩,高88m,壩底厚2m,厚高比為0.023。

影響深遠:三峽……人為的減緩了地球自轉,使每天都比過去延長0.00000006秒。


首先要明確的是橋樑所承受的不是來往的車輛,而是人命,來往的人把性命押在橋的質量之上,一旦橋倒塌,後果不堪設想。

每個商人都想以最少的成本去創造最大的利潤,即使用最少的材料去建造最長的距離,這裡又有一點雖明確,一噸水泥所能鋪修的橋樑長度是有限度的,一旦跨越這個限度,橋樑板塊的厚度必減薄,承重能力亦大打折扣,這樣的施工方案是把更多的利潤掙到了,但危險係數也增大了,人命也就不好說了。

paul Graham所說工程師面臨的問題,我在宏觀上去理解是金錢與人性之間的糾結,這個問題的確很難,就如同現實上遇到的愛情與麵包的抉擇般,作為一個工程師雖要確保成本的節省,但這種節省是建立在安全的架構上,必須先確保相對的安全係數才可在技術上縮減用料,這樣的方案才能發揮最大的功用。而罔顧安全而跨越給定的距離是沒意義的,要明白建橋是為了方便人群而不是最大的利潤。


推薦閱讀:

這麼反人類的設計居然還設計的這麼好看!丨洗眼打卡
必知!如何迅速提升PPT版式美感。
論《東方》考據的實質

TAG:保羅·葛蘭姆PaulGraham | 設計 | 橋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