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隔代親現象?


隔代親究其心理有多個原因:

一:年輕人相對老年人,年輕人要更期待未來,會把成人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老人更關心的不是將來,而是當下孩子的「高興」,因此老年人受不了孩子受到除了溫柔以外的別的方式對待。說白了,就是把孩子當玩具。

二:不是出自自己體內,因此對她沒有把握度。而如果出自自己體內,會大概感受到我對待他到哪個度為宜,這裡頭年輕人要相對於老年人大膽。因為對於自己,孩子是自己的,對於老人,孩子是別人的。

三:不會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別人對自己寵愛,自己犯錯不被批評的。

這就是為什麼老年人年輕時候有可能嚴格對待孩子,而老了會寵孩子的原因。而孩子喜歡爺爺奶奶。

但是!我認為隔代親的現象最大的根源是:孩子小時候不是父母帶大而是老人。這才是癥結!!!!!!!!!

本人觀察過,凡是小孩由自己母親所帶並且帶的很好(這兩個條件必須具備,母親自己帶但是沒帶好或者看上去孩子帶的不錯但是不是出自自己手都不能算)那麼這個孩子無論何時,最親都是帶自己的母親。就算來了爺爺奶奶,就算爺爺奶奶有多寵愛,他最親依然是媽媽!!!!!!根本不需要去擔心孩子對爺爺奶奶親過自己。不信信你們可以再去觀察一下。為什麼?

一:自己把孩子帶好,通常對孩子具有權威性,同時也是愛的源泉。不要以為一個孩子狀態特別好,你看到一個媽媽對她做錯事情進行嚴厲指責,這個孩子就會不愛她的媽媽。相反,溺愛使孩子持寵生嬌,不把你當人看就把你當庇護傘而已。很多被爺爺奶奶寵壞的孩子,平時對爺爺奶奶根本不放在心上,只是在自己的行為受到爸爸媽媽指責的時候跑去求庇護。不愛使孩子新生仇恨和自卑,如果帶她的人根本讓她感受不到對方的愛意,那麼這個孩子必將對待他的脾氣暴躁,或者是孤僻。因此如果你見到一個孩子狀態特別陽光,不膽小,敢於維護自己權益(是弱勢下敢於維護而不是只會維護),那他必定是受到適度的愛。所以別因為一個狀態特別好的孩子受到媽媽的批評就擔心會破壞二人感情,因為狀態好必定是媽媽平日很愛自己的孩子,只是你可能沒看到,而孩子不耍賴,願意溝通和接受批評是因為教育者具有權威信。

二:現在很多老人比父母親很大原因是:

1:本該帶孩子的父母沒有足夠的時間給到孩子足夠的愛,所以相對於父母老人要更加熟悉。

2:父母沒有對應給到適度的批評,可能過分粗暴。如果一個孩子的記憶力只有父母凶的樣子而沒有愛的樣子,那你讓她如何去親近?

三:不自己帶孩子,對孩子的了解是遠遠不夠的,你頂多依賴老人的經驗告訴你你的孩子是怎樣的,而不是自己的智慧慢慢摸索。當你不了解孩子的時候,又談何親近呢?當你的孩子出現狀況你卻不能及時正確的應對,你的孩子會信任這個眼前人嗎?沒有信任感談何親近呢?所以你看到周遭都是失控的孩子,父母束手無策,要不訓斥要不順著孩子的意思構成溺愛行為,這兩個極端都不會造成親密的,不是嗎?

想預防隔代親的方法很簡單:

一:至少在上幼兒園之前自己帶孩子,不要讓老人或者保姆帶。建立你和孩子的親密關係。

二:動腦筋把孩子帶好,教育好。給孩子理性的愛,不溺愛,不瘋狂。

做好這兩點,孩子肯定跟你親而不是跟老人。老人想溺愛都會被你的權威打回去!不過這兩點雖然少,做得好很難,不然為什麼沒多少人最後堅持到把孩子帶到幼兒園!


  確有這種現象,所謂隔代親現象,本質上或者說更多地是老對小的情感依戀。

  首要的原因是爺爺奶奶輩自己來日不多,自己的生命,正在自己能看得到的最下一代身上延續,是生的願望表達。

  其次還有以下原因:隨著變老,智力和心理會童稚化,和最下一代有更多的接近性;對兒女的控制力減弱,共同語言也減少,對晚輩愛的表達在孫子輩身上較易實現,所謂含飴弄孫是也;孫子輩在得到爺爺奶奶的愛撫後,對爺爺奶奶的親昵,會安撫爺爺奶奶的寂寞。

  最老的和最小的,正在消失的和正在新生的,這是家庭成員中的兩個極端,如有更高壽的上輩在,道理相同,有互補的因素,但問題的主要方面在老一代。

  我曾觀察過,儘管老年人常在嘴上抱怨,說孫子調皮,帶起累人,煩死了,孩子的父母忙,只好代為照料,其實,如孩子的父母真要把孫子帶走了,他們常會極度難受,甚至精神崩潰。

  孩子在幼年時,有一個認同環境的成長階段,這是一種包括動物在內出於生存需要都有的階段,誰和他親,就認誰。所以這種親,也會表現為對爺爺奶奶親。

  隔代親是客觀存在。但如長期由爺爺帶孫子,負作用會大於正作用。例如,一個男孩子,如果長期不和父親在一起,會缺乏陽剛之氣,畢竟爺爺已到晚年,陽剛衰減,隨著以接受和認同社會的成長階段,孩子將進入以培育獨立意識為主的階段,身上所缺的陽剛之氣,作為男性最重要的素質的缺損,終身都可能難以彌補。此外,父母一代的文化,更接近社會進步的一面,有利於兒女在耳濡目染中成長,更好地融入社會。

  既要承認隔代親,在家庭中處理好各方面的情感需求,但還要理性對待,妥善處理,以利孩子的成長。

  在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對幼子的撫育,幾乎沒有至少在我的知識範圍範圍內沒有發現這種現象,在這個領域裡,撫育的一個重要職能是保護,而父母輩身強力壯,才有條件肩負這一職能。所以也幾乎可以說,這是人類獨有的現象。


首先,隔代親從發生順序上我認為是祖輩對孫輩親近喜愛,然後被親被愛的孩子合乎情理地回報以親愛。

而祖輩對孩子親近的原因,我從進化論和親代投資角度作如下解釋:

1) 人類不是一種習慣寂寞的動物。因為人類不是被「設計」來安度晚年,而是死於非命的。大自然從沒打算讓我們在 70 歲時老死,而是在 40 多歲就因為身體老化而被獅子追上吃掉,所以並沒有留給我們時間來習慣兒女成年自立門戶以後的孤獨生活。只是到了最近幾萬年,人類壽命才顯著提高,出現了一種叫「老年」的人生階段,併產生了一系列「老年問題」,本質上就是進化滯後性導致的適應問題。其中,沒有兒女陪伴的寂寞,就是老年問題之一。這時候,孫子就派上用場了。

2)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由於年齡原因,再繁殖的可能性遠遠小於父母,所以孩子是他們最後的投資對象,而父母還有潛在的新投資對象。而父母的潛在新投資對象,雖然也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潛在新投資對象,卻是後者所不能控制和預期的。


關於這個問題,我心裡一直有個反動一些的回答。回答在這裡正是地方。歡迎拍磚。

前面諸位專家們說的都是祖輩對孫兒的依賴,但似乎沒有提到為什麼孫兒輩也會表現出對爺爺奶奶輩的親切從何而來。@周曉農 老師說:「孩子在幼年時,有一個認同環境的成長階段,這是一種包括動物在內出於生存需要都有的階段,誰和他親,就認誰。所以這種親,也會表現為對爺爺奶奶親。」這個我同意,但這解釋並不能涵蓋當孩子脫離認同意識發展的階段後(比如小學),仍然會和祖輩保持親密關係。

如果只針對中國傳統,我以為還缺少了一條:平衡的需要。孩子和爺爺輩的親近,有和父母形成制衡的因素。這個說法也許很驚悚,容我慢慢解釋。

在中國傳統的宗法制度上,父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具備相當大的支配力。雖說「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戲文,做不得真,但在我所知的相對傳統的農村,孩子對父母決定的反抗,多數情況下是得不到家族或社會支持的。雖然父母對孩子有管教的權力(當然也有義務),但這種單方面的支配有它的極限。一旦父母的管制超出了極限,則可能招致孩子的強烈反彈,嚴重的甚至破壞親子關係。從維持家庭和宗法制度關係穩定的角度上說,這種單極支配關係並不是最穩定的結構。合理的結構應該存在某種制衡關係。

很幸運,我們確實有一條規則可以利用。這就是父輩對子輩的權威本身:父母輩對孩子有強大的支配力,但這條規則同樣適用於祖輩對父母輩。所以,如果孩子親近祖輩,則在受到父母輩過分壓制時可以轉而尋求祖輩的支持。在得到祖輩的介入後,我們得到了一個三方制衡的關係:父母輩壓制子女,子女聯合祖輩,而祖輩壓制父母輩。

這三方的制衡構成了一個比單極壓制穩定得多的關係。它保證了父母輩不會單方面地過分施壓而使得親子關係崩潰,也防止父母由於過份堅持自身的錯誤決定而導致更糟糕的事件發生。事實上,藉由正確利用子輩對祖輩的示好,父母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來自祖輩的壓力。即便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即父輩對子代實施了錯誤的壓制,這個體系至少能夠保證子代的安全。

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自《紅樓夢》三十三回,賈寶玉打板子時賈母到場時的形勢逆轉。

反過來,我的理論中存在一條推論,那就是祖輩早逝的親子關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可能得不到很好的教育結果。但這一條我還難以證明,容我再找一找。

=== 一些補充說明 ===

我說這個理論反動,是因為我知道當代教育體系並不主張以「壓制」或「支配」形容父母和子女的經常關係,而是提倡一種開明的,以平等相待為特徵的教育系統。站在這個價值體系上說,我上面對親子關係的描述可以說是殘酷得近乎冷血。為人不齒也不奇怪。

但理論是一回事,實踐則是另一回事。現代教育理論並不足以涵蓋實際操作中的教育實踐,特別是在我們這個教育資源分配並不平衡的國家。在我觀察到的農村和二三線城市中,傳統的以立威為特徵的親子關係依然是主導。在意見表達上,父母對子女仍然具備壓倒性的優勢,父母利用權威恣意妄為的情況並不罕見。這種現實條件下,構造合理的制衡體系是維持宗法關係的必然選擇,也是保證子代能夠順利度過童年的一種必要保護,因為僅僅是耳提面命的教育,並不能保證子女在無理的棍棒下不會起來反抗,更不能保證這種教育能夠培養起正確的人生觀。

作為一個深受宗法關係之苦的人,我一直期望能夠看到一個平等的,不需要這些陰暗心思的親子關係能夠成為主流。所以,我並不期望我的理論得到任何贊同票。也希望我所提到的這種理論不要在新的時代里繼續有市場。

共勉之。


因為父母有養孩子的義務和責任,而祖父母沒有。有點像一個是職業,一個是興趣愛好!


距離產生美。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簡單來看是隔代親,但事實並非如此,你確定將來你的父母會更加親你的孩子勝過你嗎?隔代親只是表象,如果賦之生離死別,你會發現,你的父母更愛你!


至少我是因為「距離產生美」,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遠多於與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間,看到了前者的缺點而沒看到後者的缺點,所以覺得爺爺奶奶更好。

當然遇上不喜歡孫子的爺爺奶奶就不會親了。


我覺得,更多是因為一個已為人父母二三十年、有著充分育兒經驗與教訓的人,大體上都會比初為父母的新手更會與白紙一張的孩子相處吧。


1. 人初做父母時不過二三十歲,在做父母這件事上還是生手,往往需要祖父母的協助。青年父母正是頂樑柱,要賺錢養家,應付種種;累了一天還得拾掇這些不懂事的小傢伙,難免會壓力大,耐心消磨得快。有些心智不夠成熟的父母更容易相信,娃兒們賤,巴掌勸。教養孩子的方法有些粗暴。當然這種父母的不成熟也會以其他不合適的方式(例如整天在孩子面前吵架,欺騙孩子,等等)表現出來,孩子以後會覺得「父母皆禍害」。 而父母常不吝於當面教子,甚至「生你還不如生塊叉燒。」

同時,青年人有了孩子,在自己上了年紀的父母面前也越發硬氣起來。何況婆媳關係等老大難題,老人說話都是高風險的事。於是老人一肚子的人生經驗和關愛,只好轉向可愛的孫兒輩輸出。畢竟誇一個人的孩子好,總是安全的。

2. 孩子十二三歲懂事前,也有不可愛的方面,想著自己的時候多,會覺得忙碌的父母不夠關心自己。(通常這時候不成熟的父母會理直氣壯地缺乏耐心。) 小孩常常有注意力集中上的困難。如果上課不認真,考試不理想,父母又可能對他們兇巴巴的。所以,小孩在很多情況下,需要一個替代父母陪伴,來補償自己對關注、鼓勵和庇護。

另一方面,小孩子終究沒有那麼多心眼兒(和成年人比),相處起來還是簡單得多。何況人在年幼時,唇紅齒白,水靈靈粉嘟嘟地惹人愛。而且小孩的未來都是未知數,以後可能比現在這些不成器不著調的大人強到不知道哪裡去呢。

3. 退休的老人,最不習慣的就是不被人需要。而孩子的需要可以填補這個空洞。而且孩子的期待是比較容易滿足的,常常只是一塊悄悄塞過來的糖果,一個擁抱,幾句讚美;在他們挨k時勸勸架,在他們玩耍時投去的充滿愛的目光和靜靜地陪伴。

一來老人精力下降,通常不愛折騰孩子,對孩子要求不那麼迫切,更有耐心;二來老人並不是孩子的直接負責人,多少會忌憚兒媳婦或者女婿,有必要做得更加溫和,不好越俎代庖;三來孩子是老人基因血脈的承載者,「親勁兒趕著呢」;四則老人對人性人情有了反覆的體察,較為寬容孩子的不懂事,回想當年帶孩子的事,可能對年輕時的粗暴有些後悔,希望補償更多的愛給孫子孫女。五則「人之將死 其言也善」,老人通常不會兇巴巴地對小孩說話。

當然,這些概括對一些老人是不適用的。

父母是盼著孩子快長大,自己求個解放;祖父母可能也有這樣的想法,盼著能看到小孩子成家立業,光耀門楣;但另一方面也希望孩子慢些長大,多陪陪自己。等到孩子個子竄起來了,要去外地上大學了,日漸老去的父母可能也有類似於祖父母的想法。於是開始盼著孩子快些談戀愛,一工作就結婚生娃兒吧。而在中學階段,他們可是嚴防死守,生怕孩子早戀的。


孩子做錯了一件事,父母會把這當作一個教育的契機,而旁邊的老人會把它當作討好孩子,「培養感情」的契機。年輕父母會努力建立規則,老人卻通過破壞規則來討好孩子。


其實隔代親關鍵在老人....我媽媽沒見過孩子幾面,但是她就是疼的不行,打我的時候毫不手軟,但我閨女掉一滴眼淚,她就恨不得拿任何東西換回那滴淚....這其實對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上很不好...,


其實我覺得很簡單 撇去成熟 責任感等問題 更多的還是相處的時間長短 年輕的時候 自己做父母 大多數還是在事業上升期 應該說賺錢是最重要的 精力被這方面佔據更多一些 但是老了 很多都退休了 有更多的時間了 情感上也比較少寄託 有了第三代 根據中國的傳統模式 第三代大多數由外婆外公爺爺奶奶帶 相處時間長了 當然會比較親近 老人們的情感都寄托在了第三代身上 其實也真不是為了得到什麼 總不會指望孫子孫女來養他們 只是一種情感寄託 每個人都會經歷這種過程 年輕時沒時間親近 年長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情感空缺 孩子是最好的充實了~~~


自己的孩子怎麼打罵就行,隔輩的就得防著他可以隨意打罵的父母,變成保護了


因為父母年輕工作忙,孩子小時候都需要老人帶,接觸時間長了,自然特別親。


我倒覺得這跟人的年紀有關係。

人一旦老了,心態和年輕時就完全不一樣了,那時候人更願意和平地活著,再性格暴躁的人也會比之先前有所緩和。

待人處事,會變得更少計較更多寬容。

何況,那只是個不更事的小孩子呢。


推薦閱讀:

在微博上看到的,養父母想把養女送回去,養了14年了,你怎麼看?
打遊戲不行,打女人卻很行?——讓你的女兒長大後遠離渣男,一定要告訴她別太善良
到底是哥哥妹妹的組合好,還是姐姐弟弟的組合好?
缺乏母愛的人的表現?
「吃軟飯」的男人最容易出軌

TAG:家庭 | 親情 | 孩子 | 社會現象 | 家庭心理學 |